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过多的预防方法

月经过多的预防方法

1、适寒温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冷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引起月经疾病。

2、节饮食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3、调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

4、适劳逸要积极从事劳动,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5、节育和节欲要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损伤冲任、精血、肾气,导致月经疾病。上述各项在平时应多加注意,在经期、产后更要重视,既可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发生。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月经过多的症状

1、月经周期,经期正常,经期的出血明显多于以往,或伴痛经,不孕。失血多,病程长者,可有血虚之象。要指出的是月经过多不是指行经期间某1天的出血量多,而是整个经期的总出血量超过正常。在行经的3~7天内,第2~3天的出血量稍多,这是完全正常的。

2、月经过多以月经量增多为主症,且月经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停止,绝非月经严重紊乱的病症——崩漏。不论是伴有月经周期的延长、缩短,还是经期的延长,月经总还是有一定的规律。

3、经血的颜色可以是淡红、深红或紫红,经质可见黏稠、稀薄或夹有血块。

月经过多食疗方

1、干芹菜、金针菜各30克。水煎代茶饮。

2、藕250克,瘦猪肉100克。水煮后食用(上方适用于血热者)。

3、黑豆、红糖各30克,党参10克,煎汤服用(上方适用于气虚者)。

4、益母草60克,鸡蛋6枚。煮透后食用(适用于血瘀者)。

5、鲜生地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用。

6、乌骨鸡500克,黄芪50克,艾叶30克。煮熟后食肉喝汤。

月经过多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以上相关检查,经前5~9天测定血孕酮浓度有助于确定为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有排卵型功血患者的月经虽有紊乱,但常常仍有规律可循,因此详细询问出血的起止时间及出血量将有助于鉴别其出血性质。

月经血量明显增多,超过80毫升以上,但月经周期和经期基本正常可诊断为月经过多。但本病与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如气虚和血热,故在临床上常见到本病与月经先期同时并存。

月经过多的病因

一、病因:

无器质性疾病的有排卵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排卵功能的轻微异常所致,由子宫内膜成熟或脱落不规则或雌、孕激素比例不当引起。

二、发病机制:

1、从内分泌角度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可由以下情况引起,其出血机制为: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对切除卵巢的妇女给予适当剂量及疗程的雌激素后停药,或将雌激素量减少一半以上,即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如所给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雌激素减量的幅度过小,也可无子宫出血,绝经后妇女血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波动,但并无月经来潮,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殖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才会出现出血,有的学者设想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后,如果减弱雌激素的刺激到上述阈值以下,即会出现子宫出血;反之,如雌激素刺激强度低于上述阈值,并在此阈值水平以下波动,则并不出现出血”。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相当浓度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的对抗影响,可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以至于不同程度的增生,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减低血管张力;刺激间质VEGF表达,减少PGF2a,AngⅡ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0),PGE2,PGI2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过度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而引起出血增多或持续不断,不可预计,被称为“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孕激素突破性出血: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浓度比值过高,不能维持分泌期内膜的完整性而引起出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Fraser等(1996)综合了应用单一孕激素类避孕药,如norplant,长效醋甲孕酮后出现突破性出血机制的研究结果,认为孕激素突破性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不规则持续少量出血;有持续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必须也有持续低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呈受抑制的分泌或萎缩相,有局灶性片状脱落;宫腔镜检查可见到宫腔内浅表血管扩张,血管壁薄,微血管密度及脆性增加,出现瘀斑;血流动力紊乱,白细胞浸润增多等,这些改变对自然发生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参考价值,还有研究提示局部MMP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VEGF等血管新生因子或移行白细胞功能改变,导致内膜崩解及修复异常,皆可能与此类出血有关。

(4)其他:子宫内膜局部的出血原因还可见于局部血管的异常,如动静脉瘘;全身止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2、月经量多的发病机制

经比较有排卵月经量多与月经量正常的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LH,FSH,E2及唾液P浓度的动态变化,内膜组织相,结果未见差异,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评分(单抗免疫组化法)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不同个体之间上述受体含量变异却较大,但Gleeson(1993)等报道月经量多患者晚泌期子宫内膜ER,PR高于正常(单抗固相免疫法),有报道月经量多者血浆及经血内凝血因子,子宫血管密度皆正常,近年研究有阳性发现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内膜不同PG之间比例失衡:已知不同PG对血管舒缩及血小板功能有相反的作用,前列环素(PGI2)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TXA2)却使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PGE2及PGF2皆能促进血小板活性,但前者使血管扩张,后者使血管收缩,有研究显示:月经量多患者子宫内膜生成PGE2/PGF2a量的比值增高,PGl2及TXA2的各自代谢产物-6酮PG-TXB2比值也升高,此两对PG产生量的失衡,导致血管扩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的倾向,而引起月经量的增多。

(2)内膜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子宫肌层及内膜含有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Gleeson(1994)研究显示正常妇女子宫内膜tPA活性从晚泌期起开始升高,到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达峰值,月经量多者内膜tPA活性在中泌期起即升高,晚泌期及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及经血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tPA活性与月经失血量有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由于内膜tPA活性过高,使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引起止血的血栓不稳定或再通,细胞外基质胶原及黏附蛋白降解加剧,内膜剥脱广泛持久,导致月经量多。

(3)其他:卵泡期子宫内膜VEGF,NO表达增加使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T释放,bFGF受体减少白细胞浸润增多,内膜出血相关因子基因表达过强等。

​月经过多的病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问题引起

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欠佳,常表现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的偏方

偏方一

配方:加味当归补血汤。

组成:生黄芪30-60克,当归,黄芩炭各9克,生地榆15-30克,甘草3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月经过多属气虚不能摄血者。用本方治疗42例,疗效满意。

偏方二

配方: 补调汤。

组成:熟地18克,当归15克,白术9克,白芍9克、黑芥穗6克、山萸肉12克、川芎9克、续断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月经过多。证见面黄清瘐,倦怠乏力。

偏方三

配方: 固肾调经汤 。

组成:山萸肉10克、黄芪20克、熟地、枸杞、鹿角胶、莬丝子各10克、当归6克、白芍10克、蒲黄炭6克、益母草15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白带过多预防保健

1、定期检查: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该定期检查,最好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妇科体检。

2、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任何情况的白带增多或其他不适,立即去医院诊治。

3、一定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不对症,可能反而加重病情。

4、少穿紧身裤:少穿紧身或贴身的裤子如牛仔裤等,亦要避免穿着紧身尼龙内裤,应选择棉质内裤。

5、平日不用卫生护垫:有些女性朋友担心白带弄脏内裤或懒得洗内裤,平日总是用卫生护垫,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是月经期,尽量不要用卫生护垫,应每天晚上用清水洗净外阴,更换内裤。另外,也不要用各种药液清洗阴道,这样做反而会破坏阴道的内环境,以致发生阴道炎。

6、增强免疫力:坚持锻炼,增强体质;睡眠充足、饮食合理、营养均衡。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7、心理调节:经常找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儿做做,或伺花弄草、欣赏音乐,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避免过于激动、发怒急躁。

月经过多病因

月经过多病因(一)发病原因

无器质性疾病的有排卵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排卵功能的轻微异常所致,由子宫内膜成熟或脱落不规则或雌、孕激素比例不当引起。

(二)发病机制

1.从内分泌角度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可由以下情况引起,其出血机制为: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对切除卵巢的妇女给予适当剂量及疗程的雌激素后停药,或将雌激素量减少一半以上,即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如所给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雌激素减量的幅度过小,也可无子宫出血。绝经后妇女血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波动,但并无月经来潮。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殖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才会出现出血,有的学者设想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后,如果减弱雌激素的刺激到上述阈值以下,即会出现子宫出血;反之,如雌激素刺激强度低于上述阈值,并在此阈值水平以下波动,则并不出现出血”。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相当浓度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的对抗影响,可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以至于不同程度的增生。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减低血管张力;刺激间质VEGF表达,减少PGF2a、AngⅡ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0)、PGE2、PGI2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过度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而引起出血增多或持续不断、不可预计,被称为“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孕激素突破性出血: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浓度比值过高,不能维持分泌期内膜的完整性而引起出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Fraser等(1996)综合了应用单一孕激素类避孕药,如norplant,长效醋甲孕酮后出现突破性出血机制的研究结果,认为孕激素突破性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不规则持续少量出血;有持续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必须也有持续低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呈受抑制的分泌或萎缩相,有局灶性片状脱落;宫腔镜检查可见到宫腔内浅表血管扩张、血管壁薄、微血管密度及脆性增加,出现瘀斑;血流动力紊乱、白细胞浸润增多等。这些改变对自然发生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参考价值。还有研究提示局部MMP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VEGF等血管新生因子或移行白细胞功能改变,导致内膜崩解及修复异常,皆可能与此类出血有关。

(4)其他:子宫内膜局部的出血原因还可见于局部血管的异常,如动静脉瘘;全身止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2.月经量多的发病机制 经比较有排卵月经量多与月经量正常的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LH、FSH、E2及唾液P浓度的动态变化,内膜组织相,结果未见差异。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评分(单抗免疫组化法)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不同个体之间上述受体含量变异却较大。但Gleeson(1993)等报道月经量多患者晚泌期子宫内膜ER、PR高于正常(单抗固相免疫法)。有报道月经量多者血浆及经血内凝血因子、子宫血管密度皆正常。近年研究有阳性发现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内膜不同PG之间比例失衡:已知不同PG对血管舒缩及血小板功能有相反的作用。前列环素(PGI2)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TXA2)却使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PGE2及PGF2皆能促进血小板活性,但前者使血管扩张,后者使血管收缩。有研究显示:月经量多患者子宫内膜生成PGE2/PGF2a量的比值增高,PGl2及TXA2的各自代谢产物-6酮PG-TXB2比值也升高。此两对PG产生量的失衡,导致血管扩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的倾向,而引起月经量的增多。

(2)内膜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子宫肌层及内膜含有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Gleeson(1994)研究显示正常妇女子宫内膜tPA活性从晚泌期起开始升高,到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达峰值。月经量多者内膜tPA活性在中泌期起即升高,晚泌期及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及经血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tPA活性与月经失血量有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由于内膜tPA活性过高,使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引起止血的血栓不稳定或再通,细胞外基质胶原及黏附蛋白降解加剧,内膜剥脱广泛持久,导致月经量多。

(3)其他:卵泡期子宫内膜VEGF、NO表达增加使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T释放、bFGF受体减少白细胞浸润增多,内膜出血相关因子基因表达过强等。

月经过多的治疗

1.药物治疗(1)对无避孕要求或不愿意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选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或抗PG合成药:氟芬那酸(氟灭酸)、甲芬那酸(甲灭酸)。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头晕、头痛等。

(2)对要求避孕的患者,可选用内膜萎缩治疗。

(3)其他:达那唑为17a-乙炔睾酮的衍生物,它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周期高峰及卵巢性激素的生成,可减少失血量,但应注意皮疹、肝损、雄性化副反应。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效剂抑制卵巢功能效果肯定,因有低雌激素所致副反应,只能短期应用。棉酚萎缩内膜的作用较强,还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需加服氯化钾(缓释钾),以防止低血钾副反应。适用于绝经过渡期不再要求生育的患者。

2.手术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持久不愈、年长、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手术切除子宫。近年来采用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TCRE)术,即经宫腔镜在B超声检查的监视下,采用激光、微波、或电凝的方法,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及部分基底层,使其失去对卵巢性激素的反应能力,从而减少月经失血量。此种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适用于不宜或不愿切除子宫、且无生育要求者,还可同时剜除小的黏膜下肌瘤。术前先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效剂萎缩内膜。

月经过多的预防措施

月经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落出血,中医认为是胞宫执行“泻”的功能,即行月经,故月经血要下行通畅,而血量又不宜过多,由此治疗月经过多时,在月经的头三天内以减少血量为妥,如果一下子使用大剂量的止血药,尤其是炭类止血药,虽然出血已止,但常有下腹胀坠不适等症,继而又淋漓出血不止,导致经期延长,这一要点在临床上常被疏忽的预防月经过多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1.节育:在节育和节欲的方面都是需要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是可以防治疾病的发生,这样也是可以避免生育人流过多过频还有就是在月经期、产后交合,要不然损伤冲任、精血、肾气,最后就是导致月经疾病。所以在平时应多加注意,在月经期、产后更要重视,既可以减少又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2.保暖:在一些适寒温的地方。就是需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和被子等,不要过冷过凉,这样也是可以避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而引起月经疾病。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3.饮食: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应该暴饮暴食,或者是吃一些比较过于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的一些食品,这样是可以避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4.心情舒畅:在平时的生活中是需要进行好好的调节情志,随时保持心情的舒畅,也是可以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下,会抑制脑下垂体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及不排卵,月经就会开始紊乱。同样,长期的心情压抑、生闷气或情绪不佳,也会影响到月经。

5.劳逸结合:适劳逸要积极从事劳动体力和脑力劳动,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相关推荐

月经过多怎么调理

一、地黄益母酒 成分:益母草、生地、黄酒,分量分为为10克、6克及200毫升。 制法:将益母草和生地放入锅中,然后加水,加黄酒熬煮,20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早晚饮用一次,每次50毫升。 适应证:月经过多、痛经。 功效:活血止血。 二、母鸡艾叶汤 成分:母鸡,艾叶15克。 制法:母鸡去毛,清洗干净后切成块,然后将艾叶洗干净,两者放入锅中熬煮成汤汁,熟后即可饮用。 用法:经期服用3剂,每日1-2次。 适应证:月经过多、气虚血热。 功效:补气活血。 三、归芪鸡 成分:黄芪、当归各20克,鸡肉适量,味精、盐适

月经过多吃什么药

血瘀型月经量多——女金丸和益母草、乌鸡白凤丸 中医上说的血瘀引起的的月经过多,会引起腿软,心慌,头晕等症状,建议吃些女金丸和益母草来调理,或者是服用乌鸡白凤丸调理效果也挺好。 气虚型月经量多——补中益气丸 体虚弱或大病久后中气不足,月经量就会偏多,颜色淡红,清稀。脸色看起来也比较苍白,精神状态不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小腹下坠,心慌头晕,大便不爽,可吃补中益气丸。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血热型月经量多——可选用荷叶丸 由于体内有热或过食辛辣食物,月经量越来越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

月经过多吃什么药

月经过多吃什么药,要根据月经过多的原因来选择。建议患者先到医院体检,包括血细胞分析、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考虑功能性子宫出血,一般月经量多分为血瘀型、气虚型、血热型这3种类型。 月经过多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血瘀型月经量多——女金丸和益母草、乌鸡白凤丸 中医上说的血瘀引起的的月经过多,会引起腿软,心慌,头晕等症状,建议吃些女金丸和益母草来调理,或者是服用乌鸡白凤丸调理效果也挺好。 气虚型月经量多——补中益气丸 体虚弱或大病久后中气不足,月经量就会偏多,颜色淡红,清稀。脸色看起来也比较苍白,精神

月经过多诊断标准

病史及体格检查 患者条件允许时询问病史。询问患者月经初潮年龄,平均月经持续时间和间歇期。上次月经时间以及近期月经的改变。让患者描述月经出血量和特点。例如:用多少卫生巾,月经血中是否有血凝块或组织。询问月经前和月经时的其他症状和体征。 接下来,询问患者是否性生活频繁,是否采取避孕措施,如果有,是哪种?患者是否可能怀孕?一定注意询问其怀孕次数,以及每次怀孕的结果,有无任何怀孕相关的并发症。找出其最近的盆腔检查和阴道涂片的结果和以前妇科感染或新生物的详细资料。此外,询问以前任何异常出血史和治疗的效果。如果可能,

月经过多小偏方

当归赤芍 原料:当归24克,赤芍、生地炭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9克,益母草30克,泽兰12克,枳壳10克。 做法:水煎服,经前开始服药,日服1剂,服1-3剂后停服。本方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过多。 生化蜜膏 原料: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做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女性月经过多怎么办

1、辨证施治:以中药调理为主,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均衡。 2、快速消除代谢瘀积:中西合璧内分泌平衡疗法辅以物理治疗,快速消除患者体内代谢瘀积,平衡气血,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最佳的生理状态,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疗效独到。 3、针对病因个性化治疗:如青春期发育不良、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造成的内分泌紊乱性月经不调,以及人流和产后月经不调等不同病因,个性化方案调和女性体内

月经过多日常食疗

1.白石榴皮一个,白莲蓬一个,水煎服。 2.鲜芹菜30克,鲜卷柏30克,鸡蛋2个。鸡蛋煮熟去壳置瓦锅,放入芹菜、卷柏,加清水浸没药渣,煮熟后去药渣吃蛋饮汤。每日1剂,连服2-3剂。 3.黑木耳20克,红枣30枚,红糖20克,煮熟服食,每日1次。 4.猪皮1000克,加水用小火煮烂,加黄酒250毫升,红糖250克,调匀煮沸后装入盆中,冷藏成冻胶,切片食用。有滋阴养血,止血润肤作用,经常食用,可治贫血消瘦,月经过多,崩漏及各种出血症。 5.鲜虾仁30克,核桃仁50克,猪肾(切好漂洗干净)2只,炒熟食,每日1-

月经过多吃什么调理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西医认为,月经过多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可出现在生殖系炎症、生殖系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中。当然全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病、肾上腺及甲状腺疾病等,都可见到月经过多。 中医认为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经血量多。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血热,血瘀。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月经过多吃什么调理

组成:水发木耳100克,猪肉末50克,白菜心50克,小虾米25克,粳米10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烹调油,清水适量。 制法:将黑木耳、白菜洗净切成丝,虾米洗净与肉末一起入锅用烹调油煸炒,放入精盐盛入碗内。再将粳米加水煮开,煮至米粒稍软后,倒入碗中各物同煮成粥,最后加入味精即成。 用法:随意服用。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组成:新鲜芹菜500克,卤香干3块。 制法:先将芹菜除去根头,摘去芹菜叶,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后用凉开水洗净,切成三至五厘米长的段,排放在盘碗内,待用。将卤香干用沸水冲一下

怎么吃预防月经过多 维生素K

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少的物质,能促进血液正常的凝固,预防内出血,治疗月经过多。各种凝血障碍、出血症状都可能与维生素K的缺乏有关。它的食物来源有酸奶酪、深绿蔬菜、海藻类、植物油、鱼肝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