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葱治病的验方

关于葱治病的验方

1、治风寒感冒

适量连须葱白、生姜、红糖煎服,或葱白5根与淡豆豉10克煎服,亦可用葱白数根,捣烂取汁,滴鼻,每天1次、每次2滴。

2、治胃痛

葱白30克加生姜15克,捣烂炒热,用布包好,趁热敷在胃部。

3、治鼻塞

用葱白一小把切碎煎成汤,用其蒸气熏鼻,或将葱白捣烂取汁,渗于脱脂棉内,将药棉塞入鼻腔。

4、治小儿蛔虫腹痛

葱白10根,洗净切碎,捣烂绞汁,调入麻油1~2匙,空腹服下,每天2次,连服3天。

5、治因受凉引起的咳嗽

连须葱白15克,梨1个,白糖30克,水煎,吃葱、吃梨、喝汤。

6、治小便不通

葱白一段,白矾25克,捣烂敷肚脐,或葱白切碎,加等量的盐炒热后,用布包好,热熨肚脐和下腹部,冷后再炒热再熨,每天1次。

7、治蜂伤

被黄蜂刺伤或毛毛虫蜇伤后,可立即用葱白切片擦患处,可立刻止痛消毒。

8、治轻度冻伤

将葱白捣成糊状,加食盐少许涂在患处,或将葱白切开,以平滑的切面轻轻擦拭冻疮患处,每天数次。

9、治头屑

先将葱白捣成泥,用纱布包好,轻轻拍打头皮,直到汁水均匀敷在头皮和头发上,过若干小时后,再洗去,即可将头屑轻易地洗净。

小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第2步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药》)

第3步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

第4步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第5步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济生拔萃》)

第6步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第7步治遗尿

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第8步治溃疡病属虚寒者

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第9步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第10步治痛经月经来潮时小腹冷痛

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质淡,苔白,疼痛处得热则舒,疼痛严重者呕吐,脉虚无力: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淡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各12克,延胡、党参各15克,炙甘草8克。

枸杞叶的治病验方

枸杞叶是指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其性味甘凉,可补虚益精,清热明目。既可入药用,亦可作为野蔬食用,如凉拌、煮粥、煲汤皆可。以下介绍几则入药验方:

糖尿病烦渴:枸杞叶30克,玉米须30克,天花粉15克,甘草6克,水煎,滤取药液,待凉后饮用。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急性结膜炎:枸杞叶60克,金银花9克,鸡蛋2只。加佐料煮汤,每日一次。

心烦失眠:枸杞嫩苗叶9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共煮粥食用。

夜盲、视物不明:枸杞叶60克,猪肝60克,白菊花12克,水煎,滤取药液后饮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口疮:鲜枸杞叶60克,或干叶3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用。连用一周。

痔疮:鲜枸杞茎叶120克,马齿苋90克,牛蒡根60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覆盆子治病验方

治阳事不起:

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

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

枸杞子八两,菟丝子八两(酒蒸,捣饼),五味子二两(研碎),覆盆子四两(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扬净),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百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

治肺虚寒:

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

治牙疼:

覆盆子嫩叶捣汁,点目眦三、四次。无新叶,干者煎浓汁亦可。

治眼睛不见物,冷泪浸淫不止,及青盲、天行目暗:

西国草,日暴干,捣令极烂,薄绵裹之,以乳汁浸如人行八、九里久用,点目中,即仰卧,禁酒、油、面。

治臁疮:

生覆盆子叶,瓦上煅干,研极细,干掺,纱扎,次日以新水湿去痂,又用温浆水洗拭掺药。

细辛的治病验方

第1步治风冷头痛,痛则如破,其脉微弦而紧:

细辛一两(净),川芎一两,附子(炮)半两净,麻黄一分。上细切,入连根葱白、姜、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连进三服。(《普济方》细辛散)

第2步治偏头痛:

雄黄(研)、细辛(去苗叶,为末)等分。上二味,再同研匀。每服一字,左边疼搐入右鼻,右边痛搐入左鼻。(《圣济总录》至灵散)

第3步治伤风鼻塞:

细辛、紫苏、防风、杏仁、桔梗、薄荷、桑白皮。煎服。(《方脉正宗》)

第4步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小青龙汤)

第5步治鼻塞不通:

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普济方》)

第6步治牙齿痛久不瘥:

细辛(去叶苗)、荜拨。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用半钱匕,水一盏,煎十数沸,热漱冷吐。(《圣济总录》细辛汤)

第7步治痰饮,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第8步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第9步治风入腹,切痛烦冤:

细辛、吴茱萸、干姜各半两,当归、防风各一两,芍药二两。上为末,每以半两,水二升,煮一升。温分三服,相续进之。(《元和纪用经》细辛汤)

第10步治口臭及匿齿肿痛:

细辛煮取浓汁,热含冷吐。(《圣惠方》)

第11步治耳聋:

细辛末,溶黄蜡丸鼠屎大。绵裹一丸,塞之。须戒怒气。(《龚氏经验方》聪耳丸)

第12步治虚寒呕哕,饮食不下:

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下。(《纲目》)

第13步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

细辛末,吹入鼻中。(《世医得效方》)

第14步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

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第15步口舌生疮:

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第16步鼻中息肉:

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山楂治病验方

1、高血压

方剂:焦山楂9克,草决明12克,白菊花9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健脾、消食、降压,适宜于高血压病人饮服。

2、高血脂

方剂:山楂20克,何首乌20克。

制法:将山楂与何首乌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化积消食,降胆固醇,适宜于高血脂病人饮服。

3、冠心病

方剂:山楂片、丹参各10克,麦冬5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功效:能软化血管,适宜于冠心病人饮服。

4、动脉硬化

方剂:山楂12克,何首乌15克,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加入水用文火煎煮50分钟,滤汁后加入糖拌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补益肝肾,平肝潜阳,舒张血管,适宜于动脉硬化者饮服。

5、肥胖症

方剂:鲜山楂100克,水发海带300克,白砂糖30克,葱、姜、黄酒各适量。

制法:海带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葱姜、黄酒、清水,用大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炖至海带熟烂,捞出晾凉,切成细丝;山楂去核,切丝备用。把海带丝加入白糖拌均匀,装入盘内,撒上山楂丝,再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止咳、散结利水、消食化积。

6、消化不良

方剂:山楂肉30克,鸡内金(鸡肫皮)20克,龙眼肉15克,橘皮12克,炒白萝卜子12克。

制法:将上述5味分别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用。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理气,适宜于消化不良者。

7、积痰

方剂:山楂10克,瓜萎10克,半夏、枳壳各9克,川朴6克,砂仁、茯苓各10克,丹参9克,郁金12克。

制法:将上述各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化痰止吐,活血通络,适宜于痰瘀互结所致的积痰病人饮服。

8、便秘

方剂:鲜山楂10个,白萝卜1个,醋少许。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服。

功效:润肠通便,适宜于便秘者饮服。

9、小肠疝气

方剂:野山楂3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野山楂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饮服。

用法:每日分3次饮服。

功效:能化积消食、祛瘀利水,适宜于小肠疝气病人饮服。

10、哮喘

方剂:山楂50克,胡桃仁150克,白糖200克。

制法:将山楂加水煮3次,每次20分钟,去渣取汁,加热浓缩至100毫升。胡桃仁加水泡半小时,磨成浆。把山楂汁、胡桃仁浆、白糖混合拌匀,煮沸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饮服。

功效:补益肺肾,润肠消食,适合哮喘病人饮用。

芹菜治病验方五则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本文所指芹菜是旱芹菜。中医认为芹菜味甘,性寒。有散淤破结、消肿解毒、降压止眩之效。芹菜根有清热利湿之效。治疗期间忌食鸡兔。

高血压生芹菜去根洗净,捣烂挤汁,加入等量蜂蜜即成。每天服3次,每次40毫升。芹菜汁以每天现配为宜,不能加温。本法还应忌食大蒜、大葱、洋葱、豆腐、馒头。

尿血取芹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炖热,每次服60克,每日3次。一般2~3日可愈。还应忌食辣物。

丝虫病乳糜尿芹菜根适量,加水一碗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般3~7天可愈。

头风痛取芹菜根适量,洗净捣烂煎鸡蛋吃。

糖尿病取芹菜500克,洗净,切碎,捣烂,煮沸加白糖调服。

竹笋的治病验方

第1步调治疖疮初起,红肿热痛:鲜竹笋、精盐各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加入精盐,捣烂,外用敷患处。

第2步调治肺热咳嗽:

(1)毛竹、猪肉各适量。把毛竹、猪肉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熟,食用毛竹、猪肉。

(2)鲜竹笋50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碎末,挤汁,加入白糖,调味,服之。

第3步调治肾炎之浮肿腹水:

(1)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2)冬瓜皮30g,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冬瓜皮分别洗净,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第4步调治糖尿病(肺热型):鲜竹笋1个,粳米适量。把鲜竹笋去皮,切片,洗净,同已淘洗净的粳米一起放至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每天分2回服用。

第5步调治疮肿误治、毒气入肺:笋尖、百合、糯米各25g,沙参、麦冬、贝母各15g,鲫鱼1条。把鲫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与分别洗净的笋尖、百合、糯米、沙参、麦冬、贝母等用料,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粥,服食鲫鱼及粥。

第6步调治大便不利:鲜笋衣300g,鸡皮200g,蒜30g,熟猪油、料酒、精盐、酱油各适量。把鲜笋衣、鸡皮分别洗净,与蒜均切细丝。把炒锅放在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分热,投笋衣丝、鸡皮丝、蒜丝略煸炒,加入料酒、精盐、酱油拌匀后,装入粉盒蒸熟,食用。

第7步调治脘痞纳呆、腹胀便秘饱胀:小春笋500g,蜂蜜适量。把小春笋去皮兜,制如参形,入沸水汆过,微拌蜂蜜。即可供食用。

第8步调治醉酒:小冬笋500g,麻油、酱油、白酒、精盐各适量。把小冬笋去皮兜,切薄片,待用。把锅置于旺火上,下麻油,烧热以后,炒冬笋片,入酱油、白酒、精盐等烧熟。即可供食用。

第9步调治雪上一枝蒿中毒:竹笋、茶叶、甘草、香菜各15g。把上述食物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第10步调治小儿泻痢脱肛:鲜嫩竹笋、糯米各适量。把鲜嫩竹笋、糯米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食用。

第11步调治小儿惊风:鲜竹笋250g,精盐、素油各适量。把鲜竹笋剥去皮,除去根,洗净,与素油一起放至锅内,放在火上,爆炒,调入精盐,一次食完。

第12步调治小儿麻疹出不畅、风疹、水痘初起:春笋尖25g,雄鸡冠血、羊心血、猪尾血105g,老虾105g,紫草、老鹰爪各15g,穿山甲前爪适量。把春笋尖洗净,晒干,研成细末,把雄鸡冠血、羊心血、猪尾血三血合用以布盛阴干,老虾打成饼,焙干,把上述各物共研成末,每次服用1匙。若虚者,保元汤调下,加入鹿血1.5g服用。

第13步调治抑郁症:鲜竹笋100g,佛手片5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片,和佛手片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改为以小火煨1小时,加入白糖,调匀,在锅中冷腌24小时。即可供食用。

第14步调治痰多:鲜笋500g,花椒末、精盐、香料、香油各适量。把鲜笋去壳及老兜,洗净,切成寸段,与花椒末、精盐、香料拌匀后,放在火上,以旺火蒸熟,取出,晒干,淋上香油,装入坛内,封口。即可供食用。

第15步调治慢性胃炎:鲜笋500g,植物油、葱花、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把鲜笋去老根,留笋尖,洗净,切小滚刀块;把炒锅放在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三成热,投笋尖滑油成熟,捞出,沥油装盘。另一锅加入麻油烧热,投葱花、精盐、味精、麻油调成葱油汁,浇笋尖上食用。

中药郁金的治病验方

1、用于气滞血瘀而导致的胸协胀闷,刺痛,腹中作痛,可和柴胡,丹参,香附,枳壳,白芍等配伍。如果治经前腹疼,则用白芍,当归,牡丹皮各15克,栀子9克,白芥子6克,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各3克,用水煎服。如果治肋下癓块,可和丹参,鳖甲,泽兰,青皮等同用。

2、如果痰热内闭而致的神志不清,癫痫,惊狂,则用白矾,郁金各等分,为末,皂角汁为丸,每次服3至6克,每天两回。

3、用于肝郁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和女性经脉逆行兼有瘀滞者,可配生地,丹皮,牛膝,山栀,三七,泽兰等同用。

4、慢性胆囊炎:柴胡,黄芩,党参,白术各8g,云苓12g,郁金9g,砂仁5g,甘草5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比较适用于肝郁脾虚证。

5、甲亢:郁金6g,海藻10g,丹参10g。水煎,留汁,放入适量红糖。早晨和晚上各服1回。

竹笋的治病验方

调治疖疮初起,红肿热痛:鲜竹笋、精盐各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加入精盐,捣烂,外用敷患处。

调治肺热咳嗽:

(1)毛竹、猪肉各适量。把毛竹、猪肉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熟,食用毛竹、猪肉。

(2)鲜竹笋50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碎末,挤汁,加入白糖,调味,服之。

调治肾炎之浮肿腹水:

(1)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2)冬瓜皮30g,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冬瓜皮分别洗净,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调治糖尿病(肺热型):鲜竹笋1个,粳米适量。把鲜竹笋去皮,切片,洗净,同已淘洗净的粳米一起放至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每天分2回服用。

调治疮肿误治、毒气入肺:笋尖、百合、糯米各25g,沙参、麦冬、贝母各15g,鲫鱼1条。把鲫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与分别洗净的笋尖、百合、糯米、沙参、麦冬、贝母等用料,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粥,服食鲫鱼及粥。

调治大便不利:鲜笋衣300g,鸡皮200g,蒜30g,熟猪油、料酒、精盐、酱油各适量。把鲜笋衣、鸡皮分别洗净,与蒜均切细丝。把炒锅放在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分热,投笋衣丝、鸡皮丝、蒜丝略煸炒,加入料酒、精盐、酱油拌匀后,装入粉盒蒸熟,食用。

调治脘痞纳呆、腹胀便秘饱胀:小春笋500g,蜂蜜适量。把小春笋去皮兜,制如参形,入沸水汆过,微拌蜂蜜。即可供食用。

调治醉酒:小冬笋500g,麻油、酱油、白酒、精盐各适量。把小冬笋去皮兜,切薄片,待用。把锅置于旺火上,下麻油,烧热以后,炒冬笋片,入酱油、白酒、精盐等烧熟。即可供食用。

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

治遗尿

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

治溃疡病属虚寒者

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僵蚕治病验方

1.僵蚕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2.僵蚕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蜜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3.僵蚕治喉闭牙关不开者:白僵蚕,微炒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一钱。(《中藏经》)

4.僵蚕治野火丹从背上两胁起:僵蚕二七枚,和慎火草捣涂之。(《产乳集验方》

5.僵蚕治风,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6.僵蚕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凋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7.僵蚕治空洞性肺结核:白僵蚕、白芨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8.僵蚕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9.僵蚕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10.僵蚕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白僵蚕一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一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为细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时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蚕散)

相关推荐

霉菌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偏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方法. 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水,熏洗外阴,既可以减轻症状,又能抑制消灭念珠菌。由于熏洗后患者的外阴痒痛、灼热症状明显减轻,因此更适用于急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妇女,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另外,将中草药制成散剂或栓剂,还可以进行阴道上药。 处方①:白鲜皮3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冰片3克 将药物用白布包好,煎煮取汁2000毫升,乘热熏蒸外阴,待药液偏凉后坐浴20分钟,每日1~2次。熏洗前将药包取出晾干,可再使用1次。7天为1疗程。泡洗后阴道纳入克霉唑栓或达克宁栓1粒

柳叶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柳叶:柳叶有清散、利尿、消炎、解毒作用。用柳叶制成的注射剂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都有良好的功效。柳叶中还有丰富的碘,它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良药,如与海带交替使用,疗效更佳。 在我国医药宝库中,述及柳叶药效的典籍颇多。唐朝《外治秘要》一书里,记载用柳叶治黄疸,明代李时珍用柳叶治疗白浊、解丹毒、消痛肿。至今,现代医学在实践中都验证了柳叶的药用价值。 下面向您介绍柳叶具体的治病验方: 乙型肝炎 鲜柳叶梗10~50克,微煎泡茶,并加适量的糖,饮后治疗效果极佳。

吴茱萸妙用

吴茱萸妙用 吴茱萸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入肝、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之功效,传统内服法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气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然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吴茱萸外用治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用药量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下面就简介吴茱萸外用治病验方九则,供参考: 一、治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为细粉, 20~30克,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贴两足心,外用布包裹,一般敷药12~24小时后血压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轻症敷1次,重症敷2~3

山药可治疗哪些疾病

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中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胃气上逆呕吐、肺虚咳喘、肾虚带下、消渴、肥胖等症。现介绍六则治病验方,以供选用。 治腹泻:山药150克洗净去皮,切成块状;糯米150克,淘洗干净。先将糯米煮粥,半熟时放入山药块,粥熟即可食用。适用于脾虚、大便滑泻、小便不利兼有咳喘者。 治呕吐:制半夏10克,用温水淘洗数次后,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将山药30克研成粉,加入制半夏煎液中,煎两三沸后加白糖食用。适用于胃气上逆、呕吐频作者

药用杜仲的功效

杜仲是一种价格昂贵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保胎、活血通络、降血压等功效。杜仲树一年种植,多年受益。根据研究发现,杜仲叶除具有杜仲皮的同药效外,还能提炼出杜仲胶,是各种电器和海底电缆的优质绝缘材料,还可用于整容接骨、补牙等,炼胶后的残渣可制鞋跟。以杜仲叶为原料,可生产出饮料——杜仲晶和杜仲茶。日本国家应用杜仲叶到饲料中养鱼、养鸡,使其肉质及其蛋白有明显改变。除去药用杜仲皮后的杜仲树枝干可做成食用木筷、牙签等保健餐具,长期使用能使人延年益寿。杜仲籽含油量为27,是理想的保健用油和工业用油。随着科学技术

​韭菜食疗有助于壮阳固肾

韭子能“补肾肝,暖腰膝,治阳痿、淋浊、带下”等,韭黄可疗“胸痹、食积腹痛、吐血、跌打损伤、顽癣”等。韭叶(多捣碎汁用)治“噎嗝、反胃、痢疾、尿血、痔漏、消渴”等。民间用韭菜治病验方颇多,现介绍几例以供参考。 遗精:韭菜子5克,粳米50克,精盐适量。先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及食盐一同下锅,加水5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2次,温热食用。 早泄:韭菜6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先将韭菜洗净切成细末,另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开后加入韭菜细

中医治疗豆腐渣样白带的方法

麻根兰60-70克,煎汤外洗,每日1次。中草药治疗: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水,熏洗外阴,既可以减轻症状,又能抑制消灭念珠菌。由于熏洗后患者的外阴痒痛,灼热症状明显减轻,因此更适用于急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妇女,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另外,将中草药制成散剂或栓剂,还可以进行阴道上药。 处方①:白鲜皮3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冰片3克。将药物用白布包好,煎煮取汁2000毫升,乘热熏蒸外阴,待药液偏凉后坐浴20分钟,每日1~2次。熏洗前将药包取出晾干,可再使用1次。7天为1疗程。泡洗后阴道纳入

手足口病的偏方

治疗方法一: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治疗方法二: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治疗方法三: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治疗方法四: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根

咳嗽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核桃仁 有润燥、化痰、止咳、定喘的功效,故百日咳者宜食。中医研究院《中医验方汇编》中曾介绍:“治小儿顿咳,剥食核桃仁,每日早晚嚼服核桃仁3个。”《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中亦说:百日咳宜用“核桃30个,剥开皮壳,留仁与紫衣,每次服3个,早晚各服1次”。民间中也常用核桃仁9克,捣烂,加冰糖适量拌匀,每日早晚用开水冲服。 冬瓜 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还说它能“治痰吼,气喘,可以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冬瓜子仁也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也曾介绍:“百日咳剧烈咳嗽,用冬瓜子仁15克,加红糖适量捣

有什么药用价值

,是烹饪中常用的调料,有增香、去膻、除腥的作用,也是传统的一味中药。的药用部分指的是靠近根部的鳞茎,习惯上称为白,其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里的辣味物质与蒜类似,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称为“烯丙基二硫化物”,它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健德堂中医为您整理了5个用治病的民间验方验方1.治风寒感冒适量连须白、生姜、红糖煎服,或白5根与淡豆豉10克煎服,亦可用白数根,捣烂取汁,滴鼻,每天1次、每次2滴。验方2.治胃痛白30克加生姜15克,捣烂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