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几率高吗
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几率高吗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越来越多,与人们普遍推迟生育时间不无关系!高龄初产妇往往是第一次怀孕,常常会过度担心因高龄发生不测,尤其是快要临产的时候。从临床来看,初产妇年龄越大,会越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和程度越高。再加上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都会极大地增加她们的心理负担。而研究显示,孕妇心理压力可影响到婴儿健康,使得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哪些人易患产后抑郁症
1.高龄产妇
世界卫生组织将30岁以上第一次分娩的孕妇定为高龄初产妇。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中,高龄产妇日益增多,她们常常会过度担心因高龄带来的不测,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再加上担心身材不易恢复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有研究表明,产后抑郁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高于28岁的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最高,大约为11%。
2.生男孩的妈妈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生男孩较生女患产后抑郁的机率孩更大。研究人员调查了181名法国妇女,参试妇女回答了36项测试问题,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总体健康、体育活动、情感因素等诸多方面。结果发现,生男孩的母亲得分比生女孩者得分低70%,其患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则高9%。
3.学历高的女性
有些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初为人母的角色改变,使其面临自身康复和育婴两大问题,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和工作的压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于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考虑问题多,情绪较复杂,易发生抑郁。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1、内分泌因素
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产后24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病人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病人表现抑郁。而且,产后孕激素下降,增加了产妇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2、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3、妊娠期因素
研究表明,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产妇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失业、生病、先兆流产等,是促发抑郁的重要诱因。另有报道显示,产前情绪不稳定、有经前紧张综合征者发生产后抑郁症者较多。
4、分娩期因素
我国的初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过分担心分娩过程的疼痛,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有研究显示,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紧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可致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使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增加。
5、畏惧母亲角色
大多数产妇都是第一次做母亲,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的压力。
高龄产妇产后要跨几道坎
专家:高龄孕妇产后要防糖尿病、抑郁症,调养宜温补不宜大补
孕育生命是女人一生中充满喜悦、自豪和期待的美好时光。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观念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会选择推迟生育,不知不觉间,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高龄产妇。
专家指出,高龄产妇经过十月怀胎,身体消耗很大,再加上难以承受分娩所带来的创伤,高龄产妇普遍存在身体恢复慢的问题,不少高龄产妇产后都要经历慢性咳嗽、便秘、糖尿病和抑郁症这四重难关的考验。所以,高龄产妇的产后护理和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产后42天都要静养
专家指出,高龄孕妇产后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静养。不仅是刚生完头几天要静养,在整个产褥期(产后42天)都要在安静、空气流通的地方静养,不宜过早负重及操劳家务。
高龄孕妇中有60%都是剖腹产,手术后的第一天一定要卧床休息。在手术6小时后,应该多翻身,这样可以促进淤血的下排,同时减少感染,防止发生盆腔静脉血栓炎和下肢静脉血栓炎。李莉平解释说,产妇刚分娩之后,体内的凝血因子一般会增加,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恢复,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如果老躺着不动,容易引起血流缓慢,会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造成下肢坏死和盆腔供血障碍。
在手术24小时后,产妇可下床活动,在48到72小时后,孕妇还可以走得更多一些。这样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黏连、便秘及尿潴留的发生。当然,到底慢走多久才算合适,还是要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年龄越大越易产后抑郁
从临床上来看,孕妇年龄越大,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越高,这可能与产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李莉平说,她就接诊过一例32岁的孕妇,一直心情不好,孩子出生只有三四天,就忽然在一天半夜跳楼自杀。从很多病例来看,很多产后抑郁症病例在产前就已经有先兆,如常常莫名哭泣、情绪低落等,这时家人一定要多加安慰,安抚孕妇情绪。
高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比年轻孕妇高很多。虽然一般来说,妊娠期糖尿病会随着妊娠期的结束而终止,但国外有研究表明,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若干年后半数会患上糖尿病。有人建议,这些妇女应该在分娩后定期随诊,监控病情发展,防止发展成糖尿病。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孕妇就更应注意防范。
谨防慢性咳嗽和便秘
对于顺产的高龄产妇来说,一旦出现慢性咳嗽和便秘,一定要及时治疗。原因在于产后盆腔韧带松弛、盆底肌肉受伤,咳嗽时用力,会造成子宫托垂、膀胱膨出及直肠膨出,严重时甚至会小便失禁,也不利于盆底肌肉的恢复。比较好的办法是坚持做保健操,包括吸气、屏气、缩肛运动。
产后宜温补不宜大补
高龄孕妇产后都很虚弱,一定要吃些补血的食物,但不能吃红参等大补之物,以防虚不受补。比较适合的是桂圆、乌鸡等温补之物。此外,要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牛奶、鸡蛋、海鲜等动物蛋白和黄豆等动物蛋白都应该多吃。对于所怀BB个头大的产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容易引起痔疮,所以还应多吃水果蔬菜。总体说来,产妇的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而对于高龄孕妇们来说,由于身体和子宫的恢复都会更慢,短期内不宜再怀孕,所以更需要做好避孕措施。
产妇饮食须知
1.分娩3月内产妇忌多吃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母亲的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2.产妇忌过多吃鸡蛋。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
3.产妇忌多吃红糖。虽然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具有温补性质。但因为红糖性温,如果产妇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
产后抑郁症的食疗方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后抑郁症几乎是每个产妇都会出现的病症。这种病症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婴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正确了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以便掌握最佳的治疗时机。
1、无法正常生活
产后抑郁症患者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中,如果不能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模式,包括饮食、睡眠和工作,那么就是主要看饮食和睡眠,看是否无法正常进行。许多患病的产妇会容易感到疲乏,或者易怒。
2、产后抑郁症患者胃口不佳
专家表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胃口常常不佳,即使是平时爱吃的人,美酒佳肴也勾不起他的食欲。体重明显下降。
3、不明确的焦虑
产后抑郁症患者总是不明确的焦虑,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痛苦与无助感。会有失眠等表现。
产后抑郁症会不会复发 如何防止产后抑郁症复发
产后抑郁症治愈的产妇仍需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有助于及时发现社会心理因素、服药不依从、抑郁症症状再现或者其它抑郁症复发的先兆,复诊的频率一般是治愈后第一年每1-3个月复诊一次,再然后每半到一年复诊一次。
产妇产后抑郁症即使已经治愈了,也要继续维持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大约是6个月到1年,在维持治疗期间,治疗的药物剂量应与急性治疗的剂量相同。
产后抑郁症治愈了,产妇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能有效的防止抑郁症再次复发,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
产妇要坚持运动,运动能防止抑郁症发作,也能较快地提高情绪,短时间地缓冲抑郁情绪,预防抑郁症复发。
曾经有产后抑郁症病史的妇女,如果再次分娩产后抑郁症复发的几率会显著增加,复发率高达30%~50%,所以抑郁症治愈的产妇再生育要慎重的考虑。
高龄产妇生娃要防这些事
防肺栓塞忌久坐
肺栓塞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妇产科并发症,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有几分钟,孕妇和产妇是高危人群,死亡率高达70%。
产妇预防肺栓塞要注意这些:1.不要久坐或久卧。2.注意饮食:不宜吃过多的高蛋白食品,要注意饮食均衡。3.及时筛查: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前去医院做一个关于血液栓塞风险指标的DRGT检测,若检测出患有肺栓塞,需及时去医院就医。4.留意蛛丝马迹:张玉洁提醒,孕期或哺乳期若发现左右腿大小不一,其中一只腿变粗变白,出现肿胀,务必及时与医院联系。
防妊娠糖尿病勤管理
据统计,每6个高龄产妇中就有一个妊娠糖尿病。30-55岁的高龄产妇最容易被疾病顶上,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及环境因素,许多女性容易伴发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生育二胎,高位妊娠的几率特别高。
“血糖高不是怀孕的禁忌症,但是建议备孕女性在妊娠前先去做健康检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积极管理血糖,血糖控制稳定了就可以正常怀孕,大部分“糖妈妈”最终也能生下健康的宝宝。
防甲亢可刨宫产
高龄产妇本身就属于妊娠高危人群,分娩的风险比一般孕妇要高,孕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情一旦有恶化表现,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考虑剖宫产,以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
防抑郁注意情绪
很多人认为,高龄产妇一般更富有、学历更高,因此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会低,实则不然。近日,一项调查显示,相比于年轻女性,年龄段在40~44岁间的女性产后患抑郁症的几率比35~39岁的高约5倍,所有年龄段的平均患病率在9%左右。
高龄产妇抑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怀孕生产后,女性的激素水平紊乱,高龄产妇比一般产妇恢复慢,难以从负面情绪中尽快走出来;高龄产妇的身体素质和精力都不及年轻产妇,照顾孩子日夜操劳,如果还要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会给身心带来更大的压力;高龄产妇往往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经济压力,如果着急要小二子,经济和心理上都没有充分准备,产后容易在重压之下情绪崩溃。
一旦发现产妇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接触,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就要注意了,她们可能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最好尽快到医院就诊,咨询心理科医生,必要时服药治疗,治疗期间停止哺乳。
产后抑郁症症状
产后抑郁症症状
产后抑郁症几乎是每个产妇都会出现的病症。这种病症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婴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正确了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以便掌握最佳的治疗时机。
1、产后抑郁症患者胃口不佳
专家表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胃口常常不佳,即使是平时爱吃的人,美酒佳肴也勾不起他的食欲。体重明显下降。
2、无法正常生活
产后抑郁症患者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中,如果不能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和模式,包括饮食、睡眠和工作,那么就是主要看饮食和睡眠,看是否无法正常进行。许多患病的产妇会容易感到疲乏,或者易怒。
3、每天忧心忡忡
对于自己第一次接触小婴儿,第一次当妈妈,产妇常会对育儿生活缺乏信心,整日忧心忡忡。有些会表现出精神涣散、思维缓慢的症状。
4、不明确的焦虑
产后抑郁症患者总是不明确的焦虑,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痛苦与无助感。会有失眠等表现。
5、消极悲观
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一旦有挫折发生,抑郁症患者就会把全部责任归咎于她们自己。有些甚至会反复地想到自杀。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和后果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当产妇出现异常情绪时,产妇自己和其家人都要引起警惕,及早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产生。
哪些妈妈容易患产后抑郁症
独生女“80后”的独生子女成为生育主体,患产后抑郁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易使产后抑郁高发。从成长到结婚、怀孕、生育,她们几乎一直是家庭的中心,一旦生完孩子,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新出生的宝宝身上,准妈妈在心理上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从而成为产后抑郁的易感人群。
盲目攀比、对孩子过度关注、对丈夫过度依赖,以及职场压力等,都是导致“80后”的独生子女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当产后连续两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不想活动、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不想与任何人沟通、想哭等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了,可及时通过心理疏导或饮食调节进行干预。
职业女性一般来说,白领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水平较好,往往对自己和下一代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烦恼的事也较多,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这类妈妈,在产后都会对重回职场问题、以及产后容貌和身材变化等问题产生各种担心,这些情绪都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
高龄产妇世界卫生组织将30岁以上第一次分娩的孕妇定为高龄初产妇。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中,高龄产妇日益增多,她们常常会过度担心因高龄带来的不测,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再加上担心身材不易恢复等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有研究表明,产后抑郁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高于28岁的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最高,大约为11%。
产后抑郁症会遗传吗
产后抑郁症会遗传吗? 本来有了孩子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在婆婆家坐月子做的我特别的不开心,婆婆弄得东西我也特别不满意,特别挑剔,不知不觉的脾气开始暴躁起来,一直想生气。据妈妈说她那时候也有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会遗传吗?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
其实,它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抑郁症的遗传与其他遗传性疾病不同,它只是增大了后代患抑郁症的概率,却不是百分之百的会遗传给后代。有研究表明,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提示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还有的人在怀孕前就有双向情感障碍,产后特别容易复发,因为在怀孕时有雌激素的保护,会把抑郁压抑住,所以怀孕期间相对较少复发,但产后缺乏雌激素的保护,抑郁就出现了。
多大算高龄产妇 高龄备孕的注意事项
多少岁才算高龄产妇?
医学上定义超过35岁的生产者为“高龄产妇”,高龄产妇的风险大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适龄产妇。而且这时期的女性身体素质已经在慢慢下降,宝宝畸形的可能性也相应升高。所以,高龄产妇要更加谨慎备孕。
高龄产妇备孕必知
一、夏秋季怀孕最好。可使胚胎在极其敏感的头三个月避开流行病毒的感染(秋末冬初是流行病猖獗时期),又有利于孕妇多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气。这个季节还有大量的蔬菜水果供应。
二、少吃甜食。大龄准妈妈更易发胖和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因此要控制体重,怀孕期间体重增加最好别超过12.5公斤。建议多吃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少吃甜食,少喝甜饮料。
三、孕前、孕期勤检查。孕前要对身体做一次全面检查,孕中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最好在怀孕38周就提前住院观察,具体可参照医生建议。
四、少食多餐,平衡饮食。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避免发胖和患上妊娠糖尿病。
五、饼干、馒头缓解呕吐。在孕早期,大龄孕妇的恶心、呕吐等反应比一般人严重。这时应避免吃流食,可吃饼干、烤馒头片等体积小、含水分少的食物。即使呕吐,也不用紧张,可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或到室外散步,然后再进食。
六、少提重物护子宫。子宫也会随着人的年龄而老化,所以妊娠期间要特别保护,比如不提重物、不过度劳累、不做激烈运动,也避免有任何压迫到腹部的举动。建议高龄孕妇在怀孕的24周起,视腹部隆起的状况开始使用“托腹带”。
七、深呼吸缓解产后抑郁。孕妇年龄越大,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越高,这时家人一定要多加安慰。产妇自己也应放松情绪,当感到紧张和不舒服时,可以试试深呼吸,把体能和心理均调整到最佳状态,接受分娩过程的考验。
高龄产妇易得产后忧郁症
都市女性越来越推崇晚婚晚育,相应的高龄产妇也越来越多,而众所周知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8岁之前,不少的女性在30岁之后生育,35岁以上就属于典型的高龄产妇,高龄产妇更易患妊娠糖尿病或者是产后抑郁。因此,女性一定要警惕高龄生育更易发生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越来越多,与人们普遍推迟生育时间不无关系!高龄初产妇往往是第一次怀孕,常常会过度担心因高龄发生不测,尤其是快要临产的时候。从临床来看,初产妇年龄越大,会越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和程度越高。再加上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都会极大地增加她们的心理负担。而研究显示,孕妇心理压力可影响到婴儿健康,使得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因此,对于高龄产妇来说,要从各方面来预防产后各种并发症。不但要从饮食上,还要从心理上、生活上等合理调整。产后抑郁症要做好预防,而且尽量避免高龄生育。另外,高龄产妇还不仅仅患产后抑郁的危险大,其他的诸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几率也很大。
晚婚晚育的弊端多
尽管从社会经济成本上来看,晚婚晚育有好处,但从医学上讲,太晚婚育害处很多。
结婚太晚影响性生活质量。男性30岁后性冲动的急迫程度会减弱,40岁时,除非有异常刺激,一般无法很快地进行持续射精。而高龄未婚女性缺乏正常性生活,长期性压抑导致阴道废用性萎缩,分泌物减少或干燥,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
高龄夫妇生育能力大幅下降。一般男性25~35岁身体健壮,精子质量最高,此后精子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另外,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发现,30岁后女性卵细胞储备减少90%,生育能力大幅降低。
高龄孕育增加胎儿畸形和夭折风险。30~34岁女性出现早产风险会提高20%。研究表明,25~29岁生育者,唐氏综合征婴儿发生率仅为1/1500;30~34岁为1/900;35~39岁则上升到1/300;45岁以上竟达1/40。
高龄孕育危害女性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高危妊娠增多,直接威胁母婴健康。中年女性盆腔基本固定、阴道弹性降低、子宫肌肉收缩力减弱,容易难产。年龄越大,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抑郁症等几率就越高。数据显示,高龄产妇占产后抑郁症患者的70%以上。
高龄产妇产后恢复方法
第一、高龄产妇产后需要静养。这个静养需要持续长达将近一个半月时间。这在期间,产妇都要在空气良好,安静的环境中修养。不能过早的操劳家务。尤其是剖腹产的高龄产妇,因为自身失血,为了促进恢复和止血,身体内的凝血因子会增加,但同时这样的状态会形成血栓,有一定概率造成盆腔供血不顺或者下肢坏死。后果非常严重。因此,高龄产妇产后在保持静养的同时又需要适当的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症状的出现,但切记运动不可过量,需要适可而止。
第二、警惕预防妊娠期并发症。一般来说,高龄产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概率要比年轻产妇高的多,所以需要随时观察,以保证安全。
第三、注意预防产后抑郁症。年龄越大的产妇越容易出现产后抑郁。高龄产妇在产后一定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家庭成员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关心照顾,要有足够的交流,使产妇能够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出现。
第四、注意不要过量补充营养。大家都知道产妇产后身体十分虚弱,需要补充很多营养。但正因为产妇身体虚弱,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大补特补,尤其是高龄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