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虚失眠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虚失眠是老年性失眠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体现在肾健康与睡眠质量之间,多是由于肾虚造成的严重失眠的情况。肾虚有多种,以肾阴虚、肾阳虚最常见。
肾阴虚造成的失眠除了晚上睡不着外,往往还有口干舌燥、腰酸膝软、皮肤瘙痒、手足心热、耳鸣头晕等症状。
另外,女性肾虚还会出现便秘、经少甚至经闭的表现。她们心情容易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做起事来丢三落四,并且常感到浑身没力气。
如果患有肾虚性失眠,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每天都觉得头部发沉,像有东西压在上面或是头顶被东西箍着,痛感并不很严重可是使人感到不舒服,昏昏沉沉、头脑不清醒,其实这也是肾虚的表现。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失眠症中肾虚失眠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治疗肾虚失眠就要从病根入手,首先要先调理好肾虚的症状,只有如此才能够从病根上解决肾虚失眠的问题。
如果大家对于肾虚失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寻求对策。
治疗失眠中医院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
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
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
5、情绪因素:情绪失控可引起的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特别会在情绪不稳时表现出来,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则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6、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
治疗失眠的方法
药(热)熨疗法: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敷贴疗法:将药物调成糊状,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于头痛、呕泻、自汗盗汗、脱肛、眩晕、面瘫、风湿痹病、疮痈癣疹、扭挫伤、口腔溃烂、烫伤等。
敷脐疗法: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常用于眩晕、盗汗、便秘、尿闭、遗精、阳痿、阴挺、痛经等病症的一种外治法。
熏洗疗法:利用药物煎汤的热蒸汽熏蒸患处,并用温热药液淋洗局部的外治法。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湿疹、癣疥、肛门病、阴痒、眼疾、跌打损伤等病症。
治疗失眠按摩法
1、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2、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3、睡前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4、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5、梳头法:用指叩法,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为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每天3—5次,每次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梳子,方法同前。
失眠的中医治疗
1、中药方案一
取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再加适量冰糖。具体操作为将百合掰成瓣并且洗净,然后将洗净的百合与糯米用煮粥的方式煮熟并加入冰糖调味,早晚各服用一次,注意温热服用。据相关医书有记载,百合具有滋养补脾脏、清新安神的功效,所以此药方对失眠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中药方案二
取鲜桑葚100克,鲜百合50克。制药操作时,将该两位药洗净,用水煎并服用即可,每日一次。该方中桑葚对改善“心肾衰竭不寐”有显著效果,再加上百合的安神功效,绝为缓解失眠之佳品。
3、中药方案三
取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制法为用冷水浸泡三味药,一段时间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一煎,一味药需要煎两次,过滤掉药渣,服用药汤,每日喝两次。据《日本东洋医学会杂志》报导,本汤可以抑制大脑神经的兴奋状态,从而使人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中医失眠治疗 心阴血亏虚型
常由久病耗损阴血,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所致。阴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眩晕,舌淡红,脉细或数。宜用补心丹滋阴养血安神,药用:党参12g,远志10g,玄参12g,丹参15g,茯苓10g,桔梗10g,天门冬12g,麦门冬12g,当归12g,枣仁15g,五味子10g,生地10~15g。
肾虚失眠吃什么好
1、肾虚失眠吃什么好——鲈鱼
鲈鱼,又称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2、肾虚失眠吃什么好——动物肝脏
中医学有“以脏养脏”的说法,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3、肾虚失眠吃什么好——虾
虾富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虾肉的提取物中含有增强免疫力的物质,因此多吃虾具有补肾、排毒的功效。
4、肾虚失眠吃什么好——猪腰花
猪腰花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不适于血脂偏高的人食用,但猪腰花具有补肾气的功效,也经常被人们用于补肾的食物。
鹿茸枸杞猪腰子汤:鹿茸10克,枸杞子25克,猪腰2个(去内膜,切碎),然后将猪腰放入锅中,加生姜小炒至熟,与鹿茸、枸杞放入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成(进食时可加半匙白酒)。
每星期可食用一两次。功效:补肾阳,适于因肾阳亏损而造成的头晕、耳鸣、疲倦无力、怕冷等。
5、肾虚失眠吃什么好——驴肉
俗话说:“天上的鹅肉,地上的驴肉。”驴肉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
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功效。驴肾,味甘性温,有益肾壮阳、强筋壮骨功效。可治疗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等症。
6、肾虚失眠吃什么好——鹌鹑
鹌鹑俗话说“要吃飞禽,还数鹌鹑”。鹌鹑肉嫩味香,香而不腻,一向被列为野禽上品。鹌鹑肉不仅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卵磷脂、激素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鹌鹑的肉和蛋,是非常不错的补品,有补益强壮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鹌鹑肉可“补五脏,益精血,温肾助阳”经常食用鹌鹑可增强性功能补肾并增气力、壮筋骨。
7、肾虚失眠吃什么好——何首乌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失眠的中医治疗
1.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
3.药粥疗法: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
4.脏器疗法:猪心,柏子仁,调料适量。将柏仁去壳杂,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片,与柏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味精、猪脂等,煮至猪心熟后服食。
5.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6.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
7.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各,水煎,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
严重失眠中医治疗方法
顽固性失眠是一种严重失眠。建议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选用镇惊安神,滋阴补肾,健脾泻肝,活血化瘀等方法,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让自己睡得好。
处方与用法:乌梅 12克,附子10克,细辛、肉桂、黄连各6克,党参,干姜各15克,茯苓20克,当归15克.酸枣仁、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 30克。水煎服,每日1 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下清上,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难以入睡,心悸健忘,小便不黄,大便稀溏,舌质偏淡,脉沉细弱.口苦咽干但不欲饮水,头晕困倦等。 (王义天)
秋冬季节是最容易出现失眠的,这个时候的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因为晚上的时候天气比较冷,所以人们总是睡不着,而白天天气温度逐渐的升高了,那么就会感觉到非常的困,对于中医严重失眠的治疗方法,以上为大家做了相关的介绍。
失眠的中医治疗
郁热失眠:证见失眠,心情烦躁,口苦口干,眼目红赤,恶心呕吐,嗳气,吐痰色黄等。多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酿成痰浊,蕴久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治以清心泻火,健脾化浊,方用清心化浊汤:黄芩12g,黄连12g,柴胡15g,郁金15g,佛手15g,香附15g,陈皮12g,半夏12g,桔梗15g,胆星12g,竹叶15g,天竺黄12g,远志15g,合欢花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气滞失眠:证见失眠多梦,胸胁胀痛且走窜不定,胸闷,善叹息,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等。多是由于肝气不舒,抑郁或思虑使得情志不得疏泄,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方用疏肝解郁汤:柴胡15g,黄芩12g,杭芍20g,郁金15g,香附15g,木香12g,佛手15g,卜子15g,夜交藤30g,远志12g,珍珠母30g,丹皮12g,栀子12g,龙骨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舒肝丸、朱砂丸口服。
脾虚失眠:证见长期不易入睡,多梦,睡中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可见心悸健忘,肢体倦怠,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多由于劳累过度,耗心伤脾,或气血衰少,导致气血不足,无以濡养心神而致失眠。治以补益气血,养血安神,方用益气安神汤:党参30g,云苓15g,白术15g,杭芍20g,熟地20g,当归15g,山萸肉20g,枸杞子30g,五味子15g,珍珠母30g,枣仁30g,柏子仁12g,合欢花12g,鳖甲20g,龟板15g,甘草6g,水煎服。参乌丸、参松丸口服。
阴虚失眠:证见失眠,不能入睡,睡后多梦,易醒,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等。多由于素体阴虚,使肾阴亏耗,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因而神志不宁,出现失眠。治以滋补肝肾,养血安神,方用补肾汤:熟地30g,山药20g,山萸肉20g,丹皮15g,云苓15g,泽泻12g,枸杞子30g,玉竹15g,黄精15g,鳖甲15g,龟板15g,鹿角胶10g,枣仁30g,五味子15g,夜交藤30g,合欢花12g,远志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益肾丸、养心丸口服。
瘀血失眠:证见失眠,入睡困难,易于惊醒,经常做噩梦,肌肤甲错,舌质紫暗等。多由于头部外伤,或失眠日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入血,气机阻滞,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5g,桃仁12g,红花12g,丹参30g,熟地20g,党参15g,云苓15g,坤草20g,黄精15g,枣仁30g,远志15g,珍珠母30g,五味子15g,夜交藤30g,甘草6g,水煎服。血府逐瘀丸、珠珀散口服。
中医治疗失眠症
疗法一:方药 中医把失眠分为7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疗法二:针灸 治疗失眠,所针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后溪。
疗法三:耳针 医师将按照失眠者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的穴位。 失眠情况不严重者,可以在家自行用绿豆或凤仙花籽,以胶布贴在耳后的安眠穴,有助于安眠。
疗法四:食疗
◆ 参味汤材料:太子参20克、五味子30克。 做法:煎后加糖浆,每次服15毫升,一日两次。 功效:治失眠、心慌乏力
◆ 生百合汤材料:生百合100克 做法:生百合加水500毫升,文火煎煮后加适量白糖,分两三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病后余热未清,心阴不足的虚烦失眠。
失眠的中医治疗
多少人呗夜不能寐困恼这,相信我们很多人也都经过这种情况过。虽然每天一到点就上床了,但是躺在床上一点睡意没有,翻来覆去的,甚至一晚上都不能够睡着,这种痛苦又多少人感受过啊?
长期失眠人就容易生病,而如何解决失眠的问题呢?最近小编听说一个办法,只需一个小动作,轻松改善睡眠,让你一觉到天亮。
入睡前坐在床上,将你的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润肤油,效果更好。
功效:我们每天睡觉之前轻轻的推推,就能够起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以及改善面部气色的作用。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体的大腿内侧有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靠近正面的是脾经,靠近后面的是肾经。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的就是肝经,推中间就是推肝经,当然推偏一点,推到脾经或肾经,那也没有关系。
中医治疗失眠
在这失眠患病率越来越高的社会中,治疗方法满天飞,其中不乏有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制造一些所谓能够治疗睡眠的药物。如果你对这些药物有所顾忌,那么,本篇文章将给你介绍有关失眠症的中医疗法。
原发性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几种如下:
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中医失眠治疗 心肾不交型
素虚或久病,致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盛,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寐,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治以清心宁神,方以交泰丸加减。药用:黄连10g,肉桂3g,黄芩10g,茯苓10g,生地12g,泽泻12g,莲子心6g,其中黄连清心泄火,肉桂启发肾阳之气,引火归原,使肾气不外溢。
中医失眠治疗 心脾两虚型
多由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如《景岳全书·不寐》中指出:“思虑劳倦太过,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
《类证治裁·不寐》亦云:“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常用归脾汤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白术10g,黄芪15g,茯神12g,党参10g,木香10g,甘草10g,远志6g,炒枣仁15g,当归12g,龙眼肉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