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要吃胚芽米
日本人为什么要吃胚芽米
说到胚芽米一定会提到日本人,因为日本人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吃胚芽米,在政府的倡导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胚芽米在日本一度非常普及。后来胚芽米的营养价值逐渐被其他亚洲国家所认识,中国、韩国、新加坡、泰国也开始推广胚芽米。
是不是日本人的健康意识特别强,以致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粮食还不足的时候就开始推广食用胚芽米呢?
日本的国民病
日本人重视胚芽米源于一场危及日本全国的疾病,当时称之为“国民病”,也叫“脚气病”。这个脚气病实际上是一种神经性炎症,其症状是全身无精打采,胃肠的状况不佳,心情焦虑而无法专心读书。在医师诊断时,若敲打膝关节部位,小腿无法立刻反弹。医师若再按压胫骨附近,会发现经按压而凹陷的部位,无法完全恢复。病情严重者危及心肺功能而死亡,日本人称之为“冲心脚气病”。这种病曾经在日本十分普遍,有资料显示,1916年~1926年间,日本每10万人中就有40~50人因此病而死亡。1926年,日本租屋赁居的大学生中,每50~60人的一个班中就有5~10人患脚气病。
此病从何而来?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出现了电动碾米机,对大米的加工更加精细,生产出去掉种皮和糠层的精米。当时精米是将军、武士、富商等上层人士的主食,一般平民百姓只能吃稗、小米等杂粮。但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怪事。吃精米的上层人士开始发生怪病,其症状是全身疲倦,腿脚浮肿,严重者会突发心脏病而死亡,吃杂粮的平民百姓却没有这个病,而且武士奉调去外地办公差一段时间后,这个病会自动痊愈,一回到江户又会发生。当时将这种病称为“江户病”。病因是什么?成为日本医学界的难题。
寻找病因的艰难过程
1882年,一个军国主义的军医为了找到海军士兵脚气病的原因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他让一艘远洋航海的练习舰上的士兵以精米为主食,这艘舰上有376名水兵,前后航行272天,在新西兰、智利、秘鲁、夏威夷等处航海。结果在376人当中,有169人罹患脚气病,其中25人因病情严重而死亡。
在下一次的军舰航行时,在另一艘练习舰上,该军医特别减少白米的分量,而准备了充分的鱼、肉类及蔬菜等,并且沿着前练习舰的同一条航线航行。经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均保持健康的状况回来,但当时由于许多士兵不习惯肉食,除始终无法习惯新菜单的14人之外,其余的士兵均未罹患脚气病而精神饱满地归来。
由此得知如果减少精米的摄入,增加肉、菜的供应就会避免患脚气病。至此,寻找脚气病病因似乎有了进展,但还没找到真正的原因。
1896年荷兰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维生素B1,1910年东京大学铃木梅太郎从米糠中发现米糠素,同年波兰化学家丰克从米糠中提取出维生素B1,并提纯为晶体。它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碱易分解。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得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成人每天需摄入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脚气病的演化过程是:体虚——疲倦——烦躁、情绪低落——便秘——神经炎——心痛——心衰——水肿——死亡。1929年,日本从米糠素中提纯出维生素B1的结晶,至此祸害日本全国的脚气病的病因才算找到。
胚芽米在日本的推广
此后,日本开始减少大米加工的精度,重新生产带胚芽的胚芽米。1927年,胚芽米首先成为东京大学附属医院及第一高等学校餐厅、宿舍的主食。后来也陆续成为陆军、海军的军粮,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普及。根据记录显示,1929年首次食用胚芽米的海军,在次年(1930年)中,脚气病的患者逐减为五分之一。每一年因脚气病死亡的人数如下:1924年,每10万人口中即有46.5人;两年之后,即1926年,有20.1人;1935年有14.6人;1940年时,便减少到10人,可以想见当时胚芽米普及的情况。
但胚芽米在日本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的。它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是加工问题。胚芽和胚乳并不是紧紧连接的,在从谷子加工成糙米,再从糙米加工成胚芽米的过程中,胚芽很容易脱落而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胚芽米。为此日本人费尽苦心,改进加工机器,也只能生产出带着种皮的糙米,和去掉部分糠层和胚芽的七度米。因糙米口感差,七度米虽只有部分胚芽,但强过精米,所以日本得以推广的实际是七度米。第二是太平洋战争后,日本连连遭遇失败,国内粮米供应日渐短缺,被迫实行配给制度,顾不上生产胚芽米,配给的全是白米,胚芽米的供应中断。第三是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西方吃面包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流行,日本人开始减少大米的消费。胚芽米的推广受阻。
脚气病卷土重来
随着胚芽米在日本人餐桌上消失,日本的脚气病卷土重来。1976年,日本乌取大学的高桥和郎助教授,在日本营养食粮学会中发表报告,称在此3~4年之间,前往医院治疗的病人中,有人罹患原因不明的神经炎。其特征是四肢尤其是下肢末端麻痹,或力量减弱而无法行走,行走20~30米就需要花费2~3分钟。其中也有肌肉本身萎缩而变细者,也有人心脏肥大、心音中混有杂音,或者手肢、脸部浮肿,肌肉缺乏弹力,一旦按压,便不容易恢复原状。原先认为发生了新的疾病但经过各种检验后,却出乎意料地发现,此病便是已绝迹30年的脚气病。类似这样的报告不但在乌取大学、日本神经学会及日本循环器官学会等处成为热门话题,并且,在鹿儿岛大学、京都大学、熊本大学、九洲厚生年金医院、高知县立中央医院、三重大学、东邦大学及其他几所医院及大学也陆续提出,其中甚至有的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才诊断其为“脚气病”。
神奇的米糠里有神奇的维生素B1,缺了它,人们就开始生病,吃了它,人们就恢复健康。日本人就是在近百年与脚气病斗争的过程中,在付出成百上千生命的代价后,才认识到胚芽米的重要性。对于日本人来说,吃不吃胚芽米不是健不健康的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不想死的就把主食改成胚芽米。
胚芽米是什么米
胚芽米的营养成分——李教授活性胚芽米米中铬含量是大米的10倍,每50g活性米中维生素及生活性物质,竟相当于20个以上的鸡蛋;约1200g牛肉;5片以上紫菜,以及超过2200g菠菜。
1、 微量元素:铬、钙、铁、锌、硒、钠等
2、 矿物质:锌、镁、铁、磷各15mg
3、 维生素(每20g):B1、B2各2.5mg
4、 维生素(每20g):S、C各50mg
5、 其他:烟酸(抑制癌细胞)、叶酸 250mg
6、 植物脂肪1.2g、纤维醇(护肝、排毒)
胚芽米的食疗功能——李教授活性胚芽米作为天然食物,不经过化学加工处理、无添加剂,经过国家有机、无公害、非转基因认证,所以,对我们而言,胚芽米是天赐的营养宝库。
1、 降血压,使血糖值正常化。
2、 排除体内毒素、通顺肠道、美容护肤,预防和改善肥胖。
3、 含有丰富的的维生素E,抗衰老,预防老化;增强生殖机能。预防老年男性前列腺炎肥大和精神失常。
4、 预防和改善过度疲劳症,以及因食欲衰退,全身疲劳而引起的手脚麻痹、浮肿和心脏肥大等病症。
5、 抑制癌症的发生和转移。预防冠心病和白内障。
6、 有效预防动脉硬化,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
7、 促进儿童发育,提高儿童智力;预防儿童眼、口、鼻中患脂漏性皮肤炎。
8、 明显改善妇女更年期病症及骨质酥松。
吃玉米胚芽油上火吗
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其中玉米胚芽油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身体情况去选择能让自己健康的是我,那么吃玉米胚芽油会上火吗?
玉米胚芽油的营养价值
玉米胚芽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其中维生素A对改善视力、促进上皮组织及骨骼的发育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助于儿童骨骼发育。 而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柔肤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吃玉米胚芽油上火吗
玉米胚芽油很有营养,不上火!
健康的饮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上面就是对吃玉米胚芽油会上火吗的介绍,希望朋友能够注意自己日常饮食,这样才能更加的健康。
哪些人适合吃胚芽米
1、儿童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儿童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B、C、D和矿物质,会导致免疫力差、体弱多病、发育不良、少儿肥胖症、智力差等症状。所以,儿童常食用胚芽米,有益于小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发育。
2、女士
女人的天性本爱美,追求自然美是一种时尚。日常饮食中经常食用胚芽米,有助于脸部皮肤更加细腻、润滑、富有弹性。所以,如是爱美的女性可以选择胚芽米作为美容养颜的首选佳品。
3、中年人
中年人是作为社会的骨干力量,每天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压力,体力消耗大,如果一天三餐中没有了胚芽米所含有的维生素B1、维生素E的话,容易精神疲劳、头晕、手脚麻木。食用胚芽米能补充白米中所缺乏的维生素B1、维生素E、纤维素,对加强体质,增强耐力有帮助的效果。
4、 老年人
老年人多吃胚芽米可以预防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疾病。胚芽米中的可溶性植物纤维,对畅通肠道的作用,可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出废物,减少致癌物质对肠道的压力,所以,胚芽米对老年人预防疾病以及养生是很有帮助的。
发芽糙米的功效
精米营养损失较大
我们平常吃的雪白柔软的米饭,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精磨、去掉大米外层部分得到的产品。相对于精白米而言,脱壳后仍保留着一些外层组织,如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叫做糙米。
不要小看糙米中所保留的这些外层组织,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
值。大米中60%—70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积在其中。而我们平时吃的大米虽然洁白细腻,营养价值已经在加工过程中有所损失,再加上做饭时反复淘洗,外层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进一步流失,剩下的就主要是淀粉和部分蛋白质。糙米比它的营养价值要高多了。
日本、韩国掀起吃糙米热潮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糙米中的米糠和胚芽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人们消除沮丧烦躁的情绪,使人充满活力。此外,糙米中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贫血症。它还保留了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肠道蠕动,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和肠癌;膳食纤维还能与胆汁中的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的排出,从而帮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
吃糙米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肥胖者特别有益。因为其中的淀粉物质被粗纤维组织所包裹,人体消化吸收速度较慢,因而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时,糙米中的锌、铬、锰、钒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耐量受损的人很有帮助。日本研究证明,糙米饭的血糖指数比白米饭低得多,在吃同样数量时具有更好的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从而帮助肥胖者减肥。因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很早就掀起了吃糙米控制体重的热潮。
吃前要用冷水浸泡一夜
糙米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煮前可以将它淘洗后用冷水浸泡过夜,然后连浸泡水一起投入高压锅,煮半小时以上。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胚芽糙米”。它是糙米发芽后的产品,可使其中的养分充分活化,维生素含量大大上升,并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酶类。《本草纲目》中认为,谷芽能消烦、活中、益精、健脾、止泻,对人体十分有益。日本一项研究还发现,吃发芽糙米能改善实验动物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此外,用糙米作为原料生产的速食米片、米糊、米胚芽片、发酵糙米等产品也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北京新浪景科技有限公司刘国兴
推荐吃胚芽米饭
我们先来看看,白米饭的营养价值,100克的白米饭含70.6克水分,26克碳水化合物,2.6克蛋白质,极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可以看出,白米饭除了提供人体能量之外,其他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了。另外,也可以看出,一碗白米饭相当于一碗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有人会说,难道我们不吃饭?当然不能不吃饭了,关键是吃什么为好。从营养学来讲,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为好。可以许多种米和豆类放在一起做的五谷杂粮饭或粥,但有的人吃不惯。所以吃米饭专家推荐吃胚芽米饭。
胚芽米的营养价值
胚芽米由胚乳、保留80%胚芽组成的,除了白米饭的营养以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VB1500毫克,VB6620毫克,泛酸1520毫克,叶酸650毫克,镁75毫克,磷332毫克,另外,还含有亚油酸、维生素E等。因此,可以看出,大米的胚芽是营养成分聚集的地方,也是被世界营养学家所公认的天赐营养源,所以,胚芽米比白米饭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高血压吃什么粥好 大蒜海参粥
材料:胚芽米30克、海参片150克、荞麦50克、丝瓜片50克、胡萝卜片40克、蒜末30克、姜丝20克。低钠盐半勺、米酒半勺。
做法:1.先将胚芽米浸泡一晚。2.煮滚一锅水,加入胚芽米及荞麦、蒜末、丝瓜熬至孰烂。3.再加入海参片、胡萝卜片、姜丝及所有调味料煮熟即可。
功效解析:胚芽米与荞麦可降低肠道压力;丝瓜可清热利水:海参含特殊多糖分子,有降低胆固醇及强化肝脏的功能,故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今夏流行吃玉米
玉米,是最常见的粗粮,曾经一度是人们最主要的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但是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认识到玉米等粗粮对人体健康也有重要的意义,玉米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食谱中。然而,玉米已经不再有昔日的风光,在主食中的比例大大降低。
今年夏天,玉米重新又流行起来。不过这次流行的不是棒馇儿、窝头、老玉米,而是玉米胚芽油。在不少中老年人和时尚白领中,玉米胚芽油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食用油种类。
玉米流行为哪般?
中老年人喜欢吃玉米胚芽油,主要是看好玉米胚芽油对维护心血管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而时尚白领吃玉米胚芽油,一方面是喜欢它清香的口感,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具有比较强的健康意识。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米胚芽油突然升温,却是在意料之外。
据业界人士分析,玉米胚芽油的流行,主要有功能、口感、价格三方面原因。
原因一,健康的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增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老百姓的食用油消费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特别是非典和禽流感之后,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人们选择食用油的标准已不再停留在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注重食用油的健康、营养。正因为如此,玉米胚芽油等具有功能性的油种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原因二,季节的营养。随着夏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不爱吃油腻的东西。相比之下,玉米胚芽油属于清淡型,一开瓶就能闻到玉米的清香,不容易产生油腻,非常适合夏季食用。特别是时尚白领人群,对其更是青睐有加。
原因三,价格的影响。目前花生油在北京是人们主要的食用油种之一。而玉米胚芽油作为食用油的“新贵”,价格偏高。这也是制约玉米胚芽油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半年多以来粮油价格普遍上浮,花生油原料——花生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花生油价格提高。据业内专家分析,花生油价格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会居高不下。而玉米胚芽油受影响不大,价格上涨有限。目前,玉米胚芽油的市场价格普遍低于花生油。比如,金龙鱼的玉米胚芽油目前市场参考价为每桶元人民币,而很多品牌花生油的价格超过60元人民币,甚至接近80元人民币。这客观上也给玉米胚芽油留下了可观的市场空间。
综合以上三方面原因,玉米胚芽油的迅速“走红”也在意料之中。
吃“玉米”是大势所驱
而营养专家认为,玉米胚芽油的流行是必然的,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生产国之一,因此花生油很自然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主要食用油种类之一。但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总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见提高,健康意识日见增强,对食用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惯上,人们选择食用油主要看“香不香”。但是食用油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据介绍,人体所需的脂肪酸有70%来自于食用油。食用油的选择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这一点正在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因此,玉米胚芽油等功能性油种才日见流行。
营养专家认为,尽管今年夏天玉米胚芽油的流行与环境、季节、价格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是玉米胚芽油的流行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据介绍,玉米胚芽油在欧美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和自然、纯净、健康的特点,近年来玉米胚芽油在港台地区也普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近些年在港台地区也十分流行。2001年金龙鱼玉米胚芽油上市,我国内地才开始有了玉米胚芽油。几年来玉米胚芽油一直呈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玉米胚芽油本身有可能成为主流食用油种。
业界人士认为,2004年将是玉米胚芽油等功能性食用油驰骋争霸的一年。这种趋势已从今年春节的食用油市场初见端倪,在礼品油市场上更是风头甚健。这种观念的更新将使整个食用油市场逐渐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胚芽米的功效
那么,胚芽米除了营养价值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功效呢?胚芽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故能较好地排泄体内的有毒物质,解除便秘,预防肠道癌,培育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抵制对人体有害的恶菌。最新研究表明,用胚芽米替代白米能显著地提高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并降低舒张压水平。
胚芽米的老少兼宜
胚芽米富含维生素B、C、D,预防儿童免疫力差、体弱和肥胖症等多种问题。对女士来讲,食用胚芽米,脸色更细腻、润滑、富有弹性。胚芽米富含维生素B1,可防治中年人脚气、精神萎靡、头晕、手脚麻木等。胚芽米还可以预防老年人常患的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便秘等疾病。
吃对饭能治病,吃错饭会得病
既然胚芽米比白米饭更好,那是不是可以多吃胚芽米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胚芽米虽然营养丰富,但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极高,多吃也会引起很大的问题。文献指出,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激活了体内合成多种脂肪酸,从而引起血脂异常和脂肪堆积,并最终导致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能显著地增加高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