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尿毒症有关系吗 尿毒症
糖尿病和尿毒症有关系吗 尿毒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就逐渐进入终末期,俗称尿毒症期。
根据eGFR水平,将慢性肾脏病(CKD)分成5期:
CKD1期:GFR>90ml/min(肾功能正常)
CKD2期:GFR 60-89ml/min
CKD3期:GFR 30-59ml/min
CKD4期:GFR 15-29ml/min
CKD5期:GFR <15ml/min(或已经透析者)
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CKD5期),或者血肌酐>707μmol/L,符合一点就诊断为尿毒症。
此时,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加重,高血钾,血压更高,贫血更严重,骨质疏松等。肾脏的功能不足以维持人体的生理需要,往往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等。
综上所述,三者的关系是,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加重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继续加重到了终末期就是尿毒症。糖尿病是因,尿毒症是果。
尿毒症能活多久
尿毒症的诱发原因
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所以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高血压,以免并发尿毒症。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肾病是尿毒症引起的主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我国尿感的发病率男性为 0.23%,女性为2.37%。
从尿量的多少看肾脏的情况
从尿量上可以初步判断肾损伤的一个目前大概情况。急性肾衰竭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尿中可能有少量蛋白质,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 280~300毫渗量/kg。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L,正常尿中尿素浓度约为血清尿素浓度的12~15倍,而尿毒症时只有2~3倍。急性肾衰多尿期,尿量可达35L/日。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尿量可以很少,也可以正常,甚至增加。尿中有无蛋白质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可以很低,尿钠浓度可为40~90毫当量/L,尿中尿素浓度常常是血清尿素浓度的10倍以下。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可以很少,尿量很少,甚至无尿。
减轻尿毒症的有效方法
必须积极治疗,尿毒症虽是致命的疾病,但也并不是无药可医。对无诱发因素的病例,肾功能不可逆转时,可考虑做透析治疗。透析疗法包括口服、腹膜、血液透析(人工肾)三种;口服透析治疗仅适用于轻的尿毒症患者。近年来,由于透析疗法的普遍应用,使晚期尿毒症病人有5年以上存活并保持一定劳动力者不少。目前透析疗法和5C康肾体系是尿毒症患者一贯采用的方法。
此外要避免有损肾脏的化学物质,要避免含有镉、氯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用品和环境。它们一般存在于杀虫剂、汽车尾气、涂料、建筑物和家用清洁剂中。
尿毒症一般能活多久
很多尿毒症患者都知道尿毒症严重危及生命,所以很多尿毒症患者对此都有疑问。但对于尿毒症能活多久的问题,还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治疗方法的选择、饮食保健、治疗知否得当等多种因素多会影响“尿毒症能活多久”。影响尿毒症能活多久因素具体如下:
1、“尿毒症能活多久”与各种合并症和加剧因素有关,在各种合并症中,以合并高血压预后最差;各种加剧因素,如感染、心衰、脱水,或治疗失当,均可导致肾功能恶化,但如迅速纠正加剧因素,可部分扭转病情,病人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
2、“尿毒症能活多久”与基础病因密切相关,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为10个月,无梗阻性肾盂肾炎为14个月,糖尿病肾病最差,仅6个月,多囊肾最慢,为18个月。
3、“尿毒症能活多久”治疗不规范,延误病情也会导致尿毒症患者寿命减短。
4、“尿毒症能活多久”与心理脆弱,心态消极会影响尿毒症患者寿命。
尿毒症遗传吗
那就要看他们家族形成尿毒症的病因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了,尿毒症自身是没有遗传性,但一些原因可以进展变成尿毒症的原发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史,如糖尿病、多囊肾和高血压等。由这些疾病引发的肾病、尿毒症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
尿毒症遗传吗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
尿毒症遗传吗?尿毒症本身没有遗传性,但演变成尿毒症的一部分基础疾病有家族史,如多囊肾、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由这些疾病并发而来的肾病、尿毒症则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尿毒症是由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损害,是机体在排泄、代谢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候群。伴随尿毒症的发生,患者的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等全身各个系统均会出现症状表现,其中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还有夜尿增多、易疲劳等。
糖尿病肾病是否会导致尿毒症
糖尿病和尿毒症这两种似乎不太相干的疾病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据最新统计显示,每三个尿毒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的,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首要因素,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出现持续的蛋白尿为主要标志。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为:34.7%,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为什么糖尿病会变成糖尿病肾病,进而变成尿毒症呢?肾病专家们谈到,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同一种族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还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在临床上,虽然一些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较好,但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有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却不发生糖尿病肾病,这就与患者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
引发尿毒症出现的原因都有什么
1.代谢性疾病引发尿毒症:
比如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基底膜进行性的增厚,使得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损伤,导致尿毒症。痛风肾病晚期患者也可能会导致尿毒症的出现。
2.各种肾脏疾病引发尿毒症:
比如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多囊肾、遗传性成人多囊肾等,因长期的肾脏病变的不断的损害以致肾脏逐渐的失去其正常的功能,凡是肾脏疾病都是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及时的就诊正确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尿毒症的发生。这些肾脏类型的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导致尿毒症的原因。
3.长期慢性尿路梗阻引发尿毒症:
如前列腺增生肥大时正常尿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双肾盂积水,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会使肾功能受损造成尿毒症。
4.高血压引发尿毒症:
长期高血压病,使肾脏的肾小球受损硬化、肾脏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高血压也是发生尿毒症的产生原因之一。
据有关统计显示,尿毒症患者正以每年5%至10%的速度递增,尿毒症所导致的死亡率已占慢性病死亡的前五位。研究发现,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与现代生活结构的改变有关,首先是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这种慢性疾病的防治不力,非常容易发展为尿毒症。其次,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肾衰竭的比重增高。由此可知,日常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是防治尿毒症发生的关键,中老年人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将大大降低尿毒症发生的几率。
尿毒症遗传吗
尿毒症本身没有遗传性,但演变成尿毒症的一部分基础疾病有家族史,如多囊肾、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由这些疾病并发而来的肾病、尿毒症则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尿毒症是由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损害,是机体在排泄、代谢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候群。伴随尿毒症的发生,患者的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等全身各个系统均会出现症状表现,其中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还有夜尿增多、易疲劳等。
其实尿毒症本身没有遗传性,但一些由家族史疾病演变成的尿毒症有遗传倾向。
糖尿病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尿毒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可以导致尿毒症。糖尿病肾病主要分5期。前三期成为早期糖尿病尿病肾病,但是前三期无任何症状,容易被忽视。当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时,已经到了第四期,这一时期属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已经不可逆转 ,只能控制或延缓发展到第五期,也就是尿毒症期的时间。
所以最佳的治疗时间就是前三期。其中前两期更为隐匿,第三期可通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确诊,这时治疗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所以建议患者做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检查,如果没事,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这样就能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