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来水烧开了也不能喝
为什么自来水烧开了也不能喝
因为现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有些物质是挥发性的,加热时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出去。因此,在水快烧开时要把水壶的盖子打开,可以让这些物质最大限度地挥发出去。
水烧开后等3分钟左右再关火!
这是因为:普通的江湖水在送入自来水厂后,要经过氯化处理,以清除微生物等杂质.但同时,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相互作用,会形成卤代烃、氯仿等有毒的致癌化合物.而卤代烃、氯仿含量与水温变化及沸腾持续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水温达到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升53微克上升到191微克,氯仿由每升43.8微克上升到177微克,均超过国家标准2倍。
当水温升到100℃,卤代烃和氯仿的含量分别下降到110微克和99微克,仍超过国家标准。如果继续沸腾,持续3分钟后,卤代烃和氯仿含量分别降至9.2微克和8.3微克,此时才成为安全的饮用水。当然,开水也不是烧得越久越好,因为烧得时间越久,水中无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和亚硝酸盐,会因为水的蒸发而浓缩,含量相对增高,喝了这样的水,同样对身体有害。
自来水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到底能不能喝
我们知道自来水当中存在着余氯、硬度过高等问题。
但是,如果自来水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这种水是否能喝呢?里面的成分是否会改变呢?很多网友都会提出这种疑问。下面,小编将通过一组实验测试,最后将告诉你答案。
今天,我们的实验对象将是北京自来水和经过电热水壶加热后的自来水。
首先,我们做的第一个测试是TDS的测试。我们将TDS测试笔放在自来水杯上,测试结果为266ppm。
我们将TDS测试笔放在烧开的自来水杯上,测试结果为288ppm。
TDS中文释意为溶解性总固体,定义为水中含有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量,它包含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根据《饮用净水水质标准》,饮用净水的TDS限值是500ppm(mg/l),北京自来水和烧开的水的TDS值都在限制之内。
另外,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自来水加热之后,TDS值是增加而不是减少的。据了解,当水温升高后,水中的钙镁离子与其它物质结合,从而使导电率增加,因而TDS值也会增高,并非加热之后,有害的物质增加导致了TDS值的升高。
接着,我们进行余氯的测试。我们发别向自来水和烧开的自来水当中滴入余氯试剂,发现两支试管的颜色都显示了黄色,表明两种水当中都存在余氯。但是,从颜色的深浅来鉴别,自来水的颜色明显比烧开的自来水要深,表明自来水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余氯是会减少的。
之后,我们进行水质PH值的测试。我们分别向两支试管当中加入了PH值试剂,发现自来水的PH值大约是7.5左右,而烧开的自来水的PH值则达到了8,这表明自来水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自来水从弱碱性水变成了碱性水。
据了解,自来水公司为了减少寄生虫的危害,加入氯气用于消毒。平时,自来水公司为了使水呈现中性,互相中和。当水被加热时,二氧化碳和氯气大量逸出(包括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而原来碱性较弱的碳酸氢根也会受热转变为碱性相对较强的碳酸根,使水中的碱性增强,如果把它加热至沸腾,有时PH值高达9-10。
最后,我们进行水质硬度测试。我们先将硬度测试试剂1和2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当中,发现两支试管的水的颜色都变成了紫红色,表明自来水和烧开的自来水当中存在钙镁离子。
跟着,我们分别对2支紫红色的试管加入试剂3。自来水需要23滴才变成了蓝色,水中碳酸钙的含量显示513mg/L;而烧开的自来水需要20滴才变成了蓝色,水中碳酸钙的含量显示447mg/L。
专家表示,当水中碳酸钙的含量低于150毫克/升时称为软水,达到150—450毫克/升时为硬水,450—714毫克/升时为高硬水,高于714毫克/升时为特硬水。饮用硬度在150—450毫克/升的水是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而自来水属于高硬水,烧开的自来水硬度降了一些,属于硬水。
我们会发现,自来水烧开后,水上有一层白色的漂浮物,这些其实就是人们说的水垢。据了解,因为水中原来可溶性的钙镁物质加热之后溶解性降低,钙镁物质析出后就变成了水垢。而且水垢可沉积在水底,日积月累,会附着在电热水壶的内壁,形成厚厚的一层水垢。
经过我们的上述实验,我们发现自来水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水质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余氯减少了,PH变成了碱性,水质的硬度降低了。但是,烧开后的自来水还是存在余氯,水质属于硬水,而且水垢析出后口感会变差。
所以,自来水经过电热水壶烧开后的水是能够喝的,但是不建议长期喝。毕竟水比较硬,长期喝容易引起肾结石等问题。
自来水烧开后要当天喝
虽然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饮用水,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自来水还是老百姓主要的日常饮用水。从营养成分上讲,自来水的矿物质含量不如矿泉水丰富,PH值也达不到7-8,但基本上能满足人体需要。自来水需要注意的是其污染问题。
如何让自来水转化为干净、健康的饮用水,正确的烧水方法极为重要。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大家这样错误地烧开水:一是水刚烧开就马上关火;二是水烧开后还让它沸腾很久;三是水烧开后再盖着壶盖沸腾几分钟。其实这样对水的安全和健康都没有好处。正确的做法是:水快开时(80-90摄氏度)把盖子打开,等水开后再煮2-3分钟,然后熄火。如果不能每次都把握好水将要烧开的时间,在水沸腾时马上把盖子打开,然后再等2-3分钟也可以。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现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有些物质是挥发性的,加热时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出去。因此,在水快烧开时要把水壶的盖子打开,并在水开后再煮两三分钟,可以让这些物质最大限度地挥发出去。另一方面,水烧开的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水的老化,以及形成有害物质。因此,健康的、符合人体需要的水应该是新鲜的。
另外,水烧开后放置的时间过长,也会变成老化水,而且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会随着水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因此,最好当天烧的水当天喝完,有实验显示,喝自然冷却、搁置时间不超过6小时的白开水,对人体健康最有利。
自来水烧开了可以隔夜喝吗
把自来水烧开3~5分钟,亚硝酸盐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最适合人们饮用.
虽然开水已经煮透了,但是建议还是少喝隔夜开水,因为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形成致癌的亚硝胺.有专家发现,开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生水为高.
而且反复多次煮沸时间过长或超过24小时的开水,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明显升高.
开水放置24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是刚烧开时的1、3倍.
我国居民有爱喝开水的习惯,最好是现烧现喝或只喝当天的开水,也不要喝煮沸时间过长的开水.
喝水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1、水烧开了喝就安全了。每家每户都用上自来水了,但是人们也知道水污染导致自来水已经不安全,于是,都会把自来水烧开喝,以为这样就安全了。那我们来看看自来水是什么?其实自来水来自各种水源,但是这些水源可能都存在着一定的污染,因此在自来水厂经过处理,最简单的处理就是加入余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漂白粉,这种东西可以杀灭水源中的各种致病菌,保证人们不被细菌感染,但是,同时却忽略了一点,余氯是有毒的,尤其是水烧开以后,产生的三氯甲烷浓度时最高的,甚至高过没有加热的自来水,而且,三氯甲烷的浓度在烧开后开着盖子再烧半个小时,三氯甲烷的浓度才会降低,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水烧干了,就没水喝了。因此,不要误以为烧开了就是安全的水。
2、喝纯净水最好。市面上有很多种瓶装水或者桶装水卖。很多人担心水质的不安全,宁可买纯净水喝,不过这样就安全了吗。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研究生夫妇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因为两个人都非常讲究,儿子生下来所有的用水都是纯净水,结果孩子到了三岁依然不会走路,无奈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这个孩子严重的缺钙。结果竟然是因为纯净水,纯净水又称为穷水,是因为里面没有矿物质,而且,还可以带走身体里的钙,长期喝这种水,会导致矿物质的缺乏,因此,纯净水是安全的水,但却不是健康的水。
3、喝水的方式上的误区。很多人渴了才喝水,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这样的结果不但起不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很快就会从尿液中排出,正确的喝水方式是像喝茶一样,时不时的喝一点,每天至少在1200毫升以上,这样才能真正的给身体补充水分。
自来水烧开后可以喝吗
烧开了可以喝。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不能直接饮用,烧开后可以饮用。
纯净水可以烧开之后喝吗
直饮水就是把自来水用一种净化仪器进行过滤和净化,从而达到直接饮用。烧开后也不会影响到水质,成分也不会变化。
烧开后容易导致水中的钙、镁易与碳酸根生成水垢,不仅会影响口感,而且对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这些水都是非常安全的,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的,所以不必烧开喝的。瓶装的纯净水是不建议你烧开喝的,因为纯净水烧开之后,其中的钠镁离子会被析出,对身体是很有害处的,而且其中的营养物质也会被破坏,所以纯净水最好不要烧开之后喝,如果想要喝热一点的话,可以适当的加热一点点,最好不要烧开了。
你这段时间月经在,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千万不要喝冷水,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要多喝白开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议您可以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大桶纯净水,这样的水含有的钙镁比较少,可以烧开喝的,一定不要买矿泉水烧开喝。
没有好习惯自来水烧开也有毒
1、自来水一烧开就喝。
喝白开水是种好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
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再烧;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是真正的“开水”。
2、爱喝瓶装水。
携带方便、开盖能喝,在中国,瓶装水消费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
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很多人喜欢在车里放一箱水,这是不对的。尤其夏天,后备箱温度非常高,容易让有害物质进入水中。
最好的办法是买个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安全又环保。
3、饮水机从不洗。
桶装水和饮水机无论在家庭还是办公、公共场所都已非常普遍,你有没有想过,用的饮水机自从放在那儿就再也没“洗过澡”。
饮水机看似让人喝上好品质的水,实则“二次污染”很严重。每当打开饮水机龙头时,听到“咕噜”的声音,桶里翻出一串气泡,这就是有空气进入,灰尘及微生物就会被带入。
数据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所以,最好一月清洁一次,夏天两周清洁一次。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更得勤加清洗。
4、喝千滚水。
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千滚水最好别喝。
水烧开尽量当次喝完,别反复加热。很多人担忧饮水机中的水是不是千滚水,因材料限制,饮水机中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为九十摄氏度左右,达不到沸腾的状态,不是千滚水。
但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时间是出厂后1—15天,一旦超过15天,水中的细菌过多,就不宜再饮用。
5、不渴不喝水。
数据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至少已经流失了1%的水分。
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
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6、每天喝不够6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
有人会问,之前一直说每天喝水不少于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200毫升?
其实,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总量,果蔬里含有大量水分,连主食、肉里都有,人体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食物中。
6杯是最低限的量,有些人则需要喝得更多。比如烦躁的人多喝水能舒缓心情,肥胖的人多喝水能保持体重,运动后、洗澡后也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7、不按体质喝水、饮料代水。
白开水没味,还是喝饮料吧。很多人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
喝饮料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儿的水,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
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而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果汁,多喝暖胃的红茶、姜糖水。
每天谨记3杯“救命水”
1、晨起喝水。
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早晨这杯水最好选以下3种:
第一种是清澈的水,白开水、矿泉水皆可,能够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
第二种是柠檬水,柠檬酸能够提升早晨的食欲;
第三种是淡盐水,它对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2、吃咸了马上补水。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也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
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因为过量的糖分也会加重口渴的感觉。
淡豆浆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且还含有较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且口感比较清甜。
3、睡前喝水。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但可以稍微抿上两口,尤其是老人。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
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此外,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可以滋润呼吸道,帮助人更好的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