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脚可以别修出了甲沟炎
修脚可以别修出了甲沟炎
甲沟炎就是指的甲沟或周围组织的化脓感染,它是细菌通过指(趾)甲旁皮肤的细微创伤或破损沿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的,甲沟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皮肤病。
导致甲沟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受鞋子的影响。尤其现在很多女性追求前卫新奇,为使一双脚看起来修长,就选择穿尖头鞋。殊不知,由于尖头鞋的鞋尖太窄,就容易使脚尖受到挤压,长此以往,脚部骨骼容易变形,脚趾也会越来越不整齐,此外,脚尖被反复挤压之后就会酸痛,导致脚部血液循环不畅通,末梢神经反应迟钝麻木。时间久了,会很容易引发甲沟炎。
其次,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修脚,其中女性占大多数。很多女性为了穿上漂亮的凉鞋展示自己的“美脚”,就会选择修脚,但大多数的修脚店仅仅是用酒精进行简单消毒,根本没办法起到杀灭真菌的作用,因此就会容易感染脚气,甚至引起甲沟炎。
所以说,现在很多女性的甲沟炎都与她们平时修脚脱离不了关系。因此也提醒那些爱修脚的女性朋友们,在修脚时候一定要注意健康,别让自己引发了甲沟炎。
甲沟炎有哪些类型
1.急性甲沟炎急性甲沟炎多由葡萄球菌和念珠菌感染所致。这种细菌存在于人的皮肤上,一般情况下人体不易被感染,它们一般通过倒刺、甲廓损伤或慢性刺激(如水和去污剂)引起的表皮破损处进入引起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炎症迅速扩展可蔓延到整个甲沟,甚至形成甲下脓肿。局部疼痛剧烈,呈搏动性,手臂下垂时加剧,所以患者常将手抱于胸前。发炎的手指随着心跳而跳痛,也就是十指连心,有明显触痛感。
2、慢性甲沟炎多由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或再次被感染而发生,指甲变得凹凸不平而带坑纹。指甲下可能呈现绿、黄或黑色的感染征象。多由真菌感染引起。
3.化脓性甲沟炎化脓性甲沟炎是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化脓性炎症。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甲的边缘和甲沟处变黑,且可逐渐产生结节状或蕈状突起的炎症肉芽组织。不时分泌出脓液,易擦伤出血,部分甲受损,甲变形缩小,甲上有纵脊或横沟,甲下有脓液潜行。严重时,甲可以完全松动,脱落。
4.嵌甲性甲沟炎嵌甲性甲沟炎是由于趾甲长到肉里而引起的甲沟炎。足趾甲沟存在炎症超过3周后,就要考虑是由于嵌甲所致。多见于大拇指,向侧面生长的甲板长入甲皱壁中。
5.单纯性甲沟炎单纯性甲沟炎大多数位于足部第一趾,趾甲前端的一个角或两个角刺入甲沟深处,长不出来,每隔2周到1月,足趾就会有胀痛感,不小心碰到就会有钻心的剧痛。
用小刀剪掉后疼痛就会消失,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出现。长时间行走或不修剪趾甲,足趾就可能肿胀发红,甚至在甲沟处出现渗液和肉芽样组织。
哪些是常出现的甲沟炎的症状
1、甲沟炎的症状往往是一甲受累,而亚急性和慢性者则同时数甲受累,甚至全部指(趾)甲均可受累。急性甲沟炎多见于30—60岁之间,特别是妇女,常见于右手食指和中指。甲沟炎的症状会偶见于吮吸指甲的儿童。
2、甲沟炎开始为后甲皱区的小片炎症,扩展蔓延到形成甲周围炎,皮下组织发生红、肿、痛,有的甲沟炎的症状会自行消退,有的迅速化脓,形成半环形甲旁脓肿甚至甲下脓肿。甲沟炎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排脓不畅,或有嵌甲,形成慢性甲沟炎,甲沟轻度红肿、疼痛,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甲沟旁可有一小脓窦口,肉芽组织向外突出,病甲造成弛缓性动摇、污秽浑浊、粗糙。
3、自觉甲沟炎的症状为疼痛,急性甲沟炎局部搏动性疼痛。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患有了甲沟炎的症状表现具体的描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到这方面的甲沟炎的知识,及时去治愈好甲沟炎。如果您还有其它的甲沟炎的问题想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为您解答。
甲沟炎的发病类型
1、急性甲沟炎:急性甲沟炎多由葡萄球菌和念珠菌感染所致。这种细菌存在于人的皮肤上,一般情况下人体不易被感染,它们一般通过倒刺、甲廓损伤或慢性刺激(如水和去污剂)引起的表皮破损处进入引起甲沟炎。急性甲沟炎炎症迅速扩展可蔓延到整个甲沟,甚至形成甲下脓肿。局部疼痛剧烈,呈搏动性,手臂下垂时加剧,所以患者常将手抱于胸前。发炎的手指随着心跳而跳痛,也就是十指连心,有明显触痛感。
2、慢性甲沟炎:多由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或再次被感染而发生,指甲变得凹凸不平而带坑纹。指甲下可能呈现绿、黄或黑色的感染征象。多由真菌感染引起,糖尿病患者以及那些双手经常浸在水中工作的人,如家庭主妇、渔民、清洁工人、酒吧侍者、厨师等容易患上慢性甲沟炎,这也是甲沟炎的类型之一。
3、化脓性甲沟炎:化脓性甲沟炎是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化脓性炎症。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甲的边缘和甲沟处变黑,且可逐渐产生结节状或蕈状突起的炎症肉芽组织,不时分泌出脓液,易擦伤出血,部分甲受损,甲变形缩小,甲上有纵脊或横沟,甲下有脓液潜行。严重时,甲可以完全松动,脱落。
4、嵌甲性甲沟炎:单纯性甲沟炎大多数位于足部第一趾,趾甲前端的一个角或两个角刺入甲沟深处,长不出来,每隔2周到1月,足趾就会有胀痛感,不小心碰到就会有钻心的剧痛,用小刀剪掉后疼痛就会消失,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出现。长时间行走或不修剪趾甲,足趾就可能肿胀发红,甚至在甲沟处出现渗液和肉芽样组织。
5、单纯性甲沟炎:嵌甲性甲沟炎是由于趾甲长到肉里而引起的甲沟炎。足趾甲沟存在炎症超过3周后,就要考虑是由于嵌甲所致。多见于大拇指,向侧面生长的甲板长入甲皱壁中,导致疼痛和发炎,严重者出现化脓症状。
治疗
1、修脚治疗嵌甲
患有嵌甲性甲沟炎的人,大部分在家自行修剪,条件好的去找一些修脚的场所修剪,以上两种做法,都是忍着疼痛,将扎到肉里的部分趾甲抠出来,等趾甲长长后还是扎到肉里。由于反复修剪,慢性刺激甲沟组织增生、肥厚,趾甲更容易往肉里长。另外,那些修脚的场所不是医疗场所,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很容易传染其它的疾病,如灰趾甲等,这也属于嵌甲性甲沟炎的治疗误区。
2、反复拔甲治疗
正确认识嵌甲性甲沟炎的治疗误区对患者正确治疗很重要。还有的患者,尤其当合并甲沟炎时,就会到医院去就诊,多数医院的常规做法就是进行拔甲术治疗嵌甲,对甲根生发层不做任何处理,使得长出新的趾甲后,依然沿着原来的方向生长,最终还会长到肉里。并且这种方式痛苦大,愈合时间长,最主要的还不能治愈嵌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家庭的方法来对甲骨炎这种疾病进行治疗的,但是患者们也应该要注意!积极的了解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误区,如果想要通过修脚治疗钳甲的话,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保证避免因为传染,诱发其他的疾病。
甲沟炎和嵌甲的临床分类
1)单纯性甲沟炎
常见于手指,从事餐饮、洗涤等工作的人易患,通常外用金黄膏、鱼石脂、酒精浸泡等方法,多数在1周内痊愈。
2)单纯性嵌甲
大多数位于足部第一趾,趾甲前端的一个角或两个角刺入甲沟深处,长不出来,每隔2周—1月,足趾就会有胀痛感,不小心碰到就有钻心的剧痛,用小剪刀剪掉角刺后,胀痛感就立即消除。这种类型的人数众多,到医院治疗,医生说这不是病;到修脚场所又不放心,所以大部分人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假如长时间行走或不记得修剪,足趾就可能肿胀发红,甚至在甲沟处出现渗液和肉芽样组织,这时已经转化成甲沟炎。
3)嵌甲性甲沟炎
这种类型就是困扰全国众多患者的“难治之病”。当足趾甲沟存在炎症超过3周后,就要考虑是由于嵌甲所致,通常只有治愈了嵌甲,甲沟炎才能痊愈。而嵌甲治疗并非易事,国内医学界通常采用拔甲术,但趾甲拔掉后,长出来大约有70%还是原样,本人在临床上曾遇到拔甲13次的患者;修脚界则统统采用“修治”,的确可以暂时帮患者解除痛苦,但过了一个月还要来,越修就越深,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要不停地修脚,正因为这样,在全国各地造就了许多“一把刀”。趾甲的生长方向没有改变,那么根治嵌甲几乎是不可能的。
4)霉菌性甲沟炎
常与手足癣并存,以念珠菌甲沟炎多见,表现为甲沟处潮红,轻微肿胀疼痛,时常有少许渗液,趾甲色泽常有变化,民间称为“灰趾甲”。这种类型的甲沟炎治疗起来也较麻烦,往往需要数月才能痊愈,杀灭真菌是治疗的关键。
5)霉菌性嵌甲性甲沟炎
也就是说,“灰趾甲”、嵌甲、甲沟炎三者同时存在。这样的话治疗难度就会升级。但万物是相生相克的,本人在临床中发现,灰趾甲和嵌甲似乎存在相互对抗的关系,按理说三者并存会达到最严重状态,然后有些嵌甲患者在感染上霉菌后,症状反而减轻了,究其原因,原来霉菌有“吃趾甲”的特性,可趾甲感染霉菌后,趾甲前端会出现粉末,这样就难以形成一个“角刺”,患者反倒没有疼痛感了,真是“物极必反”。
甲沟炎的种类
1、慢性甲沟炎
多由急性甲沟炎治疗不及时或再次被被传染而发生,指甲变得凹凸不平而带坑纹。指甲下可能呈现绿、黄或玄色的被传染征象。
2、急性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的种类多由葡萄球菌和念珠菌被传染所致。这种细菌存在于人的皮肤上,一般状况下人体不易被被传染,它们一般通过倒刺、甲廓损伤或慢性刺激(如水和去污剂)导致的表皮破损处进入导致甲沟炎。
3、化脓性甲沟炎
这也是甲沟炎的种类之一。甲沟有轻度红肿、疼痛、甲小皮剥脱,少量脓液由甲沟流出,甲的边沿和甲沟处变黑,不时分泌出脓液,易擦伤出血,部分甲受损,甲变形缩小,甲上有纵脊或横沟,甲下有脓液潜行。
4、单一性甲沟炎
单一性甲沟炎大大部分位于足部第一趾,趾甲前真个一个角或两个角刺入甲沟深处,长不出来,足趾就会有胀痛感,不谨慎碰到就会有钻心的剧痛,用小刀剪掉后疼痛就会消失,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发生。
5、嵌甲性甲沟炎
这种甲沟炎的种类是由于趾甲长到肉里而导致的甲沟炎。足趾甲沟存在炎症超过3周后,就要考虑是由于嵌甲所致。
什么是甲沟炎 什么是甲沟炎?
甲沟是通常是指指甲根部与皮肤连接处的结合部位,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就是甲沟炎,甲沟炎多因甲沟及其周围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拔“倒皮刺”后造成。千万不要轻视甲沟炎,一旦发作,疼痛起来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甲沟炎初起时一侧甲沟发生红肿疼痛,短时间内可化脓感染,可扩散至指甲根部和对侧甲沟,形成指甲周围炎,也可扩散至甲下形成甲下脓肿。此时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在指甲下方可见到黄白色脓液将指甲漂起,如不及时处置可发展成脓性指头炎甚至引起指骨骨髓炎,也可变为慢性甲沟炎、经久不愈甲沟炎或甲下脓肿,因感染较表浅,故全身症状往往不明显。
①自己修剪指甲:简单方便,甲沟炎早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②到修脚店修剪:甲沟炎发展一段时期以后,疼痛难忍,自己无法处理时,一般会去修脚店处理。
③到医院医治:甲沟炎严重了,化脓感染了,医院的方法是引流和拔甲。无论是引流和拔甲,都对指甲有很大是伤害。
中医治疗甲沟炎通过物理力学原理,改变趾甲生长方向,中医采用柔韧性弹性极强的复合材料制成,贴在趾甲表面后可以产生向上的回弹拉力,改变趾甲形状,改变趾甲的弯曲度,把趾甲逐渐从肉里拉出来,让趾甲侧面一直长到盖过脚趾头的前缘,露出两侧的指甲边角,从而使趾甲不再往肉里长。
1.大多数甲沟炎都是由于剪指甲的方法不当造成的,所以指甲要留长一些,最好剪成一字型,不要剪成圆弧形,长期把指甲剪成圆弧形,指甲会越剪越短,越剪越往肉里长。
2.不穿挤脚的鞋子,特别是鞋尖过窄的鞋,对指甲挤压过大,极易诱发甲沟炎。
3.勤洗脚,保持脚趾卫生,要保证足够的洗脚时间,以保持指甲的弹性和韧性。
4.甲沟炎患者应谨慎选择拔甲术,拔甲手术复发率比较高,而且拔甲会破坏甲床,对身体伤害大。
甲沟炎修脚应该如何修
到了那修脚店后,向修甲师傅说明来意,那师傅看了说可以修好,于是就座在一沙发椅上。脚伸直放一个小方橙子上面,师傅拿出专用修甲工具盒。先是用双氧水消毒,拿出一把看来很锋利的斜口刀,一手抓起我的患指。另一手用刀尖在患甲处有红肿的边缘直线轻轻的划出一条沟,好象是划穿到了甲床下缘,师傅用刀尖试试拨动划线撬动指甲,那快患甲就感觉有了动感,这时师傅就另换一把剪甲用具把能撬动长入到肉中的指甲剪取出来,取出这些指甲后师傅用手压压指边问还疼不疼。
不疼说明肉内的指甲取出来 ,如果还用压痛感强就说明取出来还不彻底,还要用钳子般的工具钳出来。(用钳子取甲时还蛮疼痛的)
2整个修甲过程花了半小时多,修完后师傅给我清洗消毒好后,试试走路时就不感觉有那么疼痛了,师傅 告诉我说注意一下防止感染就行,大约十天左右就会全部好起来。果真一周后我的甲沟炎真的全好了。
如果的了甲沟炎,而且还不轻的话,最好是到医院做一个小手术,要把长在肉里面的指甲拨出来剪掉。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到足疗店让别人修修脚。
以上就是修甲的全部过程,大家都明白了吗?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指甲周围的护理,甲沟炎虽然不是大病但是也不能托,万一引起其他疾病就不好了,还有最好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要保持指甲盖周围的卫生。不要经常扣扣它干嘛的。
脚趾头为什么会嵌甲 嵌甲是什么情况
嵌甲是一种常见病,甲板侧缘长入附近的软组织中,像异物似的插入甲沟而引起疼痛。通俗地讲,就是大拇指的指甲两侧往肉里长,疼痛难忍。
当指甲穿破肉时会引起细菌的感染,引起甲沟炎,伴有持续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与日常生活。
绝大多数嵌甲发生于足拇趾甲,尤其以外侧多见(约为内侧的3倍),部分患者足拇趾双侧嵌甲或双拇趾双侧嵌甲。
1.遗传因素;
2.机械性损伤、碰撞、挤压等,多见于青年学生;
3.某些疾病引起的畸形甲,如厚甲症等;
4.穿鞋不当、穿鞋过紧、多由穿尖头高跟鞋挤压足趾引起;
5.嵌甲症与职业也有一定关系,多见于站立工作的服务性工作者;
6.最常见原因就是修甲不当,修甲过深。
甲侧缘没有剪齐,剪得过短、过深、使趾甲像硬刺般地刺向甲沟里的软组织。
其实,避免趾甲长到肉里最好的方法就是,脚趾甲不要修剪太短,穿宽松的鞋子。另外,要正确剪趾甲!
过渡修剪趾甲会向甲沟(趾甲两边的小沟)里生长。
正确的修剪方法,大约与指尖平齐,边角稍做修剪。
如果趾甲已经长到肉里去了,首先可以试着用填棉花的方式进行补救。把棉花填在甲床下面,让甲尖向棉花的地方长,同时棉花能很好的把边上的肉撑开。
回家后每天坚持用手掰脚趾,使肉和脚趾甲分开长,洗澡后掰效果更好。每天几分钟就行,但要天天掰,不要间断,不给脚趾甲往肉里长的机会,一直掰到脚趾甲长齐就行了。
可以找个修脚师傅,使用专业的刀具把长到肉里的甲尖修出来。
如果专业修脚师没有办法,则要去医院拔甲。嵌甲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甲床的病变,切除部分趾甲及病变的部分甲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医生会在趾甲边上打麻药,无知觉后拔去趾甲,但药性消失后会比较疼,最少也需休息三四天。
小贴士
虽然嵌甲一般没啥事,但有时候趾甲长得快一点深一点,就会像小刀一样刺进甲沟(趾甲两边的小沟),引起甲沟炎,所以会痛。
如果不严重的话,平时注意趾甲别剪那么深,也别穿太紧的鞋,慢慢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