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胆囊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③经常保持左侧卧位,有利于胆汁排泄。④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治疗。⑤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2.药物治疗
(1)急性胆囊炎 ①解痉、镇痛 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②抗菌治疗 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③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慢性胆囊炎 ①利胆药物 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②驱虫疗法 针对病因进行驱虫。③溶石疗法 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合理选用中成药 ①金胆片 功能:消炎利胆。用于急慢性胆囊炎。②清肝利胆口服液 功能:清利肝胆湿热。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慢性前列腺炎怎么按摩 慢性前列腺炎按摩穴位
气海穴:用食指,中指按揉气海穴50-60次,力度以感觉酸胀为佳。对前列腺炎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天枢穴:用中指按揉天枢穴50-60次,力度以感到微热为佳。对前列腺炎,阑尾炎,胆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天枢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中极穴:用大鱼际法按揉中极穴50-60次。对前列腺炎,小便不利,遗尿,阳痿患者有治疗效果。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请问治疗馒性胆嚢炎选择哪种方法好
患了慢性胆囊炎后,胆囊的功能大多已有很大的损害,患者会 经常感到上腹或右上腹疼痛,以及上腹饱胀不适、反酸嗳气、恶心、 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的患者会有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少数患 者还会引起胆囊癌。而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根治慢性胆囊炎, 各种杀菌消炎的抗生素,对治疗慢性胆囊炎并无效果。因此,慢性 胆囊炎一经明确诊断,应以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为宜。作了胆囊切 除术后,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取得满意的疗效,症状消失,也避免 了急性胆囊炎、胆囊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症状较轻、胆囊内没有结石、胆囊的浓缩和收缩功能只有轻 度减退的患者,可以采用利胆的药物来治疗,如口服去氧胆酸、胆 酸钠或消炎利胆片等。对这些患者的饮食,一般不需特别限制。有 的医生认为,在饮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胆囊的收缩, 反而对治疗慢性胆囊炎有一定的帮助。当然饮食中的脂肪量不宜太 多,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
生姜吃多了有什么害处 冬季吃生姜的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冬季不宜食用生姜。
2.生姜具有治疗风寒感冒的功效,但是对于风热感冒并没有治疗效果,需区别食用,以免引加重感冒症状。
胆囊炎食疗小偏方 茵陈蒿汤
用干燥茵陈篙15克、萹蓄9克。将2味药材以5碗水煎至2碗半,分为4份,每3小时服用1份,连续服5-7天。如果情况已获改善,则改为2天服1剂,再服5-10天,如果病情仍需加强治疗,则每天1剂,继续服5-10天。本方除对胆囊炎有根理想的效果外,对于一般肝病也有治疗功能,平时当茶饮用,对于消除和预防各类肝炎均有助益。
得了胆囊炎有哪些危害
众所周知,不管我们患有什么样的疾病,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耗损,让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现在有很多患者患有胆囊炎,想了解一下胆囊炎的危害,以免恶化,那么,得了胆囊炎有哪些危害?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胆囊炎会对患者产生哪些危害?
胆囊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肠阻塞,肝炎或血液感染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大家一定要对胆囊炎特别留心。
专家告诉我们,胆囊炎患者如果久拖不治,胆囊炎很有可能发生癌变,后果更是严重。调查显示胆囊炎后期会有10%左右的胆囊炎患者会发生癌变,严重者危急生命。
另外,胆囊炎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引起胰酶反流,胰酶反流是由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通道发生梗阻时,造成的胰酶反流,它可引起急性胆囊炎。
并且由于胆囊的缺血、损伤、抵抗力降低,发病一周后,大约有50%的患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其病原大多为肠道寄生菌群,还可能产生胆囊积脓,坏疽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其危害不容忽视。
胆囊炎的治疗:
对于结石性的胆囊炎患者来说,首先需要对结石进行治疗。
微创外一科作为全国部队唯一指定及授权的“胆石症微创诊疗中心”,在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上借助高科技产品腹腔镜以及纤维胆道镜,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取净胆囊内结石。
克服了老式胆囊造瘘取石术的盲区;并且取石运用最新特制的专用取石网而不是过去的取石钳,能够避免手术中因取石钳夹碎结石造成细小结石遗留在胆囊内或腹腔内,取石彻底,不留后遗症。
以上就是针对得了胆囊炎有哪些危害的详细介绍,相信广大患者现在对胆囊炎都比较的清楚了,温馨提醒;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我们都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决定烦恼,正规的医院可以帮助我们降低风险。
慢性胆囊炎病人有哪些症状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患了慢性胆囊炎后,病人主要会有以下两组症状:①结石一时性阻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的发作,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可伴恶心和呕吐。②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因此,有的病人可以并无胆绞痛的发作,只是感到上腹不适、嗳气、吞酸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往往误认为自己是患了“胃病”。这些病人“症”虽在“胃”,但病“根”却在“胆”,虽长期按“胃病”进行“对症治疗”,但因未消除病“根”,故病情经久不愈。
胆囊造影和b型超声肝胆扫描是诊断慢性胆囊炎很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胆囊造影可以发现胆结石、胆囊缩小变形,以及浓缩和收缩不良等情况,有时胆囊不显影。b超检查除了可探查出胆结石和胆囊外型改变以外,还能看到胆囊壁有变毛糙、增厚等征象。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及时就医,通过以上检查,一般可以明确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怎么用茵陈蒿治疗胆囊炎
当胆囊、胆道发炎时,体温会逐渐 升高,上腹部感到疼痛,皮肤也会出现黄疸现 象,有时会剧烈作呕。西医治疗胆囊炎及胆道 炎通常会使用抗生素及止痛药,严重者则采取 手术治疗。不过切除胆囊后,消化系统功能必 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不是非常严重的 胆囊炎、胆道炎,最好还是服用民间偏方,既 简单又有效。其方是:干燥茵陈蒿16克,篇 蓄9克,以5碗水煎至两碗半,分为4份,每 3小时服用1份,连续服5 -7天。然后到医院 检查,如果情况已获改善,则改为两天服1 服,再服5 -10天,如果病情仍需加强治疗, 则每天1服,继续服5 -10天。本方除对胆囊 炎有很理想的效果外,对于一般肝病也有治疗 功能,平时当茶饮用,对于消除预防各类肝炎 均有助益。如果是15岁以下儿童使用量可减 半,如果体重超过80千克以上者,药量必须 酌量增加,此时茵陈蒿可用22克,莴蓄用 13 克。
如何鉴别诊断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
应与引起腹痛(特别是右上腹痛)的疾病进行鉴别,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右下肺炎、急性膈胸膜炎、胸腹部带状疱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阑尾炎等。
2.慢性胆囊炎
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消化不良、慢性病毒性肝炎、胃肠神经功能症和慢性泌尿道感染等鉴别。慢性胆囊炎时,进食油腻食物后常有恶心和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加剧,此种情况消化道疾病少见。另外,可借助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胃镜、肝功能和尿液检查进行鉴别。
1.胃炎:各种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药物治疗,如症状好转,则可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2.食管裂孔疝: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上腹或两季肋部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多在饱餐后0.5~1h发生,饭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时减轻,可有嗳气反胃;而慢性胆囊炎腹痛多在右肋部,饭后加重而与体位无关。
3.原发性肝癌:在无B超的时代,临床上有些原发性肝癌被诊为慢性胆囊炎。
4.胆囊癌:本病早期症状颇似慢性胆囊炎,如此时行B超检查可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并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胆结石怎么形成的 如何判定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治疗
并非所有的胆囊结石均需手术治疗,但如有下列情况,一般建议及时手术:
结石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且反复发作。
多发性的泥沙样结石,容易引发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有潜在危险。
大于两公分的结石,即使没有症状,但时间久容易癌变,导致胆囊癌。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
胆囊炎该怎样诊断
由于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常易误诊,以下疾病常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故应注意鉴别。
1.消化性溃疡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容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2.慢性胃炎 各种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药物治疗如症状好转,则可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3.食管裂孔疝 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上腹或两季肋部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多在饱餐后0.5~1h发生,饭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时减轻,可有嗳气反胃;而慢性胆囊炎腹痛多在右季肋部,饭后加重而与体位无关。因食管裂孔疝约20%的病人合并慢性胆囊炎,故二者临床症状常同时并存。钡餐检查可以鉴别。
4.原发性肝癌 在无B超的时代,临床上有些原发性肝癌被诊为慢性胆囊炎。因为原发性肝癌早期,即小肝癌及亚临床肝癌多无自觉症状,一旦出现右上腹不适或隐痛,多已是晚期,B超及CT检查可以鉴别。
5.胆囊癌 本病早期症状颇似慢性胆囊炎,如此时行B超检查可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并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病情发展,出现黄疸及右上腹肿块,多为晚期。
慢性胆囊炎患者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消化性溃疡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容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2.慢性胃炎 各种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药物治疗如症状好转,则可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3.食管裂孔疝 本病常见的症状是上腹或两季肋部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多在饱餐后0.5~1h发生,饭后平卧加重,站立或半卧位时减轻,可有嗳气反胃,而慢性胆囊炎腹痛多在右季肋部,饭后加重而与体位无关,因食管裂孔疝约20%的病人合并慢性胆囊炎,故二者临床症状常同时并存,钡餐检查可以鉴别。
4.原发性肝癌 在无B超的时代,临床上有些原发性肝癌被诊为慢性胆囊炎,因为原发性肝癌早期,即小肝癌及亚临床肝癌多无自觉症状,一旦出现右上腹不适或隐痛,多已是晚期,B超及CT检查可以鉴别。
5.胆囊癌 本病早期症状颇似慢性胆囊炎,如此时行B超检查可与慢性胆囊炎鉴别,并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病情发展,出现黄疸及右上腹肿块,多为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