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小儿湿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小儿湿疹的三大类型:
因为引起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疹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主要可分成三型:
(1) 脂溢型: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 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温馨提示:以上是小儿湿疹的三大类型介绍,希望对宝宝妈妈有所帮助,小儿湿疹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因此一开始出现此病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手湿疹的中医调理方法
手湿疹的方便主要集中在人体的皮肤表层。
其特点为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
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中医认为手湿疹主要的发病的原因是由于风湿寒邪而造成的。针对这一疾病,究竟都有哪些中医疗法呢?
1.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2.取黄柏、龙胆草、苦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3.取生蒲黄、龙骨、乌贼骨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将此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适用于急性湿疹渗液多者。
小儿湿疹有什么症状
小儿湿疹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
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
小儿皮炎有哪些症状呢
小儿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病,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多数皮疹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很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液体干后就形成痂皮。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湿疹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干燥型的,这种孩子的湿疹主要是红色的丘疹,丘疹表面有糠体样的脱屑,干燥型的湿疹比较痒。
第二种是脂溢型,皮肤有点潮红,在小的斑丘疹渗出来黄色的脂性液体,比较长形成黄色的痂体,最容易出现在孩子的头顶上、眉毛上缘、外耳道、耳朵后、鼻翼两侧,孩子看起来比较难受晃晃的一层痂,孩子的痒感不是很重。
第三种是渗出型,比较胖的婴幼儿比较常见,水性的疮,这种湿疹也比较痒,孩子不小心挠了脸之后有黄色的浆液渗出,慢慢蔓延到四肢、躯体,容易引发皮肤感染。
婴幼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1、总体治疗原则:
宝宝湿疹可以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爸妈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在更换药物时最好先在宝宝的皮肤上小块湿疹涂擦,观察效果,以决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
婴儿湿疹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要依据湿疹表现而定,如局部红斑、丘疹、鳞屑、结痂,可使用纯植物制剂的滴护婴儿植物奶癣膏,不可用含有激素类药品及油膏。如表现溃烂渗出液多,应使用溶液冷湿敷,等结痂后再涂奶癣膏。
对湿疹不严重的宝宝,只需局部用药,但不能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
2、冷湿敷:
(1)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锰酸钾会烧伤宝宝的皮肤),既使创面清洁,又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
(2)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湿疹渗出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当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将纱布更换。每日二......
3、湿疹症状
新生儿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
湿疹有哪些类型
小儿湿疹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疾病,此病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但也会随着病情的恶化,发展到全身症状,因此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此病,下面给大家介绍小儿湿疹的三大类型。
小儿湿疹的三大类型:
因为引起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疹的表现也是多样性的,主要可分成三型:
(1) 脂溢型: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 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温馨提示:以上是小儿湿疹的三大类型介绍,希望对宝宝妈妈有所帮助,小儿湿疹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因此一开始出现此病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小儿湿疹症状
湿疹的症状本就变化多端,因人二姨,而小儿湿疹症状的症状是更为甚,但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依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在湿疹临床多表现为明显瘙痒、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伴有水肿。
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依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
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肛门湿疹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宝宝湿疹的表现症状
小儿湿疹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
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 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
湿疹症状
新生儿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 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
土茯苓可治疗婴幼儿湿疹
小儿湿疹多发生于2岁内的婴幼儿,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头皮,个别可发展至躯干、四肢。皮疹主要有渗出型及干燥型两种,无论哪一型均有阵发剧烈瘙痒,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遇不良刺激或气候突变,穿紧身的毛、丝绸衣服,用肥皂清洗过勤等可使病情恶化。
当小儿发生湿疹时,家长可去中药店买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1天后渗液减少,3天后见痂皮,1周后可愈。用药期间,注意不能让小儿食辛辣、鱼、虾、牛肉、羊肉等食物。
中医治疗婴儿湿疹
中医认为婴儿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婴儿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婴儿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可涂抹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的小儿化湿膏。
中医治疗婴儿湿疹,内治宜养血祛风,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中药方剂:
方一: 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四五层厚)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如果婴儿湿疹面积大,也可以采用药浴方法。
方二: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方三: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功用: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方四: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小儿湿疹的主要症状表现
新生儿湿疹出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湿疹起初为鲜红色,略带水肿,边界清楚,表面湿润,继而转成主要症状。
婴儿湿疹也就是常说的奶癣,是由于小儿对某些物质如乳类、鸡蛋、鱼虾等敏感性比正常的婴儿高,有时吸入粉尘、花粉,吃番茄、橘子也会过敏。
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母亲进食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通过乳汁诱发患儿得湿疹。婴儿湿疹常见于1-3个月的婴儿,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后能够自愈, 初起时湿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随着病情加深,逐渐蔓延至颈、四肢甚至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