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的酿造工艺
食醋的酿造工艺
一、原料:
传统制法以黄酒糟为主要原料,但产量较低,现改为优质糯米。
二、辅料:
麸皮、稻壳、食盐、食糖。
三、配料:
糯米1000kg、麸皮1700kg、稻壳940kg、酒曲4kg、麦曲60kg、食盐40kg、食糖12kg。
四、工艺:
糯米→浸泡→蒸煮→酒曲→酒发酵→麸皮、稻壳→醋发酵→加盐→陈酿→淋醋→煎醋→成品。
五、操作:
1、浸泡糯米,要求米粒浸透无白心,一般冬季浸泡24小时,夏季15小时,春秋季18—20小时。然后捞出放入箩筐,用清水反复冲洗。沥干后蒸煮,要求熟透,不焦、不粘、不夹生。蒸饭取出后用凉水冲淋冷却,冬季至30℃,夏季25℃,然后拌人酒药,拌匀后装缸搭窝成“V”型,再用草盖封缸,防止污染和注意保温。
2、保持发酵品温,一般发酵4天后,饭粒上浮,汁有酒香气,再添加水分和麦曲、保持品温。24小时后开耙,以后每天开耙1—2次,直到酒醪成熟。
3、将酒醪中加入麸皮拌匀,取发酵好的成熟醋醅适量,再加少许稻壳及水,用手充分搓拌均匀,放于醅面中心处,再上复一层稻壳,不须加盖,进行发酵。
4、发酵3—5天后,即将上复稻壳揭开,把上面发热的醅料与下层醅料再加适量稻壳充分拌匀,进行过勺,一缸料醅分10次逐层过完,每天一次,每次皆添加适量稻壳,并补加部分温水。过勺完毕,原缸“露底”,料醅全部过到另一缸。
5、过缸后,应天天翻缸,即将缸内的醋醅全部翻过装入另一缸。期间应注意掌握温度。经过7天发酵,温度开始下降,酸度不再上升,即表明发酵完毕。
6、醋醅成熟后,立即向缸中加盐,并进行拼缸,做到缸满醅实,醅面上复一层食盐,缸口用塑料布封严,进行陈酿。封缸七天后,再翻缸一次,整个陈酿期20-30天,陈酿时间越长,风味越好。
7、将陈酿后的醋醅加水加色浸泡,进行淋醋,采用套淋法,循环泡淋,每缸淋醋三次。
8、将头汁醋加糖搅拌融化,澄清后过滤,加热煮沸,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存放。
六、一级香醋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色泽一深褐色,色泽明亮,无明显沉淀;香气一芬芳浓郁;口感一酸而不涩,香而微甜,无异味。
2、理化指标:浓度11—12°B'e;总酸-》6.4g/100ml;糖分≥1.5g/100ml。
白醋洗脸能变白 米醋和白醋哪个洗脸好
米醋。
米醋和白醋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醋酸,主要区别是在制作的工艺和原料上的不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酿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酿造醋又可以分为米醋和糖醋。
其中,米醋是用粮食等原料制作而成的。人工醋有可以分为色醋和白醋。其中,白醋是用醋精来勾兑的。所以,以品质来说的话,米醋会更好。
低度薏米酒酿造工艺
薏米主要产于福建[1],是一种具有滋补功能的食品原料,被誉为“谷物之王”.薏米含蛋白质13.7%(为米、面的3倍)、脂肪5.4%、碳水化合物64.7%(质量分数),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亚油酸、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此外还含有薏苡仁酯(coixenolide)、薏苡素(coixde)、阿魏豆醇(feruloy stigmasterol)、薏苡多糖A、B、C(coixam A、B、C),以及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特殊生理活性成分,其中薏苡仁酯具有防癌作用[2,3].现代医学研究报道,薏米食品可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并具有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低度酿造薏米酒是一种以薏米为主要原料酿造而成的酒精度为5%-8%的营养保健酒.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薏米的营养与保健成分,特别适合女性饮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薏米由仙游金沙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糖化酶(50000 U·g-1)由无锡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贵州酒曲、Q303纯种根霉曲由贵州轻工研究所提供;仙游酒曲产自福建仙游,市售;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由广东东莞糖厂酵母分厂提供;枸杞、红枣、糯米、蔗糖、安赛蜜均为食
波尔多红酒的酿造工艺
1、采收
2、破皮去梗
红酒的颜色和口味结构主要来自葡萄皮中的红色素和单宁等,所以必须先破皮让葡萄汁液能和皮接触,以释出这些多酚类的物质。葡萄梗的单宁较强劲,通常会除去,有些酒厂为了加强单宁的强度会留下一部份的葡萄梗。
3-1、浸皮与发酵
完成破皮去梗后,葡萄汁和皮会一起放入酒槽中,一边发酵一边浸皮。传统多使用无封口的橡木酒槽,现多使用自动控温不锈钢酒槽,较高的温度会加深酒的颜色,但过高(超过32℃)却会杀死酵母并丧失葡萄酒的新鲜果香,所以温度的控制必须适度。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将葡萄皮推到酿酒槽顶端,无法达到浸皮的效果,依传统,酿酒工人会用脚踩碎此葡萄皮块与葡萄酒混和此外亦可用邦浦淋洒或机械搅拌混合等方法浸皮的时间越长,释入酒中的酚类物质、香味物质、矿物质等越浓。当发酵完,浸皮达到需要的程度后,即可把酒槽中液体的部份导引到其它酒槽,此部份的葡萄酒称为初酒。
3-2、二氧化碳浸皮法
用此法制成的葡萄酒具有颜色鲜明,果香宜人(香蕉、樱桃酒等),单宁含量低容易入口等特性,常被用来制造适合年轻时饮用的清淡型红葡萄酒,如法国宝祖利(Beaujolais)出产的新酒原理上制造的特点是将完整的葡萄串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酒槽中数天,然后再榨汁发酵。事实上,由于压力的关系很难全部保持完整的葡萄串,会有部份被挤破的葡萄开始发酵除了能生产出具特性的酒之外,这种酿造法还可让乳酸发酵提早完成,好赶上十一月第三个星期四的新酒上市。
4、榨汁
葡萄皮榨汁后所得的液体比初酒浓厚得多,单宁和红色素含量都非常高,但酒精含量反而较低。酿酒师可依据所需在初酒中加入经榨汁处理的葡萄酒,但混合之前须先经澄清的程序。
5、橡木桶中的培养
此过程对红酒比对白酒重要,几乎所有高品质的红酒都经橡木桶的培养,因为橡木桶不仅补充红酒的香味,同时提供适度的氧气使酒圆润和谐。培养时间的长短依据酒的结构、橡木桶的大小新旧而定,通常不会超过两年。
6、酒槽中的培养
红葡萄酒培养的过程主要为了提高稳定性、使酒成熟,口味重和谐乳酸发酵、换桶、短暂透气等都是不可少的程序。
7、澄清
红酒是否清澈跟酒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关系,除非是因为细菌感染使酒浑浊。但为了美观,或使酒结构更稳定,通常还是会进行澄清的程序。酿酒师可依所需选择适当的澄清法。
8、装瓶
米醋和白醋哪个洗脸好
米醋和白醋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醋酸,主要区别是在制作的工艺和原料上的不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酿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酿造醋又可以分为米醋和糖醋。
其中,米醋是用粮食等原料制作而成的。人工醋有可以分为色醋和白醋。其中,白醋是用醋精来勾兑的。所以,以品质来说的话,米醋会更好。
做生腌蟹用黄酒还是白酒好
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黄酒和白酒是由不同的酿造工艺制作而成,所以导致黄酒和白酒的度数、味道会也会有所差异,其中白酒是粮食发酵后再经过蒸馏制作而成的,所以白酒也叫蒸馏酒,度数较高;而黄酒是用酿造工艺将粮食进行复合发酵形成的,形成的酒精度数较低,一般都是在18度左右。
而生腌蟹属于是咸鲜口味的食物,而白酒酒精浓度较高,腌制活螃蟹杀菌效果好,但酒精味道较重,可能会掩盖螃蟹的香味;而黄酒度数较低,并且酒香味浓郁,同时还会有一定养生作用,所以具体选择可以看个人喜好。
白酒是怎么酿造的
古代的白酒是如何酿造的?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古圣先贤酿酒的首选材料都是纯粮,而纯粮酿造的酒有一点跟酸酯分离的裸体酒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酒液都是浑浊的”,所以历史上经常把酒称作为——浊酒。
到了元朝才出现了蒸馏酒,但酿酒工艺还是在纯粮之中加入大曲、小曲或麸曲,然后在窖室中进行发酵,到了一定程度后粮食中的糖分会转化成乙醇,酒浆初成后再进行过滤,入酒甑蒸馏。酒甑在古代又叫天锅,形状像个大蒸笼。在锅中烧水,将加了曲精之后的酒糟放入蒸锅里,用锅炉往蒸锅里压住蒸汽。乙醇的沸点是78.3oC,而水的沸点是100oC,所以在用蒸汽加热的过程中,水还没有沸腾,乙醇就已经先沸腾了,这样就可以将酒从酒糟里蒸馏出来。乙醇蒸汽会顺着锅盖上面的管子上行,经过冷凝后就得到了蒸馏酒。这就是传统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原理。
这种酒的第一个特征是用粮食发酵,酿造工艺被称为“纯粮固态发酵法”;第二个特征是一定要加曲。
好酒的酿造工艺标志有哪些?
什么叫曲?曲就是糖化发酵剂。粮食里的淀粉和糖必须要经过发酵才能转化为乙醇,而发酵需要有一个媒介来促进粮食的糖化,这个媒介就叫糖化发酵剂,也就是曲。
曲和老百姓家里蒸馒头用的酵母是一类东西。有一种说法叫“粮为酒本、曲为酒骨”,充分说明了“曲”的重要性。因为曲决定了酒的香味,曲里面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决定了酒的风格和味道。
曲有很多种。采用纯粮固态发酵法酿酒时加的是大曲,大曲是用麦子高温制成的,发酵期长,菌曲很长,微生物含量非常丰富。和大曲相对的是小曲,小曲是用米制成的,发酵温度低,发酵时间较短。最好的酒当然就是大曲酒,小曲的发酵方式及微生物、微量元素的含量跟大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曲叫麸曲,用这种曲做出来的酒就叫麸曲酒。现在的二锅头就属于麸曲酒。
好酒在酿造工艺上的三个基本标志就是“大曲、纯粮、固态”,这是传统的酿酒方法。不过显然现在的酒远非如此简单了。
冰酒葡萄酒的区别
第一是品类上的区别。
红酒是人们对于葡萄酒一种通称,即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酒品。按照不同的标准红酒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常用的一种就是按甜度来进行区分。即根据含糖量的高低,葡萄酒可分为: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冰酒是甜葡萄酒类下属的一种独特品类,与迟摘、贵腐、天然甜酒一样都属于甜葡萄酒。而大家所熟称的红酒,狭义上更多的是指含糖量较低的干红或干白。
第二是酿造工艺的不同。
红酒的酿造工艺是大家所熟知的,冰酒的酿造沿用了红酒的基础工艺,但相比之下更为复杂和严苛。冰酒的酿造,需要让秋时已经成熟的葡萄继续挂在枝头,充分接受自然的日照、风、霜冻,将浆果中的糖、酸等浓缩成精华。直至寒冬来临,在低至零下10度的夜晚对冰冻的葡萄进行采摘,并赶在日初之前完成采收工作,最后再经酒庄超低温发酵而成。
第三是风味和口感的不同。
在酒体的色泽上,白冰酒的酒体色泽如金、似琥珀般剔透;红冰酒则更显淡雅玲珑,有着梦幻般的亮泽和通透。冰酒在口感上有别于红酒的酸涩,给人感觉更多的是浓郁的香甜。冰酒中其实并没有人为的添加任何的糖分,其独特的风味是源于其特殊的酿造工艺。经过自然的脱水风干及冰霜雪冻,锁住了葡萄酒中最美妙的精华。在零下低温状态,冰葡萄的水分被冻住,但其糖份、果酸、葡萄籽油等有机成份不会被冰冻,这些最精华的物质在压榨时能较好的析出。所以,用于发酵的葡萄汁的含糖量就会非常的高。这使得冰酒能很好的综合酸味和甜味,给人一种愉悦的清新感。高品质的冰酒果香浓郁芬芳、沁人心脾,口感甘润爽口、甜美醇厚,饮后更是留香长久。
黄酒的生产制作
酿造原料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称小米学名:Setaria italica,中国古称“稷”。黍:又称黄米,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河南鹤壁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传统酿酒公元前200年的汉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根据现代学科分类,它涉及到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漫长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之形成极为纯熟的工艺技术。中国传统酿造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今天,我国大部分黄酒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