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超高度近视怎么办

超高度近视怎么办

1、威视LASIK

采用美国威视巨星VISX STAR 4准分子激光系统,该系统 获得美国FDA和日本厚生省双项国际认证的全新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独有智慧型大小光斑、飞点扫描技术等七项国际专利,能真正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可显著提高术后矫正视力,减少眩光与光晕,显著提高视觉敏感度,显著改善夜间视力,特别对高度近视合并散光,远视合并散光矫正效果更佳。

2、LASEK—突破激光矫正“禁区”

该疗法是直接用酒精制作角膜上皮瓣,适合角膜偏薄无法实施LASIK手术的患者。在角膜表面进行准分子切削,主要适用于不适合做标准LASIK的患者,突破了LASIK的治疗“禁区”,为近视患者有效节约角膜厚度,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清晰视野。

3、超薄瓣LASIK—创造完美视觉

超薄LASIK手术是爱尔眼科医院通过最新引进的Moria-90μm一次性超薄角膜板层刀开展的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是治疗近视手术接近于完美的再次提升。该手术用无菌包装的一次性刀头,为近视患者切削更均匀的角膜瓣,使近视朋友在手术中和手术后有更卫生、更安全的保障和更舒适的感受。该手术切削更薄的角膜瓣,更大程度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近视度数高和角膜厚度薄的近视朋友也可通过该手术轻松摘除眼镜;节省更多的角膜厚度能使角膜厚度正常的近视朋友术后的眼睛更完美。

4、超级LASIK(BSL)—新一代准分子激光技术

BSL,即Both Side Lasik,是爱尔眼科的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有效地吸取了目前LASIK和LASEK手术的诸多优点在国内首创的近视治疗技术。BSL是更具个性化的的手术方案,集中IK和EK的双重优点,让近视度数高、角膜薄的患者达到更清晰、更舒适、更持久的准分子术后视觉。

两大高度近视治疗方法

准分子激光手术

采用的原理是将角膜表面塑造出一个与近视眼镜片相似的一个凹面;矫正的度数越高,凹面就越深,角膜就变得越薄。对于一些超高度近视者,LASIK技术只能将近视度数减少,而不能将其完全矫正;如果为让超高度近视眼的视力提高得多一些而使角膜变得太薄的话,势必影响到角膜的正常功能。对于需要夜间驾驶者尤其不适。这就使得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度数有了上限,也就是所谓的技术瓶颈。

虹膜固定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通过一个小切口,在病人眼睛里植入一枚新型的人工晶体,就像把一片微型镜片戴到眼睛里一样,让患者不用配戴眼镜就能达到最佳的矫正视力,又能够保留眼睛的调节能力。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揭开纱布看清世界了。

目前矫正治疗高度近视的方法包括虹膜固定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先进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它有效地弥补了准分子激光治疗不能对高度近视、角膜过薄患者实施手术的缺憾。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经得到证实。

高度近视是指多少度

高度近视:大于>6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儿童>400度就成为高度近视;

超高度近视:一般指10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

假性近视:视力变化是可逆的,通常几十度到两三百度都有,通过一些方法调节,可以恢复视力;

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在300-600度的,可以配眼镜矫正视力;

病理性近视遗传性吗

病理性近视是高度近视中的一种,对视功能危害比较严重。这种近视是常染色体中一对有关的基因都是病理性的。病理性近视主要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因而尽管有些人不是从事近距离目力的工作,照样也会发病,并可以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病理性近视遗传的规律是:如果一对基因中一个正常的,而另一个是异常的,就不发病,则称为携带者;如果两名变性近视者成婚,其子女大部分或全部发病;变性近视者若与正常人成婚,其子女都是携带者;变性近视者若与携带者成婚,其子女有半数发病。因此,预防变性近视,提高人口素质,就得从遗传优生咨询工作抓起,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高度近视眼是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是致病基因,而另一个是正常基因,则不发病,只是携带者。因此,两个高度近视眼相结合,其子女的发病机会在90%以上。高度近视者如果与近视基因携带者结合,其子女可能有半数是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者如果和正常视力或中低度近视眼者相结合,其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10%。因为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20%是近视基因的携带者。

不过,高度近视者不必过于悲观。大多数高度近视者配戴近视眼镜后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的,也可以配戴隐形眼镜,较果也不错。此外,在营养、用眼卫生等方面多加注意,视力不会不断下降,度数也不会不断加深的。新视界眼科医院ICL手术是目前被认为是可替代LASIK、PRK和其他切削手术进行屈光矫正的最新和最安全的技术之一,是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的最佳选择。

近视眼激光手术后遗症

高度近视眼本身就患者带来的危害就非常大了,因为其眼底已经已经发生病变,很容易引起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因此很多朋友想通过近视眼手术来治疗高度近视,但是又担心高度近视做手术后会有后遗症。请问近视眼激光手术后遗症?

眼科专家表示,能不能做近视手术、适合做哪种手术方式确实和患者的度数有很大关系,但高度近视做近视眼手术并不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只要各项术前检查结果符合手术要求,眼睛近2年度数稳定,手术也顺利,手术后的效果就是很好的。

虽然高度近视患者做近视手术同样安全,但专家提醒高度近视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ICL的出现给广大高度近视患者带来了福音,ICL即有晶体眼可植入式人工晶体,它适合年龄为18至50岁的成年人。它的矫正范围为近视200-2000度,散光100-500度,远视100-1000度,对角膜薄,干眼症或瞳孔大等患者同样适用。

相对于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ICL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对较迟,在解决不少高度、超高度以及角膜厚度偏薄近视患者近视问题的同时,也有人怀疑ICL手术有没有后遗症。

其实,ICL手术引发白内障、青光眼、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一切完美的眼科手术都体现在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前检查上面。要是检查出来的数据准确,那么订做的ICL晶体就很合适。ICL晶体植入眼内,位于虹膜之后,固定于睫状沟内,任何人包括患者自己都无法从外部看到。美容效果达到完美境界,同时还您一个清晰的视觉。

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

针对这个问题,眼科医院专家介绍,首先高度近视朋友应该科学用眼,防重于治;定期检查,控制加深。同时,高度近视也可以做近视眼手术矫治近视,因为目前主流的激光近视眼手术矫治范围在100——1200度之间,而如果近视度数高于1200还可以考虑选择ICL手术。

高度、超高度近视患多因角膜相对较薄、屈光回退的可能性大等原因而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摘镜的理想手段是ICL手术,它是将一种由先进胶原蛋白材料collamer制成的柔软晶体,通过一个微型切口植入眼内。

临床治疗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不去除、不破坏眼角膜组织,无手术缝合,卓越的视觉质量可提前预见。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经得到证实。

ICL人工晶体,是一种采用珍贵材料制作的微型晶体,植入眼内后可以长久停留无需维护,融合瑞士一贯精工细作的品质表现,毫无影响外观甚至难以察觉。而该材料的完美生理相融性,则确保患者不会有任何排斥不适感,稳定与安全性让患者甚至忘记它的存在。

近视造成哪些不适

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Fuchs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状变性、囊样变性。在年龄较轻时即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伴有上述临床表现者,称为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

临床分类:

1.按近视的性质分类

(1)轴性近视:眼轴过长,但眼屈光力正常者。

(2)曲率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过大,而眼轴正常者。

(3)屈光指数性近视:多由于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大所致。

2.接近视的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3.00 D以下。

(2)中度近视:-3.00~-6.00 D。

(3)高度近视:-6.00~-9.00 D。

(4)超高度近视:-9.00 D以上。

超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

超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的问题有必要对配戴眼镜方法有所了解,为更好的确保其效果,要通过验光弄清度数,完全矫正的镜片不能耐受时,只好降低度数(一般在100—300度之间),通常寄希望此能够保持舒适和双眼视觉功能,对于晚期可发生退行性变,其效果通常也具有局限性。

超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不能不重视手术恢复的积极作用,手术恢复方法是近些年超过度近视眼治疗的常见方法,如果矫正视力好的高度近视患者,同时符合近视手术治疗近视的特点,可以考虑用手术治疗方式来恢复近视。目前国际上高度近视患者首选ICL人工晶体植入。但矫正视力不好的患者,手术效果也不理想,而且近视手术的远期效果尚难肯定。所以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

严重的近视如何治疗

超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上。超高度近视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烦恼,甚至连饮食都受到受限制、不能参加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还可能引发诸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黄斑出血、黄斑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青光眼等诸多并发症。

高度近视治疗一直是眼科界的一大难题,随着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诞生,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至今为止已经成为超高度近视眼患者矫正视力的更好选择。

眼球的屈光状态主要是由眼球的屈光力和眼轴长度来决定的。患近视眼时,由于眼轴长度变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患者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在做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医生将为患者度身定制的一片凹透镜植入眼球内,改变光线的聚焦点,使其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保留了眼睛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和调节功能,具有较大的光学区,消除了像差现象,比角膜屈光手术有更大的适应范围。手术以后病人痛苦少,视力恢复快,屈光稳定,没有回退现象。

近视矫正是否会反弹

很多患者都担心近视眼矫正的反弹现象,所谓‘反弹’在医学上称为‘屈光回退’。这种‘反弹’是指由于个体差异、近视类型不同、用眼卫生好坏等原因,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又出现近视的现象,这种现象多见于超高度近视的人。一般来说,患者可以在术后1—2天内恢复视力。

最容易老花眼的人群

老花眼并不一定是到了老年才会出现。远视者和白内障早期患者都有可能在40岁之前就会出现老花眼。患有远视眼的人,看远时,眼睛处于松弛的状态,但看近时,眼睛则须进入收缩的状态。由于人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看近的物体,远视者的眼睛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这会导致眼睛晶状体提早硬化,失去聚焦的能力。

如果眼睛出现了白内障,则晶体的弹性就会下降,会提前出现老花症状。对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眼睛,完全没有了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就会提前进入到了65岁的老花状态了。

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不适合做透明晶体摘除手术。我们知道,对于超高度近视,特别是接近或超过2000度的近视,可以通过摘除透明晶体,同时矫正高度近视,就像是提前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是对于45岁之前的高度近视患者,一般应该保留自己的晶状体,因为一旦摘除了晶状体,眼睛就没有调节能力了,就只能看远处而不能看清近处了。所以,对于小于45岁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我们应该选择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CL植入术。这样,既可以矫正高度近视,又不必损伤眼睛的调节能力。看远和看近都可以看清楚。

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老花眼可以预防。对一些宣称可以预防老花眼的配方和所谓另类疗法,大家不应该轻易相信。就算不采取措施矫正老花眼,老花的情况并不恶化,也不导致失明,但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目前也可以通过变焦眼镜或者准分子激光制作成双焦点或者多焦点调整老花者的远近视力,但是,这些手段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有些人对于多焦点不耐受,反而会加重视疲劳的症状。所以,看近时配戴老花镜仍然是一个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

屈光不正和近视眼的区别是什么

5m以远的平行光,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清晰地集焦于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处,此为正视眼。

也就是说,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眼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为一同心共轴的一组屈光质,其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相适应,换句话说,眼的总屈光力正常、眼球轴长正常,两者相适应,此为正视眼。

近视眼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如果5m以远的平行光,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不能清晰地集焦于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处,眼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与眼球轴长不相适,即为屈光异常或屈光不正。

根据焦点与视网膜位置的关系,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与远视两类。近视又以其程度分为300度或以下的低度、300度以上至於 600度的中度、600度的上至900度的超高度近视。如果在焦点处不能集焦成一点,而是形式两条焦线组成的光锥,此为散光。

由此可见,眼的屈光状态取决于眼的屈系统的屈光力和眼球轴长两个要素。就近视而言,低度近视主要与角膜的屈光力有关,中、高度和超高度近则与眼球轴长密切相关。

相关推荐

近视眼600度以上会遗传吗

近视眼600度以上是可以遗传的。但只有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是致病基因,另一个正常,则不发病,只是携带者。因此,两个高度近视眼相结合,其子女的发病机会在90%以上。高度近视者如果与近视基因携带者结合,其子女可能有半数是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者如果和正常人或中低度近视者相结合,其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为10%。 不过,高度近视者不必过于悲观。大多数高度近视者配戴近视眼镜后还是可以获得较好的矫正视力的,也可以配戴隐形眼镜,较果也不错。另外,眼部条件许可的高度近视患者还可以

高度近视要补充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 就巩膜来说,它能成为眼球的坚韧外壳,就是由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巩膜虽有一定的坚韧性,但在眼轴前后径部位仍比较弱。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须氨基酸。 2.钙: 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 3.锌: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

高度近视患者三大注意

遗传是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医学研究证实,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几乎都会染上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约50%为高度近视。但也有的表现不完全。另外,环境因素如长期看近,也是引起近视的一个原因,但在高度近视的病因中不起主要作用。 眼底变化,引起并发症 低度近视一般不会出现眼底改变,而高度近视因眼轴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例如可见豹纹状眼底、视乳头有近视弧形斑、黄斑部改变、后巩膜葡萄肿等。 一般来讲,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眼怎么恢复 高度近视者不宜进行哪些运动

打篮球、打羽毛球、拳击、踢足球、跳水、蹦极、蹦迪、跳高等剧烈运动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都是不宜做的。因为这些运动的对人体的冲击力极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冲撞到眼睛,使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所以,类似于篮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等运动职业,对于近视眼来说都是不适宜选择的。 与上文所说的原理一样,过重的体力劳动对高度近视患者来讲也是不宜做的。因为体力劳动等外力对人体的影响很大,易使视网膜脱离引起失明。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应减少过重体力劳动的量,选择活动量较少的工作,量力而行,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体力劳动,也应该小心谨慎,

高度近视怎么

许多高度近视(近视600度以上)、尤其是高度近视(近视1000度以上远视600度以上)患者,因为角膜厚度不足,而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矫治,现在ICL手术给这些高度近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ICL手术就是将“设计成矫正近视薄镜片”放置于眼球屈光系统中的后房间隙,并固定于睫状沟内,达到长久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ICL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六大显著优势 1手术简单,安全快捷:手术切口小,手术后立即见效,不会改变眼球组织的结构和形状。 2矫治范围广,不损伤角膜: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角

父母都是近视眼孩子近视的几率高不高

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出现近视的原因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引发近视的原因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学者们都认为,近视属于多基因遗传,即病人有多个致病基因,但又有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生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现象。 对于高度近视则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的。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患者,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100%,如果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是基因携带者(无近视表现),则子女高度近视的预期发生率是50%;如果双方均无高度近视表现,而只是基

高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 怎么防止高度近视遗传给孩子

基因缺陷导致的高度近视,只能从优生优育角度,降低遗传几率,没法阻止基因遗传给孩子。 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有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有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有高度近视的几率高。因此,眼科专家都不建议高度近视的男女双方结婚生子。

高度近视会遗传

很多近视眼的父母在结婚准备要孩子的时候都会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是近视眼,会不会遗传给孩子,一般来说近视在600度以下的朋友不需要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度数不会造成遗传,大家应该关心高度近视会遗传吗这个问题,如果近视达到600度,就可以算作高度近视了,这个时候是会遗传的。 高度近视――遗传因素决定的 高度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是指屈光度较高、眼轴明显延长,眼底有萎缩变性的近视高度近视除少数为先天性,即出生时已有者外,大多数在少年期发病。近视呈进行性加深,充分发展者常在600度以上。 高度近视是由遗传决

怎么防止高度近视遗传给孩子

基因缺陷导致的高度近视,只能从优生优育角度,降低遗传几率,没法阻止基因遗传给孩子。从临床中不难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生下来的孩子近视的几率大于父母只有一方是高度近视的情况。父母有一方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又比父母都没有高度近视的几率高。因此,眼科专家都不建议高度近视的男女双方结婚生子。

近视预防误区

1.裸眼视力下降即度数加深 在医院预检处检查孩子裸眼视力下降时,孩子的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哎呀,你的度数怎么又长了啊”。 误区:裸眼视力不能作为近视度数高低的标准,更不能以裸眼视力来衡量视功能的好坏,而应该以矫正视力的好坏作为衡量依据。 检查裸眼视力时,眼球应该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查出的视力才真实。但不少青少年有屈光问题后长期不戴眼镜,养成了一种眯着眼睛看东西的坏习惯。眯眼是人为加强眼内肌肉调节,使视线集中起来,暂时性提高视力的动作,但已经存在的屈光问题,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2.幼时视力越好越不会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