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谁来主导
孩子的身高谁来主导
孩子身高“遗传”是主导
俗话说:“爹挫挫一个,妈矮矮一窝”,于是很多个子不高的妈妈就非常担心,自己的身高会不会影响到孩子?对此,梁立阳副教授称:“身高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确定,遗传主'大局'。一般孩子出生时50厘米左右,1岁时达75厘米左右,2-12岁的儿童每年长5-7厘米。”她建议,担心孩子长不高的父母,要把握孩子的两个长个儿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2岁以内,生长受营养控制,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可以保证孩子高速生长;
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女孩在乳房开始发育1年内,男孩在变声前,女孩平均每年长8厘米,男孩9~10厘米。
这两个时期如果生长发育充分,对身高有决定性的作用。
身高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社会经济状况相同的情况下,身高60%取决于遗传因素,40%取决于环境因素(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健康等),也就是说,身高通过改变环境而达到追赶目的有40%的机会。
精神好、睡眠佳、营养够、运动足是最好的“长高药”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要想让孩子长高,得考虑多种因素:遗传、营养、运动、疾病、生活习惯等等。而父母可能还忽略了一点——情绪好不好也能影响身高。
如果父母经常打骂、训斥或吓唬孩子,就会使孩子精神受挫,造成内分泌失调。有些孩子晚上睡觉时还有可能出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情况,始终无法进入深睡眠状态,这对生长激素的分泌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孩子长不高。
还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爱睡觉,就是精神不好的表现。其实睡眠充足也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因为促使长高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而且,睡眠时的肌肉放松,也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所需睡眠时间也不同。新生儿为16~20小时,3岁以内的宝宝为12~14小时,4~6岁约为11~12小时。同时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最佳的睡眠环境。比如睡觉时,屋内灯光调暗,消除噪音。另外每晚最好坚持让孩子在10点前就寝。通常来说,在深夜0点至1点,孩子进入深睡眠后,生长激素会出现分泌高峰,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民间也有“睡得好,长得高”的说法。
你了解孩子身高吗
一、孩子怎样算正常生长?
(1)出生后的前两年是我们一生之中长得最快的时期:
(2)刚出生的新生儿平均身长在 50 cm 左右;
(3)百天时能达到63cm;
(4)一岁时约75cm;
(5)两岁时平均身长可达到85cm。
两岁之后每年会再长高5~7cm。进入青春期阶段(女孩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13~14岁开始到18~20岁)后,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身高增长会再次加速。女孩在乳房发育后,男孩在睾丸增大后,他们每年会长高8~10cm。
二、哪些因素影响孩子身高?
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外,还有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后天的营养、文化生活等。对个体来说,激素分泌和长管骨的发育的主要因素。胎儿时的生长,主要靠母体和自身激素,出生后主要靠甲状腺素对长管骨的促长,3-4岁以后,靠长长素生长,14-16岁时,性激素起主要作用。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性激素这三种激素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比例、一定水平,并随年龄的变化面变化,一种激素发生了改变,都会影响18岁以前的发育。
比如,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生长激素及其它激素分泌减少缺乏,可使生长发育受阻,引起侏儒症。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可见于肿瘤或某些传染病之后。此外,某些慢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病、佝偻病以及脑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侏儒症。这种患者,出生时身高是正常的,出生后发育也正常,只是发病闰身高发育受阻,与同龄儿童相比,身高越来越落后,至青春期,性器官司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始终保持儿童容貌,但智力正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也可以使患儿的身高发育受阻,形成呆小症。这种病人的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
孩子长高吃什么好 跳高
跳高是比较常见的运动,经常让孩子参加跳高运动,可以促进孩子身高的发育,能够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可以有效避免骨质疏松,平时也要注意及时给孩子补钙,补充孩子身体需要的钙质,能促进孩子身高的生长。
您的孩子身高正常吗
判断一个儿童的身高是否正常,是将其身高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正常儿童的标准身高进行比较,这一标准身高是从大数量有代表性的健康儿童的体格测量中计算出来,如表1。
2-12岁儿童的身高可用以下公式计算结果来评估:年龄×7+70(cm)。
如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或位于第三百分位以下者属于身材矮小。如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平均值减1个标准差到2个标准差之间属于偏矮。
家长可将自己孩子的身高同表中的标准进行比较即可知道是否属于偏矮或矮小,如属于矮小,应尽快去医院的小儿内分泌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如属于偏矮,则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
春季是长高季节要关注孩子身高
春季是长高的季节,家长们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身高了。但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到时候了自己就会长高,不必过于关注,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有的情况,孩子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家长应该多多关注。但孩子出现以下9种情况时,尤其要注意。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6.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7.肥胖儿。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补肾益气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1、生育影响孩子身高
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两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2、肥胖影响孩子身高
3、药物影响孩子身高
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增强免疫、糖皮质激素或补肾益气的部分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另外,还要警惕的一点是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会阻碍发育,如利他林和其他刺激性药物在治疗ADHD的过程中,已经被发现对发育的影响。所以,如果需要服用某种特殊药物,一定要谨慎选择药方和药量。
4、父母生育年龄影响孩子身高
研究指出人的高矮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例如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以及孩子出生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儿童生长别错过两个高峰
别错过两个长个高峰
人体共有两个突增期,第一个突增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年增幅达20-25厘米,第二个突增期在发育前,年增幅达8-10厘米,此时也是调整身高的最佳时段(尤其是女孩子)。突增期的长短有南北差异,通常南方小孩的突增期只有2-3年,比北方的孩子要短。女性从10岁左右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大约12岁迎来初潮后长高随即放慢。一般情况下,女孩在月经初潮后开始缓长,发育后的缓长期为2-3年,总长幅3-5厘米左右;男孩在发育突增结束后开始缓长,发育后的缓长期为3-4年,总长幅6-8厘米左右。因此,理想身高关键是在缓长期前的长幅要达到或超过标准长幅。
身高的增长过程主要受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调节和控制。孩子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此期间每年身高增长5-6厘米。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生长再次加快。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生长激素缺乏则会引起身材矮小。
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生长激素缺乏会引起身材矮小。另外,性激素可引发青春期生长加速,在促进性成熟的同时使骨骺成熟加速,故性早熟可促使骨骺过早闭合,导致身高停止增长。
专家建议,首先对照一下身高平均标准,当您的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身高的平均水平5厘米以上即为身材偏矮。另外,还可回忆一下孩子的生长记录,如果您的孩子在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儿童(3岁-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4-5厘米/年,可认为孩子存在生长迟缓。这两种情况均需尽早查找原因。
影响长高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多种,生长的基本过程受遗传因素的调控,而基因的表达又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若能清除影响基因表达的不良因素,孩子最终能获得应有的遗传身高。黄医生说:“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身高增长过程经常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良因素通常包括———营养因素,如长期的挑食、偏食或不合理的饮食、锌元素等微量元素的缺乏;精神心理因素,如不良的家庭、社会因素,紧张的学习,缺乏睡眠或晚入睡等。这些不良因素可导致儿童精神压抑,影响生长轴功能;其他因素影响身高的其他因素,有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等。
专家特别提醒家长注意孩子性早熟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普遍有性成熟提前的现象,如果男孩在9岁以前有睾丸阴茎增大、阴毛出现的现象,女孩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甚至来月经,说明孩子属于性早熟。这个时候,由于性激素的刺激,个子虽然猛往上蹿,骨骺却提前闭合,生长提早停止,最终可导致成年身材矮小。
父亲决定孩子身高
一、绝对遗传
肤色: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父母“中和”色的自然法则。比如,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在胚胎时“平均”后大部分会给子女一个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但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况发生。
下颚: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像”得让你无可奈何。比如即使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们常毫无例外地长着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离奇。
双眼皮:也属“绝对”性遗传。有趣的是,父亲的双眼皮,大多数会留给子女们,有些儿童出生时是单眼皮,到长大后又“补”上像他父亲那样的双眼皮。另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长睫毛,都是五官遗传时从父母那里最能得到的特征性遗传。
二、有半数以上概率的遗传
每次宝宝要含我之前,主人都给宝宝清洁口腔,这让我感觉很称心。可是主人经常惯着宝宝,让宝宝含着我睡觉,天呐,我快要窒息了。
肥胖:会使子女们有53%的机会成为大胖子,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便下降到40%。这说明,胖与不胖,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因此,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充分运动使自己体态匀称。
秃头:造物主似乎偏袒女性,让秃头只传给男子。比如,父亲是秃头,遗传给儿子概率则有50%,就连母亲的父亲,也会将自己秃头的25%的概率留给外孙们。这种传男不传女的性别遗传倾向,让男士们无可奈何。
青春痘:这个让少男少女耿耿于怀的容颜症,居然也与遗传有关。因为父母双方若患过青春痘,子女们的患病率将比无家庭史者高出20倍。
三、概率不高的遗传
白头发:属于概率较低的隐性遗传,因此不必过分担心父母的少白头,会在孩子的头顶上如法炮制。
四、后天可塑的遗传
声音:通常男孩的声音大小、高低像父亲,女孩像母亲。但是,这种由父母生理解剖结构的遗传所影响的音质如果不美,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发音训练而改变。这使某些声音条件并不优越的人,可以通过科学、刻苦的练习而圆一个甜美嗓音的梦。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
肥胖的孩子通常比同龄人高,所以营养不良的孩子可以保持体重,但会比较矮。营养对孩子的成长模式有很重要的影响,摄取重要的营养素可以增强生长激素,并促进健康的骨骼和肌肉发育。
荷尔蒙失衡,包括甲状腺或生长激素水平低,往往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如果荷尔蒙异常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治疗,那么孩子身高不会被限制,会有健康的身高。
有时候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会阻碍孩子的生长过程,像是慢性的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治疗哮喘的药物。
如果孩子有一些慢性疾病,像是未经处理的腹腔疾病、严重的关节炎和另一种形式的癌症,那么孩子的生长仍然会受到限制。
当孩子有一些遗传性的异常,像是唐氏症、特纳氏综合症、努南综合症,那么他可能会比其他家庭成员还要矮一些。
其他会影响到孩子生长模式的因素,包括了运动、睡眠习惯、气候、饮食、环境污染和生理因素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高。
父母不高孩子如何长高
鉴于这样的遗传规律,有科学家编出了孩子身高的预测公式:
男孩子身高=(爹身高+娘身高)×1.08÷2或(爹身高+ 娘身高+13)÷2
女孩子身高=(爹身高×0.923+娘身高)÷2或(爹身高+ 娘身高-13)÷2
所以,如果一味地以爸爸或妈妈身高为标准,来衡量孩子未来的身高是不正确的。
父母的身高决定了孩子的身高,但是孩子可以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到底什么决定身高?、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身高是“天生的”,其实,决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遗传,还包括内分泌、营养代谢、心理、睡眠、运动等很多方面。专家列出了决定人体身高的排行榜。
第一名:遗传
据研究,人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确实有一个预测下一代成年身高的公式(儿童靶身高):
儿子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女儿成年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
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在生活中也有父母都不高,儿女却“出类拔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