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薷不适宜的人群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薷不适宜的人群

暑热证感受暑热之邪,以恶热壮热,汗出,口渴多饮,心烦头晕,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脉洪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暑热之邪容易伤津耗气,香薷为解表发汗之品,在此不宜使用,以免汗出过度,损伤津液。

表虚有汗是指卫外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出现的症候,临床多以汗出不固、恶风为主要表现症状,而香薷有发汗之功,故不宜使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利水消肿

香薷辛散温通,向外能够通过发汗以散肌表的水湿,同时又有宣肺的功效,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等症。

香薷怎么食用 香薷粥

材料: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香薷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使用前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此粥化湿和胃、解暑,尤其适合于夏季服用。

湿热体质能吃枸杞吗 湿热体质吃什么好

材料:香薷、薄荷、佩兰各适量,鱼茸,生姜,鲜菌菇,鱼面,火腿丝,料酒,盐,味精等

做法:1、将佩兰、香薷、薄荷加入锅中,添水煮出药汁。

2、鱼茸加入蛋清、生姜,搅拌,装入标花袋中。

3、烧一锅水,水开后将鱼茸挤入开水中,做成鱼面。

4、加入清汤、鱼面、火腿丝、姜片、鲜菌菇、料酒、盐、味精等,烧开后调入药汁、小菜心即可。

功效:薷香、薄荷、佩兰均是清热消暑中药,其中佩兰主利水道,可以祛湿,所以这是一个适用于湿热体质的食疗方;因为有三位清热性能较强的中药,所以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材料:香薷9克,白扁豆20克,厚朴7克。

做法:将香薷、厚朴、白扁豆研成粗末,倒进热水瓶中,以沸水冲上大半瓶,盖焖约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香薷清热解暑,厚朴苦辛性温,可除去中焦之湿,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可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热,三者都有对应的湿热症状,可见是比较适合湿热体质的人食用的。

香薷治口臭怎么使用 镇咳祛痰

香薷中含有荠苎烯、龙脑烯、侧柏酮等多种挥发油成分,服用后能够对血管紧张素受体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咳嗽、咳痰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香薷来起到镇咳祛痰的作用。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适用于小便不利者。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祛湿消肿

香薷辛散温通,向外能够通过发汗以散肌表的水湿,同时又有宣肺的功效,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祛湿消肿,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浮肿等症。

脾胃不和应该吃什么食物

脾胃不和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脾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因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则小腹胀坠脱肛等.胃气不降反而上升则可见嗳气恶心呕吐等。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其病变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变主要在胃。

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食,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相传李时珍友人的妻子,自腰下浮肿,面目赤肿,气喘,夜不能寐,大便泄,小便短少,服了各种药物均不见效。李时珍诊脉后首先用千金神秘汤和麻黄,一服就使气喘减去了一半,再诊服浑师薷术丸,两天后,小便就大量排出,水肿消去七成,调理数日即痊愈。所以,《本草衍义补遗》在提到香薷的作用时说:“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其实,关于香薷的作用,祖国医学论述是非常多的,如《本草经疏》讲:“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而《本草纲目》则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而在我国民间,立秋也有吃香薷汤的习俗。清朝时候,每到立秋时节,人们都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产生各种疾病了。而实际上,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如果您仔细观察过《清明上河图》,您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画面正是售卖冷饮的摊子。如在整幅画临近尾声的地方,在一块标示“久住王员外家”牌子的旁边,撑开着两把遮阳伞,其中一把伞沿下面挂着“香饮子”招牌。这足可见香薷饮在古代的影响力了。如果在立秋之后,天气依然湿热的话,可为自己、家人和朋友,送一杯香薷饮,让古老的滋味化解的“秋老虎”之苦。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着名的健脾药食——茯苓。说起茯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特产茯苓饼那香甜的味道,其次还会想起茯苓酸奶、茯苓酒。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很受国人的欢迎。《神农本草经》等就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期,达官贵人们就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来养生。除了茯苓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想方便一点的话可以选择古方揸脾茶,古方揸脾茶就是以茯苓为主要成分,再采用砂仁等各种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茯苓有益脾和胃之功效,加入甘草后对于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者效果更佳。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法天生意》说“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因为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就太阳能量来说,阳气已经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加了,这个时候吃太多阴寒食物,容易损伤脾阳,所以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我国民间素有“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关于这个习俗,很多人解释成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瘀气。实际上立秋之后就不应再吃西瓜等凉性瓜果了,否则将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香薷适宜的人群

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泻疼痛的患者使用香薷效果好,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

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的人群。

香薷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

香薷和佩兰哪个治口臭效果好 香薷泡水喝会拉肚子吗

一般来说是不会的。

香薷是属于微温性的中药材,一般在适量服用的情况下是不会导致拉肚子的,相反香薷还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的作用,可以用来缓解人体暑湿感冒、恶寒头痛、腹泻吐泻的症状。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而香薷是属于一种天然的中药材,如果本身对于香薷过敏或者香薷在用来泡水之前没有清洗干净的话,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相关推荐

吃什么去湿气

冬瓜海带汤 海带冬瓜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道菜,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香薷香薷我们听名字都表示非常的好奇,那么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先取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

喝什么汤可以解酒 香薰汤

取炒扁豆,茯神,厚朴各30克,香薷60克,灸甘草15克共同研磨成细末,煮成汤服用,能宽中理气,调营卫,适宜于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不醒人群饮用,对急性酒精中毒所导致的胸腔胀满,吐泻不止等症有缓解作用

香薷的使用方法 荷叶香薷

材料:香薷10g,荷叶10g(鲜荷叶30g),陈皮10g,薄荷5g。 制法: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左右,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取汁后加入白糖便可当茶饮服用。 功效:消暑理气,祛湿解表。

嘴巴里面烂了用什么好的快 藿香佩兰方

配方:藿香、佩兰、香薷各10g 用法:将药物加水150ml,煎开待凉时,频繁含漱。每日1剂,轻者每日3-4次,重者每日5-6次,用至症状消失。 功效:藿香、佩兰可以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香薷可以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此方对于嘴巴烂了的患者有较快的治疗作用

用防感冒药香来预防感冒

苍术艾叶香预防感冒配方:苍术40%,艾叶10%,粘木粉36%,木粉8 %,粘合剂6%,以及少量香料、氯酸钾,制成蚊香形状。每盘重15克,可点燃6~8小时。 观察其效果,结果点香组较对照组感冒发病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

孕妈妈用解暑药的禁忌

风油精:慎用 风油精是由薄荷脑、丁香、樟脑等组成。用于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中暑、头晕等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使用风油精。因为里面含有酒精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清凉油:慎用 孕妇不宜经常使用清凉油,否则将影响优生。这是因为,清凉油中含有樟脑、薄荷、桉叶油等成分。对孕妇来说,樟脑可穿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严重的可导致畸胎、死胎或流产,尤其怀孕头3个月其危害更大。 仁丹:避免服用 仁丹的主要成分为陈皮、檀香、砂仁、豆蔻、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

肋软骨炎患者的饮食护理

方1佛手香薷饮 组成:佛手50克,香薷50克,白糖3匙。 用法:将佛手、香薷分别洗净,切成片,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加白糖,分次饮服。 功效:行气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疼痛不愈数月,复发,局部增生者。 附注:佛手行气止痛,香薷化湿利水。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茄子根酒 组成:茄子根10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茄子根洗净,置瓶中,加白酒,密封3周,分次饮服。 功效:清热消肿止痛。 主治:肋软骨炎疼痛剧烈,局部刺痛,咳嗽尤剧者。 附注:茄子根有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来源:民间验方。

牛至的名称

相传自中世纪的欧洲以来,牛至的特殊香味就深深吸引很多人,不但将其作成香袋随身携带,在料理及花茶的领域里也占有一席之地。牛至的英名为Oregano,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亚,是唇形花科奥勒冈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在意大利披萨中常用到牛至调味,所以又被称为披萨草、另外还有奥勒冈、俄力冈等别名。 牛至 香薷(滇南本草),白花茵陈、香茹草、琦香(云南昆明),乳香草、香茹、香薷、满山香(云南曲靖),苏子草、香薷、香茹、玉兰至、罗罗香、山薄荷、满天星(云南),满坡香(贵州剑河、梵净山),土香薷(贵州贵阳、铜仁)

夏天去湿气吃什么 香薷扁豆茶

材料:香薷10克,厚朴、白扁豆各5克。 做法:将白扁豆炒熟,捣碎,与剪碎的香薷、厚朴同用沸水冲泡,盖严后温浸1小时后饮用。 功效:此茶可祛暑解表,和中化湿,适用于夏季湿气重时感觉发热、头痛、胸闷、吐泻时使用。

香薷泡水喝可以治疗口臭吗

有一定的作用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闻起来气味十分芳香,所以对于一些口臭的人群来说,是可以用一些香薷来泡水喝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因为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口腔疾病、肠胃疾病等,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所引起的口臭的话,那么就需要及时地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