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奶粉的正确方法 错误三:用开水冲奶粉
冲奶粉的正确方法 错误三:用开水冲奶粉
现在是快节奏的生活,很多年轻宝爸、宝妈做什么事情都是急急急!冲奶粉的时候也是如此,直接用开水冲。
现在的婴儿配方奶粉是模仿母乳的设计,冲奶粉时候温度过高,可导致奶粉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乳清蛋白”凝结成块,维生素C、维生素B、益生菌,热稳定性等免疫营养物质将被破坏,不能满足孩子所需,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给宝宝冲奶粉千万别犯6个错误
错误1:冲奶过稀或过浓
稀释奶粉时加水过多会使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引起消瘦;而加水过少会使婴儿摄入过多热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加重消化和排泄的负担,甚至引起高钠血症,消化紊乱,肥胖等。
错误2:用力摇晃奶瓶来冲调奶粉
奶粉在上下左右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下带着大量气泡的奶液时,会同时吞下泡泡中的空气,导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胀。正确的冲调奶粉的方法是: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来回滚搓。这样冲调的奶液既能让奶粉充分溶解,又不会起泡!
错误3:先加奶粉就加水
先加奶粉后加水,会使奶液过浓,影响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
错误4:使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冲奶粉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也不宜用纯净水冲牛奶。一般建议使用烧开的自来水来冲调奶粉。
错误5:用开水冲奶粉
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因此,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最适宜的温度是40~50度。
错误6: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奶水,多获得的营养也要大打折扣。
冲泡奶粉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奶瓶上下左右摇晃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会为了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妈妈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有些人会很粗鲁地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地打嗝。
正确做法:握着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转。或者用干净的筷子轻轻搅拌以减少泡沫的产生。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尽量保持奶嘴处充满牛奶,以免宝宝吸入空气而胀气。
误区二:用矿泉水冲牛奶
很多妈妈认为矿泉水富含矿物质,是优质水,所以便用矿泉水来冲奶粉。但其实矿泉水中的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喝用矿泉水冲的奶粉会引发宝宝的消化不良和便秘。
正确做法:冲配方奶粉其实用自来水最佳。大多家庭使用的自来水都是经过了科学的处理,质量符合标准。将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再用来冲奶粉即可。
误区三:先加奶粉后加水
对于冲奶粉是先放奶粉还是先放水一直是妈妈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其实,先加奶粉还是先加水其实是有区别的。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适宜。
正确做法:先加水后加奶粉。因为婴儿吃过浓的奶,胃肠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反使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泻。
误区四:开水冲奶粉越热越好
很多妈妈会用高温水冲奶粉,认为开水可以杀灭奶瓶的细菌。可事实上,用过热的水冲奶粉,会使乳清蛋白产生凝块,从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些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使得奶粉便失去了本来的营养成分。
正确做法:冲调奶粉应用温水,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通常泡奶粉最适宜的温度是40°C-50°C。
误区五:奶粉无定量
很多爸妈放奶粉的数量很随意,冲调用水量也或多或少,不讲究调配浓度,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婴幼儿的适应能力较弱,又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多或少地变换奶粉量,会增加胃肠、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正确做法:应该参照奶粉外包装上印的参考数据调配比较合适。此外,也要根据不同月龄宝宝之间的差异,作适当调整。
误区六:冲好的奶粉反复煮热
有些爸妈为了方便,会一次性多冲些奶粉,之后喝用奶锅热奶后分次给宝宝。但是,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再喝这样的奶水,营养要大打折扣。
正确做法:根据不同阶段的宝宝需求来配比喂奶量,一定要按照产品要求的比例来冲泡,冲一次喝一次。
误区七:奶粉储存在奶瓶里
大多数爸妈比较讲究,出门会带上能分格存放奶粉的容器,在每一格内放入供一次饮用的奶粉,保证宝宝的饮用量。这种想法并没有错,错在他们的具体做法上。因为这样做导致冲奶粉的时候,奶粉会过浓或过淡,造成宝宝营养和能量摄入不足,喝剩的奶放置时间长了,容易变质,宝宝喝了变质的奶容易引起胃肠不适或者引发高烧。
正确做法:建议爸妈出门千万别图方便,尽可能携带奶粉的储存容器,不要全部放进奶瓶。
给宝宝冲奶粉的禁忌
宝宝喝奶粉也是都知道的,这也是很多宝宝都需要的,对于冲奶粉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步骤,但是有的父母给宝宝冲奶粉会存在误区,那么给宝宝冲奶粉的禁忌是什么?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
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最好现配现吃,以避免污染。
2.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因为这样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不可将药物加到奶粉中给婴儿服用。
4.喂奶粉时毋须再添额外的饮用水。
因为只要正确地按比例调制奶粉,正常情况下婴儿是不会出现“上火”现象的。
以上就是对给宝宝冲奶粉的禁忌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吧,一定不能忽视对宝宝的健康护理的注意,冲奶粉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冲泡宝宝奶粉的常见误区
1、用沸水冲婴儿奶粉
从日常习惯来看,成人饮用的奶粉、豆浆粉、果汁粉等产品,常用沸水冲调,这样可以加速粉末溶解的速度。因此很多新手爸妈也主观地认为婴儿奶粉也要用沸水冲。甚至还认为高温可以杀菌,保证宝宝的健康安全。
实际上,冲婴儿奶粉一定不能用开水。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开水的水温很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那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添加了免疫活性物质的奶粉,免疫物质的活性也会被破坏。
2、先加奶粉后加水
是最多见的一种错误冲调方法,按照日常习惯,大多数人都会将粉末状的冲剂倒入杯子或碗中,然后用水冲。但是婴儿奶粉不能这样做,正确的冲调次序应是,量取量的温水,按照冲调比例倒入相应量的奶粉。
每款奶粉的冲调比例都是特定的,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合宜。婴儿吃过浓的奶,胃肠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
3、奶粉冲得太浓
每款配方奶粉都会在包装上标注明确的冲调比例,标注形式多是“N毫升温水加n勺奶粉”,而且要用奶粉本身配备的专用奶粉勺。
但很多家长会认为,按标示冲调比例冲的奶粉太稀,宝宝容易饿,就擅自将奶粉冲得很浓。这样的做法最常见的后果是宝宝便秘、上火,严重时会促使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最后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因为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宝宝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最后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4、用矿泉水冲奶粉
给宝宝冲奶粉的水也有讲究,但有些父母就会太讲究了。他们会选择矿泉水或纯净水去给宝宝冲奶粉,这都是错误的。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
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也宜用来冲奶粉。
5、大力搅拌或摇晃奶瓶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我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很多爸爸会很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的打嗝。
正确摇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生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至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冲奶粉的水温可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这部位比较敏感,感觉温热而不烫手为宜,温度大概会是50-70℃左右。
80%的爸妈不会正确冲奶
错误冲奶方式1:摇晃奶瓶
有些爸爸妈妈冲奶过程中,为了让奶粉溶解得更快更彻底,拿起奶瓶就开始使劲摇晃。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冲奶方式!奶粉在上下左右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下带着大量气泡的奶液时,会同时吞下泡泡中的空气,导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胀。
错误冲奶方式2:筷子搅拌
一些爸爸妈妈知道冲奶不能摇晃奶瓶,于是又选用另一种方法加速奶粉溶解:用筷子搅拌。其实这是极不卫生的!筷子本身有很多细菌,奶粉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应尽量减少奶粉与外界接触。而且,用筷子搅拌会令更多的空气混入奶液中,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吐奶。
以上两种冲奶方式都会使宝宝腹胀、溢奶,以致部分本应被宝宝吸收的营养难以进入宝宝体内,最终导致宝宝营养不均衡,对宝宝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其实,真正溶解均匀,营养均衡的奶粉,哪里需要摇晃奶瓶或用筷子搅拌来助其溶解呢?错误冲奶方式数不尽道不清, 那么到底正确的冲奶方式是怎样的呢?
答案是:1看2冲3倒转。爸爸妈妈们快来学习吧!
一看:看粉体
挑选奶粉时,先看看粉质如何。勺适量奶粉放在白纸上,轻轻震摇,好的奶粉是均匀、松散,不结块,其实就是意味着营养均匀存在每粒奶粉中。以下两种奶粉,右边的奶粉结块严重,而左边的才是粉质细腻的好奶粉哦。
二冲:冲奶,看溶解度
接着取适量的奶粉冲奶,把奶粉放入40°水温的奶瓶中,观察溶解度,好奶粉可以很均匀地在水中溶解而不会结块。以下两种奶粉,左边的奶粉粉质细腻,溶解的也非常快速均匀呢。奶粉均匀溶解,意味着营养均衡地溶解在水中,宝宝才可以吸收到全面的营养。
三倒转:倒转晃动,看沉淀
倒入奶粉后,水平或者上下轻轻搓动、晃动奶瓶,观察泡沫消失速度和奶瓶瓶底,好的奶粉无沉淀、无挂壁,所有的营养都均匀地溶解水中,好溶解才更好吸收。而不好的奶粉,会有小颗粒挂壁,甚至出现结块的沉淀物,表明没有充分溶解。
为什么说1看2冲3倒转才是正确的冲奶方法呢?
这是因为,1看2冲3倒转的冲奶方法,能够检验出奶粉是否均匀溶解,营养均衡。
奶粉营养的均衡吸收,与奶粉营养成分的混合均匀程度有关。如果营养成分混合不均匀,就不能保证每次冲调奶粉时,每一勺奶粉的营养物质都相同,同时会直接导致奶粉的溶解性差,使宝宝无法全面均衡地吸收奶粉中的营养。
妈妈们知道吗?好奶粉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还不够,这些营养还必须是能让宝宝均衡吸收的。这样才能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有易于宝宝对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和消化。也能避免上火便秘的情况发生。
给宝宝冲奶粉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
第一错:先加奶后加水
正确:根据奶粉罐上标注的冲调比例(比如:180ML/勺),先往奶瓶中加入定量的温水(180毫升),后量取定量奶粉加入奶瓶中(6勺)
婴儿奶粉冲泡时,不能将奶粉加入奶瓶中后再加水冲开。一是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先加奶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180毫升,这样奶液会偏浓,不利于宝宝消化;二是保证奶粉溶解均匀,避免结团
第二错:奶粉乱加,无定量
奶粉不是越浓越好哦
正确:按照奶粉罐上标注的冲调比例(比如:180ML/勺)进行量取,且每勺都应该是平勺
喂哺指南上写的勺数,都是指平勺,以保证冲调浓度的精准,而非随意的满勺或者半勺,避免奶液太浓或者太稀。因此,大部分奶粉罐口都设有刮口,需要每勺出多余的奶粉刮走。
且婴儿的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过多过浓的食用,会造成消化不良,还会给肾脏造成复合。
第三错:量出来多余的奶粉倒回去
正确:奶粉不可以再倒回去,不可以循环利用,不卫生
要严格按照冲调比例量取,避免出现有多余奶粉的情况。奶粉勺直接与手接触,量取完要放回罐中。因此,爸爸妈妈们切记冲调前要彻彻底底把手洗干净。
第四错:用纯净水冲奶粉
正确:冲奶粉最好选用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即:白开水;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适合冲奶粉
桶装水一般是纯净水(含蒸馏水)或矿泉水,不要以为干净就用来冲奶粉。纯净水除去了各种的常量元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反而会导致营养素摄取不足;而矿泉水则恰恰相反,无论成人和幼儿,长期饮用都可能造成某种元素吸收过多。
有妈妈担心自来水会用氯化物残留,实际上自来水煮沸3分钟就可除氯。
第五错:用冷水或沸水冲奶粉
正确:冲奶粉的水温要根据奶粉罐上的建议,多是40摄氏度左右;冲奶粉的水必须是煮沸多的白开水。
生水细菌多,别说是小孩,就是大人喝多了也会拉肚子。冲奶粉时要准备开水他凉白开,混至合适温度后再加入奶粉;不要用冷水或沸水进行冲调,因为冷水冲调容易结团,沸水冲调会破坏奶粉的营养结构。
第六错:使劲摇奶瓶使奶粉溶解
正确:加好水和奶粉,套上奶嘴,冲调过程就结束了吗?还没,妈妈们还要依靠手腕的力量,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之在水平面上旋转。
常见的错误操作是,手握奶瓶使劲上下摇晃或者直接用筷子搅拌。这一错误时新手爸爸常犯的错误,他们总以“力拔山河”之力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会不断打嗝。质量好的奶粉基本溶解效果很好,只要轻轻晃动就可以全部溶解。
第七错:奶液泡好半天还在喝
正确:宝宝喝奶断断续续时,可以用暖奶器进行保温,但泡好的奶液恒温存放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一般超过两个小时就会滋生细菌,不易饮用。如果放置冰箱保存的奶液,取出后加热至40摄氏度即可,切勿加热煮沸而导致营养流失
第八错:奶瓶冲洗后不消毒
正确:奶瓶使用一次就要冲洗、消毒一次。奶瓶即使刷洗干净,也会有残留的奶渍,容易滋生细菌,所以一定要消毒。
消毒方法主要有煮沸消毒和消毒锅消毒两种。开水煮沸浸烫的方式比较麻烦,建议妈妈可以买一个消毒锅,可以一次消毒5-9个奶瓶,更加省时省心。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消毒后的奶瓶不要用纸巾或者干布擦拭。待其自然晾干即可,不要造成二次污染。
第九错:不要或用错奶瓶
正确:冲奶粉一定要使用正确的奶瓶,不要用看不到刻度或者完全没有刻度的杯子或者碗之类的,更不要误用PC奶瓶。0-6个月宝宝使用玻璃奶瓶,满7个月以后宝宝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最好是选用安全耐摔的硅胶奶瓶。塑料奶瓶质轻耐摔,适合外出携带使用,PPSU、PES的耐摔性、耐热性和清洁效果都比较好,而PP则一般,PC奶瓶存在双酚A潜在危险,目前市场已经停售。
注意这5个冲奶粉容易犯的错误
错误1、故意把奶粉冲得稀一点
奶粉喂养的宝宝们,通常会因为奶粉喝得不对而导致拉肚子、腹泻、胀气、便秘等问题,这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完善所导致的,而很多家长认为给宝宝冲的奶粉如果太浓就不好消化,同时还容易导致宝宝便秘,所以,在冲奶粉的时候会故意冲得稀一点。其实,这是新手爸妈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奶粉如果冲得太稀,会导致宝宝的蛋白质含量摄取不足,长期如此会令宝宝营养不良的。所以,家长们还是应按照奶粉罐上的正确奶粉添加量来喂养宝宝,需要说明的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在喝完奶粉之后可以多喝点温开水,给宝宝漱口的同时也可以预防便秘。
错误2、冲奶粉的时候总想多冲一点
实话实说,你是不是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总想着要多冲一点,好让宝宝吃得饱一点呢!这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的心理,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小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得还不够完善,如果奶粉吃多了,容易导致胀气,还容易吐奶,经常这样的话,宝宝的肠胃会吃坏的。
错误3、先加奶粉后加水冲
我们通常情况下冲奶粉都是先加奶粉再加水来冲,但其实这样是非常错误的,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先后的小细节,却隐藏着大问题。先加奶粉后加水,奶粉很容易结块,奶粉溶解得也不均匀,更不利于宝宝的消化。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加水,将水放到适量的刻度上,然后再加奶粉。
错误4、冲奶粉的时候总是上下摇晃奶瓶
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在冲奶粉后都是上下摇晃奶瓶,来让奶粉和水相互融合,这也是我们通常的习惯,却也是错误的冲奶粉的方式之一。上下摇晃奶瓶来让奶粉和水融合,这样的方式会让奶粉中的空气增多,以至于在宝宝喝奶粉的过程中会吃进不少的空气,从而导致宝宝腹胀或消化不良。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拿起奶瓶左右画圈摇晃,这样不会令奶粉在摇晃的过程中产生空气。
错误5、用开水冲奶粉等放温再给宝宝喝
很多妈妈冲奶粉都是用开水冲奶粉,等放温了再给宝宝喝,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用开水冲奶粉很容易打结,也会破坏奶粉当中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给宝宝冲奶粉应该用四五十度的温开水,冲完摇匀可以立刻给宝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