怎么选择口罩
怎么选择口罩
口罩的诞生和发展
当然,发明口罩的初衷绝非是作为面具使用。1861年,巴斯德发现空气中有病菌存在,继而可能造成手术伤口感染。于是在十九世纪末,医生和护士们开始用纱布来遮掩口鼻。此后,这种口罩的雏形经过了多次改良,逐渐变成现在这副模样。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肆虐,口罩才从医院走出来,成为大众的常备品。
起初,人们使用的是用多层脱脂纱布制成的口罩。纱布口罩厚实而吸汗,可重复使用,易于洗涤,价钱便宜。实验证明,具备足够层数的纱布口罩能够滤除相当一部分粉尘和细菌,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使用最多的口罩类型。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而纱布口罩对于颗粒物的过滤率还不到30%。在环境改良难以一朝一夕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来滤过糟糕的空气也就成了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
外科医生手术用的一次性口罩是具有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它分为三层,外层具有防飞沫设计,中层过滤,内层吸湿,口罩为无纺布材质。这种口罩主要为保护医生免受飞沫和喷溅所用,它的颗粒物过滤率也仅仅是大于30%,对细菌的过滤率则可达到95%以上。最重要的是,此类口罩边缘并非契合脸型设计,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起到遮挡的作用。这种口罩显然也不适合用于抵挡空气中的颗粒物。
卡通口罩虽然可爱,但防护功能并不强。
N95,走红于“非常时期”
2003年非典时期,一种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与前两种口罩相比,这种防护口罩在防尘方面就专业得多了。口罩型号所称的N95是基于美国标准,该标准将医用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我国的防尘口罩标准没有划分得这么细,但N95仍然是此类防尘口罩的最低标准。
目前认为,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颗粒物是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尤其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N95的过滤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在N95的生产标准中,作为颗粒物的检测样本是直径为0.1-0.5微米的氯化钠气溶胶,合格的N95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所以,如果正确佩戴N95或级别更高的防尘口罩,即便空气质量指数(AQI)报告重度污染,外出的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些。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当保证契合面部,保持口罩内密闭方能发挥良好的过滤功能。佩戴后应进行呼气和吸气测试,确认没有漏气。防护口罩可重复使用,但如果出现口罩任何部件破损、断裂、丢失或呼吸时感到阻力增大,即应更换。防尘口罩不可水洗,淘汰后应丢弃。
冬天出门戴口罩,不透气怎么办
戴口罩要遵循一条原则“能不戴就不戴”,虽然口罩能防病毒通过飞沫传染,也能保暖防风沙,但是也会人为的制造呼吸障碍。况且非医用口罩,因为起不到过滤细菌的作用,所以如果脏了,细菌就容易吸入呼吸道,一起疾病。
如果是必须要戴口罩,为了保证戴的时候不憋气,在选择口罩的时候就应该选择透气性好一点的。首先不要选择化纤面料的或者纱布的口罩,要选棉质或者一次性的口罩,纱布口罩过滤性差,化纤面料口罩会刺激呼吸道。挑选棉质口罩也不能选择棉布层次太多的(一般棉布选择6层较好),过厚的棉布会影响呼吸。
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的区别 口罩如何选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3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和普通棉纱口罩,其中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建议选择前两种口罩。
如果是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接触病人,则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
一次性口罩防尘效果好吗
视情况而定。
一次性口罩有A、B、C、D四个等级的防护级别,所以它的防尘效果也是根据防护级别来看的,其中A等级的防尘效果最好,D等级的防尘效果则最差。
但口罩的防护性和舒适性是相互制约的,防护效果越好的级别,对吸入空气的阻力就越大,因此在选择口罩防尘时,建议结合自身情况斟酌。
如何选择防雾霾口罩
选择口罩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滤过性2、泄露性3、呼吸阻力
经过试验证明:
过滤性、泄漏率和舒适度综合效果最好的是N90和N95口罩,且价格平均在10元钱左右;防毒面具过滤性并不理想;口罩是否防雾霾,要看清这些数字!
N系列:可拦截非油性颗粒物,如PM2.5。R系列:代表不仅可以拦截非油性颗粒物,还可以阻挡油性颗粒物,如沥青、柴油燃烧物等,价格较N系列略贵。防颗粒物口罩级别:
N90:滤过率90%,呼吸阻力最小,适合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喜爱运动的人群。
N95:滤过率95%,不至于憋闷,适合绝大多数人用。
N99:滤过率99%,呼吸阻力大,憋闷感觉强烈。口罩可以带多久R级别,油性颗粒物存在情况下,使用不超过8小时。
N系列,没有规定使用时间,但是不可以水洗。佩戴口罩有误区!很多人以为只有出门在户外的情况下才需要戴口罩,而到了公交车或者私家车等密闭空间时就不再需要戴口罩了,但是专家告诉我们——这是误区!实际上,在这些看不到污染物的环境内,污染依旧存在!因此无论走在路上还是乘坐交通工具都应该佩戴口罩。
如何挑选防霾口罩 防霾口罩的选择标准
口罩本身所使用的滤料,口罩的结构、大小是否适合,正确佩戴时,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空气不会从口罩边缘溢出。
是否正确佩戴 、正确保存、及时更换。其中口罩的失效时间与佩戴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根据大气污染的程度及使用频率自行估算口罩的合理使用时间。
专业领域的“大牌”和日用消费领域的“大牌”不是一码事,且并非每个“大牌”都适合中国市场,适合别人的“大牌”也不一定适合你;
口罩的防护效果与其零售价格没有关系。几百块的口罩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未必比几块钱的口罩更有效;
群众总会找到真理的,他们通常只是走得慢一点而已。
其滤片一般为活性炭材质。活性炭能吸附部分有毒气体而对阻挡细颗粒物无效是常识,单是活性炭材质的滤料达不到保护人体的防霾效果。且很多劣质的活性炭和低劣的碳片生产方式会导致碳粉泄漏,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反而造成伤害。
医用口罩怎么戴 如何选择口罩
1、防寒保暖及防紫外线等日常需要就选择非医用口罩。
2、在医疗活动中,日常工作及预防普通疾病时选择普通医用口罩,进行手术及预防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时就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口罩不透气怎么办
减少佩戴的时间。
在选择口罩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那些质地比较轻薄、比较透气的口罩,但是因为口罩的特殊性,所以长时间戴着的话还是容易出现不透气的情况。
所以在佩戴口罩的时候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前往通风、空旷的地方,摘下口罩透透气,如果是在家里或者有独立办公室的话,那么在开窗通风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戴着口罩。
如何选择口罩对付雾霾
如何选择防霾口罩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谓“防霾口罩”主要有三类:
一是纱布口罩
这种口罩能滤除大部分粉尘和病菌,但对PM2.5几乎没有什么防护作用;
二是活性炭口罩
这种口罩添加了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层,但它只对隔绝异味起作用,对抗颗粒物防霾效果欠佳;
三是医用口罩
包括医用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为无纺布材质,具有防飞沫、吸湿等作用,但过滤颗粒物效果并不理想,也不适合用于抵挡PM2.5。相比而言,N95口罩的防霾效果更理想,但透气性差,容易造成呼吸困难,长时间戴会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呼吸功能较差的小孩、老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长时间佩戴。
有效的口罩防护取决于口罩材料的组成、口罩的过滤效率和口罩与脸部的吻合程度。口罩组成材料越致密,其材料空隙就越小,颗粒物越不容易通过,过滤效率越好,但吸气阻力会越大,佩戴者舒适度较差。因此,需要在过滤效率与吸气阻力间寻找一个平衡。另外,口罩与脸部的吻合程度对于口罩的防护效果也很重要,若脸部与口罩间结合疏松的话,含有害颗粒物的空气照样可以轻松进入人的呼吸道。
雾霾天出行如何选择口罩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口罩在用料方面,大多以布、纸、塑胶等材料制成,固定方法多以橡皮筋或布系至头部或耳部。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金生说,所有口罩必须盖过口和鼻才能发挥过滤的作用。
纱布口罩:仅能过滤较大的颗粒,仅适于平时做家庭清洁卫生,有尘土飞扬时使用。
外科口罩:适用有感冒发烧咳嗽等有呼吸道症状时、前往医院和电影院等不通风的场所时使用。
活性炭口罩:可吸附有机气体及毒性粉尘,不具杀菌效能,需费力呼吸或无法吸附异味时应立即更换,适用于喷漆作业或喷洒农药时。
防护口罩:可阻挡95%以上次微米颗粒,呼吸阻抗较高,不适合普通大众长时间佩戴,且应避免重复使用。
王金生解释,目前国家没有民用口罩标准,市场上热销的N95口罩是医用口罩,主要是防细菌、防病毒,公众没有必要佩戴,佩戴普通纱布口罩就可以。从专业角度来讲,N95、kN90最有效的是防控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比如说SARS或者流感,但不建议普通人戴N95口罩。从理论上来讲,口罩的防护材料越密闭,阻挡颗粒物的效果越好。反过来说,口罩越密闭,呼吸阻力增大得越明显,呼吸起来越费劲。佩戴N95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是要经过培训的,否则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导致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