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注射非冷藏疫苗有什么危害?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幼儿注射非冷藏疫苗有什么危害?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除了狂犬病疫苗这样用于治疗用途的疫苗,无效的话会耽误病情,甚至出人命。
而这件案子涉及的,都是预防用途的疫苗,失效的话,打了等于白打,浪费点钱罢了,没有危险。
报道的信息量少是因为涉案人员太多、金额太大,需要彻查清楚之后才能公开大量报道,不然更容易被媒体捕风捉影、片面偏激,更容易出事。先别说政府,现在的媒体你也是知道的。
至于补救措施,我个人觉得两点:
一是不必惊慌,然而要想办法查查自己孩子注射的疫苗来源,不行换个品牌的疫苗重新打,花钱买教训,孩子没事就好。
二是如果不幸中枪,切记留好证据,提前预约律师,必要时拉上媒体。告!告死那帮狗日的奸商,告得他们祖宗十八代丢尽脸面,告到再也没有人敢动这种丧良心的心思为止!
夏天怎样防治小儿水痘
1、生活中的预防。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2、预防水痘传染。
一旦出现水痘患者,应及时隔离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3、接种疫苗。
水痘传染性极强,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即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会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4、远离传染源。
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要去患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胸膜炎日常要注意什么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3、预防性化疗主要用于以下对象
(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2)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3)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结素试验阳性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未冷藏疫苗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增加流行性疾病风险
未冷藏疫苗,对群体来说,大大增加了疾病的流行风险,因为未冷藏的疫苗已经失去了活性,使人体得不到相应免疫能力。如甲肝、水痘等疾病,人在接种未冷藏疫苗后,会以为自身已经有了抗体,而放松警惕,使感染疾病可能性增大。
卡介苗接种反应怎么护理
出现一般的局部红肿反应时,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要注意平时不要热敷红肿、硬结的部位,更不能把脓包弄破。一些妈妈因为不知道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会把它当做皮肤感染处理,这样会影响到疫苗接种反应的正常过程。如果把脓包弄破,更有可能继发其他感染,给愈合带来障碍。
出现加重反应时,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这时候最好就是送医诊治,尽可能减少局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的发生,同时要口服抗结核药物。
如果是出现淋巴结炎、脊髓炎、肺部异常等不良反应时,同样是需要由一身根据宝宝具体的并且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免病情加重。尤其是当宝宝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时,更是不可忽视。
正确预防乙肝的方法
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
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
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此外下列人群亦为乙肝疫苗接种的适应证: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对福尔马林和抑菌剂硫柳汞过敏者禁用。
1、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2、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①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③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
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
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二、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措施为:①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②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③注射器、针头、针炙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④HBsAg携带者不能从事饮食行业、食品加工、自来水管理及托幼机构工作;⑤食具、洗漱刮面用具专用;⑥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⑦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指征。
乙肝应该如何预防
应采取以疫苗接和中肯主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
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此外下列人群亦为乙肝疫苗接种的适应证: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对福尔马林和抑菌剂硫柳汞过敏者禁用。
1.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 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①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③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
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其抗-HBs含量为每毫升60~160IU(多数100IU),因此用量为0.075~0.2ml/kg(依含量不同而定)。剂量以能使体内抗-HBs达100mIU/ml以上为度(有保护作用)。注射HBIG后,要接种乙肝疫苗3针,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宜。乙肝疫苗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或硬结,可有发热、疲乏者。>38℃者1.8%,罕见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0.5/10万)。关于加强注射问题,意见不一致。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2.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二.切断传播途径
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措施为:①注射器、针头、针炙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指征;⑤食具、洗漱刮面用具专用;⑥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⑦HBsAg携带者不能从事饮食行业、食品加工、自来水管理及托幼机构工作。
女人来月经有什么好处 好处一:怀孕信号
对于成熟的女性来说,每个月定时来月经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那个月月经推迟时间过久,可能就是怀孕了。
确定妊娠以后,不准备生育的要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想生育的,则要更加注意营养,避免接触烟、酒、农药、有害化学物质、射线等,避免服用可以引起胎儿畸形的药物。根据月经还可推算预产期,对孕期保健和孕期心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鉴别是否是未冷藏疫苗
本来很多民众就因为对疫苗不良反应的过度误读,对疫苗有抵触情绪,拒绝给自己孩子接种,让孩子处于危险之境。现在疫苗出问题,大家就更是对疫苗避而远之,这完全不利于孩子抵抗力的养成和疾病的预防,养生之道网建议大家还是要给孩子接种的,但是要了解如何鉴别是否是未冷藏疫苗。
作为普通百姓,不可能具备专业的知识去辨别疫苗的真假失效与否,最好的方法是避免去一些小的诊所,黑诊所去注射疫苗,贪图便宜,而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者防疫机构进行疫苗注射。
另外现在市售的疫苗都是冻干苗,当保存在4℃左右时,在疫苗有效期内是不会失效的。但如果保存不当,特别是夏天长期放在室内就会提前失效。
还有一种方法:用10毫升稀释液(无水Na2HPO412毫克、无水KH2PO47毫克、NaCl80毫克、酚红0.25毫克,加水至10毫升)稀释疫苗,如颜色呈粉红色为正常。如果颜色呈黄色则疫苗失效。可以观察外观有没有明显的沉淀物或者变色,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不要尝试注射。
风疹疫苗在孕前多久打 孕前有必要打风疹疫苗吗
很多妇女在坏孕时没有接种风疹疫苗,其实这样会有一定的危害性,因为孕期一旦感染风疹,对胎儿的影响大,并且没有补救的措施。所以孕前是有必要打风疹疫苗的。
结核性胸膜炎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预防淋巴肉瘤
淋巴肿瘤在国内的病例并不少见,发病的年龄层也比较广泛。淋巴肿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非霍奇金淋巴肿瘤(简称NHL)和霍奇金病(简称HD)两大类。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病例,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肝脾常肿大,晚期伴有发热、贫血和恶病质。
两类淋巴肿瘤产生的原因包括常见的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病毒因素等还涉及到化肥农药的使用而导致的恶性淋巴肿瘤的发病和物理辐射导致发病等。目前治疗此类肿瘤病例主要采取的方法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或采用其他治疗手段。但治疗不如提早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患病率。
那么,预防淋巴肿瘤应做到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强化自身体内免疫系统:一日三餐要吃好,防止营养不良,要摄取足够的养分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但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腌制、烧烤、煎炸以及高油脂的食物,戒烟(包括避免吸二手烟),可适量饮酒但不过量。
第二,严防病毒侵袭:生病之后要合理用药,尽量避开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等会损害自身免疫系统的药物;同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如肝炎疫苗等)、采取适度的日光浴、多运动锻炼身体、促进睡眠等措施来构建身体机能防线,不让病毒因素有可乘之机;
第三,避开有害化学物质:正确使用带有电离辐射的电器并将其辐射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房屋装修要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平时少用染发剂,对瓜果蔬菜的食用前要采取抗污染处理;
最后,高危人群如那些具备遗传因素或年老体弱者,应根据医嘱酌情吃一些抗恶性淋巴瘤的食物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
七价肺炎疫苗
一、什么叫做七价肺炎疫苗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用于婴幼儿主动免疫,以预防由本疫苗包括的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二、主要用途
用于婴幼儿主动免疫,以预防由本疫苗包括的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这种疫苗不预防疫苗所包括血清型以外的其他肺炎球菌型别的感染,也不预防其他微生物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三、接种对象
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使用前应充分摇匀,肌肉注射接种。首选部位为婴儿的大腿前外侧区域(股外侧肌)或儿童的上臂三角肌。
四、接种次数
七价肺炎球菌是目前24个月以内宝宝唯一能打的疫苗,跟其它疫苗不会有冲突,在美国和欧洲明确表示批准可与其他儿童疫苗同时接种,接种与其他疫苗前后间隔2周时间
五、注意事项
疫苗可能不会对接种疫苗的所有个体都有保护作用,患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本疫苗。,同所有其它注射用疫苗一样,接种本品应常备有相应的医疗及抢救措施,疫苗禁止静脉注射,尽管免疫接种本疫苗可出现一定的白喉毒素抗体反应,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预防白喉的免疫接种。除非受益明确高于接种风险,否则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任何凝血障碍的婴幼儿禁止肌肉注射接种本品。 因遗传性缺陷、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免疫应答受损的婴幼儿,对本品主动免疫的抗体应答反应可能下降。
所以,准备给孩子接种七介肺炎育苗,但是又不知道七介肺炎疫苗打几针的妈妈们就要注意了,一定要严格按照七介肺炎疫苗注射的要求来给宝宝注射,另外,还需要谨记注射七介肺炎疫苗的各种禁忌以及饮食限制,以免,不小心误食或误服了,引起宝宝各种不适。
乙肝可以母乳喂养吗 如何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大多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对于已接近临产的孕妇,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给新生儿注射疫苗,绝大多数母婴传播是可以避免的。具体有两种方案:
一:乙肝疫苗应分别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针,注射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效果可达到90%;
二:在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半个月后再注射200国际单位,然后于出生后1、2、7个月注射乙肝疫苗,其保护效果可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