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艾灸合谷穴-补充大肠经气血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艾灸合谷穴-补充大肠经气血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艾灸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气血,气血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便能保持通畅,毒素将会被及时排出体外。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指腹贴在虎口皮肤上,拇指尖处即是该穴;虎口与第一,第二掌骨结合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台上臂,另一手手拿点燃的艾条熏灸合谷穴,距离皮肤2-3厘米,灸5-20分钟。

夏天艾灸什么部位好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2横指宽的地方,人体的左右脚各有一个,夏天适当进行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帮助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强壮人体的体质,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能力,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膀胱经,是主治肺脏疾患的重要腧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此穴,快速地散热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归降地部后循膀胱经下行,帮助调节人体的肺脏经气。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夏天艾灸关元穴使用的是温和灸,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点按、艾灸此穴可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夏天女性适当进行艾灸关元穴可以保健、促孕、延缓衰老等作用。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合谷穴,具有一定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作用。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调理肠胃应该选择以下穴位进行艾灸:

艾灸胃俞-和胃健脾助消化

胃俞是胃的背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胃俞,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调整胃功能,防止胃功能的偏盛偏衰,维护胃的正常受纳与通降,从而保证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

取穴: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正坐或俯卧位,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每次灸5-8分钟,自行灸治时,可以选用艾灸盒辅助灸。

艾灸丰隆-化痰湿除肥胖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艾灸丰隆能调和胃气,使胃的通降功能保持旺盛,同时还能清化痰湿,使痰湿能尽快被运化出体外。

取穴: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艾灸方法:正坐屈腿,可略微将小腿偏往一侧,手拿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丰隆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人体能耐受为度,每次灸5-15分。

艾灸养老穴-增强小肠功能促消化

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郄穴,艾灸该穴位能通过刺激小肠经对小肠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强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让食物消化更有效率。

取穴: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即是养老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前臂,一手拿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另一手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艾灸10-20分钟。

艾灸大肠俞-促进肠道蠕动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大肠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艾灸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顺利气化入膀胱,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

取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5-20分钟,以皮肤有灼热感为度,亦可用艾灸盒自己温灸。

艾灸合谷穴-补充大肠经气血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艾灸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气血,气血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便能保持通畅,毒素将会被及时排出体外。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指腹贴在虎口皮肤上,拇指尖处即是该穴;虎口与第一,第二掌骨结合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台上臂,另一手手拿点燃的艾条熏灸合谷穴,距离皮肤2-3厘米,灸5-20分钟。

艾灸什么穴位去湿气 艾灸合谷穴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秋季艾灸穴位 艾灸合谷穴镇静止痛、治疗感冒

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如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取穴:用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治疗感冒:如果有轻微感冒时,可以按合谷穴,左右各个各按摩十分钟,按摩完后再喝一杯热开水,出出汗,感冒就可以缓解。

鼻子过敏:平常有鼻子过敏的人,也可以常常按压合谷,如果有耐心,持之以恒,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缓解黑眼圈:在床上、书桌旁、沙发上,按压合谷穴非常顺手,随时可按,治疗黑眼圈有一定疗效。

治疗牙痛:按摩并经常艾灸合谷穴还能治疗牙疼、牙龈炎、舌炎、腮腺炎等。比如,牙疼时,按压合谷穴5分钟后,疼痛会减轻,如果有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起到一定疗效。

艾灸:灸法,偏热主泻法,一周2-3次,每次5分钟。

夏天可以天天进行艾灸吗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合谷穴,具有一定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作用。

艾灸胃部的好处

艾灸胃部能够起到和胃健脾的功效,维持胃部的正常运行,从而使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顺利进行。

艾灸胃部会使胃部产生一股暖意,从而加快肠胃蠕动,帮助体内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艾灸胃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补充大肠经气血,使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从而对体内的毒素有所排出。

艾灸哪里可以去湿气

艾灸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艾灸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艾灸隐白穴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按摩合谷的最佳时间 补充肠道气血

大肠经气血汇聚于合谷穴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按摩合谷穴可以补充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气血充足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道保持畅通。

艾灸美容真的有效果吗 预防皮肤老化灸哪里

滑肉门:艾灸这个穴位有助于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增加血流量,同时可调理气血,疏通经气,使气血上输下达,从而预防面部肌肤老化。

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手阳明大肠经循经上于头面部,刺激合谷穴可振奋元气,益气养血,有效防治面部肌肤老化的问题。

足三里:艾灸这个穴位对机体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以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而增强免疫力,同时对水肿 ,肥胖,腹胀,乳痛,便秘,胃痛有治疗作用。

相关推荐

艾灸瘦手臂灸哪里

艾灸相关穴位,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气的活动,可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调整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平衡,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瘦手臂的功效。艾灸瘦手臂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肩髃 肩髃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即在屈肘抬臂时,在肩关节上端两个凹陷,其中强的小凹陷就是肩髃所在的地方。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肩髃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5-20分钟,亦可采用隔姜灸,隔姜灸的效果比温和灸更加明显。

感冒可以艾灸哪里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艾灸能治便秘吗

艾灸对便秘一定的缓解作用。 艾灸天枢,足三里等胃的重要穴位,能对机体起到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起到疏通络,调理气血的好处,从而效缓解便秘。 肠胃积热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合谷,内庭穴。 功效:通腹泄热,导滞通便。 气机郁滞型便秘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严重者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功效:行气导滞通便。 阴寒积滞型便秘艾

艾灸天枢的功效哪些

天枢为调整上下腹部气机的枢纽,是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出入之门户,艾灸天枢,具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要以下作用: 防治便秘发生 天枢穴在肚脐两旁,是胃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对应着肠道,艾灸此穴能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治疗大肠疾患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同时是手阳明大肠募穴,大肠功能出现问题,天枢穴会痛感,艾灸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肠腑功能,治疗大肠疾患。 提高胃动力 天枢是大肠募穴,总辖大肠气血,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相邻想通的关系,因此任何部位受外邪侵入都会在天枢

中医怎么艾灸让你拥好气色

中医针灸美容中的艾灸指的是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在人体穴位,具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温通络之功效。中医针灸美容之艾灸适应人群比较广,适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等,可以让你气血旺盛,保持健康的好气色,由里向外的美丽。 合谷位于我们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原气汇聚之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以疏通局部气血。 膈俞先找肩胛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翅膀骨”,它的内下角跟第七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条线的中点就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会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艾灸方法如下: 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 以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与任脉穴为主。 治法:健脾和胃。 艾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俞,以其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积。 中脘居中焦,胃于任脉,为胃之募穴和六腑会穴,具健脾益胃,降逆和中,化湿消积之功,为治胃病

面瘫艾灸部位图片 面瘫常用艾灸部位

面瘫艾灸多以阳明腧穴为主,足太阳腧穴为辅。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合营。 艾灸处方:颊车,地仓,翳风,合谷,阳白,外关,足三里,下关。 艾灸方义:翳风,合谷,下关,外关疏散风邪,通活血;颊车,地仓,阳白疏调局部气,通活络;足三里补益脾胃,益气生血。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4-7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5-7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4-6个穴位,每穴灸50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5-7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可以治疗什么病 艾灸治疗腹痛腹泻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黄色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排便急迫感,大便是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艾灸该穴位调理肠胃,通络,安神志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艾灸该穴位具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

瘦手臂艾灸哪里

艾灸相关穴位,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气的活动,可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调整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平衡,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瘦手臂的功效。艾灸瘦手臂可以选择以下穴位。 艾灸肩髃 肩髃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即在屈肘抬臂时,在肩关节上端两个凹陷,其中强的小凹陷就是肩髃所在的地方。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肩髃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5-20分钟,亦可采用隔姜灸,隔姜灸的效果比温和灸更加明

艾灸腹痛多久消失 寒邪腹疼艾灸方法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艾灸处方:中脘,足三里,天枢,神阙,合谷。 取穴方义:中脘,足三里温中理气,天枢调理肠胃,神阙温下元以散积寒,佐以手阳明的原穴合谷,发汗解表,调整传导功能,诸穴共灸,以奏散寒止痛之效。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4穴,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柱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 3.隔盐灸:于神阙穴按隔盐灸法操作,用中艾炷灸5-10壮,每日灸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