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吃什么好
麦粒肿吃什么好
一、麦粒肿食疗方:
1.菊花甘草汤
1)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2)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3)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2.金银花露
1)原料:金银花适量。
2)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清沙牛蒡叶
1)原料:鲜嫩牛蒡叶250克,佐料适量。
2)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3)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4)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4.凉拌蒲公英
1)原料:鲜嫩蒲公英200克,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2)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麦粒肿,症见目赤肿痛之热毒诸症。
5.栀子仁粥方
1)原料:栀子仁6克(捣为末),粳米50克。
2)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3)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4)主治:麦粒肿,证属心肝火旺,症见目赤肿痛者。
6.薏米参叶粥
1)原料:薏苡仁(鲜者)50克,人参叶6克,粳米100克。
2)做法:人参叶水煎,取液200毫升。薏苡仁、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叶煎液及水适量,烧至沸后,文火炖至熟烂,供食用。
3)功能:健脾益胃利湿。(4)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症见病久或反复发作者。
7.拔丝山药
1)原料:山药500克,白糖150克。
2)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开水中烫过,沥干水分,置油锅内炸至五成熟,皮呈黄色捞出。炒锅内放油50毫升,文火烧至四成熟,放入白糖,至金黄色起泡时,倒入山药,将锅离火炒匀,即可食用。
3)功能:和胃健脾,固肾益精。(4)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正虚邪实,症见目赤肿痛反复发作者。
8.黄花菜汤
1)原料: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
2)做法: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即可。饮汤吃菜。服汤液200毫升/次,2次/日,早、晚服用。
3)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4)主治:麦粒肿红肿较甚者。
9.菠菜菊花汤
1)原料:菠菜籽30克,野菊花40克。
2)做法:菠菜籽、野菊花洗净,放入锅,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滤汁即可。饮服150毫升/次,2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4)主治:热毒型目赤肿痛者。
10.桑菊黄豆煎
1)原料:黄豆60克,杭菊花、冬桑叶各15克,白糖30克。
2)做法:黄豆浸泡、洗净,与杭菊花、冬桑叶同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服用200毫升/次,2次/日。
3)功能:疏风清热,消肿利水。(4)主治:麦粒肿属风热袭表者。
11.猪胰荸荠汤
1)原料:荸荠250克,蝉蜕10克,蛇蜕6克,猪胰脏1具。
2)做法:猪胰脏去衣膜,洗净,切块。荸荠洗净,切片,与猪胰脏同放锅内,加入蝉蜕、蛇蜕以及水适量同煮,至肉熟去蝉蜕、蛇蜕,加少许油、盐调味即可。服200~300毫升/次,1次/日,吃肉喝汤,佐餐。
3)功能:疏风消肿,清热生津。(4)主治:麦粒肿,症见病久不愈又复发者。
12.夏枯草煮鸡蛋
1)原料:夏枯草120克,鸡蛋1~2个,薄荷20克。
2)做法:夏枯草、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去壳,继煮,再加入薄荷,煮约10分钟即可。吃鸡蛋喝汤,剂/日。
3)功能:清肝明目。(4)主治:麦粒肿,证属病久邪盛正已虚者。
二、麦粒肿多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麦粒肿患者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以及口苦咽干等症状,呈热毒旺盛之证候,故宜选用清热凉血生津之瓜果、蔬菜,例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或多饮水、菜汤等导其毒热随小便而解。
2.麦粒肿患者除局部烘热赤痛外,常可兼见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等症状,故宜以清淡、易于消化吸收之食物为主,忌食辛热炙、肥甘油腻等助热生火之物,可选食稀粥、面汤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经常反复发作者,多因其脾虚气弱,正不胜邪所致,平时药食宜用扶脾益气、养血和营之品,例如山药、薏苡仁、当归,用以扶正托毒,驱邪外达。
三、麦粒肿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该病治疗以凉散为原则,选用药食要有助于清热解毒,忌食腥燥发物,例如公鸡、鲤鱼、虾、羊肉、猪头肉等,对辛辣煎炸刺激之品亦应忌之。
眼角白色的东西是什么 麦粒肿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临床上麦粒肿表现为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破溃面成白色,类似于白色的小疙瘩。
麦粒肿是什么引起的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
麦粒肿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麦粒肿可见于各个年龄层。
而霰粒肿是因为眼睑的睑板腺腺管出口堵塞从而形成的囊肿。它不痛不痒,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和麦粒肿的表现不太相同,霰粒肿多见于小孩。霰粒肿比麦粒肿更让人头疼,因为它容易反复发作,吃油炸、油脂类食物更容易导致复发。
麦粒肿不治疗会好吗 麦粒肿反复发作的原因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如果没有治疗彻底,麦粒肿会形成肉芽肿,所以,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用眼不卫生时,肉芽肿就会发炎化脓,复发为麦粒肿,从而造成了麦粒肿的反复发作。
因此,建议麦粒肿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造成麦粒肿的反复发作。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麦粒肿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很多人可能都得过麦粒肿,尤其是小儿。很多人都想知道麦粒肿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呢?为何会得这种疾病呢?这种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下面就让专家来给我们解答。
在睫毛也就是眼毛的根部有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它的内层还有一种腺体叫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如果这些腺体因细菌感染后产后急性化脓性炎症,这就是麦粒肿,也称为睑腺炎。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麦粒肿;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麦粒肿。
麦粒肿有什么表现呢?外麦粒肿俗称针眼,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皮肤疖肿是一回事。初起时,患儿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红肿,因为疼痛而不让人触摸。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
还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
那么,为什么会得麦粒肿呢?如经常用手揉眼,由于手经常接触许多不洁物品,往往常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有关麦粒肿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对疾病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麦粒肿相对来说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不可忽视,平时就要多注意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关键,尤其是小儿的卫生安全更应该注意。
引起麦粒肿的病因有哪些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炎症引起的细菌性感染,分据在外睑腺炎与内麦粒肿的不同部分腺体组织的参与。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皮脂腺感染,俗称“偷针眼,麦粒肿眼睑肿胀不明显。引发麦粒肿脓头的睑结膜和球突破障碍的主要原因,进入死胡同,也有的从睑板腺开口流量,个人可以刺穿皮肤。
有两种内部和外部的针眼,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土佝偻病或地球痛。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感染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为麦粒肿。小儿麦粒肿的原因是贫困儿童的免疫功能,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主动性,如果伴随着不良卫生习惯,脏手揉眼睛,容易造成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
还有小儿麦粒肿,当机体抵抗力减弱(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糖尿病)是很容易被攻击。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近视、远视、散光眼镜,没有及时校正,和眼睛疲劳的发生。不注意用眼卫生,干净的手,毛巾,手帕,擦眼睛,眼睑腺体的细菌入侵,会直接导致麦粒肿。
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却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疾病,其中眼部常出现的一个病便是麦粒肿,会带来的伤害也是相当多的,这既需要大家在生活中能及时了解引起麦粒肿的原因,然后能更好的因病去治和预防的,尽量的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眼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麦粒肿
由于近期天气比较热,人体油脂分泌就相对旺盛,分泌物再加上眼霜很容易堵住眼睑腺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就会进入腺管感染而诱发麦粒肿。麦粒肿一般分两种,即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外麦粒肿表现为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触及会疼,但症状很快会消失痊愈。内麦粒肿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影响其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感。
麦粒肿吃什么好
1、菊花甘草汤
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功效: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2、金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适量。
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功效:清热解毒。
3、栀子仁粥方
原料:栀子仁6克(捣为末),粳米50克。
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
4.薏米参叶粥
原料:薏苡仁(鲜者)50克,人参叶6克,粳米100克。
做法:人参叶水煎,取液200毫升。薏苡仁、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叶煎液及水适量,烧至沸后,文火炖至熟烂,供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
5、拔丝山药
原料:山药500克,白糖150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开水中烫过,沥干水分,置油锅内炸至五成熟,皮呈黄色捞出。炒锅内放油50毫升,文火烧至四成熟,放入白糖,至金黄色起泡时,倒入山药,将锅离火炒匀,即可食用。
功效:和胃健脾,固肾益精。
除了食疗,爸妈还要注意让孩子忌吃以下食物:
1、辛辣之品:京葱、洋葱、韭菜、蓼蒿、芥末等辛辣食物,能温阳而助风热时邪,并可耗损肺胃之阴,使肺胃积热加重,使风热时邪与肺胃积热搏结难去,不利于麦粒肿的早期康复,所以不要给孩子食用。
2、生姜:患儿不宜食用生姜。眼部炎症宜食用清凉散热之品,忌食温热辛散食物,生姜温热,且味辛走窜行散,既助火热,又伤阴液,眼部炎症者食用,将会加重病情。
3、腥膻发物:患有麦粒肿的孩子应忌黄鱼、鳗鱼、橡皮鱼、桂鱼、鳝鱼、黑鱼、鳊鱼、蟹、虾之类腥膻发物,否则导致风热之邪更盛、热毒愈益内盛,给治疗、康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麦粒肿吃什么好
一、饮食
一、麦粒肿食疗方:
1.菊花甘草汤
1)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2)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3)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2.金银花露
1)原料:金银花适量。
2)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清沙牛蒡叶
1)原料:鲜嫩牛蒡叶250克,佐料适量。
2)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3)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4)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4.凉拌蒲公英
1)原料:鲜嫩蒲公英200克,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2)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麦粒肿,症见目赤肿痛之热毒诸症。
5.栀子仁粥方
1)原料:栀子仁6克(捣为末),粳米50克。
2)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3)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4)主治:麦粒肿,证属心肝火旺,症见目赤肿痛者。
6.薏米参叶粥
1)原料:薏苡仁(鲜者)50克,人参叶6克,粳米100克。
2)做法:人参叶水煎,取液200毫升。薏苡仁、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叶煎液及水适量,烧至沸后,文火炖至熟烂,供食用。
3)功能:健脾益胃利湿。(4)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症见病久或反复发作者。
7.拔丝山药
1)原料:山药500克,白糖150克。
2)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开水中烫过,沥干水分,置油锅内炸至五成熟,皮呈黄色捞出。炒锅内放油50毫升,文火烧至四成熟,放入白糖,至金黄色起泡时,倒入山药,将锅离火炒匀,即可食用。
3)功能:和胃健脾,固肾益精。(4)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正虚邪实,症见目赤肿痛反复发作者。
8.黄花菜汤
1)原料: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
2)做法: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即可。饮汤吃菜。服汤液200毫升/次,2次/日,早、晚服用。
3)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4)主治:麦粒肿红肿较甚者。
9.菠菜菊花汤
1)原料:菠菜籽30克,野菊花40克。
2)做法:菠菜籽、野菊花洗净,放入锅,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滤汁即可。饮服150毫升/次,2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4)主治:热毒型目赤肿痛者。
10.桑菊黄豆煎
1)原料:黄豆60克,杭菊花、冬桑叶各15克,白糖30克。
2)做法:黄豆浸泡、洗净,与杭菊花、冬桑叶同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服用200毫升/次,2次/日。
3)功能:疏风清热,消肿利水。(4)主治:麦粒肿属风热袭表者。
11.猪胰荸荠汤
1)原料:荸荠250克,蝉蜕10克,蛇蜕6克,猪胰脏1具。
2)做法:猪胰脏去衣膜,洗净,切块。荸荠洗净,切片,与猪胰脏同放锅内,加入蝉蜕、蛇蜕以及水适量同煮,至肉熟去蝉蜕、蛇蜕,加少许油、盐调味即可。服200~300毫升/次,1次/日,吃肉喝汤,佐餐。
3)功能:疏风消肿,清热生津。(4)主治:麦粒肿,症见病久不愈又复发者。
12.夏枯草煮鸡蛋
1)原料:夏枯草120克,鸡蛋1~2个,薄荷20克。
2)做法:夏枯草、鸡蛋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去壳,继煮,再加入薄荷,煮约10分钟即可。吃鸡蛋喝汤,剂/日。
3)功能:清肝明目。(4)主治:麦粒肿,证属病久邪盛正已虚者。
二、麦粒肿多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麦粒肿患者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以及口苦咽干等症状,呈热毒旺盛之证候,故宜选用清热凉血生津之瓜果、蔬菜,例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或多饮水、菜汤等导其毒热随小便而解。
2.麦粒肿患者除局部烘热赤痛外,常可兼见发热恶寒、全身不适等症状,故宜以清淡、易于消化吸收之食物为主,忌食辛热炙、肥甘油腻等助热生火之物,可选食稀粥、面汤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经常反复发作者,多因其脾虚气弱,正不胜邪所致,平时药食宜用扶脾益气、养血和营之品,例如山药、薏苡仁、当归,用以扶正托毒,驱邪外达。
三、麦粒肿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该病治疗以凉散为原则,选用药食要有助于清热解毒,忌食腥燥发物,例如公鸡、鲤鱼、虾、羊肉、猪头肉等,对辛辣煎炸刺激之品亦应忌之。
预防麦粒肿的方法有什么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一:
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或脏物揉擦眼睛。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二:
注意休息,看电视、打电脑、写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增加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三: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四:
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五:
如果反复发生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3个麦粒肿,应当全面检查身体,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 重要诱因。
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麦粒肿是否传染
麦粒肿是我们经常说的眼科疾病的一种,经常发生于眼睑腺体周围,麦粒肿的分类有两种就是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我们只要找到了麦粒肿的发病原因还有发病机制的话,对于我们预防和控制麦粒肿的发病有很积极的作用的,那么下面我们来好好的讲解一下。
虽说麦粒肿是普遍常见于眼病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这个病以及名称都是非常陌生的,还有人多人都说麦粒肿是具有传染性质的,因此很多麦粒肿眼病的患者都会被排斥,那么到底麦粒肿传染吗。
作为一种顽固型疾病,麦粒肿容易复发,常用抗菌素眼药水如滴眼用利福平或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当还会留疤。麦粒肿就犹如眼睛长痘痘,当葡萄球菌感染眼部时,便会引发炎症、化脓,从而形成麦粒肿。那么麦粒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会传染呢?
专家均指出,麦粒肿是不会传染的。虽然有时候家里一人长了麦粒肿,发现其他成员也会长。这可能是因为家里卫生环境比较差,或者多人共用一条毛巾的缘故。因此至少3个月应该要换一次毛巾,并经常蒸煮消毒。
此外,由于我们的眼睑上有很多需要认真看才能看出来的小毛孔,当我们用手揉眼睛,用毛巾擦脸,或者用眉笔画眼线,脱戴隐形眼镜的时候,都可能会将细菌带到这些毛孔内,侵入眼睛的皮脂腺或睑板腺,从而引发麦粒肿。所以如果刘海太长,那么将细菌弄进眼睛的几率也很大。
至于有很多人说的”长针眼是因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或是”和长针眼的人对看自己也会长针眼”,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除非是长了麦粒肿的人用他摸过眼睛的手接触了你的眼睛,这倒是可能传染上麦粒肿。
已经上面的一番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于麦粒肿的发病因素传染方式都得到了一定的了解,其实麦粒肿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视疾病,并且保持一颗平常心而且一定要听医生的话配合医生的治疗,任何疾病都会不战而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