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脉搏110过快吗及心率过快的原因

脉搏110过快吗及心率过快的原因

心率: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成年人110次/分的心率属于心动过速,正常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心动过速一般可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

原因

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心率110这一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平时偶尔心跳加速的情况我们可以忽略,因为毕竟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大家也不用有所担心。但是,如果是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我们就建议不要做什么剧烈的运动了。

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一、心率快(心率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心率慢(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率过缓。心率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心率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率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

脉搏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脉搏过快常见的各种原因有生理性,药物性,病理性,心脏血管疾病等,脉搏过快的病因多为功能性,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外因素都可引起,还与交感神经兴奋和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生理性多由体位改变,体力活动过于劳重,食物消化差,情绪焦虑不稳定都会使脉搏加快。

药物性主要是由长期服用药物,身体疾病比较多会引起心跳加速。心脏血管疾病比如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心肌炎等会引起脉搏快。保持心情放松,注意休息,不要轻易生气,适量食用具有滋养阴血、宁心安神的食品,如动物肝肾、甲鱼、龟、黑白木耳等,生活要有规律。

人每分钟的心率,超过一百次被称为是心动过速,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两种,生理性的主要是指在重体力劳动或者是情绪激动的时候,出现心率加快,而病理性的心动加速,主要表现是在患者出现高热,甲亢,出血,疼痛,心机疾病的时候,出现的心动过速,考虑患者有肾病的情况我们建议患者及时的去医院进行,复查做一个心电图的检查,注意每天的水分摄入量及时的补充水分。

胎儿心率过快的原因

正常胎心率强劲有力,为120—160次/分,节律整齐、强弱适中,好似“钟表的滴答”声。胎儿运动时胎心率可加快10—20次/分。若平时持续高于是160/分钟,或低于110次/分钟,都是异常情况。

准妈妈情绪紧张或者劳累都有可能引起胎心率较快,这时候左侧卧,可以缓解胎心率过快的现象。如果还是过快,就要考虑胎儿是否宫内缺氧,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胎心率过快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在胎儿受到刺激或者缺氧的时候可以导致胎心过快。应减少对小腹以及子宫的刺激,另外就是到医院吸氧,防止胎儿缺氧。

出现胎心率过快的现象,准妈妈应注意休息和胎心的监测,如胎儿心率一直过快应警惕宫内慢性缺氧的可能,这就需要考虑适当的吸氧并住院观察。

心率过快的原因

(1)生理性:这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有些药物的刺激就会导致一个人的心跳加速,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会造成心跳加快: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4)心脏血管疾病: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怎样正确测试儿童脉搏

小儿脉搏正确测试法

1、选择最方便的部位

测量脉搏经常选择身体浅表的大动脉,最方便、最容易摸到的是手腕掌侧面大拇指侧的桡动脉,它接近于体表。其次,也可以摸靠近外耳道处的颞动脉或颈部两侧的颈动脉。

2、采取正确的手法

测量脉搏时,父母用手指轻轻托住小儿的腕关节,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儿掌面腕部皮肤的横纹下偏拇指侧部位,这时即可感受到动脉搏动的冲击感。正常的脉搏跳动,节律整齐,力量均匀,手指有弹性感。

3、观察脉率、节律和强弱

测查脉搏时,要测查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同时注意脉搏跳动得是否有规律,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或跳动无力。高烧时,脉搏跳动得快而有力为正常,病情严重时脉搏跳动微弱,甚至有时摸不清。如果脉搏跳动快慢不匀、忽快忽慢、间隔时间过长,体内可能存在疾病。

贴心提醒:

一定要在小儿安静及体位舒适的情况下测查,最好趁小儿熟睡时。活动后要休息15分钟左右再测查,以防影响脉率的准确性。

不宜用拇指测查,拇指本身也有能感觉到的动脉搏动,容易与桡动脉的脉搏混淆,造成假象。

由于小儿的血管细小,触摸时压力不宜过大,以能摸到脉搏跳动为准。

发现脉率增快或减慢,或脉搏节律不整齐时,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治。

发现小儿的脉搏不整齐时,要与心率做对照,以求得准确诊断。

于1岁以下身体圆胖的小儿,最好把手伸到他的胸部来测试心跳次数,容易摸到动脉搏动。

长时间脉搏跳动过快,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或有时脉搏跳动太慢,表明心脏跳动无力,容易造成全身血液供应不足,以上这两种现象都应及早就医。

一般体温增高都会使脉搏加快,但如果不增或加快很少,及早去医院检查是否患了伤寒病。

凡脉搏显着增快,且在睡眠时仍不减缓,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需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查。

引发脉搏异常的疾病

1、脉搏过快

见于发热、严重贫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炎、哮喘及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因心率过快而引起脉搏加快;另外,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脉搏加快。一般来讲,脉搏过快可以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而逐渐恢复正常。

2、脉搏减慢

可以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着的窦性心动过缓,并脉率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3、脉搏不规律

即脉搏快慢不一,多见于心脏疾病,如早搏及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这些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明确诊断。小儿有一种脉搏不规律与呼吸有关,即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或深呼吸、发热、惊厥时更明显,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幼儿迷走神经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而引起,不必服用药物。

房颤对心脏有哪些影响

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肌的不规则乱颤代替了心房有效的一致性收缩,同时,心室率快且极不规则,使心室的血液充盈不完全,因而引起心室充盈不足,造成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缺血。

加之,心脏工作量及热能的消耗增加,故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易在房颤发中促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病人可有心悸、头晕等症状。

心房颤动检查时可发现心室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脉搏强弱不一。心率增快至120—160次/分时,可现脉搏短促,心率快于脉率。

此外,在房额发作中,心房内部分血液易发生停滞,而易于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还可引起周围动脉或肺动脉栓塞。

心率快是什么原因

(1)生理性: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4)心脏血管疾病: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心率指的是心脏在一分钟内的跳动次数,有些人觉得心率快好,有些人觉得心率慢好,因此,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心率快好还是慢好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心率快好还是慢好的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一看。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一、心率快(心率过速)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为心率过速。心率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率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心率慢(心率过缓)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率过缓。心率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心率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率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 /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缓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疗的,是正常的反应。病理性需要治疗,主要上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引起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所以治疗上应该用氧疗和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好。

以上就是关于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这个问题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心率快和心率慢都是不好的,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或者大于100次/分,对身体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哦!因此,只有在正常心率范围内才是最好的。

心率过缓的检查诊断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1、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动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动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有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动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鉴别诊断:

1、心律不齐:是由于心脏病变导致心脏博动异常的病理现。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

2、心率增快: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家长一般都知道,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3、极速型心率: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心率快,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心率快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

4、正弦胎心率:胎儿电子监护时胎心率呈正弦曲线胎心率(Sinusoidal Fetal Heart Rate ,SFHR)。SFHR的诊断标准:(1)胎心率基线稳定在120~160 次/min ,规律波动。(2) 振幅5~15 次/min.(3) 频率2~5 周期/mino (4)短期变异呈固定不变或平坦型。(5) 正弦曲线波在基线上下波动。(6) 无正常胎心率变异或反应。(7)持续10 min 以上。

心率过快是什么原因

(1)生理性心率过快:生理性心率过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心率过快: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率过快。

(3)病理性心率过快: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率过快。正常的心率是60~100。注意平时保健,要起居有常,保寒保暖,适度运动,避免暴食暴饮,饮食宜清淡,以瓜果蔬菜、瘦肉、豆制品等,忌油腻、生冷、咸辣食品,忌烟酒等物。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

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

心率过快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心率过快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心动过速,频繁发作会导致心脏搏出血量减少,造成血压偏低,有可能引发休克, 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时注意避免,情绪激动,生气,疲劳,注意保温。

第二个原因是: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第三个原因是:药物性: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第四个原因是:病理性:如全身性疾病: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脚气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第五个原因是:心脏血管疾病: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第六个原因是: 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阵发的快速而整齐的心律,简称“室上速”,比较常见。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

注意事项:一旦出现心跳过快的症状,应及早到医院进行各个方面的检查,最好是全身体检,查明到底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尽快接受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解读心率快的原因及治疗 心率过快危害大

第 I 条 心率过快的种类,原因,病症?

当心脏跳动过快,每分钟超过一百下,心脏会出现缺氧的现象,此时病人会出现以下病症:心绞痛,头晕气喘等。有些病人心跳过快时没有明显特点。心跳过快可以分为两大类:部分原因是良性的,也就是可能是正常的身体反应,这种情况无需药物治疗,有部分人心跳过快是有恶性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患有先天性的旁道管,如果病人有隐性的旁道管,就要及早的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第 II 条 医生通过怎样的检查准确的判断患者有心律不齐?

在诊断方面,医生会采取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去确定病因。这些检查包括:抽血、静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波扫描,运动心电图,以及24小时心电图。最效的是24小时心电图的观察可以观察到心跳有无不正常的情况,太快太慢或不规律等情况医生从而做出诊断,心律不正的原因。

心率快的原因及治疗

第 III 条 心率过快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率过快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活习惯是否会导致心率过快的产生,习惯包括:工作压力,缺乏锻炼,抽烟饮酒,咖啡因。如果是由于某些生活习惯导致心率过快,那么就需要避忌。

第 IV 条 心率过快的治疗方法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药物性治疗,第二类是介入性治疗

如果病人患有先天性的旁道管,导致心律过快需要用介入性的治疗去根治。

第 V 条 旁道管的检查以及射频消融手术的作用和成效?

心率快的原因及治疗

如果病人患有隐性的先天性旁道管,从而产生心律不齐的现象,至今为止最有效的方法是EPS加RFA的方法,这个手术有80﹪~90﹪的成功率,可以根治先天性旁道管的问题。

第 VI 条 心导管消融手术的过程,时间,麻醉方法,出院康复情况。

整个手术旁道管检查加射频消融手术,Electrophysiology Studies(EPS),加Radiofrequency Abletion(RFA),需时三个小时。病人会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在局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手术中病人保持清醒,手术过程中病人如有不舒服或不正常的情况可以与医生及时沟通,医生会在病人右大腿处清洗消毒,打局部麻醉。

相关推荐

脉搏快好还是慢好

一、量脉搏需在静止时 脉搏可谓是一个人身体状况的重要表现。张大东表示,一般来说,经常锻炼的人或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人,脉搏跳动相对较慢,一般每分钟60多次;而体质较弱的人脉搏跳动较快,每分钟跳动八九十次。张大东院长同时指出,从医学角度来说,每分钟脉搏的基本频率在60至100次都属于正常。 不过,脉搏的基本频率要求在人体静止时测量,可以通过手腕或颈部的脉搏进行测算,在脉搏上轻轻地按压10秒,然后将脉搏数乘以6,就能够得出每分钟的心跳数。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可达每分钟100多次。发烧的时候心跳也会加快

针刺太冲的作用 针刺太冲注意事项

太冲穴较为敏感,针刺时易产生疼痛,故在进针时应轻,快,以减少疼痛。

儿童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儿童心率正常范围: 各年龄小孩的心率、呼吸正常值如下: 新生儿的呼吸:40-50次/分 脉搏:120-140次/分 1岁以下 呼吸:30-40次/分 脉搏:110-130次/分 2-3岁 呼吸:25-30次/分 脉搏:100-120次/分 4-7岁 呼吸:20-25次/分 脉搏: 80-100次/分 8-12岁 呼吸:18-20次/分 脉搏: 70-90次/分 心率的变化还与吃饭、运动、情绪、睡眠、发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安静状态下心率快,才有意义。 如有心跳也加快了,有时还胸闷气短,”如果与休息情绪等无关,

心率过缓的处理措施

1. 对于没有心脏不舒服的人,脉搏在50~60次/分,这种窦性心率过缓多为生理性,即为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会影响健康,也不用治疗。 2. 对于心脏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数平时平静时的脉搏数,再数心脏不舒服时的脉搏数,如果每次不舒服时脉搏数都比平时有减少,就说明你的不舒服是心率过缓引起,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你也可以先检查24小时心电图,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脏的快慢与心脏不舒服没有关系,脉搏在50~60次/分,则说明不用治疗心率过缓,但需要做其它检查,来确诊你是不是有心脏病。

五种心率增快最伤心 严重会猝死

五种心率增快伤害心脏 国际上普遍认为,成人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就算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心动过速很常见,比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影响、吸烟饮酒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心率。可很久以来,人们都意识不到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率过快,以及异常跳动对心脏造成的伤害。 专家介绍,心率在以下五种情况下增快是不健康的:经常处在高压环境下,紧张的时候;熬夜工作或者失眠时;平时没有规律锻炼的习惯,突然加大活动量时;发脾气、生气时;大量饮酒或摄入咖啡因后。这些不健康的快跳会对心脏产生损害。同时

夏季断奶有什么坏处 宝宝哭闹不断

快1岁的宝宝语言能力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在夏季给宝宝断奶,宝宝不适应新的牛奶或辅食,再加上夏季气候闷热,异常燥热,也会使宝宝情绪较差,对其它食物有抵抗情绪,这样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

小儿脉搏正常值

小儿脉搏正常值 新生儿期:140次左 0-12个月:120-140次。 1-2岁:110-120次。 3-4岁:100-110次。 5-7岁:90-100次。 8-10岁:80-90次。 11-14岁:70-80次。 关于小儿脉搏的特别提示 1、通常来讲,脉搏跳动的快慢与年龄、性别有关。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身体活动后也会使脉搏加快。 2、一般体温每升高1℃,脉搏每分钟就会增快10-15次。所以,在没有体温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脉搏粗略地判断体温升高了多少度。 3、脉搏跳动的次数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一般来讲

饵块的做法

饵块可做成各种形状,除长丝叫饵丝外,其余不论饼形、卷形、块形都叫“饵”。这“块”本地音读如“快”,查字典就较难查到了,不过推音及义或推形及义似乎都可以猜这“块”就是“块”,吃的东西要和士分开,就寻这么一个“快”字出来。另外,昆明方言中多有把第三声读为第四声的,也可以佐证。 昆明以前的“饵”都是一两斤的大“块”占主导地位,且已有文考“饵”就是“饵块”,这源流就基本算是清楚了。后来饵块又传到了凉山的会理县,成为了那里比较出名的小吃之一,如会理的鸡火丝饵快等等。至今,在会理当地会理人都很喜爱饵块,已经成为了会理

喝完酒后脉搏跳动很快

一、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意见建议:一般喝酒之后血液流速加快,会出现心跳过速,脉搏加快等现象,建议您适量饮酒,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二、这属于正常现象,知识你原来没发现,酒精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动,所以心跳会加快,只是有时候明显,有时候不明显而已。 #FormatImgI

宫腔积血的护理

1、术前了解产妇情况:如巨大胎儿使宫壁过度膨胀,多产孕妇子宫肌纤维减少而结缔组织增多,滞产使子宫肌纤维疲劳、子宫发育不良等,术后均易使宫缩乏力,而致宫腔出血。 2、术后注意情况:术后2小时内一定要严密观察,并不时按摩宫体,压出宫腔内积血,促进子宫收缩。 3、做好心理护理: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护理人员切勿惊惶失措,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操作稳、准、轻、快,忙而不乱。边抢救边安慰产妇,让产妇相信病情很快会好转,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以免加重休克。 4、氧气吸入:持续给予氧气吸入直至症状缓解。 5、严格执行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