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14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常见14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剌风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发黄时,针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常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什么是针灸按摩
针灸治疗,成为中医美容、养生疗法,越来越被一些人当成是一种时尚。美容院里所用的针,当然是传统的银针,不过为了照顾顾客的想法,这些原本不会造成交叉感染的银针,还是被当成一次性的用品,在这方面,也增加了中医针灸治疗的成本。
针灸治疗,有的是主要针对肥胖,通过针灸降低食欲。有的可以针对面部长斑,面色蜡黄,气色不好等起到美容的效果。最常针灸的一个好穴位是足三里,长期在这个穴位针灸按摩,有起到长寿的作用。在迎香穴位针灸,对治疗鼻炎有效等。
知道针刺按摩的穴位后,其实自己在家也可以经常用手按摩那些部位,虽然没有针刺效果那么好,但中医都还是鼓励这么做,具有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医推拿手法,针灸按摩,可针对脸部的肌肉作大范围或局部的理筋手法,而使松弛掉的皮肤肌肉重新定位,进而使脸部更为紧绷,消除细纹。并可利用按摩手法针对皱纹周围的穴位重点按摩。同时另用拇、中指点按天容、天牖穴,食、中、无名指同时点按或点揉人迎、扶突、天窗穴。
注:天牖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手少阳三焦经。位置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推拿
推拿疗法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因为它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疗效显著,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在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趋向自然疗法,而首选非损害性疗法的愿望。对急、慢性痛症、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针灸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科,针灸治病、针灸美容、针灸减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因而深受保健者的欢迎。拔罐: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穴位,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常用外治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针灸疗法
想必大家都知道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科学难题,患上这种疾病的人是非常不幸的,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这个疾病。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就想着有没有中医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专家指出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比较好的方法就要数针灸了,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种治疗方法吧!
强直性脊柱炎常见于16~30岁的青年人,男性多见,早期的患者常常感到下背痛,早上身子僵硬,起床费力,活动后减轻,有时候会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患者处于初期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采用针灸夹脊穴之法,改善该病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夹脊穴位于背腰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背正中线旁边0.5寸,一侧17个穴位。通过针灸夹脊穴可以调节脏腑机能,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针灸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夹脊穴可有效缓解疼痛僵硬症状,改善患者的脊柱活动功能,延缓强直的发生。
大家看了上面文章专家的讲述后有没有觉得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很神奇呢?虽然不能治愈这种疾病,但是最起码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许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已经感到很欣慰了。不过大家在做针灸治疗的时候可不要到路边的小诊所进行,务必要到大一点的中医院做针灸。
肩周炎针灸效果好吗
很多患者在患上了肩周炎这种疾病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的恢复健康,都会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但是有些患者害怕西医治疗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也会想了解一下中医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我们今天就专门来讲解一下,中医里面的针灸对肩周炎的治疗过程。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选穴:
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辩证加减:
证属太阴经者加尺泽、阴陵泉;证属阳明、少阳经者加手三里、外关;证属太阳经者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配条口透承山。
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操作:
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肩周炎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常见的方法有爬墙锻炼: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
体后拉手:双手向后反背,由健手拉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抬拉,反复进行。外旋锻炼:背部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作上臂外旋动作,尽量使拳背靠近墙壁反复进行。
肾阳虚用针灸治
我今年78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今年夏天,因肺气肿到中医院的针灸科接受冬病夏治贴敷治疗。医生看到我因脚痛、脚踝肿胀,走路困难,就建议我针灸治疗。开始我不相信针灸的疗效,直到脚冷脚痛导致无法行走,才不得不进行针灸治疗。
仅仅治疗了6次,我的脚不冷不痛,肿胀感也消失了。后来医生得知我因前列腺增生憋不住尿,又给我加了几个穴位。这样,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医生说我是因肾阳亏虚才引起以上的症状,针灸治疗效果快且好。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赵俐黎说,针灸治病与中医开汤药一样,也需要辨证。证辨得准,效果就好。这位病人患有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时间长了,久病多虚,属于肾阳亏虚,水湿内停,所以出现出现下肢浮肿、脚痛、小便淋漓不尽等症状。这类人群从腰部往下,包括膝盖和脚,特别怕冷,尤其是冬天。根据中医理论,选用肾俞、命门、关元、气海等温补肾阳的穴位,使用艾条灸和温针灸的方法疏通经脉,驱散寒气,就很容易见效。
需要提醒的是,天气变凉后,肾阳虚的人容易感冒,要注意保暖,平时可以吃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调理一下。食物中山药、韭菜、麻雀肉等,都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阴虚怎样调理 经络养生
阴虚体质基础上所得的病针灸治疗效果不是太好,最好的方法是饮食和适当的中药,还有生活方式的调整、心态的调整。
卵巢早衰的可用针灸吗
卵巢早衰,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患者大多是一些中老年女性,患病的原因主要是卵巢功能衰竭造成的,卵巢早衰会引起不正常的闭经现象,卵巢早衰的患病原因有很多,所以它的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患者的现象是闭经,但是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孕,还有的患者会引起尿道炎。
针灸,是用针刺入患者体内来达到治病的目地的一种手段,这是中国一种历史很久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有很多作用,有减肥,调节内分泌紊乱,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那么,针灸可不可以用来治疗卵巢早衰呢?
针灸是可以治疗卵巢早衰的,目前为止,有很多的女性喜欢用针灸来治疗卵巢早衰,针灸治疗卵巢早衰有三类,第一种是肾阳虚型卵巢早衰,第二种是肾阴虚型卵巢早衰,第三种是气郁结型卵巢早衰疾病,针灸主要用不同的手法来治疗卵巢早衰,有很好的效果。
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疾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治疗卵巢早衰疾病,平时注意休息,饮食上也要注意,可以吃一些对卵巢有保护作用的蔬菜或水果,平时有空可以去做针灸,推拿等,疏通身体,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身体,好好照顾自己,关爱女性健康,防止卵巢疾病。
针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在对待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上,还是有很多禁忌的,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详细来了解针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禁忌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禁忌:
1.热势炽盛,大汗不止,脉象混乱,脉证不符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慎针刺。骨关节急性感染、结核、恶住肿瘤忌用针刹。
2.生活禁忌:对于身体过分疲劳和情绪过分激动者以及醉饱之后,应避免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骨关节疾病发生后,常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主动运动,有些疾病可作一些被动运动,促进恢复。
3.针刺部位的禁忌:人体重要脏腑、器官、脑髓、大动脉、某些大关节等处所分布的穴位,都有严格的针刺禁忌,下针时应十分慎重,注意安全。对骨痈疽、骨痨部位、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工业性骨中毒,均禁忌针灸。
针灸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也能改善四肢的麻木,但是同样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是有局限性的。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
都说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效果不错,那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你又了解多少呢?针灸是我们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疗法简单易行、应用广泛、作用明显且无毒副作用,深受医生和欢迎。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主要有哪些呢?我们下面来了解下:
体针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方法:每次选用3~5个穴位,用泻法。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夹脊穴、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耳针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针刺疗法取肾俞、环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要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它们纵贯人体,具有通表里、贯上下、行气血、营阴阳的作用。针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和反应,来调整人体的营养气血和脏腑功能,治愈疾病。针灸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正是根据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认识,循经取穴,辨证施治,尤其是通过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贯穿腰背部的经脉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是对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治疗做了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州针灸治疗面瘫哪里好
现代医学对针灸治疗面瘫已予肯定,有临床研究报道贝尔氏麻痹患者在发病10~20天的急性期没有明显好转者,行针刺治疗,有85%治愈,92.3%明显好转,对后遗症患者则不理想,但也有效。普遍认为,针刺治疗面瘫的机理是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等,针刺疗法被多版神经内科学纳入面神经炎治疗方案之一。
中医学对针灸治疗面瘫的认识可以从病因学与经络经筋学阐明。中医面瘫病症一般指面神经炎引起之面瘫,其病因为风邪所致,针刺可以疏风散寒通络,故针灸可以治疗面瘫。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如脑血管病),针灸也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络之效,同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面瘫时常取阳明经穴、少阳经穴与厥阴经穴为主,这是三条经脉循行于面部,尤其是手足阳明经和厥阴肝经分别行于口唇内外两侧,足阳明胃经分走于面部至额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以经络学说来讲,针刺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又可调节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
针灸可以直接作用于面瘫的病因与病位,因此,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
针灸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面瘫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其疗效是肯定的。因此,至今仍然是中医治疗面瘫病症主要手段之一。
现代医学对针灸治疗面瘫已予肯定,有临床研究报道贝尔氏麻痹患者在发病10~20天的急性期没有明显好转者,行针刺治疗,有85%治愈,92.3%明显好转,对后遗症患者则不理想,但也有效。普遍认为,针刺治疗面瘫的机理是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等,针刺疗法被多版神经内科学纳入面神经炎治疗方案之一。
中医学对针灸治疗面瘫的认识可以从病因学与经络经筋学阐明。中医面瘫病症一般指面神经炎引起之面瘫,其病因为风邪所致,针刺可以疏风散寒通络,故针灸可以治疗面瘫。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如脑血管病),针灸也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络之效,同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面瘫时常取阳明经穴、少阳经穴与厥阴经穴为主,这是三条经脉循行于面部,尤其是手足阳明经和厥阴肝经分别行于口唇内外两侧,足阳明胃经分走于面部至额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以经络学说来讲,针刺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又可调节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
针灸可以直接作用于面瘫的病因与病位,因此,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
颈椎病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
颈椎病针灸目前盛行于大街小巷,当然和颈椎病的发病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众所周知,随着电脑、汽车、电视、手机充斥着日常生活,这些“现代文明”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丰富、便利的同时,也给颈椎病埋下了隐患,颈椎病治疗方式众多,但是由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简验、有效,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化,继发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四型。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表现为颈肩疼痛,并放射至臂部或手指,颈部活动受限,重者可指麻无力及耳鸣头晕等症。系针灸主要治疗对象。本病以中年男性多见。
现代西医学采用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理疗乃至手术等,有一定效果,但尚无特效疗法,由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简验、有效,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正确选取穴位对于治疗颈椎病也显的很重要。
颈椎病针灸穴位选取如下
针灸是我国中医治疗的一颗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历程,已在许多病的治疗中显出其强大的威力。颈椎病的治疗也离不开针灸,它方便简单、无痛苦、见效快,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常见的进针方法有:进、退、捻、捣、搓、留。通常是将以上手法结合起来应用。
刺激强度有以下几种
强刺激:即采用较大幅度和较快的频率进行捻转、提插,甚至用更强烈的搓捣等方法,加强刺激;
弱刺激:即用较小的幅度和较慢的频率进行捻转、提插,有时仅以得气为度,使病人感受到较弱的刺激,多用于体质弱、耐受性差者;
中等刺激:即采用幅度和频率中等程度的捻转、提插,使病人得到中等强度的刺激,为临床最常用的刺激强度。
可根据以下情况取穴治疗:
(1)颈肩痛麻: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
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
对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对疼痛以走窜不定为主者,用强刺激针刺,且刺入较浅。
对肌肤麻木、肢体沉重、疼痛有定处、阴天发作者,宜针刺与灸疗同时进行,或兼用温针疗法。
(2)头痛: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
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
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
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对前头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上星、头维、印堂、合谷及疼痛部位。
(3)心慌:表现为心跳或快或慢。或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或有头昏眼花、胸前区疼痛。四肢发冷、血压升高等。多见于交感型颈椎病,或颈椎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患者。
针灸治疗以益气养血。清心安神为原则,选择的穴位有:心俞、神门、通里、巨阙、内关、脾俞、足三里等,皆用缓慢的针刺。若有心烦、易怒,可配合太溪、三阴交;若有气喘、不能平卧者,可配合肺俞、尺泽;若腹胀不适可加针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