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按摩手上哪个穴位
月经不调按摩手上哪个穴位
月经系妇女的生理现象,即表现为有规律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大多数妇女2830天行经一次,提前或延后7天以内仍属正常。月经持续时间,即行经长短,一般为37天。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30-50毫升。
月经不调多由内分泌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等出现异常改变,常伴有痛经、恶心、头痛、面色苍白、肢冷等症状。
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者,称月经先期,又称经早;
月经周期推迟1周以上者,称月经后期,又称经迟;
连续2次以上月经周期或先或后,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
月经量多,且不规则,中医学称之崩漏,现代医学谓之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量少甚则停止,称之经少或闭经,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种。凡年满18周岁而月经尚未来潮的女性,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初潮后,任何时候停经超过3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手部按摩。
穴位选择:
揉按合谷、内关、神门、后溪、八邪、虎口、止痛点、止血点等穴位。
反射区选配:
按摩垂体、子宫、肾、肾上腺、卵巢、腹腔神经丛、生殖腺、肝、脾、腹股沟等反射区,尤其是垂体、子宫、肾上腺、卵巢、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注意事项:
手部按摩应在月经前1周进行,月经后1周止;月经出血症状严重、量大者,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继发性月经不调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平时应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节制性生活,避免过劳与心情忧郁,忌食生冷。
月经不调按摩穴位图 八髎穴
位置: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处
方法:取坐位,用长肉发或擦法子上面下肉擦至尾骨两旁2分钟,使局部有酸胀感。
功效:此穴位对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
1.1、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1.2、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1.3、按揉足叁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1.4、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是妇科调经要穴,可补益肝补肾、调和气血,治疗月经不调。
做法:按摩三阴交穴或者艾灸都很有用。可以每次按摩3~5分钟,或者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左右。
月经不调手部按摩穴位
手心向内,手指张开如抓痒一样,抓时闭眼,心神安定,身体放松,自前额上的头发抓起,由前向后,经头顶至后发际;再从后向前,循环往复,抓时主要用两小指头的螺纹面进行按摩,其他手指随着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头皮,动作匀缓轻柔,以免损伤头皮,如果在抓摩头部某一穴位时,意念集中于这个穴位,并且在呼气时抓,吸气时停,使意念、气、形(抓摩)三者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功效:调节皮肤分泌消疲劳。用手抓头按摩,对于消除疲劳、改善头皮营养状况、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皮肤分泌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早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钟左右,平时有空也可多做。
按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按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四肢末梢推动按摩法
从四肢末梢朝心脏方向按摩,推动淋巴及血液的流动,促进肌肉新陈代谢。
功效:体内淋巴液与血液循环是否通畅,会影响身体对于废物、毒素等物质的排出速度。四肢末端推动按摩法提供细胞更多促进代谢的营养素和帮助脂肪燃烧的氧气,同时加速排出废物。
关元穴松振法
在肩、肘、腕关节及上肢充分放松的状态下,以手指、手掌附着在患者关元穴上,将腕痉挛释放,使腕关节产生振动,带动手指、手掌出现快速轻松的颤动。
功效:关元穴主治月经不调、肾虚气喘、神经衰弱、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等众多疾病。
三阴交穴按摩法
翘起二郎腿,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功效:三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脾经,以及脾脏的相关病症状。再一个它还是滋阴的要穴。
三焦经按摩法
起始于关冲穴,结束于丝竹空穴。可散发肝火。简单的可以用按摩锤经常敲打,或循经按摩重点穴位点按,或用刮痧板循经刮痧。
功效: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
承山穴按摩法
位于小腿后正中,当站直踮脚尖时,小腿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功效:舒筋、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滑肉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肚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运化脾土的功效,按摩此穴位可以润滑肠胃、健美减肥,对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胃肠病等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做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然后运用指腹垂直向下按揉,可稍用力,按揉1~3分钟,可早晚各按揉一次。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气海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功效:气海穴为人体保健要穴,可以益气和血。女性生理功能都与精血息息相关,更需要精血的滋养,气血充盈,则经血来去有常。
做法:用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以左掌心,用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次,按摩至有热感即可。也可用灸盒置艾条或艾绒后放在气海穴上,每次施灸15~30分钟,每天1次。
月经不调按摩小方法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气海穴
功效:按摩气海穴不但能调理月经,避免闭经现象,对经前绕脐腹痛,水肿,大便不通,四肢乏力和痛经也有很好的疗效。
自助定位: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连结肚脐与耻骨的连线分十等分,从肚脐十分之三位置,即为此穴。
基本动作:先仰卧在床上,以右手鱼际先揉腹部的气海穴约一分钟,再用小手掌轻揉小腹49次。
三阴交穴
功效:三阴交穴能调解生理痛,脚底肿胀,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
自助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往上四指压至最疼处,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按本穴有明显压痛。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的吐气,用拇指每隔6秒钟用力按压一次,重复49次。
肾俞穴
功效:按摩肾俞穴能调治月经不调,消除白带,水肿,耳鸣,腰痛等不适症状。
自助定位:取定位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基本动作: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
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功效:足三里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虚劳羸瘦等。
月经不调按摩哪里
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手掌心放于同侧血海上,适度用力揉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按摩功效:通络止痛,活血化瘀。
揉按:关元穴拇指伸直,右手半握拳,拇指腹放于关元,适度用力按揉0.5-1分钟。
按摩功效:调经止痛,滋养肝肾。
团摩脐周:左手掌放于右手背上,右手掌心放于肚脐下,适度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以腹部发热为宜。
按摩功效:调理气血,温经散寒。
月经不调按摩穴位图 按太冲穴
位置: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方法:取坐位。两手拇指着力,先将右足搁在推坐腿上,右手握住小腿,左手拇指端点按太冲穴,反复点按约1分钟,以酸胀感为宜。然患左足,方法依然。
功效: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
月经不调按摩哪里好
月经不调按摩哪里好?按摩调理手法如下:
【八髎穴】
取穴:位于骶椎,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
按摩:将掌心搓热,双掌相叠按揉八髎穴5分钟。
【气海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按摩:以气海穴为圆心,单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摩腹10分钟。
【阴包穴】
取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按摩: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成钳形用力,揉捏阴包穴5分钟,力度适中。
【三阴交穴】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将拇指指尖放于三阴交穴上,微用力压揉3~5分钟。
月经不调按摩哪个穴位
一、搓揉手掌:双手掌相对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双手掌温热,温暖手上三阴经。;
二、按摩三阴交穴:翘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三、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侧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内髁上二寸。;
四、按摩小腹:用手掌轻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脉的关元、气海,关元穴位于脐正中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气海穴位在肚脐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五、按摩腰部肾俞穴: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肾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