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石蝉草的功效与作用 化瘀散结

石蝉草的功效与作用 化瘀散结

石蝉草有化瘀散结之功效,外敷可治疗跌打损伤,还能抗癌,治癌肿。治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症。此外对于肺结核很有疗效。用于瘀伤结核:肺结核,石蝉草、石仙桃各15克,白及9克 水煎服。疔疮硬结,石蝉草、大蒜各30克 捣烂外敷。

藏红花泡水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 藏红花泡水完可以吃吗

可以吃。

藏红花这味药材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的功效,在泡水的时候会析出番红花甙、藏红花素、挥发油等有效物质,饮用这样的水对身体会起到一定的功效作用,而泡水后的藏红花虽然药用成分基本没有了,但药材本身也存在一定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成分,泡水完吃了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坏处。

面瘫可以艾灸吗

可以。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熏烤特定的穴位,有活血化瘀、驱寒除湿的功效,对面部神经也能起到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体质虚弱和风寒湿邪导致的面瘫有辅助治疗作用。

治疗荨麻疹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疏风散寒

调和营卫,可用桂枝汤加减,药用桂枝、芍药、荆芥、防风、生姜、甘草、大枣,或麻黄蝉蜕汤,药用麻黄、槐花、蝉蜕、浮萍、黄连、甘草;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荆芥、防风、桑叶、杭菊、蝉衣、金银花、苦参、生地、生甘草,或麻黄、连翘根、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炙甘草。

肠胃湿热

解表疏风化湿,通腑解毒,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药用防风、荆芥、连翘、薄荷叶、川贝、当归、芍药、白术、山栀、大黄、芒硝、生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茵陈、苦参。

血热

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药用犀角、地黄、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元参、黄连、黄芩、鲜茅根、芦根。

血瘀

活血化瘀,活血祛风,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或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药用桃红、红花、赤芍、当归、熟地、白鲜皮、防风、地肤子、生甘草,或黄芪、党参、炒白术、全当归、大生地、何首乌、白蒺藜、荆芥、珍珠母、茯苓、白芍。

虫积伤脾

消食合胃,化湿散结,用保和丸,药用炒山楂、半夏、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元曲;健脾驱虫,用乌梅丸,药用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柏、黄连、人参。

卫表不固

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防风、荆芥、党参、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气血两虚

调补血气,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炒白术、赤芍、防风、全当归、大生地、何首乌、川贝、白蒺藜、珍珠母、茯苓、白芍。

冲任不调

调理冲任,养血活血,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药用全当归、白芍、大生地、肉苁蓉、仙茅、菟丝子、炙甘草、夜交藤、珍珠母、丹参、黄柏、大枣。

外阴表皮样囊肿吃什么食物好

外阴表皮样囊肿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丹参、赤芍各15克,生蒲黄、五灵脂、夏枯草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水煎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2)皮硝50克,研粗末,敷于腹壁。适用:软坚散结。用于子宫前壁肌瘤、腹壁较薄者。

3)当归尾20克,白芷、桂枝、小茴香各15克,野艾叶30克。研粗末,置纱布袋内,置腹壁肌瘤处,上加热水袋,每次30分钟热敷。适用:化瘀散结。

蓍草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散瘀

蓍草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治血瘀经闭、腹部痞块、跌打损伤之症。治跌打损伤可配红牛膝、排风藤等,泡酒服用。

蝎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

蝎子草有很强的活血散瘀作用,对跌扑肿痛、瘀血红肿均有效。

蝉蜕对癌症有什么样的作用

草寇,别名:海南山姜、小草蔻、土砂仁、假砂仁。拉丁文名:Alpinia hainanensis K. Schum. 姜科、山姜属植物,为姜科植物

蝉蜕:有高度抗癌活性,明显镇痛作用。

中药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时脱落的蜕壳。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蝉蜕功效:发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蝉蜕主治: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目翳,小儿夜啼,破伤风。

中药蝉蜕作用

1.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3.镇静作用

4.抗惊厥作用

5.抗肿瘤作用

6.抗过敏作用

7.免疫抑制作用

功效的应用

1.中药蝉蜕性寒入肝,能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治肝红风热所致的目赤翳障,常与菊花、谷精草等同用,如蝉花散。

2.中药蝉蜕甘寒轻扬升浮,善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等症,常与生石膏、薄荷等辛凉泄热之品同用。本品又能利咽喉,用治风热郁肺,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等,常配伍胖大海、桔梗等。

艳山姜的果实。

石蝉草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目前,对石蝉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较少,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断链木脂素类、四氢呋喃木质素类、黄酮苷及其苷元类。含四氢呋喃木脂、素黄酮苷、阿拉波亭-4,7-二甲醚一8 -0-β-D-葡萄糖苷等。。

1、已报道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抗炎镇痛作用,促进伤口愈合,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2、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胃癌 石蝉草、黄药子3克 浸酒口服,能缓和症状。亦治食道癌。

3、消炎退肿,用于炎症痈肿:中耳炎肿,洗净,开水浸润,捣烂取汁,滴入洗净耳内,日2~3次。扁桃体肿 石蝉草、白花蛇舌草各15克,车前仁6克 水煎,频频含咽。

斑蝥的功效与作用 逐瘀散结

斑蝥可治疗风湿痛、神经痛等,疏通体内瘀血,疏通经络。以通经,破症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症瘕,狂犬咬伤,瘰疬,肝癌,胃癌等证。《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艾灸后多久同房比较好 艾灸适合什么时候做

建议白天上午的时候做最好。

艾灸主要是助灸火的温暖和热力及药物功效,达到一定疏通经络、疏通气血、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等功效作用。

正常来说是没有特定的进行时间规定的,但白天上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艾灸可以协助身体阳气生发,使艾灸效果更好。

石见穿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石见穿还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因其药性平和,不燥不寒,故被广泛应用于因血热、湿热所致崩漏、月经先期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疗效显著。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食物调理 山楂桃仁粥

山楂、桃仁各9克,荷叶半张,粳米60克。山楂、桃仁、荷叶加水煎煮,留汁再与粳米同煮成粥。每天1次,连用30天。

作用:化瘀散结,调理月经,改善女性内分泌。

肺癌患者饮食保健的4个偏方

偏方1:取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蝉衣、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萎皮15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日1剂。功效:益肺养阴,抗癌散结。

偏方2:取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功效:止咳平喘,补中养胃,防癌抗癌。

偏方3:取丹皮、生地各12克,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丹参、王不留行、野菊花各12克,五味子9克,夏枯草、海藻、海带,各15克。水煎服,日l剂,早晚服。功效:滋阴清热,化瘀散结。

偏方4:取鱼腥草30克,瓜蒌皮、八月札各15克,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各30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相关推荐

治疗子宫肌瘤的四个小秘方

1、疏肝散结汤【来源】印会河,《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柴胡9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参、赤芍、玄参、当归、夏枯草、海藻、昆布、海浮石(先煎)、牛膝15克,川贝母3克(研冲)。【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解】上述肿瘤与肝胆经脉循行位置与传感有密切关系。故立疏肝散结法用以治疗子宫肌瘤等肿瘤,从而达到脉道以通、气血乃行的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赤芍、丹参理肝经之血瘀;牛膝引药下行;牡蛎,海浮石、玄参、川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合而用之共收疏

艾灸对风湿有效果吗

艾灸对风湿有效果。 艾灸可温热散寒,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温阳补气,舒筋通络,有镇痛,修复组织,消炎,消肿,促进疾病恢复的功效

吃护胆调息方对胆囊息肉有效吗

护胆调息方成分解析 化石草(猫须草):黔岭常见草本植物,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症。 七叶胆:本品味甘苦性凉,能生津、补元气、清热解毒、健脾固精安神,对于抗癌、抗氧化、抗疲劳、抗溃疡、抗发炎、抗紧张、镇咳化痰、催眠、降血脂、保肝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亦已得到药理及临床研究的证实。 茜草根: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其性寒,味苦,入心、肝经,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

川红花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川红花和藏红花区别

川红花和藏红花虽然在外观和功效作用上都非常相似,很多人都会傻傻分不清,但并不是同一种药材,区别如下: 1、品种区别:川红花是菊科属植物的花卉,而藏红花为百合目鸢尾科植物的花卉。 2、性味区别:川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而藏红花性味甘、平。 3、功效区别:川红花主要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藏红花主要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的功效。 4、主治区别:川红花主要治疗妇科、跌打损伤等症,藏红花主要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等疾病。

治疗疣的方法

1、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痛。方药:普济消毒饮。黄芩8g,黄连8g,连翘15g,玄参10g,板蓝根15g,陈皮6g,桔梗8g,甘草6g,柴胡10g,马勃6g,生蒡子6g,薄荷6g,僵蚕6g,升麻6g。方解:方中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生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风热;玄参、马勃、板蓝根可清热解毒;配甘草、桔梗、陈皮以清热理气,疏通瘀滞;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行,且寓“火郁发之”之意。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加减:痒甚者,加蝉蜕、白藓皮。患部出血、疼痛,加栀子、银花、乳香、没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

1 发作期 王氏等重视化痰药的应用,拟基础方(石菖蒲、半夏、杏仁、白前各9 g,炙甘草、蝉衣各6 g),并辨证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206例,结果痊愈69例,临床控制72例,总有效率为92.3%。张氏用平喘验方(麻黄、杏仁、地龙、全蝎、川芎)加味,根据痰热、寒饮、痰湿、肺脾气虚等兼证的不同,分别配以清化痰热、温肺化饮、燥湿化痰、健脾补气之品,以收宣肺化痰活血、祛风解痉利气之功。李氏等针对哮喘痰瘀气滞的病机,自拟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苏子、葶苈子、桑白皮、杏仁、陈皮、地龙、桃仁等)以疏利气机、活血化瘀、涤

羊蹄草的功效作用 活血散瘀

羊蹄草还有很好的活血散瘀的功效,对于跌打损伤有很好的疗效,可配伍土牛膝,加强散瘀止痛之功,共捣烂,敷患处。

酢浆草的功效作用 凉血散瘀

酢浆草能凉血散瘀,用于出血,跌打损伤。治鼻衄、吐衄,甲用本品加盐煎服;治跌打青肿,鲜品搓伤处,并煎服。临床用本品加氯化钠捣碎成浆外敷治各种扭伤、血肿、感染有较好疗效。《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中药茜草可抑制癌细胞增生

茜草:有强烈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明显升高白细胞,治疗绒毛上皮癌。 功效分类:化瘀止血类中药 中药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南北各地均产。春秋两季采挖、去掉茎苗,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茜草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茜草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滞经闭,跌打瘀痛,风湿痹痛。 中药茜草作用 1、抑制血小板聚集 2、抗肿瘤作用 3、改善心功能 4、止血作用 功效作用的应用参考 1、中药茜草苦寒泄热,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尤多用于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用于血热吐

治疗子宫肌瘤的四个小秘方

1、疏肝散结汤 【来源】印会河,《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9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参、赤芍、玄参、当归、夏枯草、海藻、昆布、海浮石(先煎)、牛膝15克,川贝母3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解】上述肿瘤与肝胆经脉循行位置与传感有密切关系。故立疏肝散结法用以治疗子宫肌瘤等肿瘤,从而达到脉道以通、气血乃行的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赤芍、丹参理肝经之血瘀;牛膝引药下行;牡蛎,海浮石、玄参、川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