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症状是什么
便秘的症状是什么
便秘一般在女性以及中老年朋友群体中最容易发生,很容易诱发便秘的出现。但是,便秘也可能是其它疾病的表现,如痔疮,肛裂等等,这些都是便秘的常见引起疾病,所以患者需要了解便秘的症状,出现症状时,患者要早作治疗,以免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便秘的症状是什么?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便秘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燥、坚硬,排便艰难,可伴见腹胀、腹痛、大便带血、脱肛、肛裂或诱发痔疮等。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
而且便秘患者每天情绪低落,经常处于焦虑之中,注意力和记忆力不同程度下降,情绪悲观,对前途感到失望,觉得生活毫无乐趣,感觉自己便秘疾病本身难以治愈,缺乏治疗信心;
警惕!长期便秘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一、导致痔疮和肛裂:长期便秘,排便过于用力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静脉回流不畅,久而久之形成痔疮;粪便划破肛管,形成溃疡与创口,就会形成肛裂。
危害二、损害肝脏功能:大便长期积于肠道,有毒物质被重新吸收入肝脏,作为解毒器官的肝脏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就会损害到肝脏功能。
危害三、形成腹疝: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危害四、扼杀美丽:宿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褐斑、痤疮、肥胖等。
危害五、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人都认为便秘是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的,其实不完全是。引起便秘的原因有不良生活习惯,有消化道本身的原因,有全身性疾病原因以及医源性原因。治疗便秘需要对症治疗,如果生活中您出现了便秘的症状,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诊治,以免疾病危害健康。
便秘症状“不容小觑”
1、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会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肛门排气多等表现。
2、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会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3、患结肠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够排出所致,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4、形成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以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是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5、引起性生活障碍。由于每次长时间用力排便,使直肠疲劳,肛门收缩过紧或是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的缘故,以致不射精或是性欲减退,性生活没有高潮等。
6、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心诱发心绞痛,脑出血,肌梗塞发作,中风猝死等。
7、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在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酚、烷、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8、易使妇女发生痛经,阴道痉挛,并生产尿潴留,尿路感染等症状。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便秘的危害,相信大家都了解到了,所以提醒大家不小小看了便秘,虽然它不是一种疾病,但是是便秘所引发的危害可是相当大的。
急性便秘症状
症状
急性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多无明显症状,但神经过敏者可主诉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排气多等胃肠症状,还可伴有头昏、头痛、易疲劳等神经官能症症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排便时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香肠状痉挛的乙状结肠。
(1)一时性便秘:多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一时性的情绪抑郁、进食过少等因素引起,患有这种便秘的患者除感觉腹胀外,不会有其他不适,如果消除便秘病因并能习惯之后,便秘即可自行痊愈。
2、继发性便秘:凡是在患有器质性病变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便秘,就称为继发性便秘,又叫做症状性便秘。发病较急,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如急性肠道梗阻、肠绞窄、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肛门周围疼痛等急性疾病引起的便秘。这种便秘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较短,当导致便秘的疾病痊愈后,便秘也随之解除。当患者发病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3、痉挛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肠腔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的便秘,又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
腹胀便秘症状是什么
1.腹胀伴腹痛:伴剧烈腹痛时应考虑有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急性腹膜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肠扭转,肠套叠等病变的可能。
2.腹胀伴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等病变,其次可见于肝胆道及胰腺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等功能性病变有时也可发生呕吐。
3.腹胀伴嗳气:常见于吞气症,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溃疡病及幽门梗阻等。
4.腹胀伴便秘:多见于习惯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肠梗阻,左半结肠癌等。
5.腹胀伴腹泻:多见于急性肠道感染,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6.腹胀伴肛门排气增加:多见于食物在肠道发酵后,结肠内气体过多,肠易激综合征等。
7.腹胀伴发热:多见于伤寒,急性肠道炎症,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败血症等。
8.腹胀伴肠型或振水音:腹胀伴肠型或异常蠕动波多见于肠梗阻,如胃部有振水音时,多考虑为胃贮留或幽门梗阻。
9.腹胀部位:上腹部膨胀者多见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硬化,幽门梗阻,胃扩张或胃癌,胰腺癌等;中上腹部膨胀多见于肝,胆道病变,肝曲综合征等;左上腹部膨胀多见于胃疾病,脾曲综合征等;左下腹膨胀多见于结肠胀气(例如巨结肠);全腹部胀气多见于小肠或结肠腔内积气过多,麻痹性肠梗阻等。
孕妇便秘症状
排便不通畅时,我们会说自己便秘了,这样的情况在妇女怀孕期间也时常发生。一般来说,便秘的孕妇在两天之内很难排出干燥的大便。发生便秘时,准妈妈会感觉到排便量减少、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精神上会变得烦躁、焦虑、不安。随着分娩日期的临近,孕妇便秘的状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十几日都无法排便,情况相当危险。
孕激素的分泌:为了孕育新生命,孕妇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都会产生变化,这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分泌的孕激素会阻碍肠道的蠕动,造成孕妇大便困难。
新生儿便秘症状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2-3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应及时送医院检查。
1、胎便
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稍大些的宝宝如果排便时间间隔超过36小时没有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这都属于不正常情况,应注意宝宝是否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2、普通大便
如果宝宝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就可以算是便秘了。有些宝宝出生不久,大便就不顺畅,隔1-2天或3-4天才排便1次,而且排出来的便便干硬、宝宝排便时哭闹不停。由于便便干硬,每次排便困难,会使宝宝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排便,导致恶性循环。
新生儿宝宝通常出现的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这常会被家长忽视,而导致病情加重。如果宝宝便秘时间较长,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甚至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脱肛或肛裂出血等症状,所以爸妈一定要注意,严密观察,如果发现便秘,应及早治愈,否则会引发严重后果。
新生儿便秘症状
1、胎便:宝宝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稍大些的宝宝如果排便时间间隔超过36小时没有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这都属于不正常情况。,应注意宝宝是否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2、普通大便:如果宝宝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就可以算是便秘了。有些宝宝出生不久,大便就不顺畅,隔1—2天或3—4 天才便便1次,而且排出来的便便干硬、宝宝排便时哭闹不停。由于便便干硬,每次排便困难,会使宝宝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排便,导致恶性循环。新生儿宝宝通常出现的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这常会被家长忽视,而导致病情加重。如果宝宝便秘时间较长,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甚至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脱肛或肛裂出血等症状,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严密观察,如果发现便秘,应及早治愈,否则会引发严重后果。
便秘症状如何自诊
1、 您如果有因为太忙而经常在有便意时不去大便的情况:
就诊建议:这种情况会造成排便反射减弱导致大便干,建议改变习惯,有便意时及时大便,如果效果不理想建议去消化内科或中医科就诊。
推荐科室:中医科消化内科
2、 您如果经常使用泻药,如番泻叶等:
就诊建议:过度使用泻药也会造成便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泻药,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喝水,有便意时及时大便,如无缓解建议去消化内科就诊。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
3、您如果正在节食,或者您的饮食缺乏水分或高纤维食物:
就诊建议:这种情况可能和食物中缺少膳食纤维或水分有关,建议多吃蔬菜多饮水,仍不缓解的话建议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
4、您如果存在长期左下腹疼痛伴便秘的症状:
就诊建议:可能有结肠息肉或者其他占位性病变,建议立刻医院肛肠外科或者消化内科就诊。
推荐科室:肛肠外科消化内科
5、如果您均不存在上述情况:
就诊建议:可能为胃肠功能紊乱,建议医院消化内科进一步检查。
慢性便秘症状诊断
慢性便秘症状诊断
多数慢性便秘患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时可有左腹痉挛性痛与下坠感,部分病人诉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官能症状,但一般都不重。1999年世界胃肠病会议制订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罗马Ⅱ诊断标准,将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定为:
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3个月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1)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费力;
(2)少于1/4的时间内有有粪便干结;
(3)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不尽感;
(4)少于1/4的时间内排便时有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
(5)少于1/4的时间内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
(6)少于1/4的时间内有每周排便少于3次。
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同时需除外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
不同类型的便秘:
原发性便秘:
是指无器质性疾病存在而引起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单纯性便秘和特发性便秘均属原发性便秘。
继发性便秘:
凡是在患有器质性病变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便秘,就称为继发性便秘,又叫做症状性便秘。
顽固性便秘:
是由于先天结、直肠解剖结构变异而在不同年龄段逐渐产生排便困难的一类疾病。
习惯性便秘:
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
痉挛性便秘:
属于功能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运动过于强烈,引起结肠痉挛,肠腔过于狭窄,使大便无法通过而致的便秘,又称为肠道易激综合征。
泻药性便秘:
长期服用泻药,对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结肠对肠内容物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而发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