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分类介绍
肥胖症的分类介绍
单纯性肥胖是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
体质性肥胖既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
过食性肥胖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细胞数目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
继发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不同的是,继发性肥胖是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续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左右,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皮质酵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性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中。
药物性肥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可以使患者形成继发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
活性炭的分类介绍
煤质颗粒活性炭
煤质颗粒活性炭选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精制而成,外观为黑色不定型颗粒。具有空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床层阻力小,化学稳定性能好,易再生,经久耐用等优点。
稻壳活性炭
水稻脱粒时产生的稻壳往往被当做废弃物扔掉,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利用稻壳制造高性能活性炭的技术。
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的斋藤秀俊教授在论文中指出,如果单纯将稻壳加热后制成炭,稻壳内残留的二氧化硅会阻碍其作为活性炭发挥作用。但是将上述“稻壳炭”与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热处理,就可以成功去除二氧化硅。据测算,与普通活性炭相比,这种稻壳活性炭及其孔隙的表面积相当于前者的2.5 倍。
活性炭纤维
本产品是以优质椰壳粉末活性炭为吸附材料,采用高分子粘结材料将其粘附在无纺布的基体之上而制成,可有效吸附各种工业废气,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气、二氧化硫等。主要用于制作活性炭口罩,亦可作为鞋垫,广泛用于化工、制药、油漆、等行业,防毒除臭效果显著。
粉状活性炭
粉状活性炭以优质木炭为原料,经特殊生产工艺精制而成,有物理法、化学法两种。经水蒸气活化后,精制处理,粉碎而成。本品外观为黑色粉末状,在一般溶液下均不溶解。无臭无味,具有表面积大吸附为强、纯度高、滤速快、质量稳定,具有絮凝效应和助滤效应等特点。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味精化工等产品的脱色、除杂精制。也可以用于水的净化处理。
卵泡分类介绍
a.原始卵泡:靠近白膜,中央有一个卵细胞,其外周有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b.生长卵泡: 初级生长卵泡:一层或多层立方形卵泡细胞,卵细胞与卵胞细胞之间出现红染的透明带,卵泡外围出现结缔组织的卵泡膜。 次级生长卵泡:卵泡细胞之间出现卵胞腔,有的卵泡腔很大,形成卵丘。位于卵泡内壁上的卵泡细胞密集排列成数层,称为颗粒层。卵泡膜可分出内膜及外膜两层。
c.成熟卵泡:卵泡腔很大,卵丘很明显。卵泡内膜细胞紧靠卵泡颗粒层,与颗粒层细胞之间有一层基膜相隔,内膜细胞呈多边形,胞质清亮,胞核圆形,细胞间可见许多毛细血管,外膜细胞位于最外层,多呈梭形,与周围结缔组织分界不明显。放射冠。
d.闭锁卵泡:卵细胞结构不清晰,甚至消失,透明带皱缩,卵泡壁塌陷。
肥胖症分为那几类
肥胖症分为那几类?单纯性肥胖是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肥胖症分为那几类
1、单纯性肥胖
各种肥胖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简而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混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单纯性肥胖又分为体质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两种。
2、体质性肥胖
双亲肥胖,是由于遗传和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还与25岁以前的营养过度有关系。这类人的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
3、过食性肥胖
也称为获得性肥胖,是由于人成年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过度饮食,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细胞数目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
4、继发性肥胖
继发性肥胖是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续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人群的2%~5%左右,虽然同样具有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的特征,但仍然以原发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这类患者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皮质酵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人群、性腺功能减退等多种疾病中。
5、药物性肥胖
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可以使患者形成继发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药有时会使妇女发胖,或者说容易使妇女发胖
失眠的分类介绍
失眠的分类有哪些?这是大家应该了解的内容,只有了解了失眠的分类,才会据此找到解决方案,那么究竟失眠的分类是什么呢?专家按照周期将失眠分为以下方法。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思想的冲突、工作的紧张、学习的困难、希望的幻灭、亲人的离别等一些消极因素,或是成功的喜悦等积极因素,无一不能带来不眠之夜,像这种失眠就是心理性失眠。
按周期分类
长期失眠(大于一个月)
慢性失眠,亦可维持数年之久,有些人面对压力(甚至仅仅为正常压力)时,就会失眠,就像有的人容易得慢性胃炎或偏头疼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对压力的习惯性模式。
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
大部分的人在经历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 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但是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部分人会导致慢性失眠。
以上是对失眠的分类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按照不同的标准,失眠的分类是不一样的,要求大家一定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属于哪种失眠的分类,以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
什么是小儿肥胖
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
肥胖症饮食注意哪些
1、在饮食上,肥胖者限制脂肪、糖、糕点、啤酒等食品的摄入量,是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做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要注意尽量避免吃生冷东西,多吃温性食物和含有大量纤维的食品,保持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最好是吃会
2、使人发汗的食物,这也是“靠吃减肥”的诀窍。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
3、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就成为肥胖症。肥胖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以分布于颈、躯干或臀部为主,显著肥胖者常伴易热、多汗、行动不灵活、易感疲劳、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等症状,严重肥胖则可能促使血压增高,左心室肥大,并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等症。肥胖症分为继发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
上述为大家介绍了肥胖症饮食注意哪些,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肥胖症如何分类
肥胖症分为(1)单纯性肥胖:95%的肥胖者属于单纯性肥胖,其分类又有两种: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体质性肥胖与遗传有关,获得性肥胖一般在20-25岁以后,由于运动量不足、营养过剩或遗传因素,使脂肪细胞体积肥大,但无数量的增生。(2)继发性肥胖:即继发于其他疾病。继发性肥胖可因中枢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病变而致,故又称为“病理性肥胖”。(3)遗传性肥胖:此类肥胖病,属遗传性的原因,并且与家庭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的子女有60%-80%的可能成为胖子。父母双方中只有一人肥胖,他们的子女有4%的可能成为胖子。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瘦子,他们的子女只有10%的可能成为胖子。
纤维素的分类介绍
主要分为甲基纤维素(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乙基纤维素(HEC),羧甲基纤维素(CMC)
1、甲基纤维素(MC)分子式 将精制棉经碱处理后,以氯化甲烷作为醚化剂,经过一系列反应而制成纤维素醚。一般取代度为1.6~2.0,取代度不同溶解性也有不同。属于非离子型纤维素醚。
(1)甲基纤维素可溶于冷水,热水溶解会遇到困难,其水溶液在pH=3~12范围内非常稳定。与淀粉、胍尔胶等以及许多表面活性剂相容性较好。当温度达到凝胶化温度时,会出现凝胶现象。
(2)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取决于其添加量、粘度、颗粒细度及溶解速度。一般添加量大,细度小,粘度大,则保水率高。其中添加量对保水率影响最大,粘度的高
低与保水率的高低不成正比关系。溶解速度主要取决于纤维素颗粒表面改性程度和颗粒细度。在以上几种纤维素醚中,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保水率较高。
(3)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甲基纤维素的保水率。一般温度越高,保水性越差。如果砂浆温度超过40℃,甲基纤维素的保水性会明显变差,严重影响砂浆的施工性。
(4)甲基纤维素对砂浆的施工性和粘着性有明显影响。这里的“粘着性”是指工人涂抹工具与墙体基材之间感到的粘着力,即砂浆的剪切阻力。粘着性大,砂浆的剪切阻力大,工人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大,砂浆的施工性就差。在纤维素醚产品中甲基纤维素粘着力处于中等水平。
肥胖症分哪两大类
肥胖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属于前者,单纯性肥胖所占比例高达99%。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肥胖,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
所谓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
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其中,成人以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为多见,儿童中以颅咽管瘤所致的下丘脑性肥胖为最多。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肥胖者,我们首先要想到继发性肥胖,要考虑在其肥胖的后面,有没有什么毛病,而不能一上来就说是单纯性肥胖。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您把一个单纯性肥胖考虑为继发性肥胖,只是提高了对引起肥胖的疾病的警惕性而已,对患者没有什么害处;而如果您把一个继发性肥胖误认为单纯性肥胖,就可能放松警惕,贻误病情。结果不但肥胖的问题解决不了,还可能由原来的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只有排除了继发性肥胖之后,我们才能作出单纯性肥胖的诊断。
单纯性肥胖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它是独立于继发性肥胖之外的一种特殊疾病。当然,许多现在认为是单纯性肥胖者实际上还是有某种疾病或者是功能紊乱的,只不过现在还缺乏诊断的手段或者诊断的依据而已。
在所有肥胖者中,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比较肯定的是:任何因素,只要能够使能量摄入多于能量消耗,都有可能引起单纯性肥胖。这些因素包括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等。引起单纯性肥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这种体积增大是细胞内脂肪堆积的结果。所以按照病理改变把单纯性肥胖分为两类:增生性肥胖和肥大性肥胖。增生性肥胖的脂肪细胞不仅仅体积变大,而且脂肪细胞的数目也有所增多;肥大性肥胖的脂肪细胞则只有体积变大,而数目不变。
另外,按照发病年龄的不同,可以把单纯性肥胖分为幼年起病型肥胖以及成年起病型肥胖。其中幼年起病型肥胖都是增生性肥胖,而且患儿脂肪细胞的数量一生都难以减少。所以有人发现2岁以前就很胖的小孩终身容易肥胖,减肥困难。幼年起病型肥胖的孩子中,有80%到成年后依旧会发胖。青春期起病的青少年多为增生肥大性肥胖,他们的脂肪细胞数量多,体积又大。而成年起病型肥胖则以肥大性肥胖为主,也有一少部分是增生性肥胖。
再有,按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单纯性肥胖又可以分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两种。腹部型肥胖又称为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苹果形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四肢则相对较细。臀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腿部,又称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或梨形肥胖。腹部型肥胖患并发症的危险要比臀部型肥胖大得多。比如有人观察一组白人女性,发现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腹部型肥胖的女性患糖尿病的机会则高达普通女性的10.3倍!当然,与非肥胖者相比,臀部型肥胖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危害,仅仅是比腹部型肥胖略小而已。应该注意的是,对上面的命名,不能望文生意,比如说,"男性型肥胖"就不是男同胞的专利,也有很多女性的肥胖是腹部型的,也就是说,女性也可以出现“男性型肥胖”。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严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多数人需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定和体质指数的计算。知道标准体重和理想体重范围的确定方法后,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就没有困难了。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来衡量:实际体重/理想体重比值(%)=实际体重(公斤)÷理想体重(公斤)′100%。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 90~11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120%,则可诊断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低重;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在确认肥胖后,仍可进一步进行分级:若在120~130%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间,为Ⅲ度肥胖(重度肥胖);若大于200%,则属于病态肥胖。
2.根据体质指数来衡量:如前所述,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根据此公式,若结果在20~25公斤/米2之间为正常;若在25~27公斤/米2之间为超重;若在27~30公斤/米2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30~40公斤/米2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大于40公斤/米2,则属于Ⅲ度肥胖(重度肥胖)。
阳虚体质分类介绍
阳虚体质分类:
心阳虚
心阳虚是指心阳不足,心阳气的温煦功能失调的现象。心阳不足,则心脏失去濡养,易出现精神疲乏、心悸心慌、心胸憋闷、气短、心口发凉或者心痛等症,并且失眠多梦。心脉运血无力、血行不畅,所以面部呈白、唇舌呈青紫、手脚冰冷。
脾阳虚
脾阳虚又称脾虚寒,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生,阳气失于温运的现象。脾阳虚衰,则运化功能失调,易出现食少不消化、恶心呃逆、嗳气泛酸、腹胀腹痛、肢体水肿、大便稀溏的现象。又因阳虚阴盛,体内寒气凝滞,所以喜欢吃热的食物。
肾阳虚
肾阳虚是指由于肾气虚衰,肾阳气的温煦、气化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尤其以下肢为重;精神委靡不振,面部呈白或发黑、发暗;小便较多,并且经常泄泻。
以上是对阳虚体质分类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按照阳虚体质分类,才会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的养生办法,这样才是最好的,也才会实现正确的养生方法。
肥胖症病因和分类的相关介绍
一、原发性肥胖
(一)单纯性肥胖 肥胖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此类肥胖最为常见。
1.体质性肥胖 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 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者。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2.营养性肥胖 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以上两种肥胖,统称为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城市里20~30岁妇女多见,中年以后男、女也有自发性肥胖倾向,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
(二)水、钠潴留性肥胖 亦称特发性浮肿
此型肥胖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脂肪分布不均匀,以小腿、股、臀、腹部及乳房为主。体重增加迅速,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休息及平卧后减轻。早晚体重变化正常人为0.4千克,本病患者早晚体重变化在1千克以上。该病浮肿变化往往呈周期性,晨起面、眼睑浮肿,起床后活动,下肢、躯干逐渐浮肿,到晚餐前体重较早饭前增加1.2~4.5千克,平均2.4±0.7千克。立卧位水试验表明患者有水、钠潴留。
二、继发性肥胖
是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临床上少见或罕见,仅占肥胖患者中的5%以下。
(一)内分泌障碍性肥胖
1.间脑性肥胖 主要包括下丘脑综合征及肥胖生殖无能症。
(1)下丘脑综合征:可由下丘脑本身病变或垂体病变影响下丘脑,或中脑、第三脑室病变引起。病变性质可为炎症、肿瘤、损伤等。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植物神经和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因下丘脑食欲中枢损害致食欲异常,如多食,而致肥
胖。下丘脑释放激素分泌异常导致靶腺功能紊乱,如性功能异常或性早熟,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闭经泌乳,尿崩症等各种表现。
神经系统障碍可有嗜睡或失眠、发作性睡病、深睡眠症或发作性嗜睡强食症;发热或体温过低;过度兴奋、哭笑无常、幻觉及激怒等精神障碍;间脑性癫痫;多汗或汗闭;手足发绀;
括约肌功能障碍。智力发育不全或减退。
(2)肥胖性生殖无能症:由垂体及柄部病变引起,部分影响下丘脑功能,发育前患儿其肥胖以颌下、颈、髋部及大腿上部及腹部等为著;上肢也胖,手指长而逐渐尖削,但丰满多脂肪;男孩常有乳房肥大,外生殖器小,部分下陷于壅起的脂肪中,则更形缩小;骨胳发育较迟,可合并尿崩症。如发病于发育后,则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少年发病者生殖器不发育、智力迟钝。须与少年体质性肥胖伴性发育延迟鉴别。后者脂肪分布均匀,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性器官最终发育完全。成人发生本病时,则可有性功能丧失,精子缺乏,停经不育等表现。
2.垂体性肥胖
垂体前叶分泌ACTH细胞瘤,分泌过多的ACTH,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过多的皮质醇,导致向心性肥胖,称为柯兴病。垂体分泌其他激素的肿瘤,因瘤体增大压迫瘤外组织,可产生继发性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肥胖。除肥胖外,常有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如头痛、视力障碍及视野缺损。影象学检查可发现蝶鞍改变。
3.甲状腺性肥胖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较之肥胖更为明显的症状有面容臃肿,皮肤呈苍白色,乏力、脱发,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血清T3、T4减低,TSH增高,TRH兴奋试验反应增强。
4.肾上腺性肥胖
常见于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自主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引起继发性肥胖,称为柯兴综合征。特点是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外貌、皮肤紫纹、高血压及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血、尿皮质醇增高,ACTH降低。影象学检查示肾上腺肿瘤。
5.胰岛性肥胖
常见于轻型Ⅱ型糖尿病早期,胰岛β细胞瘤及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常因多食而肥胖。
胰岛β细胞瘤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反复发作低血糖,空腹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注射或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好转。
自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属反应性(即餐后)低血糖症,由于植物神经不平衡尤以迷走神经兴奋性偏高所致,多见于中年女性,往往发生于某些精神刺激后,一般见于餐后约3小时,感觉饥饿、心慌、软弱、出汗、焦虑紧张、脸色苍白、心动过速、血压偏高、震颤、黑矇等。脑缺糖症状少见,偶有昏厥。每次发作历时 15~20分钟。一般可自行恢复或稍进食而症状消失。由于善饥多食,故体征往往只有肥胖。糖耐量试验第3~4小时反应性低血糖,第4~5小时血糖恢复正常,而胰岛β细胞瘤则4~5小时仍低。禁食试验有助于两者鉴别。本病可历时10~20年,而无恶化征象。
糖尿病者有多尿、多饮、多食等,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或75g葡萄糖口服法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6.性腺功能减退性肥胖
多见于女子绝经后及男子睾丸发育不良等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性腺功能减退而致肥胖。男性去势后或女性绝经期后之肥胖,即属此类。男性性功能低下肥胖一般不如女性绝经期发胖显著。性腺性肥胖全身脂肪积聚较匀称,以胸腹、股、背部为明显。可伴高血压、紫纹、糖耐量曲线减低。24小时尿17-羟或17- 酮持续偏高,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常为阳性。尿中促性腺激素增高。少部分属于Stein-Leventhal(斯坦因-利文撒尔)综合征,其特点是肥胖、闭经、无排卵、不孕、男性化、多囊卵巢。其无男性化者称多囊卵巢(PCO)。卵巢分泌雄激素亢进,尿17酮增多,血睾酮增高,LH增高,FSH正常或减低。 LHRH兴奋试验反应过强。
(二)先天异常性肥胖
多由于遗传基因及染色体异常所致。常见于以下疾病。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 个体表现型为女性,原发性闭经,生殖器官幼稚,身材矮小,智力减退,蹼颈,肘外翻,第四掌骨短小。血雌激素水平低,LH及FSH增高,性染色体核型多为XO。
2.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 男性原发性性腺功能减低,类无睾体型(身材偏高、四肢长、指距大于身长、耻骨联合到地面距离大于身高的1/2),第二性征不发育,生殖器幼儿型,男子乳房女性化、血睾酮低水平、LH及FSH增高、性染色体多为XXY。
3.Laurence-Moun-Biedl综合征 有肥胖、智力低下、色素性视网膜炎、多指(趾)畸形、并指(趾)畸形、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六主征。尿17酮、血LH低于正常。氯菧酚兴奋试验无反应。LHRH兴奋试验一次或多次注射有LH增高反应。
4.糖元累积病Ⅰ型 患儿呈肥胖体态,面部及躯干部皮下脂肪尤为丰富。尚有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呈侏儒状态;低血糖,可达0.56毫摩尔/升,(10毫克/分升);肝肾增大;肌肉无力;高脂血症;高乳酸血症及酮血症。本症系隐性遗传性疾病。
5.颅骨内板增生症 主要表现为肥胖、头痛、颅骨内板增生、男性化、精神障碍。肥胖以躯干及四肢近端较明显。颅骨X线示有额骨及(或)其他颅骨内板增生。患者几全属女性,症状大多数出现于绝经期之后。
(三)其他
1.痛性肥胖 亦称神经性脂肪过多症。病因不明。妇女多发,且出现于绝经期之后,常有停经过早、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临床表现在肥胖的基础上出现多发的痛性脂肪结节或痛性脂肪块。脂肪多沉积于躯干、颈部、腋部、腰及臂部。早期脂肪结节柔软,晚期变硬。随着脂肪结节不断增大,疼痛随之加重并出现麻木无力、出汗障碍等。疼痛为针刺样或刀割样剧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沿神经干可有压痛。常有关节痛。可有精神症状,如抑郁、智力减退等。
2.进行性脂肪萎缩症 本病患者上半身皮下脂肪呈进行性萎缩,下半身皮下脂肪正常
或异常增加。亦有下半身脂肪萎缩,上半身脂肪沉积。可伴有甲亢、肝脾肿大、肌肉肥大、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继发性肥胖以某种疾病作为原发病,它们的肥胖只是原发病的表现之一,常非该病的主要表现,更不是该病的唯一表现。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肥胖多可治愈。
上述就是肥胖症的病因和分类的相关介绍,肥胖症患者在生活中应当好好注意一下,只要采取适当而科学的方法,还是很有可能减肥成功的。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勿要暴饮暴食但也不要过于节食,过于节食很有可能导致厌食症的发生,除此外就是要多多运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