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去黄疸的用量 茵陈对那种小孩黄疸有效果

去黄疸的用量 茵陈对那种小孩黄疸有效果

茵陈对生理性黄疸有作用。

小孩黄疸通常分成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是因为宝宝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此时食用茵陈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病理性黄疸,仅食用茵陈是没有很好的疗效的,要查出病因,对症下药。

宝宝喝茵栀黄注意事项

茵栀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一种比较常见的,一般使用比较多的一种中成药。茵栀黄一般适用于湿热熏蒸的婴儿的黄疸的治疗。茵栀黄一般就是促进大便的排泄,然后缓解黄疸的程度。一般吃茵栀黄,我们建议就是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孩子情况辩证分析,属于湿热熏蒸型的黄疸型的才建议吃茵栀黄。如果小孩子不是这种类型的,属于偏寒向的吃茵栀黄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它的一个胃肠损伤比较严重,像如果小孩子出现了明显的腹泻,拉肚子比较多,这种情况,茵栀黄最好是不要吃了。所以茵栀黄,是对小孩子治疗黄疸是需要辩证分析的,不能够随随便便给宝宝宝吃茵栀黄。

茵陈去黄疸好还是栀子去黄疸好

都有一定的作用。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对人体来说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常被用于治疗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

因此不论是对于茵陈还是对于栀子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去黄疸作用,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的类型来进行选择。

去黄疸的用量 茵陈去黄疸的用量

1、小孩用茵陈去黄疸的用量一般在5克茵陈煮1000毫升的清水。

2、一次饮用30毫升左右茵陈水,一天两次。

3、若是宝宝体质不明确,可以将中药材茵陈换成专用小孩去黄疸的茵陈制品,并且按照说明书的剂量要求给宝宝服用。

4、用茵陈去小孩黄疸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茵陈药效过强,不适合小孩使用。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1、抗真菌。稀释400万倍,仍能抑制猩红色毛癣菌发育,有效成分为茵陈素。

2、降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

3、解热。茵陈浸剂有强力的解热作用,但煎剂解热的作用则较弱。

4、利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咖啡酸等。

5、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6、抗病毒。对流感病毒(PR8株)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郁金的临床应用:为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

1、作为柴胡的代用品用作清热。茵陈和柴胡都有解热作用,中医经验认为两药都入肝胆,能去肝胆实火。但茵陈的药性较柴胡稍柔和,故凡平素阴虚而新有实热,须用柴胡清热,但又不能受柴胡之刚燥者,可用茵陈代柴胡。

2、治湿热黄疸,用于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取其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黄疸初期时,热重于湿,有发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腹微胀满、脉弦数者,则配栀子、大黄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放入茵陈蒿汤。如果湿重于热,有胸脘满闷,头重身困,大便并不秘结,而小便不利的证候较显著,脉濡缓,则须配五苓散,方如茵陈五苓散。

3、治寒湿黄疸,用于阴黄(黄色暗晦如烟熏,多见于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变等病),有全身虚寒而夹湿的证候,此时须配温里祛寒药如附子、干姜等,以温化寒湿,方如茵陈四逆散。

使用注意:虚黄是黄而带淡白色,小便如常,口淡,脉弱,是由贫血,寄生虫病所致,不是由湿热引起,因此不宜用茵陈,宜用补中益气药物治疗。

用量:15~30g。

郁金的介绍: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茵陈烯、茵陈酮、茵陈素、另含叶酸、绿原酸、咖啡酸。

炮制:去根、切咀、生用。

性味:苦、味寒。

归经:入脾、胃、肝、胆经。

功能:清湿热,退黄疸。

主治:黄疸、小便短赤、湿疮。

郁金的处方举例:

1、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绵茵陈30g,云苓15g,猪苓12g,白术12g,泽泻9g,桂枝6g,水煎服。

2、茵陈四逆汤(《张氏医通》):绵茵陈18g,熟附子9g,干姜9g,炙甘草3g,水煎服。

3、茵陈蒿汤(《金匮要略》):绵茵陈30g,大黄9g,栀子12g,水煎服。

注:茵陈蒿各地使用习惯不同,原植物种属不一,京津两地习用上述茵陈蒿。此外据(中药志)记载有以下同科类似品和地区习用品。

茵陈水去黄疸吗

有一定的作用。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等,其味苦、辛,偏微寒性,归脾、胃、肝、胆经,服用后能够显著降低体内的火气,并且能够去除体内的湿热之气,因此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

在临床上,常常大剂量煎汤内服用于湿热熏蒸而导致的黄疸病症,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其他中药材一起使用,所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 制作方法步骤

茵陈茶好处:

茵陈对人体结核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的作用。

茵陈茶具有显著的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茵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

茵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

茵陈滋阴补肾,清热解,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等作用。茵陈泡水对肝病有一定的疗效。

茵陈茶的制作:

茵陈蒿30克,茵陈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茵陈水去黄疸吗 茵陈洗澡去黄疸的用法

用茵陈来洗澡只需要将适量的茵陈放入到锅中,并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15-20分钟左右,然后将烧开的茵陈水与凉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兑凉就可以用来洗澡了。

但是因为茵陈中所含的药物成分很难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所以用茵陈来洗澡,对于去黄疸来说效果并不是很好,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建议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喝玉米须水可以去黄疸吗

有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

新生儿黄疸多表现为生理性黄疸,由于宝宝出生后没有及时喂奶,体内水分少或粪便没有及时排出,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的暂时性黄疸现象,这种情况下,新生儿宜多喝水,促进排尿、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体。

而玉米须水有利尿、利肝胆的作用,喝了能加快新生儿排尿、排便的频率,促进胆红素排出,对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新生儿喝玉米须水去黄疸的原理和喝水去黄疸的原理类似,但玉米须水具有利尿、保护肝胆的作用,比喝白开水效果更显著,而且玉米须水为天然食物,喝了对婴幼儿无副作用,但需注意用量和方法。

茵陈退黄疸效果好吗

有一定的效果。

茵陈属于一种中药材,其味苦、辛,偏微寒性,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对于一些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症来说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在临床上,常常大剂量煎汤内服用于湿热熏蒸而导致的黄疸病症,同时也可以配合大黄、栀子等中药材一起使用,所起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除了可以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体质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来说也有较好的疗效,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起到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茵陈可以去小孩黄疸吗 茵陈去小孩黄疸怎么做

1、将茵陈挑选一下,选择保存状态良好的茵陈,洗净。

2、用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用流动清水清洗干净。

3、将茵陈放入锅中,注入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15分钟。

4、用漏网将煮好的茵陈水过滤一下,将茵陈水代替日常饮用水给宝宝食用。

5、一日两次,直到黄疸褪去即可。

茵陈可以去小孩黄疸吗 茵陈洗澡可以去小孩黄疸么

茵陈洗澡不能去小孩黄疸。

茵陈是可以煮水洗澡的,但是煮水洗澡只对皮肤表面的细菌有杀灭作用,可以防止宝宝湿疹,同时增强宝宝肌肤的抵抗力,对于促进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洗澡不能去小孩黄疸。

茵陈茶的这些禁忌需谨记

一、茵陈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茵陈对人体结核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的作用。众所周知,茵陈茶具有显著的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茵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茵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

茵陈滋阴补肾,清热解,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等作用。茵陈泡水对肝病有一定的疗效。

二、茵陈茶的制作

茵陈蒿30克,茵陈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三、茵陈泡水喝有什么禁忌

茵陈是一种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如果身体没什么异常,长期炮水喝的话肯定会对体质有所影响,毕竟是药三分毒。建议:可以适当饮用,最好不要长期泡水喝。

相关推荐

哺乳期喝茵陈水回奶吗 产妇喝茵陈宝宝黄疸

一般是不能的。 虽然茵陈水中所含的一些药物效成分具清热利湿、清退黄疸的作用,但是产妇服用之后通过乳汁分泌的量是很少的,对于宝宝的黄疸来说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 而且对于宝宝的黄疸来说,一般大多都属于生理性的黄疸,多发生于出生后的2-3天,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7-10天内就能够自动恢复正常,所以不建议产妇喝茵陈水来除宝宝的黄疸

胆囊癌的保健食谱

胆囊癌的保健食谱 1、茵陈粥: [组成]绵茵陈30g,粳米100g,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绵茵陈洗净,切细,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煎熬成汤,然后渣,放入粳米。再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白糖稍煮几沸即可食用。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清利湿热,消退黄疸。 [适应证]适用于因胆囊癌湿热引起的全身泛黄,巩膜、皮肤等发黄症。 [方解]茵陈蒿性味苦、平,微寒,入脾、胃、肝、胆经。本品苦泻下降,功专清利湿热,凡湿热熏蒸而发黄者,多用此药,治阳黄,单用大剂量内服即可奏效,《食医心镜》茵陈羹,即除大热黄疸

黄疸型肝炎能治愈吗

黄疸是一种综合性的病症,由于患者患黄疸时伴其他的病症,所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的和病理黄疸的。生理性的黄疸,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缓解,不必特意治疗,比如妊娠黄疸等。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那么就要及时治疗了,因为严重的影响身体的健康。 在治疗上建议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毒,中医上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因为方中茵陈蒿可以运用在湿热黄疸、阴黄以及阳黄上,通治全身黄疸。治疗黄疸常用茵陈配栀子,因为栀子泻三焦火热的作用,并且清热解毒两个相配伍治湿热黄疸的良配。 最后,患黄疸的患者,

新生儿黄疸喝葡萄糖用吗

很多新生儿出生之后都会黄疸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稍微严重的眼球也会发黄,如果黄疸现象一直持续,并没减退的迹象,可以适当的给孩子晒晒太阳,或者喝一些葡萄糖,对黄疸是一定效果的,如果黄疸不是特别严重,喝葡萄糖之后大概一周左右黄疸就可以消失,而且葡萄糖治疗黄疸,对孩子身体没任何副作用,是可以放心服用的。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院喝茵栀黄颗粒,但是这种药的味道特别苦,在给新生儿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服了这种药物之后,黄疸也会得到效的控制,但需要记住的是,茵栀黄在服用的时候是

茵陈鲫鱼汤怎么做呢

茵陈,别名白蒿、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茵陈鲫鱼汤是一道汉族药膳。功用为清热祛湿,利水退黄。用于黄疸、水肿、尿少、尿频、传染性肝炎淋病等症。 茵陈洗净,切断,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入适量,

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治

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如下: 1、玉米须 玉米须:(利湿退黄药--可能对“病理性”的黄疸一定的作用) 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胆退黄,利尿退肿,止血。 应用: 现代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 可大剂量单用,或与金钱草、茵陈、郁金等配用。 的农民朋友懂得给新生儿退除黄疸的做法是把整个新鲜的玉米(带皮须)一起煮,大人吃玉米,小孩喝玉米水或者洗眼睛、洗脸、洗澡。 2、黄栀子 (黄)栀子50克煮水1000克20分钟,冷却后将其洗眼睛、脸、洗澡;黄疸消退除后再洗三天即可(的地方使用“黄果

胃不好的人能喝茵陈吗 宝宝黄疸妈妈喝茵陈效吗

很大的作用。 茵陈中所含的成分通过乳汁分泌出来的量是比较少的,所以宝宝发生黄疸,妈妈喝茵陈水的话是没很大作用的。 宝宝的黄疸主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大部分宝宝的黄疸都属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2-3天后出现,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大约7-10天左右就可以自行消退。 而对于病理性黄疸来说,造成的原因很多种,这种黄疸的程度比较高,一般建议家长最好是带着宝宝医院就诊。

茵陈的临床应用

1.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贝女血症黄疸、免疫性肝病黄疸等。 2.治疗急慢性肝炎,以保肝降酶。 3.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及尿路结石。 4.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和脂肪肝。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9~15g。 临床常用剂量:9~15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注射液。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黄疸 本品治疗黄疸自《伤寒论》至今已2000年左右,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黄疸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肝炎黄疸和新生儿黄疸效果最好。对其他肝病,如肝

母乳性黄疸的食疗保健

渴望已久的宝宝终于降生了,刚刚做妈妈的幸福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也不能完全洋溢在高兴激动中,小心母乳给宝宝带来黄疸。所以饮食一定要小心了。求医网的小编为您提供预防宝宝黄疸的饮食。 茵陈鲫鱼汤:退黄疸、清湿热、健脾和胃 原料:茵陈30克 鲫鱼300克 葱末5克 姜片5克 调料:盐3克 料酒10克 植物油20克 做法: 1、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茵陈,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约20分钟,渣取汁备用; 2、将鲫鱼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划上花纹,抹上少许盐和料酒,腌制片刻; 3、炒锅加油烧热,将

黄疸的食疗方法

黄疸是小儿先天性疾病之一,小孩子出现黄疸,患儿常伴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患者在治疗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黄疸患者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黄疸的食疗方法: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