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擦龟尾以理肠止泻。

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脾虚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缺乏,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脉濡;若腹泻日久不愈,进而损及肾阳,症见面色㿠白,大便水样,次数频多,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甚者出现腹泻不止,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脉微欲绝,昏不识人等津竭阳脱之症。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

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加揉百会。

小儿推拿治腹泻管用吗

一、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管用吗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本文给您介绍小儿推拿法,帮您巧治宝宝腹泻。

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也不要急着往医院送,只要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完全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揉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4、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卦”,作100-300次。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寒湿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清稀如水,色白不臭,肠中鸣响,腹痛而啼,面唇淡白,神萎蜷卧,口不渴饮,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指纹淡红。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揉一窝风,揉神阙,揉外劳,利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上推七节,揉龟尾,摩腹,揉脐。

推拿功效:板门推向横纹长于止泻,能升提,一窝风和神阙能温中散寒,顺运内八卦有调畅气机的作用;揉龟尾,上推七节,摩腹,揉脐乃止泻四大手法,可用于一切腹泻之症。

宝宝腹泻推拿法图 第一步:推脾经300次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上。

操作:让患儿取坐位,用右手的拇指螺纹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在患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保存在每分钟200次左右。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火热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时急迫,泻下稀黄,势如倾注,日夜五度,烦躁不宁,口渴多饮,小便短赤,身热面赤,泻甚者眼眶凹陷,舌红,苔黄干,脉数,指纹紫。

治法:清热泻火,育阴止泻。

推拿方法: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内劳,水底捞明月,内推板门,补肾水,揉涌泉,打马过天河,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运土入水,内推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推拿功效:清天河水可清一切热邪,配以退六腑,能迅速通腑泻热,有釜底抽薪之妙;内劳宫可清热除烦,水底捞明月对解除腑热有较好的疗效;揉涌泉具有引热下行之功,热去泻自止;清小肠,揉二人上马以利小便实大便,再配以止泻效穴,顺运内八卦,内推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等。

宝宝脾虚腹泻推拿方法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方解

足三里乃强壮要穴,善补益脾胃,三关善补气血,温补脾肾,此二穴用以治本;肝主疏泄,平肝木以助运化,百会能升提阳气以升阳举陷。再配以止泻常用手法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婴幼儿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擦龟尾以理肠止泻。

宝宝腹泻怎么办 推拿

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刺激,调整紊乱的胃肠功能,从而达到止拉肚子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先用手掌贴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分钟,再用中指和拇指在宝宝尾部至腰部中线上一遍接一遍从上到下直线推动10~23分钟;最后双手分别置于患儿脊柱两侧按捏脊疗法做3~5遍。为防止皮肤擦伤,可以蘸少量水作润滑剂。

婴儿便秘推拿手法 婴儿便秘日常保健

1.注意饮食调节,多给孩子喂食蔬菜,训练孩子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2.如果婴儿腹泻推拿较长时间无明显好转,应做进一步检查,就医治疗。

宝宝腹泻推拿按摩手法图解 湿热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黄糜垢腻,稠粘臭秽,或有黏涎,窘迫不爽,日泻数次,甚则十余次,午后发热,口干不饮,食少,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脾肾阳虚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泄不止,下利清谷,澄沏清冷,四肢厥冷,形寒蜷卧,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萎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壮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肾水,补肾顶,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推三关,揉外劳,揉神阙,输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百会,揉一窝风,利小肠,揉二人上马,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推拿功效:补肾水与肾顶以温补肾阳,三关用于虚寒最宜,神阙能温阳散寒;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百会可升阳举陷;一窝风,二人上马功在温利寒湿;运土入水,补大肠,揉龟尾,上推七节起到固肠止泻的作用。

小儿推拿的穴位大全

1.基本手法

(1)指导法则

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故而进行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

(2)基本手法

基本的手法有很多种,包括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十五种手法。

2.推拿手法

(1)脾经

a.位置:位置主要分布在拇指上的螺旋纹状面和桡侧缘。

b.主治:腹泻和积食等消化道疾病。

c.操作:家长将宝宝的拇指弯起来,顺着拇指的桡侧边缘或者有螺纹的一面向上方推拿三百次左右。

(2)胃经

a.位置:在宝宝拇指的第二节处,或者在手掌大鱼肌的外缘。

b.主治:宝宝腹泻、呕吐等肠胃病。

c.操作:向上直推约三百次。

(3)肺经

a.位置:无名指的螺纹状面。

b.主治:小儿气喘、咳嗽、胸口闷塞等。

c.操作:沿着螺纹旋转或者顺着指尖向上推两百次左右,也可以沿着手指指尖向上推一百次。

(4)小肠

a.位置:小拇指的尺侧边缘。

b.主治:遗尿、尿赤等。

c.操作:从指尖向指根一直推下去,推五十次左右,反向也可以。

(5)六府

a.位置:在手臂前端的尺侧边缘。

b.主治:发烧、盗汗、便秘等。

c.操作:一直向前直推三百次。

(6)二人上马

a.位置:在宝宝侧小指指背和无名指的指关节内陷里。

b.主治:牙科疾病、肚子疼、脱肛等。

c.操作:手指掐三到五次,绵力按揉三十次。

(7)虎口

a.位置:在手背侧面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手掌骨中间,稍微靠近食指方向,即合谷穴的位置。

b.主治:感冒、牙疼。

c.操作:推拿三到五次。

(8)腹

a.位置:在小腹位置。

b.主治:腹胀、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c.操作:用手指或手掌按摩,顺着季肘朝外侧分推,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之内。

(9)肺俞

a.位置:在宝宝的第三段胸椎棘突的旁边,大约1.5寸的位置。

b.主治:发烧、咳嗽、气喘等。

c.操作:按揉五十次,也可以顺着宝宝的肩胛骨从上向下直推三十次。

(10)龟尾

a.位置:处于宝宝的尾骨末端直至肛门的中间,即长强穴的位置。

b.主治:腹痛、拉肚子、便秘、脱肛等。

c.操作:按揉三百次、旋转推拿三百次次,轻掐三到五次。

3.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的穴位分为直线、旋转和垂直方向三种。

(1)直线方向

a.定义

直线方向的推拿手法,顾名思义,是指需要用推、捏等手法在呈直线状的穴位处推拿。

b.补泻原则

沿着向心方向的叫做补法,沿着离心方向的叫做泻法,一前一后的推拿叫做平补平泻法。至于那些分布在经络的非特定穴位,它们的补泻原则则有些不同之处,顺着经脉的方向叫做补,逆着经脉方向的叫做泻,一前一后的推拿叫做平补平泻。

(2)旋转方向

a.定义

旋转方向的推拿手法,指的是要运用揉、摩等手法在以点面状分布的穴位处推拿。

b.补泻原则

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的叫做补,而反方向则叫做泻,要是兼顾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话就叫做平补平泻。要是穴位呈现左右对称的状态时,往内转叫做补,往外转叫做泻,如果有两个方向旋转的叫做平补平泻。

(3)垂直方向

a.定义

垂直方向的推拿手法是指需要用按、掐等手法在呈现点状的穴位处推拿。

b.补泻原则

垂直方向的补泻原则是取决于推拿时力度轻重。力度稍重的叫做泻,力度稍轻的叫做补,力度适中的叫做平补平泻。

(4)特殊手法

诸如推三关和清天河水这样的手法没有固定的方向标准,因此补泻手法与以上三种均有所不同。

相关推荐

上吐下泻小儿推拿图 宝宝上吐下泻推拿主穴

1.揉小天心3分钟,揉一窝蜂3分钟。 2.推补肾经5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3.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小儿推拿治拉肚子好吗

一、小儿推拿治疗拉肚子的优点 小儿推拿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使用药物,通过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达到调理胃肠功能和全身免疫能力的效果。 针对夏季儿童常见的腹泻和积食,宜生到家小儿推拿专家向家长们介绍几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的小儿推拿方法。 适用年龄: 小儿推拿一般适用于6个月到12岁的孩子,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二、小儿推拿治疗拉肚子的方法 1、针对病症:小儿腹泻 方法一:按揉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方法二:推上七节骨。以尾椎骨为起点,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调理

调整饮食 宝宝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下降或腹泻时,家长要控制饮食量或降低食物中的含糖量,给宝宝喂些米汤、藕粉糊等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缓解不适症状。如减少喂养的次数和量,腹泻严重的可以停喂奶1-2次。母乳每次喂养的时间要缩短;如果是奶粉喂养,那么可在奶中加适量的水和米汤。待宝宝症状好转后,在慢慢恢复饮食。 推拿按摩 宝宝消化不良时,家长可以试试中医推拿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 推拿四横纹 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

婴幼儿腹泻的按摩疗法

1. 揉拇指 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或仰卧在妈妈怀抱里,妈妈一手拿着宝宝的手,使宝宝掌心向上;另一只手食指、中指固定宝宝的大拇指,用自己拇指的螺纹面顺时针方向推摩宝宝的拇指螺纹处,至少推摩100圈。 2. 推食指 宝宝仰卧位,妈妈用左手拿住宝宝的手掌,掌心侧向;右手食指与中指一起配合拉着宝宝的拇指,(尽可能远离食指)然后用自己拇指的桡侧顺着宝宝的食指桡侧(外侧)从指尖推向指根,做100次。 3. 摩腹部 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将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三指指腹在宝宝腹部绕圈按摩,每次3-5分钟。 4. 揉

婴儿秋季腹泻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症状,服用药物,才能达到止泻的目的。但宝宝年纪小,不能盲目用药。用药之前应咨询医生。目前,市面上小儿止泻药也较多,功效不一。有的妈妈会给小儿吃止泻和促进菌群恢复的药物。 推拿治疗 1、补脾经:宝宝直立坐起或者仰卧在床上,妈妈再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宝宝的拇指,开始推拿,方向为从指尖到指根,次数为300次。 2、补大肠:宝宝直立坐起,妈妈从宝宝食指尖沿着桡侧向指根推拿,次数为200次。 3、摩腹:宝宝仰卧在床上,妈妈用手掌掌面抚摸宝宝腹部,顺时针环形推拿,大约30秒,再逆时针推拿,大约1分钟,注意力

小儿腹泻推拿

一、手法 (1)补脾经:取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ráo)侧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儿左手),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以拇、食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 (2)推大肠:取患儿食指桡侧面,医者用拇指侧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 (3)补肾经:取患儿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 (4)运土入水:自患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推运100遍。 (5)拿肚角:患儿仰卧,卧平卧正,在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医者用三指拿法

宝宝腹泻推拿法图 第四步:按揉中脘300次

位置:中脘穴位于腹部肚脐以胸骨下凹陷处联线的中点。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大鱼际处在中脘穴上做按揉,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

三伏天小儿推拿好处 改善消化

三伏天的时候温度高,宝宝的身体还比较的娇嫩,很容易出现一些消化系统问题,推拿具有理疗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在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推拿按库手法于小儿腹部,能直接调节内脏神经。 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降低时,在腹部用较重推拿按摩法治疗较为适宜,分泌功能升高时用中、轻度推拿按摩手法较为适宜。对于小儿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溶积等都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

小儿推拿是治疗腹泻首选的治疗方法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最为典型,最喜欢侵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中医认为腹泻主要是由感受外泄、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而引起的,对于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月),小儿推拿是治疗腹泻首选的治疗方法。 “四部推拿法通过缓柔手法刺激可以达到健脾温阳,增强肠道分清别浊功能,促进大肠对水分的吸收而止泻,适合家庭自学操作。”许教授说,轻度腹泻,每天推拿1—2次,5天为一个疗程;重度腹泻,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每天2次。“对宝宝做推拿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