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溃疡病有什么症状
小儿溃疡病有什么症状
小儿溃疡病不像成人那么典型,成人得了溃疡病常有暖气、返酸及上腹部疼痛的症状,而小儿常表现上腹或脐周围:隐痛,多数无规律。而返酸、暖气相对比较少见。年龄越小,症状就越不典型。
新生儿、婴儿时期的溃疡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厌食、便血和哭闹不安等,因其症状无特异性。往往难以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穿孔和并发腹膜炎。学龄前儿童往往诉说肚子疼痛,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小儿年龄越大,疼痛越频繁,但局限于上腹部。
疼痛一般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疼痛加剧时,小儿会不由自主地哭喊。晚间发作时小儿可从梦中惊醒。这种腹痛常常与饮食有关,即饭前发作,进食后缓解。由此常被误认为蛔虫病,往往不引起家长的注意,直至呕血、便血才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儿得了溃疡病。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
1.疼痛
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突出症状,至少90%的病例有疼痛表现,一些病人没有疼痛,然而感觉上腹不适,少数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所谓无症状性溃疡病,约有10%的病人,第一个提示溃疡病的征象是呕血,黑粪或二者兼有,极少数病人,溃疡病的首发症状是急性穿孔。
(1)疼痛的部位和放射: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疼痛位于剑突和脐之间,多在上腹部,靠近中线的任何一侧,通常是右侧,疼痛的范围往往非常局限,病人常可用一,二个手指明确指出疼痛区域,直径约在2~10cm之间。
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部位可以不典型,有时疼痛的原发部位在右上腹而不在上腹部靠近中线处,这多见于球后十二指肠溃疡或累及肝脏,胰腺,胆囊或胃肝网膜的穿透性溃疡,偶尔,疼痛在背部中线T7~T12之间,而上腹部疼痛极为轻微或缺如,这一部位的疼痛最常见于溃疡的向后穿透,个别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的疼痛位于脐部以下,在右下腹部,对于这样一个不寻常的疼痛部位的出现原因,现在还缺乏满意的解释,它可能是胃回肠反射增强伴回盲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的结果。
2.其他症状
在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上述典型的溃疡疼痛是唯一主要的症状,然而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还可出现一些其他症状,现择其重要者,简述如下
(1)反酸和泛口水:一些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可以反复反流上来大量不含有食物的酸性胃液,称为反酸,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还可有泛口水,即口中迅速涌出大量水样唾液,这是迷走神经活动度增强的表现。
(2)烧心:烧心,即胸骨后烧灼感,是溃疡病病人极为常见的症状,它的发生可能是酸性胃液反流至食管造成刺激,也可能是反射性食管痉挛的结果,烧心时有时有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
(3)食欲和体重: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食欲通常良好,而且往往由于频繁进食以缓解疼痛,体重常常增加,然而发生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时,体重可以减轻。
(4)结肠症状:不少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这些病人可以表现为便秘和左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或绞痛性,排便后缓解。
(5)贫血症状: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有时因溃疡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和力弱。
小孩子会得胃十二指肠溃疡吗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胃部常见疾病,很多人认为只有成人才会得胃、十二指肠溃疡,事实不是这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也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于小儿时期的任何年龄,新生儿也不幸免,但以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文献资料认为男孩发病率较女孩为高,约2:1,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最近几年,国内医学文献先后报道小儿溃疡的发病率在上升,农村患儿比城镇患儿为多,比例约19:1。
有人报告,小儿溃疡病与成人相同,“o“型血型者发病率较其他血型为高。一般认为溃疡没有遗传性,但是有在同一家庭成员中发生几个病者的倾向。一致认为儿童溃疡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成人病例中,其病史不少是儿童时期由于环境的劣性刺激或精神创伤开始的。据国外报道,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成年患者中,约有1.6%开始于4岁以前;约25%开始于儿童期。
胃溃疡疾病的主要的症状是什么呢
胃溃疡病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因此一些病人系在偶然情况下被发现。另外一些病人仅在发生严重并发症,如穿孔或出血以后才被发现。疼痛是症状性胃溃疡病的最重要症状,但是一些典型症状,如食欲不振、饭后胀满、恶心和呕吐也颇为常见。这些典型症状的出现不一定标志着梗阻的发生,因为它们在没有发生这一并发症时便可出现。反酸和烧心也很常见。胃溃疡病的症状往往迁延。对内科治疗反应不好。并且时常复发。
1、疼痛
胃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相似,常常具有疼痛表现,然其疼痛部位往往在上腹中线左侧或左上腹部,而不在中线右侧,特别是胃体部的溃疡。胃溃疡病时疼痛的定位不如十二指肠溃疡病时局限。位于胃小弯高位的溃疡、贲门部或胃底部的溃疡,疼痛可出现于前胸的左下。胃溃疡位于后壁或向后穿透进入胰腺时可出现背痛。不少胃溃疡病病人并无明显疼痛,而仅感轻度不适。
2、体重减轻
不少胃溃疡病病人有明显的体重减轻,这是热量摄入减少的结果。胃溃疡病时,食物的性质可以影响疼痛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粗糙的、固体的、油炸或油煎的食物可以引起疼痛,而液体的、刺激性小而易消化的食物甚至可以使疼痛不出现。进食的量也与疼痛的发生有关,大量进食可以导致胃部扩张,从而产生疼痛。这种病人时常发现如果不进食则不会出现疼痛,因此胃溃疡病病人为了减少疼痛发作而宁可不吃或少吃。
胃溃疡病时,这种食物的质和量与疼痛发生之间的关系往往使得病人过度慎重地选择食品和减少食量。由于这个缘故,长期热量摄入不足便会导致体重下降,甚至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有时可以相当显著,如果发生在40岁以上的病人,甚至可使临床医生疑为恶性肿瘤。
3、出血
胃溃疡病较十二指肠溃疡病易于出血,且出血量大,容易复发。
宝宝不想吃东西可能口腔溃疡
近日,南京市中医院儿科出现了多例小儿口腔溃疡的病例,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这些宝宝多数都出现不想吃东西、经常流口水的症状,有的还有口臭。该院儿科唐为红主任介绍,这些孩子口腔上颚、两侧都出现红肿,且有地方溃烂。这和这段时间气温骤降、湿气较重有关。
据了解,宝宝的口腔感染到某些病毒细菌,造成口腔溃烂,中医又叫“口疮”。唐为红主任说,很多家长一般只有在口腔清洁的时候,才注意到孩子嘴巴里的溃疡,而这时候,孩子的溃疡已经很严重了。就诊时多见症状有舌面、舌尖、齿龈或上颚出现大小不等黄白色如豆粒样溃疡点,流口水,严重的还会出血、口臭。七八月份,气候湿热也变化无常,加上这段时间阴雨连绵,温度也不稳定,正是小儿溃疡多发的时候,且以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溃疡为主,也有少数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夏天儿童如果食用冷饮、冰冻食品过多,造成脾胃、心经湿热,也易发生溃疡。此外口腔溃疡的原因还有维生素缺乏、营养不均、清洁不当等。
专家提醒,小儿口腔溃疡的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想让孩子远离口疮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在平时注意口腔卫生,譬如每天早上用盐水漱口,饭后、睡前漱口。此外调节饮食,多让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防止细菌病毒在口腔里停留时间过长,也能预防溃疡发生。
只有成人才会得胃溃疡吗
12岁的明明,经常说肚子痛、心窝痛,腹胀嗳气、呕吐酸水,有时候闹得茶饭不思,筋疲力尽。家里也弄来一些土方子贴肚脐、助消化、驱虫等,效果都不明显,这才到郑州市儿童医院就诊。
经检查,明明患了胃炎、胃溃疡。父母一脸疑惑:胃溃疡不是大人才会得的吗?
胃溃疡病通常被认为是成年人的常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一种局部缺损,以往认为小儿中少见,其实并非如此。近年来,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临床资料表明,儿童患胃溃疡病也很常见,且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显示,国外儿童期溃疡病的发病率为12%,男孩为女孩的3倍,我国部分地区儿童胃溃疡病达7%左右,因此,儿童胃溃疡病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疾病,必须加强预防。本病可发生在小儿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故以学龄期儿童多见。
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病变是损害胃黏膜因素的增强和保护因素的减弱,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同时,其他因素也可影响溃疡的发生和发展。神经系统对胃液分泌、胃运动有重要调节作用,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植物功能也不稳定,心理压力、情绪波动、学习负担过重、考试紧张、儿童间的纠纷都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平滑肌及血管痉挛,诱发溃疡的发生。家长在餐前或吃饭时打骂孩子,或孩子有边看书边进食的不良习惯,长期过饥过饱、饮食无规律,经常服用某些退热、消炎、止痛等有致溃疡副作用的药都会导致溃疡。李主任说,从以上这些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来看,明明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欠妥的地方,例如,上初中后,学习过重产生精神压力、睡眠时间不足,有时为了赶时间去上课连早餐也不吃等,都是促使胃溃疡病发生的不利因素。
孩子凡有以下症状之一,家长需考虑溃疡,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诊。一、不明原因的腹痛,以驱虫药及服用抗菌素药物无效鸦二、不明原因的贫血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鸦三、原因不明的食欲差、呕吐、生长发育迟缓伴有溃疡家族史。由于胃溃疡病可以经消化道传染,要注意食品卫生,对有胃溃疡病家族史的家庭要避免共用餐具。另外,饮食有节,按时进餐,多嚼慢咽,少食油炸刺激食物,忌暴食暴饮;规律生活,保证睡眠,保持精神舒畅、心情愉快等,是预防胃溃疡的有效方法。
胃溃疡的症状简介
胃溃疡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因此,治疗胃溃疡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胃溃疡的典型症状都有哪些。
(1)出血: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易出血,且出血量大,容易复发。
(2)有一些病人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或死后解剖时才被发现患有胃溃疡病;少数病人仅在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幽门梗阻时才被发现。
这些病人查体可无阳性体征。此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食欲不振,饭后胀满、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一定标志着幽门梗阻的发生。
(3)腹痛: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相似,常常具有腹痛的表现。胃体部溃疡的腹痛部位往往在上腹中线的左侧或左上腹部。
位于胃小弯高位的溃疡、贲门或胃底部的溃疡,疼痛可出现在前胸的左下部位;胃溃疡位于后壁或向后穿透胰腺时,可以出现后背疼痛。胃溃疡的疼痛定位不如十二指肠溃疡那样局限。
(4)体重减轻:不少胃溃疡病人有明显的体重减轻,这是由于热量摄入减少的结果。胃溃疡病人常于进食后引起腹痛,不进食则不疼痛,因此为了减少疼痛,病人宁可少吃或不吃。
胃病患者能不能吃糯米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自汗、气短无力、妊娠腰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族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如病后精神体力久不复原,身疲乏力,或体质素虚,甚至头晕眼花等时,药物治疗的同时吃糯米红枣稀饭,可使症状消失,身体复原加快。然而,胃溃疡患者却要慎食糯米,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有一定关系。日常生活中,凡是能促进胃酸增加的因素,都可使病情加重,或者引起溃疡病复发。
糯米和其它粮食一样,主要成分为淀粉。但糯米淀粉中葡萄糖分子缩合,连接方式与其它粮食淀粉有所不同。因而糯米经过煮熟之后,无论是糯米饭,还是用糯米制作的其它食品,其黏性均比较大,人吃进胃内后,相对难于消化,从胃中排出的时间延长,滞留在胃内,从而刺激胃壁细胞及胃幽门部G细胞,促进胃酸分泌增加。因此,溃疡病人进食糯米制作的各种食品中,往往会使疼痛加重,甚至会诱发胃穿孔、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可见,溃疡病人不管是处于有症状的疾病活动期,还是溃疡愈合后、已经没有症状的痊愈期,均不宜多吃糯米制品。
儿童期消化性溃疡临床分型
(1)婴儿型:婴儿型溃疡系急性溃疡,发生于新生儿和两岁以下的婴儿。发病原因未明。在新生儿时期,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这种溃疡或是迅速愈合,或是发生穿孔或出血而迅速致死。在新生儿时期以后至两岁以内的婴儿,溃疡的表现和新生儿者无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出血、梗阻或穿孔。
(2)继发型:此型溃疡的发生与一些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脓毒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烧伤和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有关。它还可发生于先天性幽门狭窄、肝脏疾病、心脏外科手术以后,此型溃疡在胃和十二指肠的发生频率相等,可见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的儿童。
(3)慢性型:此型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溃疡的表现愈与成年人相近。但在幼儿,疼痛比较弥散,多在脐周,与进食无关。时常出现呕吐,这可能是由于十二指肠较小,容易因水肿和痉挛而出现梗阻的缘故。至青少年才呈现典型的局限于上腹部的节律性疼痛。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男孩较女孩多。此型溃疡的发病与成年人溃疡病的基本原因相同。
(4)并发于内分泌腺瘤的溃疡:此型溃疡发生于胃泌素瘤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ⅰ型,即wermer综合征。
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疙瘩,看着孩子开心的笑容,我想这是做父母最大的骄傲吧,可是当孩子口腔溃疡时,不仅没有了笑容,还会无时无刻的承受着口腔溃疡带来的疼痛,口腔溃疡的症状及治疗都是家长想要了解的。
儿童发生口腔溃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创伤性溃疡,它多发生在颊粘膜处,比如儿童不小心自己咬伤了颊粘膜或是因龋齿的缺口擦伤了颊粘膜。创伤性溃疡为大面积红色区,中间呈黄色。另一种是目疮性溃疡,可以生在舌部、牙龈以及日腔粘膜的任何地方。目疮性溃疡为小的乳白色的溃疡点。它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但是也可能与儿童的精神因素有关。比如儿童因为某些或而过度兴奋或忧虑,都会促使口疮性溃疡的发生、无论哪种口腔溃疡,儿童都会感到非常疼痛,连食物在口里咀嚼一下都很疼痛,而且一两天还好不了,有时要一面周才能恢愈。
家长应为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儿童的口腔,找到口腔溃疡的具体部位。如果溃疡在颊粘膜处,就要进一步找到造成溃疡的原因:比如看看患处附近的牙齿是否有尘锐不光滑的缺口,如果有这种缺口,就应当带儿童去医院处理好。
2、儿童口腔溃疡时,不要给儿童吃酸的、辣的或咸的食物,否则儿童的溃疡处会更痛。应当给儿童吃流食,以减轻儿童的疼痛,也有利于溃疡处的愈合。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的一个介绍,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重视每一种小儿疾病,当孩子出现疾病的时候应该要悉心的照顾,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这样才会使得疾病尽早的好起来,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