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中医治疗方法
便秘中医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针刺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冷秘可加艾灸;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气海。
耳针疗法,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
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阳关、中髎。方法:每次取2
针刺疗法,取穴: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大横穴。方法:每日1次,留针15分钟,用弧度提拉刮针,中等刺激手法。
按摩疗法
一】、按摩腹部
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 4. 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二】、按摩腰骶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按摩为主。
中医食疗治便秘
1.麻油伴潺菜。每次可用新鲜潺菜250克,麻油10克(约一汤匙)。制作时,先将新鲜潺菜用清水洗净,用刀切段备用。然后,用菜锅加清水煮沸,放进食盐,再把潺菜放入沸水中焯约3分钟取出,加入麻油拌匀,凉食。尤适宜虚秘患者。
2.肉苁蓉瘦肉汤。肉苁蓉30克,锁阳30克,南杏仁12克,新鲜猪瘦肉150克。制作时,肉苁蓉、锁阳、南杏仁用清水洗净,南杏仁除去外皮,备用。鲜猪瘦肉用清水洗净血污,切块。然后全部汤料放锅中煮汤,先用武火煮沸,改文火煮1~2小时。肉苁蓉瘦肉汤尤适宜冷秘患者。
3.决明蜂蜜饮。每次可用决明子(炒)30克,蜂蜜30克。制作时,先将决明子捣碎水煎,然后冲入蜂蜜搅匀,早晚各服一次(凉服),或取代茶饮。尤适宜热秘患者。
4.无花果蜜糖粥。每次可用无花果30克,大米100克,蜂蜜15克。粥煮沸后放入无花果,煮至粥糜,待凉后,加入蜂蜜食用。尤适宜气秘患者。
便秘痤疮中医治疗
生香蕉的涩味来自于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当香蕉成熟之后,虽然已尝不出涩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可以将粪便结成干硬的粪便,从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可发生明显的便秘。
从中医的角度看,饮食不节,气机不畅,宿食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体内毒气难以及时排出体外,毒气湿热积久上蒸于肺,发于颜面则形成痤疮,并易感染。而经常服用泻药会使大肠产生依赖性,降低自身的排便功能,恶性循环,形成依赖性便秘。老中医除开清利湿热导滞的汤药外,又嘱咐王小姐做到4件事:1.多喝水---每日清晨1杯,白天4杯,晚上1杯,2.多纤维素食---多吃蔬菜、番薯、玉米等,不吃油炸辛辣食品,3.多活动---睡前和晨起揉腹约3分钟,作收缩提肛2分钟。4.不熬夜。
便秘中医可以医治好吗
一、气机郁滞型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治法是顺气导滞。
二、阴寒积滞型便秘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呢逆呕吐,舌苔白腻,脉紧。
方药: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治法是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三、血虚型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方药:润肠丸。方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润畅通便;枳壳引气下行。可以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血虚内热,可加知母、胡黄连等以清虚热;若阴血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治法是养血润燥。
四、阴虚型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增液汤。方中玄参、麦冬、生地滋阴生津。可加芍药、玉竹、石斛助养阴之力;加火麻仁、柏子仁、栝蒌仁增润肠之效。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若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可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治法是滋阴通便。
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便秘的针灸疗法
1、针刺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冷秘可加艾灸;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气海。
2、耳针疗法,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
3、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阳关、中髎。方法:每次取2
4、针刺疗法,取穴: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大横穴。方法:每日1次,留针15分钟,用弧度提拉刮针,中等刺激手法。
二、便秘的按摩疗法
1、按摩腹部
(1)摩腹: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2)按揉天枢穴: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3)掌揉中脘穴: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
(4)按揉关元穴: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5)提拿腹肌: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2、按摩腰骶
(1)推擦腰骶部: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按揉肾俞穴: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3、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沟穴: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3)按揉足三里穴: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4)按揉三阴交穴: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治疗便秘的中医小秘方
便秘怎么办,便秘吃什么好的快?有些人便秘喜欢靠药物,但大多数人缓解便秘比较喜欢食疗法。不过,据专家介绍称,如习惯性便秘的患者,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治疗习惯性便秘,中医疗法会更管用。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中医强烈推荐的治疗便秘小偏方,一起去试试吧。
中医治疗便秘偏方
1.生甘草治疗便秘: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
每日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效果满意,一般用药7~15天即可防止复发。
2.我们也可以采用胖大海来进行便秘的治疗。
首先我们要准备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颇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3.蒲公英治疗便秘: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9 0克,加水煎至100~200毫升,鲜品煮20分钟,干品煮30分钟,每日1剂饮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用,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4.桑椹子治疗便秘:取桑椹子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成250毫升,加适量冰糖,以上为1日量, 1日服1次, 5天为1个疗程。
5.决明子治疗便秘:治疗便秘的效果也非常的不错。
取决明子20克,放置茶杯内,以白开水冲浸,如泡茶叶一样, 20分钟后,水渐成淡黄色,香味四溢,即可饮用,喝完药液后,再加1次开水泡饮。
6.白术散治疗便秘:取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7.芍甘汤加味治便秘: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9 5例,疗效满意。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妇慎用。
8.连翘治疗便秘:取连翘15~30克,煎沸当茶饮,每日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
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妊期、经期、产后)便秘、外伤后(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9.车前子治疗便秘: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 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实秘
1.肠胃积热型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另外尚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黄龙汤、凉隔散等。
2.气机郁滞型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型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呢逆呕吐,舌苔白腻,脉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
二、虚秘
1.气虚型
症状:粪质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方中黄芪补脾肺之气;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若气虚下陷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扬;若肺气不足者,可加用生脉散;若日久肾气不足者,可用大补元煎。
2.血虚型
症状: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方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火麻仁、桃仁润畅通便;枳壳引气下行。可以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血虚内热,可加知母、胡黄连等以清虚热;若阴血已复,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3.阴虚型
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方中玄参、麦冬、生地滋阴生津。可加芍药、玉竹、石斛助养阴之力;加火麻仁、柏子仁、栝蒌仁增润肠之效。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若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可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
4.阳虚型
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则减,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方中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升麻、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若老年虚冷便秘,可用半硫丸;若脾阳不足,阴寒冷积,可用温脾汤;若肾阳不足,尚可用肾气丸。还可辨证选用理中丸、四神丸、右归丸等。
大黄可治食道癌引发的便秘吗
用大黄作药,需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大黄在中医治疗便秘中,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功能,主要用于热结便秘。而食道癌患者多是虚实兼挟之证,单纯热结者少见,常是阴虚者多,因此大黄并不适用阴虚便秘。
其次,大黄虽不适用阴虚便秘,但可配合其它药物用,如增液承气汤就是由大黄、甘草、芒硝、元参、麦冬、生地组成,与其他药物共同作用,具有增液生津,通下导便作用。
再次,如果食道癌患者腹胀明显,便秘不下为主要痛苦,可用生大黄泡水代茶饮用,但是便下即停服,不可久服,否则犯虚虚之戒,使患者健康状况更差。
因而,大黄的食用对于食道癌患者不可轻易使用,更不可自行乱用,一定要听取中医大夫的安排和建议,以免加重疾病,恶化病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便秘的中医治疗原则
气虚便秘 取白术50克,加水180毫升,煎煮4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汁,加蜂蜜60克,充分摇匀,一日内服完,每天1剂。
血虚便秘 取桑葚子、蜂蜜各60克,放入容器内,开水浸泡代茶饮,每天1剂。
阳虚便秘 麻仁20克(捣碎),肉苁蓉15克,加水160毫升,煎煮35分钟,过滤取汁,再加入适量的水和稻米煮成粥食用,每天1剂。
阴虚便秘 取杏仁、松子仁、火麻仁、柏子仁各9克,混合捣烂,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
实热便秘 取莱菔叶30克(捣碎),番泻叶6克,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
中医治疗便秘的偏方
1、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每日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效果满意,一般用药7~15天即可防止复发。
2、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颇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3、大黄5-10克,研为粉末,用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一次即见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4、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5、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6、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7、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胶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如不通,可再敷。
8、将一把葱捣碎拌成饼状,贴在肚脐中,用热水袋装开水熨葱饼。注意不要造成烫伤。
9、左手拇指用劲按右手掌心数回,捏大拇指到小指,从指根到指端,一段段捏上再捏下数个来回,每指捏完再重捺掌心,再换右手按左手。眼睛闭着,全神贯注做手指操。坚持半年可见效。
10、两手中指按压两侧迎香穴(鼻孔两侧凹陷处)5-10分钟,出现酸痛为止,可刺激大肠,治便秘和大便困难。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 现在的生活我们天天吃五谷杂粮,对肠胃也是一个负担,很多都有便秘的症状,也有不少人会选择吃药来治疗便秘,长期吃药会对肠胃产生副作用,也会多身体带来负担,中医专家说中医刮痧治疗便秘很有效。>>>>>>中医中药治疗便秘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刮痧方法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中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
背部:膀胱经——双侧大肠俞。
腹部:胃经——双侧天枢。 脾经——双侧腹结。
上肢∶三焦经——双侧支沟。大肠经——双侧手三里。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上巨虚。
患有便秘的人群不妨试试中医刮痧来治疗你便秘的痛苦吧。
治疗便秘的中医小秘方
1.生甘草治疗便秘: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
每日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效果满意,一般用药7~15天即可防止复发。
2.我们也可以采用胖大海来进行便秘的治疗。
首先我们要准备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颇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3.蒲公英治疗便秘: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9 0克,加水煎至100~200毫升,鲜品煮20分钟,干品煮30分钟,每日1剂饮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用,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4.桑椹子治疗便秘:取桑椹子5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成250毫升,加适量冰糖,以上为1日量, 1日服1次, 5天为1个疗程。
5.决明子治疗便秘:治疗便秘的效果也非常的不错。
取决明子20克,放置茶杯内,以白开水冲浸,如泡茶叶一样, 20分钟后,水渐成淡黄色,香味四溢,即可饮用,喝完药液后,再加1次开水泡饮。
6.白术散治疗便秘:取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7.芍甘汤加味治便秘: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9 5例,疗效满意。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妇慎用。
8.连翘治疗便秘:取连翘15~30克,煎沸当茶饮,每日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
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妊期、经期、产后)便秘、外伤后(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9.车前子治疗便秘: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 1周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中医治疗便秘的验方
中医治便秘的偏方
1、苏麻粥
原料:苏子、麻仁各15克,糯米适量。
做法:上述三种原料共煮粥。
用法:早晚各服食一小碗。
功效:理气、通便,可用于气滞引起的便秘。
2、蜂蜜香油汤
原料:蜂蜜30克,香油5克,白开水100毫升。
做法:将蜂蜜、香油倒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温开水即可。
用法:每日晨起服食。
功效:益气润肠,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便秘。
3、桑椹糖
原料:白砂糖500克,干桑椹末200克。
做法:先将白砂糖放入锅中加少许水,用文火煎熬至粘稠,再加入干桑椹末,调匀。然后继续煎熬,直至用铲子挑起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涂有食用油的盘中,待稍凉,将糖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用法:每次适量,每日2次。
功效: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便秘。
4、松子仁糖
原料:白砂糖500克,松子仁200克。
做法:先将白砂糖放入锅中加少许水,用文火煎熬至粘稠,再加入松子仁,调匀。然后继续煎熬,直至用铲子挑起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涂有食用油的盘中,待稍凉,将糖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用法:每次适量,每日2次。
功效: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5、土豆蜜膏
原料:土豆10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先将土豆用榨汁机榨出汁液,再把土豆汁放入锅中煎熬至粘稠,然后放入一倍于土豆汁的蜂蜜,再煎熬至粘稠,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健脾益气,可用于气虚引起的便秘。
6、猪油蜜膏
原料:猪油、蜂蜜各100克。
做法:先将猪油、蜂蜜分别用文火煮沸,晾凉,然后将二者混合均匀即可。
用法:每次服用5-1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滋阴养血、润肠,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便秘。
上面为大家介绍几款中医治便秘的偏方,容易便秘的朋友,日常要多吃新鲜果蔬,可以适当吃些粗粮,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