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阻肺应该做哪些检查

慢阻肺应该做哪些检查

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其重复性好,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也可作为气流受限的参考指标,但COPD时PEF与FEV1的相关性不够强,PEF有可能低估气流阻塞的程度。气流受限可导致肺过度充气,使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增高,肺活量VC减低。TLC增加不及RV增加的程度大,故RV/TLC增高。肺泡隔破坏及肺毛细血管床丧失可使弥散功能受损,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降低,DLCO与肺泡通气量VA之比DLCO/VA比单纯DLCO更敏感。深吸气量IC是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IC/TLC是反映肺过度膨胀的指标,它在反映COPD呼吸困难程度甚至反映COPD生存率上具有意义。

2.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鉴别有重要意义。COPD早期X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主要X线征为肺过度充气:肺容积增大,胸腔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肺门血管纹理呈残根状,肺野外周血管纹理纤细稀少等,有时可见肺大疱形成。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的X线征外,还可有肺动脉圆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及右下肺动脉增宽等。

3.胸部CT检查:CT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是,在鉴别诊断时CT检查有益,高分辨率CTHR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预计肺大疱切除或外科减容手术等的效果有一定价值。

4.血气检查:当FEV1<40%预计值时或具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COPD患者均应做血气检查。血气异常首先表现为轻、中度低氧血症。随疾病进展,低氧血症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并出现高碳酸血症。

5.其他实验室检查: PaO2<55 mmHg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可增高,红细胞压积>55%可诊断为红细胞增多症。并发感染时痰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痰培养可检出各种病原菌,常见者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慢阻肺传染吗

慢阻肺通常由吸烟或长期处于烟雾或灰尘污染空气环境中所引起。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短促等。很多患有慢阻肺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患有此病。一些人认为他们的症状只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进程。然而如果患有慢阻肺者不加诊治,一旦病情恶化将是致命的。

1/3 以上慢阻肺患者无明显症状有调查显示,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率为64.7%,也就是说有1/3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无明显症状。感冒、冷空气或气候变化和吸烟是慢阻肺患者急性症状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吸烟者的慢阻肺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13.2%,5.2%)1倍多。这些都提示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不容忽视。其患病率远高于以往的估计,而且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极易漏诊。

慢阻肺可以祸及全身咳嗽、气喘、呼吸不畅、呼吸困难,晚期患者甚至要整天躺在病床上吸氧气……这些都是慢阻肺的症状。慢阻肺虽然是呼吸道疾病,但对全身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心血管病发病倾向增高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为心血管病。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在慢阻肺全病程中也增高。另外,肺内持续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慢阻肺在冬春季的时候是很容易反复发作的,所以在这个季节尤其要注意。在平日的时候要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但是一旦出现这种疾病就要积极去治疗,把伤害降到最低,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些人容易得慢阻肺

健康: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童朝晖:慢阻肺是最近一些年来一个规范的名词,也是国际通用的,全称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简称为慢阻肺,英文简称叫COPD。过去我们老百姓或我们自己的医生把它叫做慢支肺气肿。大部分慢阻肺是由慢支肺气肿发展过来的。此外,还有一部分跟职业环境有关系,在某些不良环境里工作时间长了,也可以发展成慢阻肺。

健康:慢阻肺的发生机制?

童朝晖:慢阻肺的整个机制搞清楚比较困难。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包括吸烟,工作环境,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或你在相应的职业环境里,这是外界因素。内界因素包括,病人有易感基因,内因通过外因一起作用,最后发展成为慢阻肺。

健康:慢阻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童朝晖:慢阻肺过去我们把它当作气道或肺的疾病,现在看起来慢阻肺应该不能把它单纯看成局部的疾病,很多专家把慢阻肺认为是全身性疾病。它引起咳嗽喘只是呼吸道的症状,到最后它引起的全身的改变。包括有些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憋气、低氧,再发展呼吸衰竭,由肺心病低氧引起的其它器官的改变。

健康:如何判断慢阻肺?

童朝晖:通过咳嗽判断慢阻肺比较难,慢阻肺是咳嗽合并有痰,不光咳嗽之外有胸闷、气短、活动能力下降,走路比原来慢,上楼二、三层上不去。确诊慢阻肺需要做一些常规检查,血常规、胸片、高分辨CT、肺功能等。

健康:慢阻肺病情控制不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童朝晖:慢阻肺的病人很难受,喘的厉害,上不来气,有的甚至想上个厕所很费劲,解个衣服很困难。这种情况,药物对他的提高和改善有限,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也有分级。慢阻肺很重要的还有一点治疗,我们强调稳定期的治疗,稳定期治疗指患者回家,在家应该怎么治。甚至康复也是一种治疗,非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一期的吸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就可以了。到二期也可以这样做,如果到二期有很多高危因素,除了加支气管扩张剂之外,还要用一些吸入的激素。再进一步重,比方说肺功能到了四期,甚至氧分压低于55、60这时建议患者做氧疗,长期吸氧,每天吸氧不少于15个小时,我们叫做长程氧疗。

健康:如何预防慢阻肺?

童朝晖:刚才我也讲了中国男性抽烟的比例多,所以男性慢阻肺比女性高。抽烟的人一定得戒烟,烟抽的时候长肯定要得慢阻肺。再一个是职业因素,化工厂的工人,每天接触的空气含有化学气体比较高,容易得慢阻肺。这些都是可控因素。

慢阻肺能治愈么

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的原则主要是:防止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健康状况,防治合并症,防治急性发作,降低病死率,延缓生命被动维护健康。但是由于很多人缺乏预防观念,加上吸烟、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体力劳动和运动减少导致很多人肺功能下降。

而大多数慢阻肺患者轻视每年会出现几个月的咳嗽、咳痰现象,忽视早期症状,没有到医院及时检查。而一旦拖延下去,引起肺功能严重损害,给有效治疗带来许多困难。

有许多慢阻肺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比较重视用荮,但病情一旦得到缓解就停止治疗。长期下去,慢阻肺急性发作也越来越频繁。更有一些患者认为慢阻肺即使坚持治疗,也只是改善症状及避免病情恶化,并不能根治,不积极配合治疗。而另一些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经过一段治疗后没有看到显著效果,便丧失治疗的信心。

事实上对于慢阻肺,治疗方案中应该包括长期系统的计划,患者应正确认识慢阻肺治疗的长期性。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疾病会很快有所好转的。

慢阻肺的治疗有哪些误区

1、不能及早重视病情:若患者每年会出现几个月的咳嗽、咳痰现象,这些症状一般不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没有到医院及时检查和接受治疗,事实上,此阶段若能及时的治疗慢阻肺和戒烟,则可完全避免发生慢阻肺。

2、缺乏预防观念:吸烟、环境污染已经被证实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因素,而且一些特殊职业的人员的慢阻肺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所以处在装修和粉尘大的环境中的职业人群,要积极预防。如果戒烟及时,慢阻肺的发生率可以减少80%至90%,因此,这也是治疗慢阻肺的误区之一。

3、盲目用药:一些患者从亲朋好友那听说你这可能就是慢阻肺,但没有去医院确诊,从而私自盲目用药治疗,因为慢阻肺的症状和慢支、慢阻肺、肺气肿的症状差不多,可能会盲目用药贻误治疗。所以最好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慢阻肺治疗与合理用药,接受专家的建议,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小。

4、缺乏锻炼:慢阻肺患者一活动就喘,所以尽量不外出,只要呆在家里不动就好了。所以慢阻肺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慢阻肺和康复锻炼,大多数是可以恢复日常活动水平,走出家门,享受更多美好生活的。

5、对长期综合性慢阻肺疾病的治疗缺乏长期、规范认识:因为慢阻肺已经是肺部的实质性病变,就会对治疗缺乏信心,或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没什么效果,就会放弃治疗,在慢阻肺治疗方面,尤其是中医中药疗法,起效一般是比较满的,但效果一般是比较好的,而且在您接受治疗后,医师一般也会建议您长期规范治疗。这样对慢阻肺的防治有很重大意义。

经常气喘可能有阻肺

由于慢阻肺患病率高,而社会认知却很低,就导致慢阻肺死亡率上升,对此,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气促、咳嗽、痰多等不适,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慢阻肺。

据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肺功能持续恶化,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资料显示,慢阻肺目前是全世界第四位主要死亡原因、第五大致残原因。

有一多半患有慢阻肺的病患自己不知道病因。“由于慢阻肺病程较长,疾病进展中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的不适,出现症状已经是疾病的中期以后,许多患者这时才会去就诊,所以在确诊时肺功能通常已经有中、重度损害。”

慢阻肺”尽早发现和预防便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病人生活质量和肺功能都有很大的改善。“肺功能检查是检查慢阻肺的‘金指标’。”检查很简单,在医院对着检查仪器深呼吸,尽可能快地、尽全力猛吹气,直至肺完全排空,再重复一次呼吸,就完成了。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群,有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的人群患病的危险较高。一旦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就应该引起重视,高危人群应该在40岁以后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人们对慢阻肺病因认识上的误区

1、慢阻肺是老人病

虽然慢阻肺的病人以老年人为大多数,但是近年来其发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如一项覆盖6个城市的慢阻肺患者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慢阻肺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出现低龄化现象,9%的被调查患者反映,其初次确诊的年龄小于40岁。

慢阻肺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和被动吸烟、环境污染、个体因素等。受一些影视作品中吸烟的画面和成人吸烟的不良影响,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一些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学会了吸烟,从此就上了瘾。而一些中青年人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及加班提神的需要成为烟民,也让家人和同事成为被动吸烟者。

另外,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刺激性烟雾和粉尘对人体呼吸道的慢性刺激可以诱发慢阻肺,使慢阻肺的发病年龄提前。而室内环境污染,如某些家居装修材料会释放有害气体或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也是导致慢阻肺呈现低龄化趋势的重要危险因素。

2、不吸烟不会得慢阻肺

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更快。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15~20%的吸烟者患有慢阻肺,吸二手烟的成人患慢阻肺的概率较不吸二手烟者高10~43%。

但是,并非不吸烟者,慢阻肺就“不沾边”,因为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与个体因素也有关,如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易患慢阻肺。出生时低体重、幼年时呼吸道感染等可能对肺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增加患慢阻肺的概率。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也与慢阻肺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手烟与慢阻肺

慢阻肺与吸烟的相关性非常高,专家提醒,吸入二手烟也会导致慢阻肺。

叶燕青教授说,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第四大“杀手”,仅次于脑血管意外、肿瘤和心脏病。80%的慢阻肺患者都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烟雾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分泌过多的黏液,堵塞了气道,同时呼吸道增厚,变得狭窄,呼气受阻。烟雾刺激呼吸道和肺内细胞,破坏肺泡结构,逐步形成慢阻肺。不仅吸烟者易患慢阻肺,被动吸烟的成年人患慢阻肺的机会增加10%~43%。

有些中老年女性出现咳嗽、咯痰根本不在意,认为年纪大了有点咳嗽、咯痰是正常的,等到出现呼吸困难、气短才到医院就诊,这时肺功能已经出现损害,治疗就比较困难了。专家提醒家有吸烟者,其家人也要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会传染给别人吗

1/3以上慢阻肺患者无明显症状有调查显示,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率为64.7%,也就是说有1/3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无明显症状。感冒、冷空气或气候变化和吸烟是慢阻肺患者急性症状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吸烟者的慢阻肺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13.2%,5.2%)1倍多。这些都提示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不容忽视。其患病率远高于以往的估计,而且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极易漏诊。

慢阻肺可以祸及全身咳嗽、气喘、呼吸不畅、呼吸困难,晚期患者甚至要整天躺在病床上吸氧气,这些都是慢阻肺的症状。慢阻肺虽然是呼吸道疾病,但对全身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心血管病发病倾向增高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为心血管病。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在慢阻肺全病程中也增高。另外,肺内持续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很多患有慢阻肺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患有此病。一些人认为他们的症状只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进程。然而如果患有慢阻肺者不加诊治,一旦病情恶化将是致命的。

慢阻肺是不会传染给别人的,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慢阻肺的症状或者是症状基本一样,这样的疑似病患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出来不是慢阻肺更好,还落得个心安。但是如果检查出来自己患有慢阻肺,一定要积极的进行医治,不能任由病情发展,到最后后果严重了,甚至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慢阻肺的诊断标尺是什么

具有慢阻肺易感性以及处于慢阻肺危险因素的人群均应列为筛查对象:出生时属于早产儿或营养不良儿或儿时反复有呼吸道感染者、有家族史或兄弟姐妹已患有慢阻肺但本人无症状者、具有5年以上慢性咳嗽史或慢性支气管炎史者、连续吸烟10年以上者、长期职业暴露者。对于正常人来说,连续咳嗽两周以上并伴有咳痰现象,且在咳嗽时候有胸鸣音者就应当到医院做一个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就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患有慢阻肺。

肺功能测试结果不仅是诊断的依据,还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预防方案和评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对于40岁以上,有多年吸烟史,特别是有支气管或肺部慢性病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帮助预防和早期确诊慢阻肺。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下几点简单判断慢阻肺的存在:

1、每年至少有3个月每天出现咳嗽、咳痰,或这种情况已持续多年。

2、与一般人相比易患流感及感冒,且随后咳嗽频繁、迁延不愈,一般荮物治疗不佳。

3、先前能正常进行的日常活动且呼吸顺畅,但现在做简单的运动会引起进行性气促、胸闷等的问题

4、夜间或锻炼后喘鸣发作。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慢性咳嗽:咳嗽并不是慢阻肺的专属症状,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多有此症状,但是,慢性咳嗽通常为慢阻肺的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有各种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并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该症状使大多数患者焦虑不安。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不是慢阻肺的特异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有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如果是烟民,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就要重视,不要当成普通的小毛病,

一般在早期,慢阻肺的主要症状表现不是那么明显,那么,除了通过症状来发现该病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吗?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简便、易行的手段,主要是测一秒钟通气率,就是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最大的感觉速度把气体吹出来,看第一秒呼出的气体占总的呼气量的多少。慢阻肺患者,一秒钟通气率小于70%;总呼气量小于同年龄患者正常人的80%。

天冷慢阻肺高发

吸烟年龄越早,吸烟量越大,慢阻肺患病性越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与艾滋病已经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等。中国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达100万。但令人担忧的是,因为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有一半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此病。

随着冬天到来、气温骤降,慢阻肺也进入了高发期,但很多患者对此病却不以为然,并未意识到该病的严重性,希望通过医生的讲解,您能重视起来。

天冷慢阻肺高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道疾病,通俗点解释,就是随着呼吸功能下降,二氧化碳等废气长期“囤”在肺里,人体获得的氧气也就越来越少。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就是属于这个范畴。随着冬天到来、气温骤降,慢阻肺也进入了高发期。另外感冒还会使慢阻肺病人“雪上加霜”。一般普通的感冒就会殃及患者的肺部,造成严重并发症,如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

半数患者并不知情慢阻肺属于功能性疾病,拍x片等医学检查看不出肺有什么异样。在医学上,肺里的二氧化碳分压在60毫米汞柱就可能导致肺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某医生遇到过分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的老年患者却依旧在家里带孩子。

“这就好比手表没坏,但走的时间却已经有很大误差”,医生说,有时人的“忍耐力”反而成为掩盖真实病情的帮凶。由于早期无症状,“慢阻肺”漏诊和误诊率极高,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属中晚期,病人当中真正能被及时确诊的不到一半,这也是该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慢阻肺若不及时控制,还可以引起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引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1、呼吸功能检查:呼吸功能测定对于诊断肺气肿有决定性的意义。残气量增加,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大,超过4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常低于60%;肺内气体颁不均匀,肺泡氮浓度常高于2。5%。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2、X线检查:胸部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肌下降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有时可见局限性透亮度增高,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肺血管纹理外带纤细,稀疏和垂直,而内带的血管纹理可增粗和紊乱。心脏常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3、血液气体分析:如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4、心电检查:进过问诊、叩诊以后,更具需要进行心电检查,有些目前有效的疗法可能对心率过快或有心脏不健康或心脏病史的慢阻肺患者,就不太适用。还有些copd患者晚期会并发肺心病,需要做心脏方面的检查,如: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5、肺功能检查:用以明确肺部损伤的性质和程度,确定呼吸异常的原因和类型,慢阻肺治疗期间的效果和药物的作用,对疾病的发展做出正确判断。

慢阻肺的检查方法6、其他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肝功、肾功、血糖、b超、电解质分析等。

慢阻肺有哪些治疗误区

1、不能及早重视病情:

若患者每年会出现几个月的咳嗽、咳痰现象,这些症状一般不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没有到医院及时检查和接受治疗,事实上,此阶段若能及时的治疗慢阻肺和戒烟,则可完全避免发生慢阻肺。

2、缺乏预防观念:

吸烟、环境污染已经被证实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因素,而且一些特殊职业的人员的慢阻肺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所以处在装修和粉尘大的环境中的职业人群,要积极预防。如果戒烟及时,慢阻肺的发生率可以减少80%至90%,因此,这也是治疗慢阻肺的误区之一。

3、盲目用药:

一些患者从亲朋好友那听说你这可能就是慢阻肺,但没有去医院确诊,从而私自盲目用药治疗,因为慢阻肺的症状和慢支、慢阻肺、肺气肿的症状差不多,可能会盲目用药贻误治疗。所以最好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慢阻肺治疗与合理用药,接受专家的建议,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小。

4、缺乏锻炼:

慢阻肺患者一活动就喘,所以尽量不外出,只要呆在家里不动就好了。所以慢阻肺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慢阻肺和康复锻炼,大多数是可以恢复日常活动水平,走出家门,享受更多美好生活的。

5、对长期综合性慢阻肺疾病的治疗缺乏长期、规范认识:

因为慢阻肺已经是肺部的实质性病变,就会对治疗缺乏信心,或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没什么效果,就会放弃治疗,在慢阻肺治疗方面,尤其是中医中药疗法,起效一般是比较满的,但效果一般是比较好的,而且在您接受治疗后,医师一般也会建议您长期规范治疗。这样对慢阻肺的防治有很重大意义。

相关推荐

慢阻肺和哮喘的区别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疾病,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慢阻肺与吸烟以及吸入有害气体、颗粒有密切关系,往往是中老年人发病。另外,中老年慢阻肺患者合并哮喘的情况也不少见。 两者炎症细胞的浸润和致炎物质有很大差异,与之相关的气道结构的改变也不一样。哮喘表现为大气道的平滑肌增生和肥厚,而慢阻肺则表现为肺气肿、气道壁增厚以及黏液过度分泌等。在治疗方面,控制哮喘强调的是环境和过敏原问题,以吸入激素治疗为主;治疗慢阻肺则强调戒烟,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主张应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这两种病都需长期规范治疗,在治疗中有些药物的使用是相

慢阻肺要坚持长期治疗

慢阻肺如何长期治疗呢?慢阻肺是一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因此,慢阻肺的治疗要及时。但是有很多的患者在治疗慢阻肺上,却看不到什么效果。专家称,要对慢阻肺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需要各位患者坚持长期的治疗,这样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目前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方面都存在一些要命的误区,最主要的是就是多数慢阻肺患者都是在疾病急性发作的时候才去看病和用药;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慢阻肺的预防和保健,也就是忽视预防。 这些在平时(缓解期)却没有坚持治疗的患者,他们不知道平时的规范治疗更加重要,除了可以一

慢阻肺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世界上的每一个疾病都具备一定的危害性,只是有一些疾病的危害性小,有一些疾病的危害性大,而慢阻肺这个疾病就是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同时世界上也存在一些慢阻肺患者,那么慢阻肺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心血管病发病倾向增高: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为心血管病。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在慢阻肺全程中也增高。另外,肺内持续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而慢性缺氧及炎症反应也易引起心律不稳。 2、全身软弱乏力:慢阻肺患者因为缺氧而使肌肉组织供氧不足,呼吸困难又使呼吸肌耗氧增多,骨骼肌强度和耐力降低,所以慢

喘不上气的病因

喘不上气的病因 首先,喘不上气一般好发于常年有肺部疾病的人群,慢阻肺不是会一下子就得的病,一般来说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才会缓慢形成,有的长达10多年。医学上已有共识,在呼吸道疾病中,慢阻肺是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反复发作,就像“老烂腿”一样,时间长了,引起气道的结构改变,呼吸的时候,二氧化碳排不出去,进去的气多、出来的气少,肺泡内残气量越积越多,变得像气球一样。而且,细支气管周围的炎症,使肺泡壁遭到破坏、弹性变差,更影响到肺的排气能力。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爬爬楼梯、走几步路就呼吸困难了

慢阻肺的危害都有什么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不想生活在城市里面,因为现在大多数城市的环境污染都很严重,而且空气质量很不好,同时也就导致慢阻肺这个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并且慢阻肺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那么慢阻肺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心血管病发病倾向增高: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为心血管病。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在慢阻肺全程中也增高。另外,肺内持续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而慢性缺氧及炎症反应也易引起心律不稳。 2、全身软弱乏力:慢阻肺患者因为缺氧而使肌肉组织供氧不足,呼吸困难又使呼吸肌耗氧增多,骨骼肌强度和耐力

经常气喘可能有慢阻肺

由于慢阻肺患病率高,而社会认知却很低,就导致慢阻肺死亡率上升,对此,专家提醒,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气促、咳嗽、痰多等不适,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慢阻肺。 据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肺功能持续恶化,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资料显示,慢阻肺目前是全世界第四位主要死亡原因、第五大致残原因。 专家介绍,有一多半患有慢阻肺的病患自己不知道病因。“由于慢阻肺病程较长,疾病进展中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的不适,出现症状已经是疾病的中期以后,许多患者这时才会去就诊,所以在确诊时肺功能通常

几个方法预防慢阻肺

1、禁止吸烟。停止或减少吸烟,有助于预防慢阻肺疾病的产生。 2、减免劳累。平时运动要适当,缓慢走动,避免 气短 。搬动衣物餐具时使用带轮子的推车,减少来回的走动,减轻搬动重物的负担。尝试坐着完成各种日常活动,如穿衣、脱衣、剃胡子、化妆和煮饭等。家里的物品归置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避免弯腰和爬高取物。 3、定期坚持。定期到专科医院进行慢阻肺疾病的检查。 4、接种疫苗。可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增强机体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慢阻肺疾病的产生。 5、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人体素质,增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

肺气肿九成是烟民

肺气肿是一种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阻肺的确切病因不明,但被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有关。目前,吸烟是公认的最直接、最肯定的致病因素。 烟民每天吸食20支或以上的香烟,那么10年时间就可能罹患慢阻肺。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高平表示,临床证实,九成左右的慢阻肺患者有吸烟史,慢阻肺患者的第一要务就是停止吸烟。 慢阻肺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越早戒烟患病几率越小,即使患病,病情的发展也没那么快。 除了吸烟,室内污染也不

感冒会加重慢阻肺病情

慢阻肺早期症状隐蔽,可出现咳嗽、咯痰等,但这些症状较常见,所以易被忽视,而一些患者等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往往已属中晚期。诊断上,仅凭胸片来查慢阻肺很容易漏诊,而检测肺功能是早期发现慢阻肺的有效手段。 三类人要及时检测肺功能 哪些人需要及时检测肺功能?一是经常咳嗽、咯痰者;二是家族中有慢阻肺病人者;三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或长期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者、长期接触粉尘和刺激性气体者。目前公认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慢阻肺患者中95%以上都有吸烟或被动吸烟史。而且吸烟时间越长,

慢阻肺的病因是什么呢

1、环境因素。化学烟雾或无微生物学活性粉尘在化学烟雾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慢阻肺的发病率、死亡率增加。吸烟与接触危害性粉尘如硅或棉尘的相互作用,可进一步增加慢阻肺的发生率。 2、吸烟。调查统计显示,超过20%的吸烟者会发展成为慢阻肺,而长期吸二手烟的人群,患慢阻肺的风险几率更大。 3、被动吸烟(在室内接触纸烟烟雾)的人群也容易患慢阻肺。被动吸烟可产生眼睛刺激,还可能导致喘鸣。吸二手烟的人群与不吸烟的人群比较,呼吸道症状和疾病多见,且有轻度肺功能下降。 4、大气污染。严重的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在导致慢阻肺的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