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百日咳 百日咳相关知识介绍
再谈百日咳 百日咳相关知识介绍
1.病因: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严重潜在致死性疾病,由于小于6个月婴儿不能被疫苗充分保护,该年龄段百日咳患儿住院率达80%,死亡率接近1%;我国百日咳疫苗从3月婴儿开始接种,但是百日咳最危险的是对于1个月左右新生儿,今天收治的患儿发病已经20天,也就是出生后20天出现症状,一周前症状最严重,有全身的青紫等窒息表现。
2.百日咳的并发症包括脑病、肺炎和呼吸暂停、惊厥、死亡,尤其小婴儿容易因痉挛性咳嗽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
3.百日咳发热不高,往往是低热,很多患儿甚至完全没有发热(也许有低热而家长没有注意到),热退后咳嗽症状加重,尤其是夜间咳嗽剧烈。
4.抗生素在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痉咳期的症状,但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到了痉咳期,这个时期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传染风险,避免疫情扩散,但是已经不能缓解患儿的症状,也不能缩短痉咳期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周围人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了。
5.所有儿童均建议接种疫苗,大龄儿童和成人建议加强免疫而接种疫苗。我们往往忽略了对青少年和成人接种百日咳疫苗,尤其是孕妇、照顾宝宝的家属、育婴师等。今日收入的患儿的母亲在分娩前一周有剧烈咳嗽,考虑是准妈妈感染百日咳后传染了新生儿,建议孕妇接种百日咳疫苗,准备照顾宝宝的其他家属,比如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应该接种百日咳疫苗(有点难度)。
6.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会明显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比例达60%以上。
7.再次强调:妊娠20周以上孕妇如果不确定近10年曾经接种百日咳疫苗,建议再次接种疫苗,可能与新生儿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建议接种疫苗,否则容易通过家庭成员把百日咳传染给新生儿。
8.治疗首选克拉霉素(≥1月婴儿,7.5mg/kg BID,最大剂量1g/天,疗程7天)或者阿奇霉素(<6月婴儿,10mg/kg ,每天1次,疗程5天。6月,第一天:10mg/kg,第2~5天,5mg/kg。最大剂量每天250mg)。参考文献(Heininger U.Pertussis: what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should know.Pediatr Infect Dis J. 2012 Jan;31(1):78-9. doi: 1.1097/INF.0b013e31823b034e.)其他药物可以选择TMP-SMX
9.咳嗽剧烈的可以用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缓解症状,存在窒息风险的,可以考虑呼吸机辅助通气,存在呼吸衰竭的,可以考虑体外膜肺治疗(ECMO).
10.感染者应隔离到病后40天,密切接触者观察3周。
注意:此文来自网友分享,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不可擅自滥用
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是什么意思
百日咳患者通常会有剧烈的痉挛性咳嗽,患儿常咳得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最后咳出大量粘液,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如此一日发作几次乃至30-40次,尤以夜间明显,年龄愈小,病情愈重。3个月的婴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屏气、青紫、窒息甚至出现全身痉挛、意识丧失乃至死亡。也可能合并脑病,均可导致脑缺氧和脑组织损害,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急性支气管炎是怎么引起的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生物性病因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感染
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A和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2l、鼻病毒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百日咳杆菌,也可以是本病的病原体,常见于年轻成人。
早年认为百日咳为儿童疾病,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家在年长儿童和年轻人中本病增加,旧金山市的一项研究表明咳嗽≥2周的153例成人中有12%证明为百日咳杆菌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亦常怀疑为本病的致病菌,但除非在新生儿、人工气道或免疫抑制患者,至今没有“细菌性支气管炎”的确切证据。
2、非生物性致病因子有矿、植物粉尘,刺激性气体(强酸、氨、某些挥发性溶剂、氯、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溴化物等),环境刺激物包括臭氧、二氧化氮、香烟和烟雾等。
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发病原因之后,对于应对疾病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轻松的做好预防工作,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生活中要多留意孩子的身体,发病症状及时治疗。
百日咳百日是怎么回事
有许多家长都听说过孩子在小时候很容易出现百日咳,大多数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都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发病人群多是小孩子,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因为咳嗽时间比较长,所以 被称为百日咳,但有很多人对百日咳百日不太很了解,那么,百日咳的百日指什么呢?
百日咳,本病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其症状为阵发性、痉孪性咳嗽,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谓“百日咳”。
护理:
患儿应按呼吸道传染病早期隔离,卧床休息,室内空气宜清新流畅,避免过冷或过热,以免 刺激患儿而引起阵咳。适当让患儿到户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饮食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汁或半流汁,呕吐者宜少量多餐。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煤烟、哭叫等不良刺激,以免加重咳嗽 症状。
百日咳该如何进行预防
想要做好百日咳的预防就应当及时发现并且隔离病人。百日咳一般起病后隔离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进行消毒处理;要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已列入常规预防接种计划之中;对于婴幼儿及体弱的接触者,可给予百日咳多价免疫球蛋白作被动免疫,还可用红霉素作药物预防。
生育年龄妇女血清中保护性抗体效价一般都不高,因此多数新生儿都未能获得被动免疫保护,故应尽早安排主动免疫。现在主张出生后2个月开始接种3次百日咳疫苗,每次间隔时间8周。第3剂后6-12月(大约15-18月龄时),再给第4剂,入托儿所前再予强化剂。6岁以上,百日咳疫苗现不做常规处置提出,但随着疫苗性能的改善,加之某些成年人患病时病情严重,可能需要对此再做考虑。
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含有灭活百日咳杆菌以及明矾沉淀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的悬液(DTP)(百白破)。免疫接种不能提供终生保护。接种者4年内接触约80%可以获得保护,而未免疫对照组类似接触时,80%-90%将患百日咳。百日咳疫苗的预防功效,在英国 1977-1979年和1982年的流行中,得到确切证明,这是疫苗接种率将至极低水平3-5年后发生的,结果上报的百日咳达170000例以上,包括 42例死亡,主要为5岁以下的幼儿。日本和瑞典也有过因为疫苗接种减少而发生类似爆发流行性事件。
注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后,常发生注射处疼痛和发热、高度激惹等反应。注射后急性脑病的发生率不详,但肯定是很少的,应用百白破疫苗是否会使患儿发生慢性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总风险增加,也在也尚未清楚。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及百日咳免疫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百日咳对幼儿的危害性。
百日咳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很多人都觉得百日咳就是咳嗽,不会有其他症状,其实并不是,百日咳除了咳嗽之外,还有其他的相关症状,只是打击都不知道而言。那么,百日咳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1、婴儿刚患百日咳的时候,跟感冒有点相似,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尤其是晚上咳嗽的厉害,而且可能会在1-2个星期变成阵咳。
2、婴儿百日咳出现阵咳的时候,婴儿会有很多流鼻涕的情况,也会在咳嗽的时候流眼泪、脸红红,咳的厉害的时候,会把吃的食物吐出来。
3、婴儿患百日咳后,会因为咳嗽的原因,导致身体很虚弱,不愿意动,而且因为咳嗽呕吐的原因,食欲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不愿吃东西的情况。
4、婴儿百日咳的时间很长,可能会在阵咳后的2-6个星期,才有可能会慢慢的恢复,而且恢复期也大概需要1-2个星期才行,所以才叫百日咳。
百日咳怎么检验
一、检查
1、细菌培养 目前认为鼻咽拭培养法优于咳碟法。培养越早则阳性率越高,卡他期培养阳性率可达90%,发病第3~4周阳性率仅50%。在阵咳时或阵咳后采样阳性率较高,若培养基中含青霉素可以减少其他细菌生长,更有利于百日咳杆菌的生长。
二、血清学检查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目前多采用百日咳杆菌毒素和丝状血凝素作抗原来检测百日咳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阳性率达70%。恢复期血清阳性率增高,尤其对细菌培养阴性者更有意义。
(2)酶联斑点蛋白印迹法:采用抗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进行酶联斑点蛋白印迹法检测百日咳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百日咳毒素,特异性高,可作为早期诊断。
(3)单克隆抗体菌落印迹法:抗百日咳杆菌脂多糖和丝状血凝素单克隆抗体菌落印迹ELISA检测百日咳杆菌,48h即可在硝化纤维素膜上出现清晰蓝色斑点阳性印迹反应,可作为早期诊断。
(4)荧光抗体法:应用鼻咽拭分泌物涂片,然后加上吸附荧光的高价百日咳抗血清,30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适用于快速诊断,早期患者75%~80%阳性,但有假阳性,故不能代替培养法。
好了,小编已经介绍了百日咳到底该怎么检验。对我们来说只有正确的检验好疾病,我们才能对症治疗。百日咳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惹人烦的一种疾病,有时候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大家一定要牢记小编介绍的方法哦。
百日咳的治疗偏方
如果孩子长期咳嗽,久久不愈,则说明孩子可能患上了百日咳。百日咳除采用中西药综合治疗外,民间还有很多验方、偏方、饮食疗法,可以作为本病的辅助疗法,对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接下来,介绍百日咳的治疗偏方。
1、饴糖萝卜汁:白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每次取白萝卜汁30ml,调加饴糖20ml,再加沸水适量,搅匀,顿服,每日3次。
2、冰糖鸭蛋羹:冰糖50g,加热水适量,将冰糖搅拌溶化,冷却后,打入鸭蛋两个,调匀,放蒸锅内蒸熟。一顿或分次食用,每日1剂。
3、花生糖蘸:冰糖500g,放在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至不粘手时,停火。趁热加入炒熟、去嘴尖的花生米250g,调匀,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再将糖压平,待稍冷,用刀划成小块,冷却后,掰开即成,本品有清肺、润燥功效。
4、鸡苦胆汁加白糖:鸡苦胆汁加白糖适量,开水送服。1周岁以内小儿,3日服1个鸡苦胆汁;2周岁以内小儿,2日服1个;2周岁以上小儿,每日1个。
5、大蒜疗法:用紫皮大蒜制成50%糖浆,5岁以内,每次5—10ml,5岁以上,每次15—20ml,1日3次,连服7天。
6、猪肚洋葱食疗:猪肚1 个、姜3 片、洋葱半个、雪里红30 克。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加盐少许即可。每日1 次,连汤吃1/3个猪肚,连吃15 天。主治百日咳初咳期,适用于体质虚弱者。
咳嗽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核桃仁
有润燥、化痰、止咳、定喘的功效,故百日咳者宜食。中医研究院《中医验方汇编》中曾介绍:“治小儿顿咳,剥食核桃仁,每日早晚嚼服核桃仁3个。”《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中亦说:百日咳宜用“核桃30个,剥开皮壳,留仁与紫衣,每次服3个,早晚各服1次”。民间中也常用核桃仁9克,捣烂,加冰糖适量拌匀,每日早晚用开水冲服。
冬瓜
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还说它能“治痰吼,气喘,可以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冬瓜子仁也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也曾介绍:“百日咳剧烈咳嗽,用冬瓜子仁15克,加红糖适量捣烂研细,开水冲服,1日2次。”故凡小儿百日咳者,均宜服食冬瓜或冬瓜子。
芹菜
又叫早芹、药芹。有清热平肝作用,对肝火犯肺型百日咳,食之尤宜。《食物疗法》中曾介绍:“治百日咳:芹菜全株500克,洗净捣汁,加食盐少许,隔水温热,早晚各服1酒盅,连服数日。”
梨
性凉,有化痰、润燥、清肺的作用。百日咳多为外感时邪、内蕴痰热、阻碍肺气宣降所致,梨能化痰止咳,清肺润燥,故对小儿百日咳偏热者尤宜。
治百日咳的17种食疗偏方
大蒜
据中国红十字会通讯组介绍,用大蒜60克切碎,加入冷开水300毫升,浸10小时后取汁加入白糖适量,5岁以上小儿每次服15毫升,5岁以下减半,每2小时吃1次。经201例百日咳患儿服用,有效率达95%。民间也有用大蒜1个,去皮切碎同橘饼1个,加水1碗,煮汤服食,对小儿百日咳者颇宜。
胡萝卜
性平,味甘,能止咳嗽,百日咳患儿宜食。《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说:“小儿百日咳;胡萝卜120克,红枣10个,水3碗,煎至1碗,随意饮服。”民间中也有用胡萝卜500克,挤汁,加蜂蜜适量调服。
萝卜
有化痰热、止咳嗽的功用。《日华子本草》中就有萝卜“能消痰止咳”的记载。马文飞《食物疗法》中还介绍:“治百日咳:白萝卜500克,冰糖60克,萝卜切片,水煎,1日3次分服,需连续服。”此外,萝卜的种子也有化痰涎、止咳喘的功用。《江西中医药》曾报道:“治百日咳:白萝卜籽,焙燥,研细粉。白砂糖送服少许,1日数回。”凡百日咳患儿,均宜用萝卜捣汁,或用萝卜籽煎水服。
马齿菜
又称马齿苋、马踏菜、酸味菜、安乐菜。有清热作用,民间认为小儿百日咳者宜食之。据《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年第3期中介绍:治疗小儿百日咳,单用马齿菜制成50%的马齿菜糖浆服食,一般连吃3天后,咳嗽减少,发作时间缩短,症状也随之减轻。
刀豆
性平,味甘,主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曾说:“小儿百日咳,用刀豆子15克,水煎去渣后,加冰糖或蜂蜜适量饮服。”《江西中医药》杂志早在60年代就有介绍:“治百日咳:刀豆子10粒,打碎,同甘草3克,再加冰糖适量,水一杯半,煎至一杯,去渣顿服。”
冬瓜
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还说它能“治痰吼,气喘,可以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冬瓜子仁也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也曾介绍:“百日咳剧烈咳嗽,用冬瓜子仁15克,加红糖适量捣烂研细,开水冲服,1日2次。”故凡小儿百日咳者,均宜服食冬瓜或冬瓜子。
梨
性凉,有化痰、润燥、清肺的作用。百日咳多为外感时邪、内蕴痰热、阻碍肺气宣降所致,梨能化痰止咳,清肺润燥,故对小儿百日咳偏热者尤宜。
金橘
有理气、化痰的作用。《中国药植图鉴》中说:“金橘治百日咳。”患有百日咳的儿童,宜用金橘煎水或泡茶饮。金橘用糖腌压饼,名金橘饼,百日咳者嚼食之,亦颇适宜。
罗汉果
能清肺热、止咳嗽,对百日咳者亦宜。《岭南采药录》载:“罗汉果理痰火咳嗽,和猪精肉煎汤服之。”福建民间对百日咳患儿,常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一同水煎服。
橄榄
又叫青果。有清肺、顺气、化痰、止咳的功用。《本草再新》还说它“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对百日咳的儿童,宜用橄榄20粒,同冰糖煎水分3次食用,民间也用橄榄3~5粒,同萝卜1个,煮水代茶饮,连食几天。
花生
性平,味甘,除有补脾润肺作用外,还能化痰止咳。《药性论》指出:“花生生研用下痰,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吉林医学》中介绍:“治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煎汤服。”民间也认为百日咳者宜食花生,常用花生仁15克,西瓜子15克(捣碎),冰糖30克,水煎当茶喝,并吃花生仁。
核桃仁
有润燥、化痰、止咳、定喘的功效,故百日咳者宜食。中医研究院《中医验方汇编》中曾介绍:“治小儿顿咳,剥食核桃仁,每日早晚嚼服核桃仁3个。”《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中亦说:百日咳宜用“核桃30个,剥开皮壳,留仁与紫衣,每次服3个,早晚各服1次”。民间中也常用核桃仁9克,捣烂,加冰糖适量拌匀,每日早晚用开水冲服。
冰糖
为白砂糖经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故称冰糖。《本草再新》说它能“止咳嗽,化痰涎。” 百日咳患儿宜煎水喝或含化食用,所以,不少止咳的单方中都用到它。白糖、冰糖和红糖的效用不同。红糖有行血化瘀的作用,适宜妇女经期或孕妇产后食用;而冰糖、白糖能清热、消炎、去火气、止热咳、化浓痰,百日咳的儿童食用冰糖,有化痰止咳的效果。
麻雀肉
性温,味甘,古书虽未见“雀肉止咳”的记载,但百日咳的患儿宜食之。《吉林中草药》介绍:“治百日咳:麻雀肉1只,冰糖三钱,炖熟,每服1只。”据《福建中医药》杂志 1961年第5期报道:对百日咳者,用麻雀1只,拔去粗毛,在火上烤焦,去内脏,洗净炖服,每日1只,至愈为止。报道中说,曾用此法试治84例小儿百日咳,结果全愈者61例,显著进步者11例,无效者仅2例。
百日咳怎么治疗 小儿百日咳怎么治疗 治百日咳的偏方
蝗虫
俗称蚂蚱、蚱蜢,百日咳患儿宜食之。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曾有记载:“治鸬鹚瘟,其症状咳嗽不已,连作数十声,类哮非哮,似喘非喘,小儿多患此:蚱蜢十个,煎汤服。”所谓“鸬鹚瘟”,即是百日咳的古代名称。《常见药用动物》中也介绍:“小儿百日咳:飞蝗30个,生甘草5克,共研细末,每次1 克,日服3次。”由此可见,蝗虫不仅是中国北方民间的食物,同时也是百日咳患儿的药物。
何首乌
是民众熟知的滋补肝肾的药食兼备之品,百日咳患儿也宜食之。据《广东医学》杂志1964年第4期中报道:治疗百日咳,取何首乌4~8克,甘草2~3克,每日煎水分4~6次服食。经治35例百日咳患儿,结果治愈27例,好转(指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时短暂)4例,无效者仅4例。经观察,对无合并症,特别是用各种抗菌素疗效不显或晚期病例,有明显疗效。
芹菜
又叫早芹、药芹。有清热平肝作用,对肝火犯肺型百日咳,食之尤宜。《食物疗法》中曾介绍:“治百日咳:芹菜全株500克,洗净捣汁,加食盐少许,隔水温热,早晚各服1酒盅,连服数日。”
百日咳患儿宜食的六种物品
1、大蒜
据中国红十字会通讯组介绍,用大蒜60克切碎,加入冷开水300毫升,浸10小时后取汁加入白糖适量,5岁以上小儿每次服15毫升,5岁以下减半,每2小时吃1次。经201例百日咳患儿服用,有效率达95%。民间也有用大蒜1个,去皮切碎同橘饼1个,加水1碗,煮汤服食,对小儿百日咳者颇宜。
2、胡萝卜
性平,味甘,能止咳嗽,百日咳患儿宜食。《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说:“小儿百日咳;胡萝卜120克,红枣10个,水3碗,煎至1碗,随意饮服。”民间中也有用胡萝卜500克,挤汁,加蜂蜜适量调服。
3、萝卜
有化痰热、止咳嗽的功用。《日华子本草》中就有萝卜“能消痰止咳”的记载。马文飞《食物疗法》中还介绍:“治百日咳:白萝卜500克,冰糖60克,萝卜切片,水煎,1日3次分服,需连续服。”此外,萝卜的种子也有化痰涎、止咳喘的功用。《江西中医药》曾报道:“治百日咳:白萝卜籽,焙燥,研细粉。白砂糖送服少许,1日数回。”凡百日咳患儿,均宜用萝卜捣汁,或用萝卜籽煎水服。
4、马齿菜
又称马齿苋、马踏菜、酸味菜、安乐菜。有清热作用,民间认为小儿百日咳者宜食之。据《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年第3期中介绍:治疗小儿百日咳,单用马齿菜制成50%的马齿菜糖浆服食,一般连吃3天后,咳嗽减少,发作时间缩短,症状也随之减轻。
5、刀豆
性平,味甘,主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曾说:“小儿百日咳,用刀豆子15克,水煎去渣后,加冰糖或蜂蜜适量饮服。”《江西中医药》杂志早在60年代就有介绍:“治百日咳:刀豆子10粒,打碎,同甘草3克,再加冰糖适量,水一杯半,煎至一杯,去渣顿服。”
6、冬瓜
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还说它能“治痰吼,气喘,可以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冬瓜子仁也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也曾介绍:“百日咳剧烈咳嗽,用冬瓜子仁15克,加红糖适量捣烂研细,开水冲服,1日2次。”故凡小儿百日咳者,均宜服食冬瓜或冬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