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一种毛病,但是你可别小看了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能够影响你的正常学习、工作,导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一、治疗

1、内科治疗主要针对可以导致呼吸暂停的内科疾病,如肥胖、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另外,还应戒除酒精性饮料,注意睡眠姿势,勿服用安眠药物。

对中枢型轻症者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氨茶碱,三环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氯丙咪嗪)及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刺激呼吸)等。

2、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腭垂腭咽成形术、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刮除术、气管切开术、鼻腔手术、舌和舌根手术、上下颌骨前移术以及舌骨悬吊术等。

(1)腭垂腭咽成形术(uvulopharyngopalatoplasty,UPPP):1981年由Fujita倡导,通过切除软腭、腭垂、扁桃体、咽腭弓等处过多的黏膜,而保留局部的肌肉结构,使得口咽部的空间增大,阻力变小。适用于狭窄部位主要在口咽部,患有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低垂、腭垂肥大过长以及咽侧索黏膜肥厚堆积的患者。腭垂腭咽成形术的手术的效果在未经选择的病例中,其成功率只有50%左右,而经过认真选择适应证,成功率可达70%左右。

(2)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刮除术(tonsillectomy&adenoidectomy):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因此,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刮除术是治疗儿童OSAS的主要方法。而且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至于对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单独切除还是一起切除,这要看二者病变的具体情况。如果扁桃体和腺样体均肥大,则需同时切除;如果只有腺样体肥大,则可以保留扁桃体;如果只有扁桃体肥大,则仅做扁桃体切除即可。

(3)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1969年Kuhlo等首先用气管切开术治疗OSAS,后来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消除睡眠打鼾和呼吸暂停,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避免OSAS引起的并发症尤其是猝死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但由于该手术增加了护理的强度和难度,故不易为患者所接受,后来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此法。

(4)鼻腔手术:鼻气道的阻塞是导致OSAS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患者伴有引起鼻通气的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新生物等,应予以手术矫正。

(5)舌根及舌体手术:适用于巨舌、舌根淋巴组织增生或肥大者。可行舌根V形切除或舌根射频消融术等。

(6)上、下颌骨前移及舌骨悬吊术:适由于下颌后缩、小下颌等颌面部畸形及舌骨低垂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不易普及。

3、无创通气治疗包括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和自动正压通气(automaticpositiveairwaypressure,APAP)。其中以CPAP最为常用,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鼻面罩或者口鼻面罩在整个呼气及吸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给上气道一定的正压,使其保持开放而不会塌陷,Sullivan称之为气体夹板(pneumaticsplint)。从而避免了由于气道塌陷而导致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无创通气疗法只要患者能够耐受,而且压力合适,就能够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可以消除鼾声、呼吸事件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其优点是无创、立刻见效,安全可靠。缺点是携带和使用比较麻烦、有一定噪音,并会造成上气道黏膜不适,故有25%~30%患者不能长期耐受。BiPAP由于呼气时的压力较低、阻力较小,使用起来较为舒适,但价格昂贵。

4、口腔矫治器睡眠时置入口腔的器械装置,有不同的类型,但主要治疗原理是:①置入口腔后使下颌骨及舌体向前牵拉,增加舌后气道的宽度。②抬高软腭使其减少振动。③维持舌体位置防止舌根后坠。适用于轻、中度的OSAS。

二、预后

OSAS的预后与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HI)及治疗是否得当有关。由作者将264例未经治疗的OSAS患者按照其呼吸紊乱指数划分为2组进行观察,第一组AHI20,到第9年,AHI20组的累积存活率仅为63%。另有文章报告SAS患者5年存活率明显降低(死亡率11%~13%),采用气管切开或CPAP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胖人打呼噜怎么治疗好

谈到胖的害处和睡眠,我们就要说到一个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三大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要重点介绍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患者可表现为打鼾、睡眠时被憋醒、白天嗜睡、晨起头痛、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严重者甚至发生心律紊乱及在睡眠时死亡。其好发于中年肥胖人,其他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和头面部结构异常如扁桃腺肥大,巨舌或小颌。男性比女性多见。有关的特点包括失眠,胃食管反流,行为障碍,夜尿,睡眠大汗,醒后口干舌燥和性功能减退。.OSAHS对机体的损害复杂而广泛,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损,因此其临床表现既包括OSAHS本身的症状、体征,也包括其合并症的表现。经过临床实践证实:诸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肾病、肥胖、癫痫、性功能减退、心肌梗塞、脑血栓、猝死等常见疾病均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减轻体重、避免过劳或使用镇静药物、戒烟戒酒、夜间侧卧;

药物治疗:由于疗效有限和药物副作用、目前未广泛开展。

手术治疗:鼻腔、咽部通气道适当扩大。

非手术治疗:口腔矫治器、无创呼吸机

打鼾与高血压的关系

人们在睡眠时呼吸频率及深浅不是绝对均匀的,甚至可有短暂呼吸暂停现象,如果一次暂停少于10秒,不会影响睡眠时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这种现象属于正常。但如果一次暂停达10秒钟以上,则称为呼吸暂停。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原因很多,如老年人心力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气道阻塞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由于低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憋醒,然后又恢复正常,如此反复憋醒,一夜发生数十次以上,导致睡眠质量低下,呈浅睡状态。呼吸反复暂停产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可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升压物质,周围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上升。这些病理变化使患者具有下列症状,如嗜睡、晨起头痛、性格改变、容易激动、智力下降、记忆力差、易发生冠心病等。

据调查,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中,有50%以上并发有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有30%的人合并有慢性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大多数以上患者血压波动幅度大,睡眠时血压不下降,甚至有的夜间血压超过白天血压。有人认为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是高血压的一个病因,至于确切的因果关系目前不详,有待探讨。

或许大家认为打鼾是小事、常事,其实它潜伏的危险可不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大大提高。对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则更加危险,因为交感神经兴奋、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易致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所以,应给予积极治疗,首先尽量去除气道阻塞因素,必要时手术治疗。超重者应控制饮食、增加体育运动。嗜酒和安眠药可加重睡眠时气道阻塞,应戒酒和慎用安眠药。病人仰卧位可加重打鼾,最好侧卧。近年来,对中重度病人采取经鼻持续正压呼吸治疗,效果很好,不但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预防心脑血管合并症。对合并高血压时可配合降压药物治疗。中西医复合制剂珍菊降压片以野菊花、珍珠层粉、槐米等中药为主要成分,具有降压平稳、疗效确实、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目前已成为高血压病人常备常服的药物。

打呼噜的检查有哪些

多导睡眠图是诊断鼾症的“金标准”,具有其它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安置在打鼾者身上的各种传感器和电极,多导睡眠仪可以描记出打鼾者睡眠中的脑电图、心电图、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鼾声、体位、眼球运动、胸腹呼吸运动、肢体运动等多项参数的图形,此即为多导睡眠图。多导睡眠图可以分析打鼾者的睡眠情况(区分睡眠和醒觉,判断睡眠深浅)、呼吸情况和心脏状况,作出是否存在鼾症和缺氧的确切诊断;根据呼吸暂停指标,可以判断呼吸暂停的类型,如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还可以判定是单纯性打鼾还是鼾症,并评定鼾症的严重程度。

鼾症的诊断标准是:

鼾症可以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两类。单纯性打鼾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时打鼾,但很少发生呼吸暂停及缺氧,对健康影响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若因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导致口鼻呼吸频繁停止、憋气,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上气道气流受阻导致呼吸气流停止10秒以上,称为发生一次呼吸暂停;如果 1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5次以上,则可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鼾症。

打呼噜 - 与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区别

打呼噜可以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两类。单纯性打鼾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时打鼾,但很少发生呼吸暂停及缺氧,对健康影响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

若因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导致口鼻呼吸频繁停止、憋气,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如果上气道气流受阻导致呼吸气流停止10秒以上,称为发生一次呼吸暂停;如果1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5次以上,则可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鼾症。

女性打鼾的临床护理

打呼噜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是睡眠打鼾和反复发作性睡眠呼吸暂停及白天过度嗜睡。

近年来,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因其长期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继发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自1997-2000年以来,对20例鼾症病人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治疗后,效果基本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9例,女1例,年龄29-45岁,平均37岁,由于夜间睡眠打鼾和反复发作性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第2天精神欠佳、乏力、易睡、感疲倦、记忆力减退。

2、治疗方法及结果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效方法,此法经口摘除扁桃体,切除部分扁桃体的前后弓,部分软腭后缘,包括悬雍垂,增大口咽和鼻咽入口直径,减少腭咽括约肌的容积,以防止睡眠时上气道阻塞,经过手术治疗后,20例患者均显效,睡眠中呼吸暂停消失,打鼾、心率失常和白天嗜睡均消失。

诊断打呼噜的标准

打呼噜的分类诊断

打呼噜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这种声音有时可高达80分贝,不亚于繁华大街上的汽车噪音;打呼噜也称鼾症,通常人们把睡的香形容为呼噜震天响,其实不然,某些鼾症却对身体有致命的威胁。

一般打呼噜分为三类:

1、在某些情况下一次性打鼾,如疲劳或过量饮酒后,它对身体健康无损害,无须特别治疗。

2、单纯性打鼾,常年发生,尚未损害身体,但可能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可能导致夜间睡眠中呼吸心跳骤停、窒息、猝死等。应及时诊断治疗。

打呼噜的诊断标准

打呼噜可以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译】: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两类。单纯性打鼾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时打鼾,但很少发生呼吸暂停及缺氧,对健康影响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若因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导致口鼻呼吸频繁停止、憋气,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上气道气流受阻导致呼吸气流停止10秒以上,称为发生一次呼吸暂停;如果1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5次以上,则可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打呼噜。

1、鼾声响度大于60db者。

2、睡眠期每次憋气持续10-20秒以上者。

3、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0次左右。

4、除鼾声过响外,晨起头肿、迷糊、口舌干燥、白天易睡者。

5、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及低痒血症者。

6、家属典型反映症状,检查咽腔狭窄者。

打呼噜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一般指上气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具体指成人7小时睡眠时间,发作次数大于30次,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大于10秒,伴血氧饱和度下降,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暂停可以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性三种。中枢性呼吸暂停表示肺内无气流进入,无口鼻气流亦无胸腹呼吸运动;而阻塞性呼吸暂停时口鼻无气流通过,而胸腹呼吸运动存在。据统计,“鼾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5%~20%,这部分人群中有1/5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国约有4000万左右。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35岁的人群中,有20%的男性和5%的女性打呼噜;60岁左右的人群中,则有60%男性和40%女性打呼噜;肥胖者打呼噜的要比瘦者多3倍;严重的打呼噜者与相同年龄和体重的不打呼噜者比较,前者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且往往发展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总之,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婴儿和儿童,男女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则多见于绝经后,其病情多较男性为轻。少数病人可有家族史。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快速增加,该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此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睡眠呼吸暂停导致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pH下降,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甚至呼吸骤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因此OSAHS可以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在所有的OSAHS病人中血液氧饱和度都会降低。调查证实,严重打呼噜者中高血压患病率达48%而且不易控制。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脑血管意外(中风)发病率是普通人2倍。另外OSAHS也与糖尿病发病有一定关系。

因为开车打瞌睡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25%。同时可引起白天疲倦、嗜睡、记忆力减退、肥胖、脾气暴躁、性欲减退、老年呆滞等各种症状体征。现已发现80多种疾患与人的睡眠有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经成为都市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什么人容易得高血压 爱打呼噜的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这些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夜间睡觉打呼噜,当然不是所有的打呼噜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是成人在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暂停,或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每次发作时停止呼吸达10秒或更长时间,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目前发现这些患者中50%以上患有高血压。

打鼾与高血压的关系

大家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为数不少的睡眠打鼾的人血压偏高。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碰到一些中年男性高血压病人,他们体胖、多血质、颈短、睡眠打鼾,服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然居高不下。那么,是不是打鼾与高血压有关?如果给某些病人进行一种经鼻正压呼吸的特殊治疗,该患者的血压就比较容易控制在理想水平。这种疾病在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俗称打鼾伴高血压。

人们在睡眠时呼吸频率及深浅不是绝对均匀的,甚至可有短暂呼吸暂停现象,如果一次暂停少于10秒,不会影响睡眠时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这种现象属于正常。但如果一次暂停达10秒钟以上,则称为呼吸暂停。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原因很多,如老年人心力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气道阻塞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由于低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憋醒,然后又恢复正常,如此反复憋醒,一夜发生数十次以上,导致睡眠质量低下,呈浅睡状态。呼吸反复暂停产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可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升压物质,周围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上升。这些病理变化使患者具有下列症状,如嗜睡、晨起头痛、性格改变、容易激动、智力下降、记忆力差、易发生冠心病等。

据调查,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中,有50%以上并发有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有30%的人合并有慢性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大多数以上患者血压波动幅度大,睡眠时血压不下降,甚至有的夜间血压超过白天血压。有人认为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是高血压的一个病因,至于确切的因果关系目前不详,有待探讨。

或许大家认为打鼾是小事、常事,其实它潜伏的危险可不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大大提高。对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则更加危险,因为交感神经兴奋、缺氧和高碳酸血症易致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所以,应给予积极治疗,首先尽量去除气道阻塞因素,必要时手术治疗。超重者应控制饮食、增加体育运动。嗜酒和安眠药可加重睡眠时气道阻塞,应戒酒和慎用安眠药。病人仰卧位可加重打鼾,最好侧卧。近年来,对中重度病人采取经鼻持续正压呼吸治疗,效果很好,不但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预防心脑血管合并症。对合并高血压时可配合降压药物治疗。中西医复合制剂珍菊降压片以野菊花、珍珠层粉、槐米等中药为主要成分,具有降压平稳、疗效确实、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目前已成为高血压病人常备常服的药物。

女性打呼噜可能是高血压

人们在睡眠时呼吸频率及深浅不是绝对均匀的,甚至可有短暂呼吸暂停现象,如果一次暂停少于10秒,不会影响睡眠时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属于正常。但若一次暂停达10秒钟以上,则称为呼吸暂停。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很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气道阻塞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由于低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憋醒,然后又恢复正常,如此反复憋醒,一夜发生数十次以上,觉醒次数增加,导致睡眠质量低下,呈浅睡状态,患者就会越睡越困。

调查显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中,有50%以上并发有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有30%的人合并有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半数以上患者血压波动幅度大,睡眠时血压不下降,甚至有的夜间血压超过白天,大部分患者都有晨起血压高的表现。

相关推荐

小孩打呼噜要怎么治疗

临床上小孩睡眠打鼾的症状相对较为隐匿,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这里要提醒的是,儿童打鼾有可能提示得了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由于孩子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即使是短暂的睡眠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都将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低氧、高碳酸血症等因素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或使组织器官对生长激素反应性降低,致使患儿营养不良,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生长发育停滞。因睡眠中鼻塞、张口呼吸导致的经口呼吸模式,对面型生长和牙列咬合均造成不利影响,

睡觉打呼噜的常见类型

睡觉打呼又被称为睡眠呼吸紊乱,长期出现打呼现象对于我们的健康很不好。很多人由于缺乏疾病预防意识,给了疾病很多很多恶性发展的机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睡觉打呼噜的常见类型介绍。 睡眠呼吸紊乱类型: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n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 OSAS是成人睡眠呼吸紊乱中占优势的疾病。诊断根据是存在胸腹呼吸运动时,上呼吸道无气流通过的时间超过10s。每h累积超过5次,每晚6h睡眠中超过30次。 OSAS主要见于肥胖者,可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或

谈谈什么是打鼾

打鼾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睡眠性疾病,并可以影响到患者家人及朋友,但是也可能是更严重的睡眠性疾病的信号,这里将详细介绍打鼾及其处理 打鼾的原因 打鼾是在睡眠时上呼吸道部分的振动引起的。这里显示患者上呼吸道的解剖及睡眠时它们的关系。有两个结构最常与打鼾有关,软腭与舌根。 打鼾最让人关心的事情是它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也称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有关,OSAS如果不加以治疗可以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果您的家人打鼾,你应该仔细观察他睡眠时有没有呼吸暂时停止,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打鼾的危害

打鼾是什么 鼾症,又称打呼噜、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把鼾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鼾症又称良性鼾症,是由感冒疲劳引起时间短暂,只要不会影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只要改变睡姿就可以缓解。病理性鼾症是睡觉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5%的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鼾威胁健康 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鼾是健康的大敌!打呼噜时呼吸及心跳骤停可导致在睡眠中猝死。打呼噜已

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介绍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一组现今医学还无法弄清病因的疾病。而所有无法弄清病因的疾病在医学上是无法治疗的。顾名思义,这个综合症是在睡眠的时候会不自主的发生法,导致机体缺氧而发生危险。现在防治的办法只有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即在睡眠状态下使用呼吸机在你呼吸停止的时候强制呼吸运动的继续进行以防止机体缺氧的状态发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

打呼噜真的会遗传吗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打鼾具体以什么方式遗传还不明确,但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都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988年,研究人员调查了4000对芬兰孪生者,发现打鼾在遗传因子相近的单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远比双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为高。1991年美国的调查发现,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打鼾、白天嗜睡及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要比正常对照者直系亲属中这些症状的发生率高出2~4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确实与遗传关系密切。日本的研究者经过人群调查,发现存在于人

嗜睡也是一种病

嗜睡是其他疾病的信号 嗜睡与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等睡眠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小李就是一名发作性睡病的患者,白天想睡的时候,即有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即使他自己力求保持清醒,但完全控制不了,1-2分钟之后就进入梦乡,而且有时候还一天发作几次。发作性睡病往往可在做单调、安静的活动或进食后发作。睡意可以是轻微的,如午饭后出现打盹,症状严重可以是在吃饭或讲话时迅速入睡。 “我白天打瞌睡主要是由于晚上失眠引起的”,一些患者总认为晚上失眠是引起白天嗜睡的主要原因,但是潘集阳认为,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患者在饭

睡眠癫痫与睡眠障碍的区别

睡眠癫痫的常见症状包括:睡眠中突然睁眼、唤醒,或有惊恐表现,多伴肌张力不全或其他运动障碍,少数病例出现睡眠相关性攻击性行为。 睡眠癫痫和发作性睡病、夜惊、梦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睡眠障碍具有诸多共同点。均发生于睡眠期,表现也多为发作性,可伴发精神不振或行为异常等。但是治疗原则不同,预后的差异较大。因此将其区分显得尤为重要。 夜惊、梦魇一般是由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因素所致,成年后自行消失。一般无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

鼾症易致心血管病病发

打鼾憋气是信号心血管病找上门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全身的血管为了保暖处于一种收缩状态,以致血管阻力增强,血流不畅。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血压升高,二是使得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之后,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及心衰的发作或加重。另外,鼾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鼾症患者睡觉频繁憋气导致夜间缺氧,致使血管收缩,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或加重高血压。 鼾症俗称打呼噜,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5%的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

看看你的打呼噜会否梦中夺命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实在睡眠中度过的,健康舒适的睡眠是每一个现代人所应该拥有的。然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呼噜,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睡眠,危害人类的健康。打呼噜并不是睡的香!打呼噜是一种睡眠疾病的症状表现。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表现。由于大脑中枢、或是气道阻塞等原因,会导致低通气,出现打鼾的现象,甚至在睡眠的时候出现呼吸暂停。如果一个人夜间睡眠时,呼吸停止持续时间超过10秒即可被认为是呼吸暂停,会让身体处于缺氧的状态;如果这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