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十个月宝宝呵护重头戏

十个月宝宝呵护重头戏

重头戏1 注意宝贝活动居室的安全

宝贝到了10个月已经学会了爬行和坐,有人扶着就能够站起来,还能在扶持下摇摇晃晃地走起来。由于视野和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加上这一时期的宝贝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妈咪的扶持下到处都想去摸一把,天知道什么时候会闯出什么祸。因此,妈咪在安全上一定要多加防范。

呵护提示:

保持地板不滑,因为宝贝的步态很不稳定,走起来头重脚轻很容易摔倒。如果碰到带尖或棱角的物品就很危险,家里的这些地方都要安置防护用品,以防发生意外。

在家里为宝贝专门准备一个空旷的地方玩耍,周边的家具要固定好,以免宝贝拉、拽或攀爬时将其弄倒,砸伤宝贝。

小床、桌子、椅子都要远离窗户,10个月的宝贝攀爬能力很强,一不留神便有可能爬到窗户边,搞不好就会掉出去。

宝贝的小床床栏的高度要超过他们的胸部,玩耍的小桌子或吃饭的餐椅一定要稳固,避免翻倒使宝贝受伤。

重头戏2 为宝贝选一双合适的鞋

10个月的宝贝逐渐能扶着栏杆站起来了,平时喜欢在大人的腿上跳来跳去,这时妈咪最好为宝贝选择一双合适的鞋,这样有助于宝贝更好地学站、学走路。鞋的大小要适宜,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宝贝活动。太大的鞋宝贝一活动就掉下来;太小的鞋会挤压宝贝的脚,影响血液循环。通常,软底布鞋或粗毛线编织的鞋较适合这么大的宝贝穿,鞋帮稍稍硬一些,保护宝贝的踝关节。

呵护提示:

大小适宜的鞋应该是宝贝穿上鞋后站起来时,脚尖前有半个拇指大小的空间。这样,在宝贝站起来或走起来时正好脚顶到鞋前面。

宝贝的脚长得特别快,通常2个月左右就需要给他们换鞋了。妈咪要经常量一量宝贝脚的大小,及时为宝贝换上舒适合脚的鞋,保证宝贝能够活动方便。

重头戏3 帮助宝贝学会独自站立

10个月的宝贝已经能够爬得很好了,如果妈咪利用一些玩具或用品让宝贝学会独自站立,不仅有利于动作发育,对智力发展也大有好处。但刚开始学站立时,宝贝往往还不会从站立坐下来,常会陷入困境,或是长时间站立后由于筋疲力尽而很烦躁,哭闹不休。这时,妈咪都会很着急,甚至还会对宝贝不耐心。但这样做不利于宝贝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宝贝对学站失去兴趣。

呵护提示:

在宝贝的生活区安置小栏杆,妈咪可以在不同的位置用宝贝喜欢的玩具逗引,试图让宝贝扶着栏杆迈步。

一开始妈咪可以让宝贝靠着墙站,两条小腿分开,后背部和小屁股贴着墙,脚跟稍离开墙壁一点。然后,妈咪用玩具引逗宝贝,让宝贝兴奋地晃动身体,以此增强身体的平衡感。

待宝贝逐渐适应了,心理上也不害怕了,妈咪扶住宝贝的腋下帮助站稳,然后轻轻松开手让宝贝尝试一下独站的感觉。

如果宝贝还不能站稳赶快扶住,以免宝贝被吓着再也不愿练习。经过多次训练一般到了11个月,宝贝就能够独站得比较稳了。

宝贝刚学会站时动作还不够稳定,需要继续加强训练,以提高稳定性和持久性,为学走打下好的基础。

重头戏4 不宜给宝贝睡软床

宝贝的身体正在快速生长发育,包括脊柱也正在逐渐形成正常人体应该有的3个生理弯曲。可是宝贝的骨骼中有机质含量多,而无机质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非常有弹性,也很柔软,不容易发生骨折。但如果经常让宝贝睡在比较软的床上如弹簧床,就会影响生理弯曲的形成,导致胸曲、腰曲的曲度变小,久而久之形成驼背、漏斗胸。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腹腔里的脏器发育。

呵护提示:

可以给宝贝睡木板床,或既有弹性又不软的棕绷床,这样的床可以使脊柱处于正常的生理弯曲状态,不影响宝贝的脊柱发育。

总是让宝贝侧卧也不好,这样容易造成脊柱侧弯。

重头戏5 不要过分限制宝贝使用左手

人的手的动作是受大脑两个半球控制和支配的,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使用右手做事情。但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却习惯于使用左手,包括宝贝在内。因此,有些宝贝从婴幼儿时期就有了左撇子或右撇子的相应表现,如用左手拿积木,吃东西或抓物,别人给递东西时总是伸出左手去接。有些妈咪会担心,总是用左手会不会影响大脑发育,于是就开始限制宝贝使用左手。然而,这一时期是婴幼儿通过用手接触世界,促进大脑发育的关键时间,也是创造性使用手的最佳阶段。这种动作习惯是先天形成的(当然有些人是后天练习所致),并不会影响宝贝的智力发育。过分在意或加以限制,就会影响宝贝用手去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不仅影响宝贝的创造力发展,还容易影响宝贝的心理健康。

呵护提示:

这么大的宝贝习惯于使用左手没有必要加以限制,可以任凭他们随意使用。

最好的办法是让宝贝左右手一起并用,这样可以促进大脑的两个半球充分发展。

头三月的宝宝多抱抱好还是多躺躺好

宝宝刚出生的前三个月睡眠时间基本保持在二十多个小时左右,所以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家人没有必要抱。而且宝宝的骨骼很柔软,颈椎无法支撑头部的力量导致脊椎变弯,不利于宝宝骨骼的生长。将宝宝的身体放平可以减轻颈部的压力,有的妈妈认为抱起来可以更好的和宝宝交流,其实你可以在宝宝身边和他说话、按摩,宝宝同样可以感受到你的爱。

当宝宝醒了之后家长可以抱着他走走,但是手法一定要适当,三个月内的宝宝主要以横抱为主,宝宝的骨骼比较软,抱得时候要保护好他的脖子和腰,用一只手护着宝宝的背、脖子、头,另一只手托着屁股和腰,将宝宝的头贴近你的胸部,用胳膊护着宝宝的头部。这样既可以保护宝宝,当宝宝听到家人的心跳声他也会感到安全感。

宝宝的婴儿时期是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快速时期,而宝宝清醒的时刻都是黄金时刻,家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月龄来进行锻炼,例如:二个月的时候锻炼宝宝仰头低头,三个月的时候锻炼用肘支撑身体,再大一点锻炼坐、爬、走等。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多和宝宝说话,带宝宝出去走动,学习和探索外面的信息。

抱宝宝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抱宝宝之前,妈妈应洗净双手,摘掉手上的戒指,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肌肤,并待双手温暖后,再抱宝宝。

2、抱宝宝时,动作要轻柔,妈妈应当始终微笑地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动作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宝宝哭闹时,也不要慌乱。多数宝宝喜欢妈妈用平稳的方式抱着自己,这使他们感到安全。

3、满3个月前,宝宝颈部力量很弱,还无法支撑自己的头,所以妈妈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支撑着他的头。

4、将宝宝放下时,最安全的姿势是让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5、多数宝宝都喜欢玩在空中荡来荡去的游戏,如果宝宝不喜欢,应立即停止飞飞游戏,改用其他更具有安全感的抱姿。

6、每次开心的游戏之后,最好能静静地抱宝宝一会儿,让他安静放松一下。

十个月宝宝能吃蛋糕吗

十个月宝宝可以吃少量蛋糕。

十个月的宝宝可以吃一点点蛋糕,因为宝宝四个月之后就能添加辅食鸡蛋了,而且蛋糕比较松软,正适合六个月开始萌芽的宝宝作为磨牙食物。

但是不要给宝宝吃蛋糕里面的奶油,并且不要多吃,因为蛋糕糖分太多,会影响宝宝牙齿的萌出。

十个月宝宝可以吃螃蟹吗 十个月宝宝吃了螃蟹过敏怎么办

十个月宝宝吃螃蟹后出现过敏症状,首先考虑是不是由于螃蟹导致的过敏,因此要停止吃螃蟹,看症状会不会有所好转,这样也能防止症状继续加重。

如果十个月宝宝吃了螃蟹之后马上就出现过敏症状了,距离宝宝吃虾螃蟹的时间还不久,可以先让宝宝将吃进去的螃蟹先吐出来。使用催吐的方法,用手指伸入宝宝咽部压舌根诱吐,让宝宝将螃蟹吐尽为止。

如果十个月宝宝吃了螃蟹没有出现红疹等症状,只是腹痛、腹泻,考虑是螃蟹吃多了导致的。因为螃蟹比较寒凉,吃多久就会导致脾胃受寒而出现这样的症状。

可以用紫苏15克、生姜5片煎服,以止痛、止泻。

十个月宝宝吃了螃蟹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让宝宝口服抗过敏药物,皮肤痒的话还需要配合使用止痒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十个月宝宝吃了螃蟹后出现上吐下泻不止、呼吸急促的症状,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送医治疗,不得延误。

上吐下泻不止容易导致人体失水过多,造成酸碱失调或虚脱,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而呼吸急促则有可能是过敏引发的哮喘。

如果宝宝吃了螃蟹之后的过敏症状较轻,只是出现身上痒等轻微症状,首先要停止吃螃蟹,可以先观察一下,没有其他反应可以不用特意治疗。在之后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多喝水,饮食清淡,症状就会慢慢自愈。

0-6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法

1、新生儿早教方法

心灵发展特点:刚刚出生的小家伙似乎还不是十分习惯,以整天的睡眠来缓解初到人间的不适应;宝宝喜欢蜷曲着身体,被温柔地拥抱。

2、1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竖抱观景物、交谈、抓握听音、口嘴游戏、发声应和、逗笑、被动操、嗅觉和味觉开发。

3、2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选画、蹬踢彩球、侧卧、俯卧抬头、用勺喂食、触体感受。

4、3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拍打吊球、用肘卧撑、单肢遥控、坐抱、翻身90度、元音答话、见人就笑、识别爸爸。

5、4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注视小物体、追滚球、表示情感、拉坐、荡毛巾秋千、学坐、丰富触觉、练习侧翻身、学会舔食。

6、5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辨认物品、单手握物、手足戏球、学练180度翻身、藏猫猫、找妈妈。

儿童视力全方位防御战略

儿童视力全方位防御战略

很多儿童在三四岁时就戴上了眼镜。这么小就近视了吗?不,这些三四岁的宝宝并不是近视,而是弱视。弱视是指眼球内、外部均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情况。我国约有4000万名弱视儿童,婴幼儿弱视的发生率高达4%!0岁~3岁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

如果宝宝1岁时还不能稳定地注视、追随物体,学步时动作笨拙、经常碰撞,看电视时走得很近或眯着眼睛、歪着头,家长就要警惕了。

对宝宝来说,不仅眼疾治疗越早越好,眼睛发育的培养也如此。0岁~3岁是宝宝眼睛发育的最佳时期,家长们怎样帮助宝宝有双健康闪亮的眼睛呢?专家指出,全面营养、视觉刺激和视力呵护是三个要素。

全面营养,为宝宝眼睛发育打基础

全面营养是婴幼儿眼睛发育的基础。家长要重视防止宝宝偏食、挑食,注重食物多样化和荤素搭配。维生素A,DHA/AA,叶黄素等都在眼睛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宝宝的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动物内脏、奶类和蛋类;DHA/AA可从鱼类及贝类中摄取;深绿色和红黄色蔬菜如甘蓝,胡萝卜等则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

视觉刺激,促进宝宝眼脑互动

要让宝宝眼睛健康发育,视觉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专家建议各种视觉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好的培养手段,家长可以利用它提供相应的外部视觉刺激,让宝宝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的游戏过程,在愉快的亲子气氛中学得更好。

视力呵护,筑起宝宝护眼成果的防线

“内在全面营养+外在视觉刺激”为宝宝打造出健康明亮的眼睛,不能因日常呵护的小失误而功亏一篑。0岁~3岁宝宝的眼睛清澈、稚嫩,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在其眼睛呵护中的错误做法会影响宝宝眼睛的发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处处留心,比如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浴霸强光直射;

陪孩子看书、识字时,每隔20分钟要休息片刻;

从零岁起关注宝宝眼睛发育进程,每半年带宝宝做一次眼睛检查。家长只有了解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婴幼儿护眼知识,才能为宝宝打造出好的眼力。

十个月宝宝游戏

充满好奇心的宝宝——对任何事物都要探索,越阻拦,就越要去尝试。爸爸妈妈要多鼓励,积极主动教宝宝认知事物,不过分限制宝宝的行为;尽可能减少家里的不安全因素,如尖锐的物件、锋利的刀具等。

拾物入瓶

把钙片倒在纸巾上,妈妈同宝宝一起把钙片捡入瓶中。宝宝用食指和拇指能将钙片逐片放入瓶中。妈妈和宝宝比赛,看谁捡得快。宝宝放一片妈妈数1,放两片妈妈数2,看看宝宝能放进去几片。

练习用食指和拇指捡细小的东西,放入口径较小的瓶中,以锻炼准确松开手指的能力。宝宝放一个妈妈数一个,有赞美宝宝真棒的意思,让宝宝在心中跟着数,顺便练习数1、2。

吃蛋糕,识大小

将一块直径5~6厘米的完整蛋糕放在盘子上,旁边放一块切下1/4的蛋糕。给宝宝洗净小手,把盘子放在宝宝面前,让他“拿小的”,看看宝宝的反应。多数宝宝不听从命令而直接拿大蛋糕,有些宝宝会拿起小的给妈妈,自己仍然去拿大的。

说明小儿能用眼估量出蛋糕大和小,而且喜欢大的。

自己捧杯喝水

在有两个手柄的杯中倒入10~20毫升的温开水,让宝宝双手扶柄捧杯喝水。开始时妈妈可帮助托住杯底,宝宝拿稳后可以放手在旁边等候,待杯中的水喝完后加水。每次不超过20毫升,防止加水太多洒出来。喝水前可先给宝宝戴上围嘴。

让宝宝练习自己端杯喝水,渐渐减少洒漏。宝宝熟练地用杯喝水后,白天可以练习用杯喝奶,为最后告别奶瓶做准备。

扶物蹲下捡玩具

宝宝已能扶着凳子站立时,可把玩具推到宝宝身边,让宝宝一手扶凳子,另一手将玩具捡起。在捡物时宝宝学会一手扶凳子,弯腰后仍能保持平衡再站起来。

让宝宝练习从双手扶物进步到单手扶物,且弯腰移动后能保持身体平衡。宝宝逐渐学会单手扶物,身体与走路方向一致,而不再是横行跨步了。

找到进口和出口

用一个方形的小盒子,上方正中开一个圆口,在下方一个角上再开一个出口。将小球从上方的圆口投入,摇动盒子使宝宝听到球在里面滚动的声音,宝宝伸手来拿时,将盒子倾斜,使球从角的开口处滚出来。宝宝拿起盒子听不到声音,也找不到小球。妈妈再把球投入,看看宝宝能否让球从角的开口处滚出。

这个游戏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大手拉小手起步走

先看宝宝是否能一手扶家具向前走,如果能,表示宝宝身体能够平衡,可以开始牵着宝宝双手向前走步。如果宝宝仍然双手扶着家具横跨,牵手走步要等下个月才能开始练习。

双手牵着走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妈妈与宝宝方向一致,宝宝在妈妈前面,两人同时迈右腿再迈左腿;另一种方法是两人相对,妈妈牵着宝宝双手,宝宝向前,妈妈后退。宝宝喜欢面对妈妈,两人相对的走步会让宝宝学得更加放心。最好一边走一边数数:1、2、3、4,如同跳舞那样练习,宝宝既练了走步,又听熟了数数。

让宝宝离开固定的扶持物,练习向前方迈步。宝宝的双手被妈妈牵着走会举起,必须身体自身保持平衡才不致摔倒。这种练习可让宝宝保持自身的平衡,学会稳步地行走。每天练习1~2次,三五分钟即可。

寒冬养胃是重头戏

1、适当进补

中医认为冬季可进食温阳散寒之品,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甘味食物及中药能滋补脾胃,比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小米、南瓜等,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散寒之干姜、紫苏叶、生姜、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可以调理胃寒的病症。

2、腹部按摩

右手手掌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小圈逐渐大圈按摩36次,再用左手手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6次,能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3、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冬季天气寒冷,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所以要注意胃部的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个护肚能让胃部更加暖和。秋冬昼夜温差大,晚上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4、饮食应温淡软鲜

阳虚、气虚的人及胃病患者秋冬饮食应以温、淡、软、鲜为宜。进食热食为好,此外饮食应清淡、细软、新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十个月宝宝可以吃螃蟹吗

十个月宝宝虽然已经能吃多种辅食了,但螃蟹仍然是不能吃的。

因为十个月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够完全消化螃蟹中的蛋白质,很容易损伤脾胃,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另外,十个月宝宝的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螃蟹蛋白质的分子很容易直接透过肠壁进入宝宝的血液中,可能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让孩子更有幽默感的三种游戏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游戏一:做鬼脸

适合0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研究表明,刚刚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成人简单的面部表情,一些有趣的面部表情是培养宝宝

幽默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游戏方法:

1、对着孩子吐舌头,观看宝宝的反应。注意吐舌头时,速度要比较慢,以便孩子能够完整地观察到父母吐舌头的全过程,并学习模仿。

2、瞪着眼睛,使劲鼓起腮帮子,将宝宝的两只小手放在腮帮子两侧,轻轻地挤压腮帮子,然后往外吐气。

3、让孩子抓父母的耳朵,当他抓到耳朵时,对着他吐出舌头。

4、让孩子去摸父母的鼻子,当他摸到鼻子时,使劲皱眉,缩紧鼻子上部的肌肉。

贴心提示:

1、和比较小的孩子做这个游戏时,父母处于主导地位,重心在于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从这种游戏中获得一些愉快的体验,并尝试学习父母的动作。

2、和大一点的孩子游戏时,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重点在于鼓励他创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样。

游戏二:呵痒痒

适合1岁半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让孩子开心地笑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孩子天性好动,一些花样翻新的动作会带给他更多新鲜感,提高他参与的积极性,让他在活动中笑声不断。

游戏方法:

1、将孩子抱在怀里,呵他痒痒,让他在父母的怀里嬉笑着挣扎躲闪。然后停一会儿,当他期待父母再次呵痒痒时,继续游戏。

2、和孩子面对面坐在床上,以伸直胳膊恰好触碰到手指尖的距离为宜。父母身体前倾呵孩子痒痒,直到宝宝仰身倒在床上。然后父母坐直,等待孩子来呵痒痒。如此反复。也可以不设规则,大家瞅准机会出击,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

3、和孩子面对面站着,伸出胳膊呵他痒痒,追着他跑。

反过来,当孩子追着父母跑时,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父母可以假装跑不过,让他呵痒痒,然后缩成一团,不停地挣扎,用显得一败涂地的样子来逗他开心。

4、父母装出一副吓人的模样,张牙舞爪地假装要呵他痒痒,但并不真的呵他痒痒。让他体验到不同的幽默方式。

贴心提示:

1、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除了实实在在呵他痒痒之外,更多地要通过各种夸张的表情与动作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让他在父母这样的反应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幽默感。

2、和孩子嬉闹时要有张有弛,免得孩子过于兴奋而被呛到或者磕碰到。

游戏三:装傻

适合2岁以上孩子

推荐理由:

一些超乎寻常的行为与语言里面常常包含了更多幽默的元素。故意出错,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是与平时表现截然不同的行为都是训练宝宝幽默感的好素材。

游戏方式:

1、和孩子一起发出一些傻乎乎的声音,比如“哇啦啦啦”、“嗯……”、“蒙……”,然后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2、做一些违反常规的动作,比如假装搞错了,把袜子当帽子戴在头上在宝宝面前走来走去,然后恍然大悟似地发现自己的错误,装出一脸羞愧难当的模样。

3、故意说错话,比如把“妈妈”说成“爸爸”,“爸爸”说成“宝宝”,“电

冰箱”说成“电视机”等等,说的人一本正经,旁边别的大人则哈哈大笑。

听到别人笑,说的人则故意装出一副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哈哈大笑的样子,傻傻地追问:“你们笑什么?快告诉我,你们笑什么?”。

4、故意做错事或者说错话,然后自己恍然大悟地说:“哦,我说错了”。“呀,我又做错了。”假装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并且一副十分懊悔犯了错误的样子,但是就是不改正,偏偏总在犯同样的错误。

贴心提示:

1、在和孩子游戏时,父母要全副身心地投入,不能以敷衍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2、设计这种游戏时,最好能有些喜剧性的冲突效果,以增强游戏的幽默成分。

相关推荐

全方位保护儿童视力

视觉刺激,促进宝宝眼脑互动 要让宝宝眼睛健康发育,视觉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冯夏婷建议家长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0-3岁的宝宝进行眼睛发育的培养和诱导。各种视觉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好的培养手段,家长可以利用它提供相应的外部视觉刺激,让宝宝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的游戏过程,在愉快的亲子气氛中学得更好。例如,1岁的宝宝开始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家长可以通过重复微笑、噘嘴等动作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宝宝通过眼睛模仿、学习的能力。到宝宝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识别红、黄、蓝、绿

宝宝11个月护理重点

1、口腔护理 11个月的宝宝开始长牙,喂完奶后给宝宝喝些温开水,相当于漱口。也可以用纱布蘸上温开水给宝宝轻擦牙龈和口腔。乳牙长出期间,爸妈每天要给宝宝清除牙齿上的斑菌、软垢,以保持口腔清洁。 2、宝宝洗澡 在入水之前,先用温水将方巾蘸湿,轻轻地拍打一下宝宝的胸口、腹部,让宝宝对水有个初步的感觉,这样就不至于一入水而感到突然不适应。去除衣物之后,左手托住宝宝头颈部,右手托住宝宝臀部,轻轻放入澡盆。洗好后将宝宝抱离澡盆,用大浴巾擦干身体和头发,最后包上尿布、穿上衣服。 3、排便护理 培养宝宝独自坐便盆排便,起

孕妈妈实施运动胎教有哪些方法

宝宝需要的是母亲的呵护。那么怎样向胎宝宝传达母亲的爱意呢?这不但需要语言上的柔声细语、听觉上的优美乐曲,而且还需要有肢体的接触,温柔的亲昵,这也许是母亲的本能。摸一摸自己创造出来的小生命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不要小看它的作用,腹内的小宝宝可是有感觉的。 孕妈妈经常抚摩胎宝宝,可以激发胎宝宝对运动的积极性,一开始也许不会明显感到胎宝宝回应的信号,因为这种信号缓慢而有节奏。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才可能逐渐产生明晰的感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胎宝宝胎动的差异,能预示胎宝宝出生后活动能力的强弱。在正常情况下,胎宝宝

帮助宝宝学习坐立的小游戏

游戏1:大手拉小手 游戏要点:从仰卧到坐 在宝宝清醒,并且心情愉快的时候,让他仰卧在床上,然后妈妈用双手拉着他的小胳膊,慢慢起来,呈坐姿后,将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慢慢将宝宝放下,恢复仰卧姿势,重复进行3―6次。 在手拉手的过程中,宝宝会有一种安全感,坐起来后眼前不同以往的宽阔视野,会让宝宝兴趣昂然。 温馨提示:在游戏中要保持动作的轻柔,顺着宝宝的身体力量方向进行,避免拉伤或扭伤婴儿胳膊。 游戏2:站站坐坐 游戏要点:从扶着站到坐 5个月左右的宝宝脊部、背部、腰部越来越结实,可以和宝宝玩“站站坐坐”的游戏

十个月宝宝歌曲

1、勃拉姆斯摇蓝曲 明亮纯净的音符,愉快的旋律,一如孩子天真的儿语,使人也变得纯真而愉悦。水晶般宁静的音如同一阵柔和轻缓的和风,又象母亲慈祥的手拂过,跟随节奏的律动,让身体在轻轻的晃动里安。 2、音乐的瞬间 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虽然总共只有54小节,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3、儿童进行曲 《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

一家人玩的游戏

游戏:扮鬼脸 游戏方式:慢慢对着宝宝吐舌头、发出啊啊咿咿的声音,或鼓起腮帮子吹气、吹口哨,或挤眼、皱眉…… 解读:游戏动作主要锻炼孩子的口腔、舌头,为2个月以上宝宝的语言发展做好生理器官方面的准备。 提示: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适当调整速度和刺激程度,让宝宝有兴趣观察到整个过程,并学习模仿。此外,游戏中,父母要对宝宝先做如笑、咳嗽等动作,之后再说话,有利于促使宝宝产生积极的沟通愿望。 游戏:爬高山 游戏方式:妈妈面对面抱着宝宝靠坐在沙发上,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的双腿站在妈妈的腿上,宝宝在妈妈

十个月宝宝如何早教

十个月宝宝已经开始会走路了,这个时候宝宝走路还不是很稳,只能站立一小会儿;宝宝这个时候能听懂妈妈说话的意思,与妈妈可以简单交流了。这个时期宝宝的好奇心很大,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而且会主动要求到户外去。那么,十个月宝宝如何早教呢?只要我们了解十个月宝宝的特点,因材施教就可以了,那么下面就给妈妈们分享一下十个月宝宝的特点好早教方法。 宝宝已经会看图画了 十个月宝宝能够自己看图画,而且能够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宝宝通过眼睛看到的实物种类和数量已经收到了限制,我们就应该通过图画让宝宝认识更多的物体;父母在给宝宝选择

易导致宝宝脑震荡几种不良行为

一、哄睡类 1、使劲摇晃宝宝摇篮 摇晃摇篮这是新妈妈对宝宝常用的哄睡方法,当宝宝哭闹或睡不安稳时,一些心急的新妈妈便将宝宝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哭得越凶,妈妈也就摇晃得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2、将宝宝抱在怀中摇晃 很多新妈妈都会使用这招来哄宝宝入睡,但并不是每个新妈妈的抱姿都是正确的,而且晃的幅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新妈妈的抱姿不仅错误,而且摇晃宝宝的幅度也过于剧烈。 不良指数:★★★ 行为解读 这样的行为都容易造成“摇晃婴儿综合征”,形成宝宝脑震荡。因为摇荡会使宝宝的大脑与坚硬的颅骨相撞,宝宝的大脑还未

如何进行胎教

怀孕二十周呢主要是脑细胞的增殖,怀孕三十周的主要是,生产的和破解,要注意很好的胎教胎教的主要是对于胎教的主要是对于一些婴儿那有非常好的一个音乐天赋,婴儿的运动能力发展良好。 (1) 受过胎教的宝宝对音乐敏感,有音乐天赋。受过胎教的宝宝一听见音乐就会非常高兴,并随韵律和节奏扭动身体。 (2) 受过胎教的宝宝学发音较早。受过胎教的婴儿2 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时会发几个辅音,5 ~ 6 个月发出的声音就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 (3) 受过胎教的宝宝心理行为健康。这些宝宝一般情绪比较稳定,总是乐呵呵的,非常活

6个月宝宝出牙的症状 宝宝长牙该怎么护理

1、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的按摩宝宝红肿的牙肉,缓解宝宝的不适感,还可以给宝宝使用磨牙棒来缓解不适。 2、给宝宝添加的辅食要柔软易吞食,平时可以给宝宝围上围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3、妈妈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均衡,特别要注意添加维生素D和钙、磷等微量元素,保证宝宝健康的出牙。 4、妈妈在宝宝长牙期间要更加给宝宝呵护和关怀,能缓解宝宝烦躁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