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要抗病毒治疗
乙肝孕妇要抗病毒治疗
我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名产妇分娩,其中有200万是原先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产妇。她们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人因妊娠而发生乙肝、转氨酶升高,不再是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这就叫妊娠乙肝或孕妇乙肝。另外,还有一部分孕妇原先没有感染乙肝,是在怀孕后不慎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病的,这也称为孕妇乙肝。
在大多数专业书上对妊娠乙肝的治疗常常写道:“与一般乙肝的治疗相同”。这样问题就出现了,一些用于治疗肝病的药品说明书上常有“孕妇禁用”、“尚无孕妇应用的资料”、“怀孕后停用”等字样,比如抗乙肝病毒药中的干扰素就是孕妇绝对禁用的。在2000年12月公布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也没有提到孕妇乙肝的治疗问题。
实际上,孕妇乙肝也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除了失代偿肝硬化、重型乙肝等病情比较重的患者要及时终止妊娠外,大多数乙肝是不需要终止妊娠的,完全可以自然分娩。只要有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有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就应当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强有力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控制病情进展,有利于分娩;否则随着妊娠月份增加,体内内分泌改变等原因,可加重肝损伤,分娩的危险性也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需要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原因是:可以阻止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肝病患者应该怎样治疗
一、把握好乙肝治疗的时机是关键:
在具体的乙肝治疗时,乙肝治疗如何把握时机是关键.乙肝治疗时机是:在转氨酶超过正常的两倍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排除反应,同时肝细胞表现为炎症性损伤,此时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人体免疫系统配合抗病毒药物一起对抗乙肝病毒,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抗病毒效果.在无法确定是否要抗病毒治疗时,建议做个肝穿刺,就能够确定有没有必要乙肝抗病毒治疗了.
二、选对乙肝治疗方案:
目前认为对慢性乙肝应采取综合治疗: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如何有效的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能不能治好的关键.乙肝抗病毒治疗目前应用的有α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制剂等,但疗效均不够满意,治疗后乙肝病毒难以彻底清除,复发率较高.抗病毒的同时进行免疫调节,打破免疫耐受,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起到一定作用.另外,慢性乙肝属于慢性肝病,常常伴有肝纤维化,根据病人的肝损害程度,部分人需要同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以避免肝损害向肝硬化发展.
病毒性肝炎吃什么药好的快
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于甲肝、戊肝,如果症状比较轻,肝功能损伤也不严重,那么有一部分可以自身痊愈,也可以吃一些口服的护肝药,促进肝细胞恢复,如果病情加重可以到医院接受护肝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就是乙肝和丙肝,这两个病病程都比较长,它们的治疗都是要抗病毒治疗,但是乙肝和丙肝抗病毒治疗有相同点,就是都可以用干扰素治疗,不同点就是乙肝可以用核苷类似物,而丙肝还可以用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治疗。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肝炎系列17
乙型肝炎病毒(HBV)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人们给5项指标排了个队,依次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大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阳性即俗称为“大三阳”或“1、3、5阳性”。
“大三阳”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常合并有乙肝病毒(HBV-DNA)阳性,临床上往往需要抗病毒治疗。
“小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阳性即是俗称的“小三阳”或“1、4、5阳性”。
“小三阳”通常提示乙肝转为慢性,血清HBV-DNA多为阴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小,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稳定病情,控制疾病的发展。
但少数HBeAb阳性者HBV-DNA仍阳性,多因HBV基因发生变异,而无法分泌HBeAg所致,病变仍可能继续发展,且有强的传染性,临床上仍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肝癌是否要抗病毒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列第3位,在我国原发性肝癌90%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临床治疗专家指出对于乙肝诱发的肝癌,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抗病毒辅助治疗的重要性。
TACE或射频消融是目前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国外学者研究HBsAg(+)行肝动脉化疗的肝癌患者预防性给予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可以防止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加重。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TACE治疗期间肝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是与乙肝病毒的再活化有关。据报道有约19%~55%的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的病人出现乙肝病毒复制的再活跃,临床表现为从无症状肝炎到致死性的肝脏失代偿期表现,早期的研究提示预先使用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ACE治疗期间乙肝病毒复发的危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抗病毒联合TACE或射频消融的积极治疗,疗效显著。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有明确的指证,不能任意服用。但对合并肝癌的慢性乙肝患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已达到了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标准。
即使有些患者的HBV-DNA的滴度不高,在已发生肝癌的基础上,下列因素也提示需抗病毒治疗:
◇年龄超过40岁;
◇合并了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的复发率。
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这时可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知道肝内的炎症及纤维化情况,肝癌抗病毒治疗就有了最直接的依据。
血常规检查作用有哪些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治疗乙肝要做到
⑴需要说明的是,乙肝病毒是肝炎的起始因子,也是肝癌的高危因素,因此一定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治疗乙肝的药物分几类,一是干扰素,分长效和短效,长效干扰素有派罗欣和佩乐能,短效干扰素有赛若金、安福隆、因特芬、运德素等;二是核苷类似物,共分为四种,如贺普丁、阿德福韦酯(进口药为贺维力,国产为代丁和名正)、素比伏和博路定;还有化学合成药磷钾酸钠(可耐)及中药等。
⑵对肝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到“三分治七分养”
一是忌酗酒。因为酒精在体内转化为乙醛后,对肝脏的损伤很大。乙醛造成的影响会在若干年后成为肿瘤的诱因。二是忌熬夜。每天夜里23点之后,人体包括肝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开始自我修复。同时静卧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三是尽量避免使用损伤肝的药物。四是加强营养和运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⑶乙肝患者来说,检测DNA是最常见的一个项目
测定DNA是判断HBV(乙肝病毒)有无复制、传染的可靠指标。目前,测定DNA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性测定,即测定结果以阴性、阳性来表示。DNA阴性,说明DNA目前没有活动,没有复制,处在相对静止期。DNA阳性反映HBV复制活跃,并有显著的传染性。另一种是定量测定,它比定性测定更进了一步,可以具体了解HBV数量的多少,这对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都很有帮助。那么该如何选择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
⑷肝功能正常者
若DNA呈阴性,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患者,均不需要治疗,只须每隔3~6个月定期复查,做肝功能、乙肝全套及HBV-DNA、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需检查甲胎蛋白。若DNA呈阳性,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建议做肝组织穿刺活检。如果活检提示肝脏有炎症活动,建议抗病毒治疗;如果阳性患者有肝癌家族史,不管有无炎症活动,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⑸肝功能异常者
DNA呈阴性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检查寻找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并及时进行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DNA呈阳性者,若是小三阳患者,一般病情重、病程长、年龄偏大且有乙肝病毒变异的情况,需要抗病毒治疗;若是大三阳患者,也需要抗病毒治疗。
治疗乙肝有时可用消极态度
一些乙肝患者对乙肝的基本知识及其治疗现状不了解,他们求医的心情很迫切,部分医疗机构及商家片面追求商业利润,使得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现状比较混乱,各种名目的药物层出不穷,更有一些江湖游医钻空子打出各种所谓“转阴”药,对受乙肝折磨的患者雪上加霜,也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
对慢性乙肝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哪些病人需要抗病毒治疗,哪些病人暂时还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病毒多了不一定出现严重肝损害,病毒少了也不一定肝脏损害就轻,关键是要判断患者所处的发病时期,进行对症治疗。
对乙肝发病机制研究表明,机体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应答是造成肝损害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其中转氨酶超过正常值5倍者,此时为乙肝显性发病阶段,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患者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较高,不宜使用抗病毒药物,应以保肝降黄为主。如果患者仅仅表现为乙肝病毒指标阳性,肝脏没有明显的炎症损伤,肝功能正常,即在乙肝病毒携带阶段,此时无论使用什么药物,乙肝病毒总是无动于衷,疗效往往不佳,对于这类病人无论病毒数量多少,可以暂时不进行药物治疗,进行一些心理、饮食和休闲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戒酒、不过度疲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