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天谨防低温烫伤

冬天谨防低温烫伤

对于感觉减退,对疼痛反应能力下降的患者,使用接触性取暖物品要小心慎重。能选择其他非接触性取暖方式比如空调最好。如果一定要使用,温度不宜过高水。取暖物品和皮肤之间最好有毛巾等物品做缓冲不要直接接触。如有可能,在被窝已经比较暖和后,可以去除取暖物品。

一次,阿宝出门诊,一个年轻姑娘来就诊。未等对方说话,阿宝直接问道:左小腿热水袋烫伤吧?多久了?姑娘一时惊为神医。

其实呢,神医说穿了一点不神。姑娘对门诊的流程极其熟悉,说明创面治疗时间已经不短,创面应该比较深;姑娘一个人来,说明伤情不重,创面虽深但是面积应该很小;姑娘走路重心偏向一侧,这说明伤在下肢;而冬季、年轻女性、下肢,深而小的创面,这几个词组合起来,几乎就是热水袋为代表的低温烫伤的代名词。而小腿,是这种烫伤最常见的部位。

烫伤形成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温度与时间。温度越高,致伤时间越长,烫伤也就越严重。就人体而言,可导致烫伤的最低温度,大概是45摄氏度左右,超过这个温度,只要持续足够的时间,就可以造成烫伤,如果持续特别长的时间,可以造成非常严重的烫伤。

低温烫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冬季的各种取暖物品,热水袋,热宝,暖宝宝,等等均可致伤。近年来,随着电视台健康节目大力推广艾灸治疗,老年人自学艾灸自我治疗的热情不断高涨,各种艾灸产品热销的同时,艾灸导致的低温烫伤患者数量也在快速飙升,成为烧伤门诊的常见疾病。

低温烫伤的形成,类似于温水煮青蛙(好吧我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假的,但是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比喻)。以最常见的热宝热水袋为例,这些取暖物品使用时的温度很容易超过人体致伤阈值(45摄氏度),但这种相对低温度对皮肤的疼痛刺激较轻,在人体因为种种原因感觉相对迟钝的情况下容易忽略。如果人体皮肤几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时间不间断的接触,就会逐渐烤熟你的皮肤乃至皮下组织,造成面积很小,但是深度极深的烫伤创面。

低温烫伤的患者往往感觉尤其下肢感觉相对迟钝,其原因林林总总。有一些是疾病造成的,比如严重糖尿病导致的末梢神经损伤,比如脑梗造成的感觉丧失和下降,比如腰背部疾病导致的下肢感觉减退,等等。还有一些则是个人生活原因,比如醉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还有一些极度疲劳的患者睡眠后反应也相对迟钝。此类患者,在使用热水袋等接触下取暖物品的时候,要非常小心。

暖宝宝可以贴着睡觉吗

不建议。

暖宝宝贴在身上后,会产生一定热量,这个热量虽然表面摸着温度不高,但是长时间对一个部位进行加热的话,很容易引起低温烫伤,而人体在睡着后,对这种热度并不敏感,很容易出现低温烫伤的情况,因此暖宝宝是不建议贴着睡觉的。

当然如果要贴的话,可以将其贴在贴身的秋衣、秋裤或者内裤上,尽量将热量间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以便减少低温烫伤的可能性出现。


烫伤后需要注意什么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切严重的低温烫伤,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很难治愈,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依烫伤的程度而异外科接受治疗。

暖贴烫伤怎么办 暖贴烫伤的症状

贴暖贴并不是毫无伤害的,如果使用不当或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一般痛感不明显,但皮肤会有红肿、水泡、脱皮或发白等现象。


宝宝冬天用暖宝宝的危害

1、危害:低温烫伤。

2、原因分析:暖宝宝最高发热温度为63℃,可持续12-20小时均匀放热,这样的温度持续作用于同一部位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低温烫伤。而且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如果处理不当、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3、专家提醒:如果实在要使用暖宝宝取暖,一定要注意将暖宝宝贴于内衣的外侧,是不能直接贴于人体皮肤上的。

预防低温烫伤3建议

低温烫伤可致受烫部位皮肤脱水、血管扩张出现红斑,严重者会导致皮肤深部组织坏死、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因此,宝宝要慎用暖宝宝等取暖设备,如果一定要用,妈妈也要做好预防工作:

1、控制好温度和时长

宝宝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特别是贴身的暖宝宝,更要有意识地间断性使用,最好每隔1小时检查一下宝宝的皮肤。

2、睡觉时不可直接接触

暖宝宝严禁直接贴在皮肤上,也不适合贴在较薄的衣服上,睡觉时也不宜使用,发现有红斑或其它不适,要立即停用。如感觉暖贴过热时,请移置暖贴于不同部位。

低温烫伤后怎么处理 如何避免低温烫伤

一般低温烫伤多发生在冬季,因此我们在冬季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冬季使用热水袋时,如果水袋的温度过高,切记不要将热水袋长时间放在同一个身体部位,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2、在睡觉前,如果需要使用电热毯,应在上床睡觉之前提前开启,到了睡觉的时候可以将其关闭。

3、使用电烤炉时应把控温度,烤火时尽量不要离火源太近。


冬季谨防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产生的原因

张科验:我们人体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当你接触热源的时候,皮肤的疼痛让你意识到保护自己。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往往影响不大或者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持续低温烫伤比直接烫伤更严重

张科验:在寒冷的冬季,很多朋友们都会使用暖手宝或者暖宝贴这类的物品。他们往往会表明一个最高温度,但是可能这个温度也控制不了,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温度。如果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的话可能造成伤害更大。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在家煮肉,急火炖出来的肉你看着是熟了,其实它并没熟,慢火炖肉,肉炖得更透,损害更严重。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低温病人,就是使用暖水袋,暖水袋破裂了,持续了一晚上,最后连肌肉,肌腱,骨骼都损害了,都烧熟了,所以说这个更严重。所以大家在使用这样的产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我认为这种产品缺少了一些医学上的专家参与研制,如果它要是更科学的话呢,应该注明正确的使用方法。

烫伤的表现

由于低温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疱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烫伤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烫伤的深浅度来判断。烫伤在头面部,或虽不在头面部,但烫伤面积大、深度深的,都属于严重者。

为什么孕妇冬天不能用暖宝宝

孕妇使用或致早产

孕妈妈最好不要使用暖宝宝,因为这种会发热的贴剂,会使孕妇体内产生内热,容易导致婴儿出生后带着热性疾病,出现诸如便干、生疮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贴的部位正对着子宫,还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影响胎位,严重的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早产。

婴幼儿使用暖宝宝易烫伤

婴幼儿皮肤娇嫩,暖宝宝的温度最高能达到五六十度,很容易被烫伤。而且婴幼儿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已经发生意外家长很难发现,更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对于较大的孩子,也不建议用暖宝宝取暖。尽管“暖宝宝”有发热功能,但光靠这种东西取暖是不可靠的。

暖宝宝不能贴身放

如果实在要使用暖宝宝取暖,一定要注意将暖宝宝贴于内衣的外侧,是不能直接贴于人体皮肤上的。它最高发热温度为63℃,可持续12-20小时均匀放热,这样的温度持续作用于同一部位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如果处理不当、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

低温烫伤要注意

低温烫伤通俗讲就是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油、开水引起的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可能不大,伤情不很重,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其创面往往比较深,很多低温烫伤的患者都能达到III度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警惕三无产品

现在市面上的“暖宝宝”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在网上购买的“暖宝宝”,很多产品的说明都是日文,难辨优劣。更有不少人因为不当使用“暖宝宝”被烫伤或者皮肤过敏,所以在选购时切勿购买质量没有保证的“三无”产品,使用过程中也需格外小心。

烫伤是怎么引起的

被低温烫伤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觉不易苏醒的人和感觉迟钝的人,以致发生烫伤还不自觉,不少烫伤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被发现。

烫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局部红肿、水泡、疼痛

由于低热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疱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相关推荐

被油烧伤怎么办呢

由于低热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疱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所以烫伤

多长时间会导致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多久出现症状

因人而异。因为低温烫伤的疼痛程度较轻,不易被察觉,尤其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人群中发生率较高,此类人群的皮肤感觉大多异常,反应敏感性比较低;而且低温烫伤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能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病变局限,因此具体多久出现症状还需根据不同的人来决定。

怎样就是烫伤

不管是什么季节,人们都会接触到热水,而在使用热水的过程中不小心就会造成烫伤的情况。那么烫伤怎么办呢?烫伤如何处理呢?如果是轻微烫伤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烫伤的处理方法,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怎样就是烫伤烫伤(scald)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常见低热烫伤,低热烫伤又可称为低温烫伤。是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

烫伤时的急救方法

烫伤时的急救方法发生烫伤时的急救方法一般的轻度烫伤,即症状为被烫部位皮肤发红发亮,或是起泡但泡未破裂,可以在家中用药自行处理。首先可采取凉水冲洗、局部降温的方法,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第二步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治烫伤的外用药,比如红花油、紫草油、金万红等涂患处,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轻度烫伤的伤口一般在48小时之内不会发炎,此时我们也可以用碘伏来对伤口进行消毒处

宝宝用暖宝宝注意温度小心烫伤

低温烫伤是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45℃的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者用凉毛巾敷伤处,如果起了水泡,不建议自行挑破,用干净纱布保护好;如水泡过大或影响活动易破裂感染,可用消毒过的针(酒精擦拭或灼烧)刺破水泡底部,慢慢放出液体,保留表皮做好防护,尽早就医。此外,热水袋应放于脚旁10厘米处,睡觉时最好取出。糖尿病或患有末梢感觉神经迟钝的病人和婴幼儿最好不要使用热水袋取暖。暖宝宝不要直接贴在皮

烫伤起泡怎么处理

由于低热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疱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使用以下取暖设备要提高警惕

电热毯: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时应关掉电源,如果是低压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档。电暖炉:取暖器要离身体至少1米,否则近距离烘烤也能致低温烫伤。贴式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而应隔着衣服贴,以免烫伤;不能在被窝里、电热毯上和取暖器前使用。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温度升高,有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暖手宝:通电时,不得将电暖手宝抱在怀中,严禁摔打、坐压、锐器划刺暖手宝,以免造成漏液。

暖宝宝气味重对身体有影响吗 暖宝宝哪些人不合适用

1、儿童:儿童的肌肤相对成人来说比较娇嫩,而暖宝宝的温度又是为成年人设计的,再加上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如果给儿童使用的话容易出现低温烫伤的情况,因此不建议给5岁以下儿童使用暖宝宝。2、糖尿病人:糖尿病人的末梢循环较差,对外界温度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如果使用暖宝宝的话容易感受不到温度而出现低温烫伤的情况,建议谨慎使用比较好。

电热水袋使用注意事项大盘点 注意低温烫伤

使用热水袋时不要长时间在热水袋中放着,虽然不会感觉 到发烫,也可能造成低温烫伤。这种低温烫伤并不是非常明显,可能只会出现皮肤红肿、水泡、脱皮或发白的症状,但部分患者会因为创面深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溃烂、长时间无法越好。

烫伤的治疗

(一)烫伤深度1.一度烫伤应立即脱去衣袜后,将无破损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时,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创面。2.二度烫伤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刺破水疱边缘放水,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松紧要适度。3.三度烫伤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影响病情况观察与处理。(二)烫伤应急处理1.处理原则刚被烧伤、烫伤,可以对伤处进行降温处理,防止余热对肌肤深层组织造成伤害,同时可以缓和痛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