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
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
1、杜仲栗子猪腰汤
杜仲20克,栗子300克,猪腰2个,猪瘦肉160克,陈皮10克,精盐少许。
做法:拣选新鲜猪腰2个,分别对半剖开成2片,起去白筋,浸于清水中1小时左右,并不断换水,务求除去猪腰的异味,备用。栗子去壳,去衣,取肉,备用。杜仲、陈皮和猪瘦肉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沸,然后放入以上全部原料,候水再沸起,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功效:此汤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强壮腰脚的作用。
2、竹荪煲鸡汤
材料:竹荪6根、柴鸡半只、大葱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萝卜半根、盐10克。
做法:柴鸡洗净斩成块。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鸡块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将鸡块放入砂锅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葱、姜片,待汤沸腾后,转小火煲1小时。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捞出后,用冷水洗净,放入锅中继续煲30分钟。放入小菜心、胡萝卜片,煮2分钟后关火,放盐调味。
功效: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竹荪还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鸡汤有预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3、栗子乌鸡汤
材料:乌鸡1只、栗子155克、莲子50克、枸杞25克、红枣80克、姜25克。
做法:栗子去壳后,煮一锅沸水,将栗子放入煮约30秒后即刻捞出。沸水烫过的栗子皮轻轻一褪即可轻松褪出。莲子、枸杞、红枣洗净备用。姜洗净去皮后拍扁备用。乌鸡剁块后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后捞出。将鸡装入电砂锅中,放入莲子、枸杞、栗子(红枣先不放),倒入纯净水(以淹没鸡身为准)。插上电后开大火状态,煲煮1.5小时。1.5小时后才加入红枣,继续再煲30分钟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和乌鸡一起煲汤对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干眼、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皮肤粗糙等均有不错的食疗功效哦。
4、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山药具有三脏同补的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又能够去寒气,所以是虚寒证的通补方。
2022小寒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小寒节气怎么养生
小寒节气预示着寒冷节气的到来,但没有到最冷的时候,但也是很冷的,这时候外出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小寒节气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泡脚养生,泡脚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速人体脚步穴位通畅,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小寒节气期间也是进行三九灸的时候,经常三九灸可以帮助人体预防一些冬病的发生,对于人体健康是很好的。
小寒吃什么食物好 糯米饭
广东人格外注重养生,小寒节气时,虽然广东的温度不低,但是补冬的养生观念还是紧随大众,广东人习惯在小寒节气的早上吃一些糯米饭,而且会在里面加入腊肉、腊肠、花生米、碎葱白,拌在一起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
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吗 冬至后面的节气是什么
小寒节气。
冬至节气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到了冬至节气后低温会开始较为显著的下降,再过十五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寒节气,相比冬至节气来说,小寒节气的温度更低,寒有寒冷的意思,小寒的意思是小冷,再过15天,到了大寒节气后,温度还会变得更低起来,也就是到达大寒节气,大寒节气是全年中温度最低的一段时间,此时节务必做好防寒保暖,以免生病。
小寒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在黄河流域,大寒是比小寒冷的,有因为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小寒之后不久的腊八节也是要喝腊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驱赶寒意,。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小寒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小寒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小寒的来历和风俗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和其他二十四节气一样,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这天人们会吃腊八粥过腊八节,南方地区会吃菜饭,用来表示对小寒节气的重视。其次小寒节气的时候,也是中医最忙碌的时候,此时天气寒冷是很容易进行养生的,此时人们会熬膏方。
小寒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小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的时候可以吃以下食物:
小寒节气期间人们回过腊八节,腊八节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这天人们会吃腊八粥。
在我国广东地区,人们在小寒节气这天会吃糯米饭,里面会添加腊肠、腊肉等腊味,以及香葱、葱花等。
小寒节气的时候一年中比较冷的时候,此时吃一些羊肉,既可以为人体补充营养,同时可以起到一定驱寒暖身的作用。
大寒是最冷的时候吗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
从节气意义上来看,小寒代表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而大寒代表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节气上的意义仅对于一小部分地区管用,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真正的寒冷要看多年份以来整体的长期气温来定。
而根据我国常年的气候数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段是在每年的公历1月中旬(10日—20日),每年的小寒节气从1月5—7日开始,一个节气约15天,中旬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因此,对北方大部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时最冷,南方的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开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小寒节气来临
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补膏方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吃菜饭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节气,也是阴气最盛的时期。南京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健脾暖胃,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散寒之功效。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药食双补,美味可口,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