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睾丸癌会怎么样
得了睾丸癌会怎么样
睾丸癌是也称睾丸恶性肿瘤。睾丸是男性的两个性腺。负责产生和贮藏精子,也是雄性激素的来源。睾丸处于阴茎下的阴囊里。患癌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患者以15-39岁的男性人群为主。但睾丸癌的治愈率也是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最高的,存活率高达95%或者更高。
睾丸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但具体原因并不确定。睾丸癌一般有这几种致病因素:隐睾:一般情况下,睾丸会发展到阴囊部位。若睾丸不扩散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腔部位的话,患睾丸癌的机率就会明显增大。即使手术治疗也无济于事。病人有睾丸癌史:患过睾丸癌的男性患者的另一侧睾丸也容易发病。有些患者会有家族遗传睾丸癌的历史:家里有人患的话得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很多。天生睾丸发育异常也会加大患睾丸癌的几率。
睾丸癌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出现无痛的肿块;阴囊部位有很大的沉重感;睾丸肿大;下腹部产生酸痛;阴囊液体增加等。
患者饮食方面应非常注意,禁食激素类食物,少吃烧烤等油炸食品,过夜的饭菜及时倒掉,禁食含致癌物亚硝酸盐类食品,比如腌制的肉类等。睾丸区域属内分泌系统内,因此,男性在患病时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所以,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对待生活要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减少接触空气污染的地方。多吃根茎类食物。作息规律,注意卫生清洁等。
得了睾丸癌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平时多注意观察,做到尽早发现。稍有不适感就该去正规的医院做全面的检查,不应拖沓。睾丸炎治愈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患者应该有积极的心态。
预防睾丸癌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预防睾丸癌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近年来,睾丸癌疾病逐年呈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减少睾丸癌的发生,大家一定要积极的预防,那么要怎么预防睾丸癌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预防睾丸癌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预防睾丸癌:
要防止睾丸受伤。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对睾丸的意外伤害,比如骑自行车等,尽量减少对睾丸部位的压迫;二是在性生活时也要预防对睾丸的伤害,避免激烈的过程对脆弱的睾丸造成损害,埋下病变隐患。
要保持睾丸卫生。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清洁睾丸,即便不洗澡也要时常清洁睾丸部位,尤其是包皮覆盖的部位,防止细菌滋生。睾丸病症自查。最好的自查时间是在洗澡后,尤其是用温水冲洗过生殖器后,这时候皮肤柔软,用手触摸阴囊,如果有隐痛、胀痛,或出现左右睾丸明显不对称的现象,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少吃含有赭曲霉素A的食物。赭曲霉素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极易诱发睾丸癌。它主要是由生长于谷物和咖啡豆上真菌产生的。所以发生霉变的谷物千万不要食用。
宽松的四角内裤更好的预防睾丸异常。宽松悬垂,保持蛋蛋的自然形状是最好的,所以四角裤比紧身三角裤好,是预防睾丸异常的好方法。睾丸异常要注意“坐”班族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坐着超过10小时更容易得睾丸癌,这是睾丸异常需要特别注意的!
预防睾丸异常要减少脂肪性食物。脂肪含量高的饮食会干扰睾丸激素的产生。和睾丸异常的出现有关,。所以可以说,并不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男人更有男人味,他们很可能中看不中用,倒是那些饮食清淡、生活规律、经常锻炼、看起来生活很节制的人更有性能力,所以预防睾丸癌异常很重要!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对预防睾丸癌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您能有一定的帮助,为了您的健康,大家一定要积极的预防,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睾丸癌的发生。
睾丸肿瘤好发于青壮年的病因是什么
这两位“父辈”兄弟,“老大”称为生殖细胞肿瘤,“老二”称为非生殖细胞肿瘤。兄弟俩各自掌管着自己的家族。起源于“老大”家族的肿瘤比起源于“老二”家族的肿瘤常见而多发,故人们对“老大”的“孩子”们要“面熟”些。“老大”有这样几个“孩子”:精原细胞瘤、畸胎瘤、畸胎癌、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五位;“老二”有六个“孩子”:性腺基质肿瘤、性腺胚细胞瘤、睾丸网腺瘤、间质性肿瘤、类癌、肾上腺残留肿瘤。
睾丸癌是怎么产生的?这是很多男性朋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专家表示,睾丸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20-34岁的男性朋友。对于睾丸癌,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下面,专家将会为你详细介绍睾丸癌产生的原因。
得睾丸癌的原因是什么?
原发于一侧睾丸恶性肿瘤的病人对侧睾丸同样发生恶性肿瘤,这一现代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睾丸肿瘤的发病率极低,约为1/5万。在发生的睾丸恶性肿瘤中,对侧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为1.2%-5.8%。有人认为,由于近10年来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的应用使睾丸肿瘤治愈率提高,生存期延长,导致第二原发睾丸肿瘤发生率有增高的倾向。
在同时或非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肿瘤中,病理类型以精原细胞类占多数,其他生殖细胞瘤则少见。非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肿瘤发病年龄均较大,81.8%的患者发生于45岁以上,这可能与精原细胞瘤的患者容易被放射治疗或化疗治愈,生存期延长有关。腹腔或腹股沟隐睾是睾丸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当对侧睾丸增大时,必须考虑第二原发睾丸肿瘤的可能性,并做病理检查,明确组织学类型,以利进一步治疗。治疗和预后主要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有关,与患者是否双原发睾丸肿瘤本身无关。在同时发生的双侧睾丸精原细胞瘤中,合并纵膈左锁骨上淋巴结和全身转移的患者,预后差,因此,双侧睾丸肿瘤的治疗选择和睾丸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专家指出,睾丸癌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睾丸发育异常
专家表示,睾丸发育异常的男性易患睾丸癌。因此,睾丸发育异常是睾丸癌产生的原因之一。
2、隐睾症
睾丸癌是怎么产生的?隐睾症,也就是睾丸未降到阴囊,也是导致睾丸癌的原因。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睾丸都会降到阴囊。如果睾丸不降到阴囊而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处的话,男性患睾丸癌的机率就会大大增高。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手术将睾丸移到阴囊也于事无补。
3、Klinefelter’s 综合症
专家表示,患有Klinefelter’s 综合症(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症状为男性荷尔蒙水平低,不育,乳房丰满,Testes小)的人易患睾丸癌。因此,Klinefelter’s 综合症也是导致睾丸癌的原因之一。
睾丸癌都有哪些防护措施
1、要防止睾丸受伤。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对睾丸的意外伤害,比如骑自行车等,尽量减少对睾丸部位的压迫;二是在性生活时也要预防对睾丸的伤害,避免激烈的过程对脆弱的睾丸造成损害,埋下病变隐患。
2、要保持睾丸卫生。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清洁睾丸,即便不洗澡也要时常清洁睾丸部位,尤其是包皮覆盖的部位,防止细菌滋生。睾丸病症自查。最好的自查时间是在洗澡后,尤其是用温水冲洗过生殖器后,这时候皮肤柔软,用手触摸阴囊,如果有隐痛、胀痛,或出现左右睾丸明显不对称的现象,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3、少吃含有赭曲霉素A的食物。赭曲霉素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极易诱发睾丸癌。它主要是由生长于谷物和咖啡豆上真菌产生的,所以发生霉变的谷物千万不要食用。
4、宽松的四角内裤更好的预防睾丸异常。宽松悬垂,保持蛋蛋的自然形状是最好的,所以四角裤比紧身三角裤好,是预防睾丸异常的好方法。睾丸异常要注意“坐”班族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坐着超过10小时更容易得睾丸癌,这是睾丸异常需要特别注意的!
睾丸癌的前期症状表现
睾丸细胞癌变就会形成睾丸癌,这是一种恶性的睾丸肿瘤。一般来说睾丸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精原细胞癌,第二类是非精原细胞癌。在肝癌这种疾病当中精原细胞癌占到了30%。非精原细胞癌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睾丸癌这种疾病在男性肿瘤疾病当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2%,20到39岁的男性最容易发生此病。其次,白种人比黄种人更容易出现睾丸癌。
1所谓的睾丸癌前驱症状一般是知道睾丸癌早期症状,帮患者得了这个疾病之后肿瘤会大量的繁殖,这个时候睾丸可出现肿大的现象,而且有时候睾丸肿大非常不规则。有时候是一个睾丸肿大,有时候是两个睾丸同时肿大。
2得了睾丸癌这种疾病之后,早期患者的睾丸质地都会变得很坚硬,用手触摸的时候可以感觉到犹如石块一样坚硬。虽然睾丸癌可以导致睾丸变硬,但是触碰的时候并不会产生疼痛感。
3得了睾丸癌这种疾病之后由于睾丸会迅速增大,所以患者的睾丸重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个时候患者可能感觉到睾丸很沉重,特别是在走路的时候沉重更明显,患者还会感觉到睾丸有下坠的感觉。
注意事项:睾丸癌的另外一个症状就是做透光试验的时候是阴性反应,这主要是因为睾丸癌可以导致睾丸质地变得很密,而且睾丸癌内部一般不会有大量液体存在,所以使得睾丸的透光性降低。
为什么会得睾丸癌
睾丸癌作为年轻男性高发的癌症之一,睾丸癌的发病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晓,据统计显示,男性睾丸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恶性肿瘤转移造成。
虽然许多资料提示睾丸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睾丸创伤、内分泌障碍、遗传及感染诸多因素有关,但都缺乏足够证据。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是睾丸下降不全(隐睾)与睾丸肿瘤发生的关系。大量资料证实,隐睾,特别是腹腔隐睾恶变率大大高于正常下降睾丸。是正常人发病率的 3~14 倍。
目前认为,睾丸生殖细胞异常、温度升高、血供障碍、内分泌失调、性腺发育不全等因素可能与隐睾恶变有关。隐睾与睾丸肿瘤发生的关系已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强调在6岁以前进行睾丸固定术为预防隐睾恶变的有效措施,并已取得显著效果。中国隐睾发生率与其它国家相似,但隐睾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可能与中国尚未普遍在学龄前对隐睾患儿进行睾丸牵引固定术有关。
怎么会得睾丸癌
发病机制:睾丸肿瘤根据其组织起源分为4大类:
①生殖细胞肿瘤;
②间质肿瘤;
③生殖细胞和间质混合性肿瘤;
④睾丸网肿瘤。
其中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组织发生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有一些新的认识,认为各类型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除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外,均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前体,即睾丸原位癌,这类肿瘤在病理上称之为不能分类的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这些IGCNU的细胞和精原细胞瘤在形态和DNA组成等均相同,是发生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的前体,即纯的精原细胞瘤可分化出非精原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
发病原因:肿瘤的病因仍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环境污染、内分泌异常、损伤及遗传等有关。目前有关资料已证明有5个因素可促使睾丸肿瘤的发生:隐睾、以前患过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有家族史、真两性畸形和不育症患者。隐睾恶变的发生率比正常下降至阴囊内的睾丸要高30~50倍。据文献报道每20只腹腔型隐睾或每80只腹股沟型隐睾中就有1例发生睾丸肿瘤。
睾丸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第一、睾丸畸形是引发睾丸癌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男性的睾丸在发育后会降到阴囊内,如果睾丸不降而被滞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处的话,男性患睾丸癌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即使做了手术,也于事无补。
第二、睾丸发育异常的人也容易得睾丸癌。假如男性朋友睾丸发育异常,可能是内部结构不正常,或者循环不畅都容易引起睾丸癌。
第三、研究表明,睾丸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直系亲属有人患过睾丸癌的话,那他的患病几率就比别人高。
第四、外伤,或者运动过猛造成的供血障碍,造成睾丸异常或者以前有过睾丸癌的历史的人也容易引发睾丸癌。
第五、睾丸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温度过高导致睾丸生殖细胞异常,从而引发炎症,发生性变。
睾丸癌手术切除后会影响性生活吗
其实睾丸癌并不常见,只占所有男性类癌症的1%,但相比于其他癌症多发于老人,睾丸癌专挑性活跃的年轻人。白种人比较容易得睾丸癌,中国的发病率只有不到1/10万。
尽管少见,但睾丸癌特别会摧毁一个男人的自信,甚至让他对自己的男性身份产生动摇。但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睾丸癌治愈率相当高,而且治愈后做起爱来和以前一样生猛。
睾丸切除会影响性欲吗?
把两个睾丸都摘除,性欲的确会受到影响,但适当补充雄性激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睾丸摘除以后,本身就需要长期补充激素)。而且,睾丸癌一般只影响一侧睾丸,只摘除一个的话,对性欲几乎没什么影响的。性欲受影响的人多半还是因为想得太多,有心理阴影。
焦虑和抑郁能够导致性欲减退,手术后过一段时间一般就能恢复。而且在激素疗法的帮助下,患者照样能正常勃起和体验性高潮。
会影响做爱时的表现吗?
不会,只要你完全康复。
手术后最好别马上办事,要不有可能弄出疝气来。当康复后,做爱时和手术前是没什么差别的,不用担心阳痿的问题。真正需要做的,是和爱人沟通好,打起精神来,自信些。
有时候睾丸癌的治疗包括清除腹膜后淋巴结,做过这种手术的人可能会在射精时有些困难,不过这不会影响性生活,只是高潮的时候有些“干”罢了。
会影响精子质量吗?
如果两侧睾丸都被切除的话,很不幸,那就再也不会有精子了(好在现在能在术前保存一些)。只切除一侧睾丸的话则没影响,绝大多数男人在术后都能产生足够数量的正常精子并生儿育女。
如果患者还进行了化疗或放疗,那就会影响到精子的状况和数量了,不过一段时间后也能恢复。
17岁会得睾丸癌吗
这个年龄段得睾丸癌的几率是很小的,而且目前您并没有任何不适,您就不要担心。如果还是心存不安的话,那么您可以到医院检查看看。
睾丸癌的死亡率高不高
患睾丸癌死亡率高吗?在临床上常被睾丸癌患者及其家属问及。专家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单一的下结论,这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断。如果是睾丸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愈后良好。如果是中晚期,那么主要是如何延长生命。
其实不管病程到了哪个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与心理状态,都是对恢复健康有益的。 作为年轻男性高发的癌症之一,睾丸癌的发病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晓,据统计显示,男性睾丸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恶性肿瘤转移造成。
研究发现,两个睾丸分别得到癌症的时间间隔可长达25年之久。睾丸癌在美国的死亡率在近年来大幅减低,从1970年的19%降至1990年10%。这样的治疗成效让医界自豪,但是也使得病患往往掉以轻心,没有定期进行体检,因而使得睾丸癌的转移率及复发率也随之成长。 癌症研究报告指出,在一项有2088位睾丸癌病患的回溯调查中,21个病患的两颗睾丸都有癌细胞,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在睾丸癌确认后第五年后才发现第二颗睾丸也得了癌症。
研究结果显示,2-4%睾丸癌患者在治愈后会再度在同一部位复发,而1%睾丸癌患者的第二颗睾丸也会得到癌症。也就是说,睾丸癌病患在治愈后再次得到睾丸癌的机率是正常人的500-1000倍。 每年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征候的重要关键。对已经治疗成功的睾丸癌病患而言,为了避免睾丸癌的转移及复发,更要每个月做一次检查,以避免不幸再度发生。 睾丸肿瘤预后较好,95%的早期患者可长期存活,晚期肿瘤经过放疗、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支持的大剂量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存活率为8O%,但治疗所需花费较大;复发转移病例容易出现耐药,长期存活率仅为15%。睾丸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很重要,临床上可通过阴囊透光试验、B超、CT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早期发现病变,通过定期的自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睾丸癌是属于严重的疾病,如果不早点发现到了中晚期的话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通过上面小编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患有睾丸癌这样的疾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了解了这些相关常识,希望在以后我们能够重视起做好对睾丸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争取使人们有效地远离这个疾病拥有健康才好。
怎么自查预防睾丸癌
睾丸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男性朋友身上的一直恶性肿瘤疾病,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确诊为睾丸癌,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因此,预防睾丸癌的方法称为目前大家都在关注的重点,为了能有效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以下为大家介绍如何预防睾丸癌的发生?
如何预防睾丸癌的发生?预防睾丸癌以下几点需重视:
1、要防止睾丸受伤。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对睾丸的意外伤害,比如骑自行车等,尽量减少对睾丸部位的压迫;二是在性生活时也要预防对睾丸的伤害,避免激烈的过程对脆弱的睾丸造成损害,埋下病变隐患。
2、要保持睾丸卫生。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清洁睾丸,即便不洗澡也要时常清洁睾丸部位,尤其是包皮覆盖的部位,防止细菌滋生。睾丸病症自查。最好的自查时间是在洗澡后,尤其是用温水冲洗过生殖器后,这时候皮肤柔软,用手触摸阴囊,如果有隐痛、胀痛,或出现左右睾丸明显不对称的现象,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3、少吃含有赭曲霉素A的食物。赭曲霉素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极易诱发睾丸癌。它主要是由生长于谷物和咖啡豆上真菌产生的,所以发生霉变的谷物千万不要食用。
4、宽松的四角内裤更好的预防睾丸异常。宽松悬垂,保持蛋蛋的自然形状是最好的,所以四角裤比紧身三角裤好,是预防睾丸异常的好方法。睾丸异常要注意“坐”班族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坐着超过10小时更容易得睾丸癌,这是睾丸异常需要特别注意的!
如何提高睾丸癌晚期的死亡率
在临床上常被睾丸癌患者及其家属问及。专家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单一的下结论,这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断。如果是睾丸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愈后良好。如果是中晚期,那么主要是如何延长生命。
其实不管病程到了哪个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与心理状态,都是对恢复健康有益的。 作为年轻男性高发的癌症之一,睾丸癌的发病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晓,据统计显示,男性睾丸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恶性肿瘤转移造成。
研究发现,两个睾丸分别得到癌症的时间间隔可长达25年之久。睾丸癌在美国的死亡率在近年来大幅减低,从1970年的19%降至1990年10%。这样的治疗成效让医界自豪,但是也使得病患往往掉以轻心,没有定期进行体检,因而使得睾丸癌的转移率及复发率也随之成长。 癌症研究报告指出,在一项有2088位睾丸癌病患的回溯调查中,21个病患的两颗睾丸都有癌细胞,其中超过一半的人是在睾丸癌确认后第五年后才发现第二颗睾丸也得了癌症。
研究结果显示,2-4%睾丸癌患者在治愈后会再度在同一部位复发,而1%睾丸癌患者的第二颗睾丸也会得到癌症。也就是说,睾丸癌病患在治愈后再次得到睾丸癌的机率是正常人的500-1000倍。 每年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征候的重要关键。对已经治疗成功的睾丸癌病患而言,为了避免睾丸癌的转移及复发,更要每个月做一次检查,以避免不幸再度发生。 睾丸肿瘤预后较好,95%的早期患者可长期存活,晚期肿瘤经过放疗、化疗以及造血干细胞支持的大剂量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存活率为8O%,但治疗所需花费较大;复发转移病例容易出现耐药,长期存活率仅为15%。睾丸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很重要,临床上可通过阴囊透光试验、B超、CT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早期发现病变,通过定期的自我检查也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睾丸肿块小心睾丸癌
睾丸是一个圆形体,睾丸的作用很大,是储存精子也精浆重要的场所的,如果一旦睾丸出现问题不但会对精液有很严重的影响,可能还会对性功能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就要看看睾丸肿块小心睾丸癌,千万不要小看啊。
以前,睾丸癌的发病率并不高,通常可以治愈,特别是在早期阶段。但据最新调查显示,睾丸癌的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与这年龄段男性不育比例的增加十分相似。
精子质量差易得睾丸癌
美国一科研人员表示,通过大量案例追踪发现,精子数量较低或精液有问题的人,罹患睾丸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20倍。男性一旦发现自己的精子有问题,应考虑每年做一次睾丸癌筛查。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有毒、有害气体等对男性精子的影响,从以往的20%上升到40%,不孕不育比例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精子数量、精子质量和精子活动率也有所下降。
睾丸癌早期易被忽略
由于睾丸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有肿瘤增大到出血、坏死时,才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如已出现转移还将导致腰部酸痛、骨关节疼痛、泌尿系统梗阻等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影响睾丸癌和男性不育的共同因素:单侧隐睾不育发生率30%~60%,双侧隐睾为50%~100%;生殖道感染占不育患者的30%以上;遗传、内分泌紊乱是不育的重要病因;环境激素中的雌激素作用,对男性不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雌激素对睾丸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各种理化损伤等。
专家建议,有以上病史的男性要有意识地经常检查,如果发现睾丸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沉重的下坠感、透光试验呈阴性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并且注意睾丸虽然很硬,但触摸时并无疼痛感,这与普通睾丸发生炎症时呈均匀性肿胀和质地较软有显著差别。
专家提醒:
睾丸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预防的方法并不多。因此,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两岁前治疗隐睾;减少并及时治疗感染;减少理化因素对睾丸的损伤等。怀孕妇女别乱服用或注射女性荷尔蒙,以免引起胎儿睾丸病变。
一项新的研究 显示,乳制品摄入量相对较高的加拿大男子患睾丸癌的风险较大。
通过一份有69项问题的饮食频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601名睾丸患者及744名普通男性 的饮食信息;数据涵盖17类食物、15种营养 物质以及4种特定食品。
乳制品食用量较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也相对更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者中,那些乳制品食用量较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也相对更高。特别是那些乳酪食用量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出87%。而在全体参与测试者中,午餐肉类食用量同样与睾丸癌发病率有很大关联。
研究人员并未发现所调查的15种营养物质与患睾丸癌的概率是否有关联;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睾丸癌中的一种有少量关联。不过研究人员总结说,虽然目前的研究显示,乳制品的摄取和睾丸癌的患病概率增加似有关系,但在睾丸癌的成因中,饮食结构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还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您现在对睾丸肿块小心睾丸癌也有所了解了,一旦肿块转化成癌症了以后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如果您也发现了这样的肿块一定要到正规男科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