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有哪些
在我们的意识里,人为人年老后,身体各项器官也开始衰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我们把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归结为衰老的一种标志,这是不对的。只有在病理状态下才可出现牙齿松动,不单是老年人,其他年龄的人也可能牙齿松动。
首先应当明白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牙齿也有一定水平方向的动度,不超过0.02mm,轴向动度极其微小。牙齿的生理动度一般不易被察觉。
只有在炎症、创伤、牙周支持组织结构破坏时,牙齿动度超过生理范围,才出现临床的牙齿松动。牙槽嵴的吸收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这是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
当牙槽骨被吸收达根长的1/2以上时,冠根比例失调,牙齿松动。有牙合创伤时,如夜磨牙、紧咬牙、早接触、牙尖干扰、过高修复体、正畸加力过大、急性外伤等,可使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韧带间隙呈楔形增宽,牙齿松动;当过大的牙合力消除后,牙槽骨可以自行修复,牙齿的松动度也随之恢复正常;在急性根尖周炎或牙周 脓肿 等情况下,可使牙齿松动,当炎症消退后牙齿松动度可恢复。
牙周翻瓣手术后,牙齿有暂时的松动,一般在术后数周即可恢复。妊娠期、月经期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可出现牙齿松动。此外,在生理性或病理性的牙根吸收时,如乳牙替换、囊肿或 肿瘤 压迫等,也可能出现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度的衡量,是用牙科器械柄抵住或夹持牙齿,做颊(唇)、舌(腭)面的,近远中的,上下的双向推动或摇动。记录分为三级:1级(I度)微大于生理动度,相当于
1mm以内,2级(II度)从正常位置向任何方向摇动,动度相当于1~2mm;3级(III度)从正常位置向任何方向摇动,动度大于2mm,或出现垂直向松动。
牙线会不会让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
牙齿的急性炎症如牙周炎、牙龈炎等牙周疾病会使牙齿的地盘疏松,导致牙齿的松动。
牙齿的咬合状况不好也会引起牙齿的松动。如果经常有磨牙和咬牙的习惯,也会使牙齿咬合受到创伤,造成牙齿松动。
由于磕碰或者车祸等其他外部原因导致牙齿意外受伤也可能导致牙齿的松动、疼痛,严重者可能会牙齿脱落。
做牙周手术手术会使牙周组织的神经充血、水肿,引起牙齿的暂时性松动,一般这种松动等到充血和水肿情况消失后即可自动恢复。
牙齿松动和什么有关系
1、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可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牙齿松动、缝隙变大、食物嵌塞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2、由于外力的碰撞,牙齿遭到以外的撞伤、跌伤或过度咬伤,都能使牙齿发生摇动。这是因为外来过大的力量使牙周膜受了伤,牙齿与牙周膜之间的弹性纤维受到损害,使牙齿发生松动。
3、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牙龈红肿胀痛,刷牙时常见出血,会出现牙齿松动。
4、个别牙咬合力量过大或咬合关系异常时会出现牙齿松动。
5、虽然衰老并不是引起牙齿松动的主要原因,但我们都知道牙齿衰老的一个主要信号就是松动牙增多。中老年人的牙周组织萎缩后,支持力减弱,就会出现牙齿松动现象。
产后牙齿松动怎么办 产后牙齿松动的原因
1、孕期和产后孕妇的钙需求很多,99%的钙是分布在牙齿中,此阶段如果新妈妈饮食中钙补充不足或缺乏,会导致骨质因钙损耗而变软,牙槽骨也会疏松软化,出现牙齿松动。
2、产后内分泌发生改变,不注意口腔卫生,易患上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
3、产后经常食用坚硬食物,酸冷食物而导致牙齿松动。
接下来针对这些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介绍一些解决方法。
牙齿为什么松动
我们的牙齿是非常稳固的,它是依靠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等牙周支持组织来保证其稳定,一旦其由于各种原因受到破坏,牙齿就会发生松动。
1、牙周病所引起的牙齿松动
牙周是有一层膜的存在的,如果你的牙周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使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这些支持牙齿的牙周组织逐渐破坏后,牙齿就会产生松动现象。
2、外力作用所致牙齿松动
当你的牙齿受到伤害,比如遭到碰撞或硬物硌伤、咬合创伤等,都能使牙齿发生松动,这是因为过大的外力使牙周膜损伤,甚至损伤了牙槽骨,使牙齿发生松动。
3、急性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颌骨内的囊肿、肿瘤等均可引起病牙的松动
一些能引起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疾病,如坏死性牙龈炎、纤维素缺乏症等,也可出现牙齿松动。
4、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牙齿松动
糖尿病患者,女性妊娠期,月经期等可导致牙齿松动度的增加。
牙齿松动症状以及怎么办?
清洁牙齿:牙齿松动了,要及时就诊。患者应到医院去洗牙,把牙石等清除干净。牙周经常肿胀,溢脓者须手术治疗,以清除牙周袋内的肉芽组织及牙龈下结石,使牙周支持组织再生,恢复;
局部治疗:首先,对松动的牙齿,进行局部治疗,主要控制炎症感染;
牙齿固定:根据情况做进一步的处理,及时的做好牙齿固定;可采用钢丝结扎或夹板固定,使松动牙相互支持,依靠,达到相对稳定,能承受一定力的效果;
根管治疗:对于牙根尖周炎导致牙齿松动,应当进行根管治疗。在根尖周炎症消除后,患牙就会随着炎症的恢复逐渐稳定。
拨牙治疗:对于松动度比较大的牙齿,没有了治疗价值。医生一般会建议把松动的牙齿拨掉,然后装上假牙,这种方式应该是严重牙齿松动的人不得不接受的一种方式。
导致牙齿松动的原因有很多,受外力撞击引起,牙周病牙龈萎缩引起、年老牙龈营养性萎缩造成牙齿松动等。牙齿松动了,应当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牙齿松动的原因
牙齿松动是所有人都存在的情况,不管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在平时生活中如果不注意的话都会出现有牙齿松动的现象。对于青少年而言,多半是蛀牙以及上火所致,一旦上火就会导致牙龈浮肿,从而导致牙齿松动的情况出现。而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除了上火等因素会引起牙齿松动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牙周炎
相较于青少年而言,中老年人群患有牙周炎的几率更高,而这种牙周疾病正是导致牙齿有松动情况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松动通常都没有疼痛不适等症状,但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有无力的现象。其中以慢性牙周炎最为常见,专家指出这与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因素,近几年来牙周炎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通常情况下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在早期阶段并没有牙齿松动的症状出现,而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包绕牙根的牙槽骨会发生慢性吸收,因而导致牙齿大幅度的松动。
2.咬合发育不良
一些存在有要和发育不良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有牙齿松动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夜磨牙、紧咬牙的不良习惯等情况的人群,同样容易导致牙齿出现有松动的情况。这是由于这些不良的习惯对牙齿的咬合造成了创伤,长期如此势必会导致牙齿的松动。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最好是尽量的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
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患有牙周炎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对咬合创伤更加敏感,因此对相同的咬合创伤造成牙齿松动的程度也更加严重。
3.受外伤
很多人经常会突然的出现牙齿松动等情况,专家指出这与牙周炎等急慢性牙科疾病多半没有什么多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导致的的原因主要以突然咬硬物以及受外伤为主。比如在吃东西的时候突然咬到石子,或者是啃咬一些大骨头等,都容易导致牙齿受到外伤,因而出现有松动的情况。并且这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症状,而且牙齿也会有轻微的移位现象。
所谓的移位其实就是指牙齿偏离原来正常的位置,如果移位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最好是及时就医,以免影响牙齿健康。
牙齿松动的危害
牙齿松动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牙齿松动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牙齿松动会引发牙周炎:牙龈萎缩后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紧紧包裹牙根,结果导致牙周组织也被暴露出来,口腔中的各种细菌及牙结石直接侵袭牙周组织引发牙周炎。
2、牙齿松动会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会出现牙龈萎缩的现象,牙龈萎缩还导致牙根外露,牙根的表面没有牙釉质,一旦没有了牙龈的保护,不仅容易在刷牙时受到磨损,同时对冷、热、酸的刺激非常敏感,长期不治疗,就会形成"牙本本质过敏"。
3、牙齿松动危害口腔功能:严重的牙齿松动可以影响口腔正常功能,如前牙开合造成发音的异常;后牙锁合可影响咀嚼功能;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则影响正常呼吸。严重的错合畸形可影响口颌系统的功能,如前牙或后牙的开合等可降低咀嚼效能。
对于牙齿松动的现象,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 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若轻度松动,通过治疗牙周病即可恢复正常;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才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这时松动的牙齿多数还不能恢复;若重度松动,即指牙齿松动Ⅲ,也就是说牙齿无论上下左右均明显松动,这时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邻牙齿不必要的负担。
2、牙齿松动是因外伤造成时,若轻度松动,可服用消炎药,待炎症消退,牙齿即可自动恢复稳固状态;若松动严重或脱位、移位时,就应把牙齿复位,然后结扎固定于相邻的牙齿上,并服用消炎药,保持口腔卫生,短期内禁用此牙等等,过l至2个月此牙即可恢复正常。
3、牙周炎或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出现的牙齿松动,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一旦急性炎症缓解,牙齿松动情况也能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