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瘙痒的偏方 食盐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治疗皮肤瘙痒的偏方 食盐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食盐具有凉血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皮肤干燥、瘙痒,扪之有热感。
用法:用食盐100克,加米泔水1000毫升,置于铁锅中煮沸5-10分钟,制成盐泔煎。用时以纱布蘸取适量后搽洗瘙痒处皮肤,每日2次,每次1-2分钟。
冬季皮肤瘙痒偏方大全
①苍耳子、艾叶各30克,苦参、地肤子、白藓皮、露蜂房、土槿皮、苏叶、川椒各20克,每天1剂,加适量水煎煮后,滤取药液,趁热洗浴,早晚各一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连用7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②艾叶、雄黄和防风等中草药,放在一起煮好了之后擦洗。每天最少一次。
③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日l剂,水煎服,治血热性皮肤瘙痒。
④生地30克,玄参9克,丹参9克,血蒺藜9克,煅龙牡15克,灸甘草6克,当归9克。加水煎服,每天1剂。此方有养血润燥和熄风止痒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皮肤瘙痒症。
⑤用槐花20克,银花15克,蚤休15克,白鲜皮15克,丹皮20克,茜草20克,甘草10克,每天1剂,水煎3次,前2次煎分次服,第3煎待温后外洗。此方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祛瘀透疹的功效,可以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
⑥生地30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蝉蜕3克。每天1剂,水煎2次内服。药渣再煎反复擦洗患处。一般用药2剂即可。
皮肤瘙痒治疗偏方
皮肤瘙痒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曾经出现过这种疾病。皮肤瘙痒对于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以及治疗的工作。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说说皮肤瘙痒吃什么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皮肤瘙痒吃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辨证治疗,弄清楚导致瘙痒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由于血虚肝旺所引起的全身心瘙痒问题,那么最好是以养血润燥作为治疗的根本原则;如果是由于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局部瘙痒问题,那么最好使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材,这样能够快速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例如地肤子、蛇床子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针灸,这样也能够帮助身体很好的缓解痛苦。
第一:多吃一些豆类食物以及杂粮
专家告诉我们,维生素B对于身体之中的新陈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身体之中缺乏这种维生素,那么就会出现新陈代谢障碍的情况,这对于细胞的功能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发炎以及痤疮的情况
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B的食物,例如豆类食物以及杂粮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二:冬瓜片泡水
可以将晒干之后的冬瓜片煎水进行洗澡,然后再将冬瓜片贴在皮肤瘙痒的位置上,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止痒作用。为什么具有这种效果呢,中医方面认为冬瓜皮性微寒,具有很好的利水以及清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预防液体外渗,所以对于治疗瘙痒之后水肿以及液体外渗的情况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坚持每天进行两次,能够很好的治疗水肿以及瘙痒的情况。
第三:新鲜韭菜水
将新鲜的韭菜和干净的淘米水按照一比十的比例配置好,然后浸泡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之后一起放入锅中烧开,然后用这个水来清洗瘙痒的位置,也可以进行洗澡,不过清洗之后前往不能够用清水进行冲澡。每天进行一次,连续使用三天,能够很好的治疗瘙痒的情况。
第四:香菜水
也可以用新鲜的香菜和白酒混合,然后浸泡两个小时,最后用这种液体来清洗瘙痒的位置,能够很快的起到止痒的作用。
第五:茶水
老中医告诉我们,每天服用适量的茶水也能够很好的起到止痒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茶叶之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锰元素的含量很高,这种元素是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一种,对于我们的皮肤具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适量的摄取锰元素,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抵抗皮炎的能力。
治疗皮肤瘙痒的方子
第一:桑葚芝麻膏
材料:黑芝麻、黑桑葚、黄精、麦冬、生地以及蜂蜜
做法:将黄精、生地以及麦冬一起放入砂锅之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熬煮,大约三十分钟之后就可以将药液取出;继续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煎煮,反复三次;将所有的药液混合再一次;随后将药液以及桑葚和黑芝麻一起放入砂锅之中,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煎煮直到粘稠;最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稍微煮开之后就可以起锅了;冷却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功效:这道方子每早晚的时候服用各服用一次,用开水冲服,具有很好的养血、滋阴润燥以及祛风止痒的作用。非常适合哪些由于血虚风早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的情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不适合服用,除此之外在服药期间不能够服用一些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第二:银花枇杷饮
材料:新鲜金银花、新鲜枇杷
做法:将枇杷清洗干净,然后对半剖开去除果核,最后捣烂备用;在枇杷之中加入准备好的干净金银花;最后用开水冲泡之后就能够服用了。
功效:这道方子可以直接代替茶水来饮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散热止痒的作用。皮肤瘙痒吃什么好,这个方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其实,想要令身体更加的健康,远离瘙痒的困扰,那么在日常的饮食之中就需要特别的注意。日常应该少吃一些油腻以及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这样能够很好的排出身体的毒素,对于预防瘙痒也具有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日常饮食还应该适当的多喝一些粥,这样能够有效的滋补我们的身体,同时又能够起到暖胃的作用,一举多得
皮肤瘙痒的偏方大全 荆芥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荆芥为唇形科草本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有祛风破结、散瘀止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瘙痒,或伴有风疹,皮肤可见有条索样的抓痕,血痂,或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用法:用适量荆芥,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后装入纱布袋中,均匀的撒布于皮肤瘙痒处,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的揉搓,摩擦至手掌与患处有热感为度,每日2-3次。
使用注意:用荆芥与苦参各15克水煎后清洗瘙痒处,可增强治疗效果。
治疗皮肤瘙痒的偏方 蝉蜕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或蚱蝉羽化后脱掉的皮克,有疏风清热,透疹止痒的功效。可以用用来治疗皮肤瘙痒,遇热可引起发作或者瘙痒加重,或伴有红色斑丘疹,心烦失眠等症状。
用法:去蝉蜕适量,研磨成细末吞服,每次1克,每日2次。
使用注意:蝉蜕在使用时应当将其头、足去掉,洗净泥沙后使用,孕妇当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
皮肤瘙痒的偏方大全 枳壳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枳壳可以行气导致,祛风止痒,可以用来治疗风疹,皮肤瘙痒不止,可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的症状。
用法:将枳壳捣成粗末状,每次取其粉末6克,加清水100毫升煎煮,每日1剂,每剂煎服2-3次。
使用注意:气短乏力或阴血虚少者虚谨慎使用。
冬季皮肤瘙痒偏方
①苍耳子、艾叶各30克,苦参、地肤子、白藓皮、露蜂房、土槿皮、苏叶、川椒各20克,每天1剂,加适量水煎煮后,滤取药液,趁热洗浴,早晚各一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连用7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皮肤瘙痒症。
②艾叶、雄黄和防风等中草药,放在一起煮好了之后擦洗。每天最少一次。
③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日l剂,水煎服,治血热性皮肤瘙痒。
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偏方
外用偏方1、紫甘蔗皮方
材料:紫甘蔗皮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先将紫甘蔗皮烘干,然后研成细末。
用法:将紫甘蔗皮细末和香油调匀后,涂抹在患处即可。
外用偏方2、四味外洗液
材料: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艾叶90克。
做法: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
用法:棉球蘸汁涂抹瘙痒处,每天1次,连用3-5天即可。
外用偏方3、荆芥穗方
材料:荆芥穗30克
做法:取一个纱布袋,荆芥穗烘干后放到里面包好。
用法:将荆芥穗均匀的撒在瘙痒的地方,用手掌来回揉搓到有热感为止。
治疗皮肤瘙痒4种外用偏方
皮肤瘙痒可以分为全身性和局部两种,抓挠时会出现条状或点状的抓痕,治疗上要以清热、凉血、止痒为法。那么怎么治疗皮肤瘙痒呢?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偏方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讲解下皮肤瘙痒的治疗偏方吧。
治疗皮肤瘙痒4种外用偏方
外用偏方1、紫甘蔗皮方
材料:紫甘蔗皮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先将紫甘蔗皮烘干,然后研成细末。
用法:将紫甘蔗皮细末和香油调匀后,涂抹在患处即可。
外用偏方2、四味外洗液
材料: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艾叶90克。
做法: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
用法:棉球蘸汁涂抹瘙痒处,每天1次,连用3-5天即可。
外用偏方3、荆芥穗方
材料:荆芥穗30克
做法:取一个纱布袋,荆芥穗烘干后放到里面包好。
用法:将荆芥穗均匀的撒在瘙痒的地方,用手掌来回揉搓到有热感为止。
外用偏方4、花椒水
材料:花椒
做法:锅加适量水、花椒,煮10分钟熄火放凉;
用法:等花椒水温热的时候,用干净的软布蘸些花椒水,轻轻的擦瘙痒的地方。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医偏方
一、药醋疗法: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二、药酊疗法: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三、药浴疗法: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四、填脐疗法: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五、足浴疗法: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六、贴敷疗法: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七、醋加甘油治瘙痒: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软化皮肤并保持水分。配置的方法:将白醋与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后立即涂抹患处的皮肤。
八、大枣绿豆治瘙痒的方法: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1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剂,分几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减轻瘙痒感。
皮肤瘙痒治疗偏方
1、新鲜老生姜1块捣烂如泥,以纱布包裹,涂擦患处,疗效显著。此民间偏方既能止痒,又能滋润皮肤。
2、新鲜老生姜1块捣烂如泥,以纱布包裹,涂擦患处,疗效显著。此民间偏方既能止痒,又能滋润皮肤。
3、将清凉油涂抹患处即止。主治皮肤因蚊叮虫咬等引起发痒。夏季,外露的皮肤,适量抹涂些清凉油,可防蚊叮虫咬。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医偏方
1、祛风止痒汤
蝉衣15克、徐长卿15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枣10个。每天l剂,煎2遍和匀,日2-3次分服。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加生首乌15-30克。
蝉衣、徐长卿祛风止痒。生地、当归凉血养血、润燥。红枣健脾和胃营血。全方功能祛风止痒,养血润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切忌搔抓、摩擦、热水、肥皂摈洗或乱搽成药等。
2、润肤止痒液
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煎2遍和匀,去渣浓缩成200ml,瓶装备用。同时涂局部,日2-3次。皮肤干燥加甘油50ml,冰片3克(用酒或75%酒精30ml溶化后和入)。
生甘草润肤止痒。蛇床子祛风止痒。煎浓外涂有滋润皮肤,消除瘙痒之功。
3、蛇床子散
蛇床子、明矾、百部、花椒、苦参各9-15克。煎汤趁热熏洗患处或坐浴。
4、三叶甘草液
女贞子叶、艾叶、皂角、茶叶各15克、生甘草10克。将上药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纱布过滤,取煎液外洗或湿敷溃疡面,每日2-3次。
用本方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患者32例,经用药10-20天,均获痊愈。
5、苍艾洗剂
苍耳草、艾叶各50克,蜂房、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川槿皮各30克,川椒、白矾各20克。水煎滤渣,集药液,趁热洗浴,每天1剂,每天洗1-2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7天l疗程。
祛风、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去除皮肤瘙痒偏方
去除皮肤瘙痒偏方
大枣绿豆治瘙痒
原料: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1匙,冰糖适量。
做法: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1剂,分几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减轻瘙痒感。
香蕉皮治皮肤瘙痒
原料:香蕉。
做法: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实验证明,用香蕉皮治疗因真菌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瘙痒及脚气,效果很好。
药醋疗法
原料: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
做法: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药酊疗法
原料: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
做法: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药浴疗法
原料: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
做法: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填脐疗法
原料: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
做法: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足浴疗法
原料: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
做法: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贴敷疗法
原料: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
做法: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醋加甘油治瘙痒
原料:醋。
做法: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软化皮肤并保持水分。配置的方法:将白醋与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后立即涂抹患处的皮肤。
大枣绿豆
原料: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1匙,冰糖适量。
做法: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1剂,分几次服下,一般服1周即可减轻瘙痒感。
补阳还五汤
原料: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10克。
做法:7剂,1天1剂,水煎服。7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夜寐转安。守上方黄芪加至60克,加炒白术12克,续进10剂,服法同前。10剂后肌肤较前明显润泽,色素、抓痕减少,皮肤仅偶感轻度瘙痒。效不更方,再进15剂巩固疗效,并嘱其少食辛辣食物,忌用热水烫洗和偏碱性肥皂。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1、拔罐方
选吸力大的火罐,在神阙穴每次拔罐5分钟左右,每天拔1到2次。神阙穴为后天之气舍,在该处拔罐,可行气活血,血行则风自灭,瘙痒止。
2、敷脐方
选取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荆芥、地肤子。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用药以蜂蜜调膏敷脐部、胶布固定。每天替换一次,一周为一阶段。通常用2~3阶段即可获愈。
3、食疗方
材料:猪血,猪板油,带衣花生仁,饴糖少量。上品加水煮熟,迟早两次分服。每两天一剂,3剂为一阶段。
4、汤药方
中药:生地黄、当归、赤芍、金银花、大青叶、白鲜皮、地肤子,白术、野菊花、防风、甘草、黄芪、白蒺藜、丹参各20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一个疗程即可获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