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喝什么茶好
老人喝什么茶好
1、降压茶
不少老人有高血压的烦恼,喝什么茶降血压呢?取松萝3克(切碎),菊花10克,绿茶3克。将三种材料一同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0~15分钟即可。这款茶饮味道甘凉微苦,气味清香,长期饮用可以散热降压、清肝明目。
2、降糖茶
糖尿病也是老人常见疾病之一,平时除了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量,还要适当喝点降糖茶。取淮山药、天花粉各9克,枸杞子10克。将淮山药研碎,和天花粉、枸杞子一同放入搪瓷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这款茶饮除了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滋补肝肾、益气生津、促进肝细胞新生。
3、润肤茶
取柿叶、紫草各10克,薏苡仁15克,冰糖适量。将前三种材料一同放入搪瓷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在茶汁中加入冰糖调味即可。这款茶饮甘平清香,微微带有苦味味,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润肤等功效,经常饮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减少面部皱纹,延缓衰老。
老人喝茶的坏处
1、引起心肺功能的不适
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会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老人心脏功能较差,特别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多,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
2、影响消化功能
一个人每天正常分泌胃液是1.5~2.5升,这些胃液能够对一个人每天所摄取的食物进行合理消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的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机能减退,如果大量饮浓茶,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影响食物的消化,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还可刺激胃黏膜发生炎症,甚至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同时杀灭病菌的胃酸也被稀释,胃肠道的自卫防护作用降低,一旦有致病菌进入人体内,就容易感染肠道疾病。
3、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茶叶中含有鞣酸,红茶约含5%,绿茶约含10%。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就会更加活跃,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因此,长期大量饮浓茶,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易产生便秘
老年人大多牙齿不好,含纤维的蔬菜吃得较少,加上行动不便,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而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块状的鞣酸蛋白,这种蛋白质人体难以消化吸收,如果经常饮用浓茶,会加重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症状。
老人喝茶宜清淡
首先,浓茶容易导致老人贫血、骨质疏松。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一种不能被机体吸收的复合物,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除了遏制吸收,浓茶还会加速排泄,加速体内钙的流失。老年人饮茶的浓度越高,面临骨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其次,喝浓茶可能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人到老年,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种种自然变化,比如深度睡眠减少、夜间容易惊醒、白天打盹等。而喝浓茶会扰乱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导致老年人夜晚兴奋,休息时间变得更短,血压升高。
再次,喝浓茶会增加心血管的负荷,老人对此尤其难以承受。老年人的心脏功能本已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而茶叶却富含咖啡因,经常饮用浓茶,会使人心跳加快、出现心慌、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最后,喝浓茶对老年人的消化系统不利。浓茶中的单宁酸会抑制胃液的分泌,妨碍消化,轻则引起胃肠不适、食欲减退;重则引起腹胀、腹痛,甚至导致习惯性便秘、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最好不饮浓茶,在饭前、午后和睡前,更要远离浓茶。最好在饭后20分钟左右再饮茶,这样能助消化、解油腻、清肠胃。在饮茶种类上,应以红茶为主,乌龙茶可以利尿,也很适合老人。但绿茶性凉,胃肠弱或有便秘的老人不宜喝。
老人喝茶有讲究
炎热的夏季,许多老年人会以茶代水,认为这样能消暑去火,相对年轻人来说,老人的肠胃更为脆弱,喝茶过多很容易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下面为大家总结了老年人5个不宜喝茶的时段。
空腹时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生物碱,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从而会使某些人产生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相对年轻人来说,老人的肠胃更为脆弱,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空腹饮茶,尤其是浓茶。因为过多的鞣酸会刺激胃肠黏膜,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有的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
吃饭后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如果饭后喝了用15克干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长期如此,就要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喝酒后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肾功能较差的老人来说,酒后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睡觉前
茶中的茶碱等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作用更明显。并且茶有利尿作用,老人睡前饮茶还容易夜间尿频,影响睡眠质量。
服药期
有些患慢性病的老人需要长期服药,很多药物服用期间不宜喝茶。比如镇静助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茶碱可降低一些药物的镇痛作用,因此,服用镇痛药物时也不宜喝茶。
糖尿病人喝什么茶最好
糖尿病人喝“粗茶”好。
一般来说,茶叶越细嫩,口感越好,而且维生素含量高,但是具有稳定血糖和降血糖作用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不如晚采的“粗茶”多,所以糖尿病人要喝茶的话,喝一点粗茶比较好。
老人喝什么茶好
1、降压茶
不少老人有高血压的烦恼,喝什么茶降血压呢?取松萝3克(切碎),菊花10克,绿茶3克。将三种材料一同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0~15分钟即可。这款茶饮味道甘凉微苦,气味清香,长期饮用可以散热降压、清肝明目。
2、降脂茶
取新鲜山楂3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冰糖适量。山楂洗净,去核捣烂,与茯苓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约10分钟,去渣取汁,再用此汁冲泡槐花,最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这款茶饮酸甜可口,具有开胃助消化、降低胆固醇、舒张血管、预防中风的作用。
3、清咽茶
很多老人都有咳喘的毛病,因此喝些清咽茶是很有必要的。取干柿饼10~15克,罗汉果1个,胖大海1枚。将柿饼隔水蒸15分钟后切片,罗汉果洗净捣烂,与胖大海、柿饼一同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即可。这款茶饮清润爽口,清咽止痛、止咳消肿的效果十分显著。
4、降糖茶
糖尿病也是老人常见疾病之一,平时除了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量,还要适当喝点降糖茶。取淮山药、天花粉各9克,枸杞子10克。将淮山药研碎,和天花粉、枸杞子一同放入搪瓷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这款茶饮除了可以降低血糖,还能滋补肝肾、益气生津、促进肝细胞新生。
5、润肤茶
取柿叶、紫草各10克,薏苡仁15克,冰糖适量。将前三种材料一同放入搪瓷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在茶汁中加入冰糖调味即可。这款茶饮甘平清香,微微带有苦味味,具有健脾祛湿、清热润肤等功效,经常饮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减少面部皱纹,延缓衰老。
老人喝茶能降压
一、清眩茶
泽泻、白术各9克,荷叶蒂5枚,菊花6克,佩兰叶3克,泡煎代茶。
功效:有祛痰除湿的作用,用于头目眩晕、呕吐痰涎(痰湿中阻)、身重头重等。
二、肾炎茶
玉米须、冬瓜皮(干品)、赤小豆各适量,煎汤代茶饮。
功效:用于水肿及急、慢性肾炎患者的辅助治疗。
三、降压茶
1、苦丁茶、甘菊花、霜桑叶、白茅根、钩藤各9克,煎汤代茶饮。
功效:具有清热平眩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头痛、眩晕、口苦咽干等症。
2、莲子心1.5克,草决明9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用于高血压头晕、心烦等症。
3、西瓜皮(干品)15克,草决明9克,煎汤代茶饮。
功效:用于防治高血压。
什么时候喝茶最好
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喝茶的时间最好在晚饭之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清晨喝茶好不好?
一般来说早起后空腹饮浓茶,不仅会引起胃肠不适,食欲减退,还可能损害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但清晨饮淡茶的话,则妨碍不大。建议将头道茶倒去,饮二道茶。老人家如能在茶中加少许糖和适量的白菊花,则更好。
清晨喝茶喝什么茶好?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饮茶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早上喝茶的。想尝试开始在早上喝茶的人,浓淡程度应该循序渐进,可以选择普洱、武夷山岩茶来喝,尤其是普洱有养胃的作用,就算浓茶也不怕多喝。绿茶,如清香型铁观音等,性寒凉,胃寒的人尤其不适合。记者再采访了其他几个医生和茶友,认为清晨空腹喝茶能否清肠胃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乎各人体质而定。
关于隔夜茶。许多人都觉得隔夜茶不能喝,说法很多,其中比较“危言耸听”的是说喝隔夜茶会得癌症,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其实,没有变质的隔夜茶不但可以饮用,还具有以下多种功效:抗癌、抗氧化、止血、止痒、明目、生发、固齿洁齿、防口臭、防晒、去除油腥、通便。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功效是指未变质的隔夜茶,一般夏季温度较高,茶水不宜超过24小时。还要注意,茶属于刺激性饮料,含有鞣酸和咖啡碱,青少年不宜喝茶。
老人喝浓茶好吗
茶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杀病菌、防污染等一系列的保健作用。然而经常虽浓茶却会对身体有害。
1.经常喝浓茶是促使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原因主要是茶叶内含有较多的咖啡因,而咖啡因能促使尿钙排泄造骨钙流失。
2.经常喝浓茶易引起贫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特别是餐后喝茶会使食物中的铁因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引起贫血。
3.经常喝浓茶会使多种营养素流失。营养专家发现过量饮茶会增加尿量,引起镁、钾、维生素B等重要营养互的流失,而且老年人过量饮浓茶还会增加心脏负荷。
4.大量喝浓茶尤其是新茶会导致醉茶。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患者十分不利。
清淡茶既能充分发挥茶叶的保健作用,又能减少喝浓茶带来的不良反应,因此饮茶宜清淡。
酒中的酒精成分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浓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酒后饮浓茶更增加对心脑的刺激,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更为不利。
老人喝茶六不饮
量多不饮
大量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再加上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会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老人心脏功能较差,特别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多,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另外,大量饮用浓茶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胃不好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浓茶不饮
很多老人喜欢浓茶。但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因此,常喝浓茶会阻碍铁的吸收,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老人更要注意。相比淡茶,浓茶所含的咖啡因也容易过量,造成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建议每次泡茶量2克左右。
饭前饭后不饮
饭前饭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空腹饮茶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胃黏膜炎。正确的做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慢慢小口品饮,并续水两到三次。
睡前不饮
茶有提神兴奋、利尿作用。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所以晚间不要喝茶,以免兴奋失眠、多尿,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2小时内就不宜再饮茶,口渴的话改为饮白开水。
隔夜不饮
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保健成分减弱,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汤还会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变质,喝了对身体有害无益。因此切不可喝隔夜茶。
服药不饮
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老年朋友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以及和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不宜用茶水送药,以免影响药效。而中药人参、党参、元胡、曼陀罗、川牛膝、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几类老人不宜喝茶。茶能提高基础代谢率,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老年患者不应饮茶;茶里的鞣酸,能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等的吸收,患有营养不良及缺铁性贫血的人不宜饮茶;患有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的老人在病情不稳定时不要饮浓茶。
老人饮茶不宜太浓
现在不少老年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专家说老年人喝茶是可以的,但是要适当喝茶,而且老人喝浓茶的话对健康没好处,所以老人喝茶一定要适当。
一般情况下,茶经3次冲泡后,其可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和药效基本上已浸出。若再继续冲泡,茶叶中一些有害物质就可能被浸泡出来了,常饮用这样的茶水则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儿童不足3岁别喝茶 很多人认为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新茶,让孩子多喝有助于健康。但不足3岁儿童,对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比较敏感,喝茶后会影响睡眠,所以,不足3岁的孩子是不宜饮茶的。 不过3岁后的孩子适当喝些淡茶是有益的。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可消食解腻,对贪食儿童的消化有一定帮助。
但儿童一定要喝淡茶,且一天不超过两杯为宜。 另外,儿童喝茶要弃“新”喝“陈”,因为陈茶与新茶相比,氟含量较高,有利于儿童牙齿的健康。 老人喝浓茶不利心脏 老年人适当喝茶有益于健康,春茶上市,有些喜好喝茶的老人常常会不自觉地多喝些茶。 专家指出,老年人不适宜喝浓茶,即泡茶用量超过常量(一杯茶3~4克)的茶水,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有冠心病、肺心病等,过量饮茶可诱发心力衰竭。 此外,而浓茶中大量的咖啡碱会引起失眠、耳鸣、眼花、心律不齐、大量排尿等症状。而一些老人心肺功能有所减退,如果大量饮茶,易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慌、气短、胸闷不舒服等现象。
茶叶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导致便秘。这也使患有便秘症的老年人更加严重。 春季养生莫忘花茶 除了春茶外,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花茶,也适合春季饮用。喝花茶,不但可以缓解“春困”,还有助于保健养生。
老年人喝茶的好处有哪些 防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喝茶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经常喝茶的老人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病率比较低。
老年人喝茶需注意的事项
茶对人身体有好处,不同的茶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利尿助消化,醒脑提神,防辐射,预防和抗癌的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品。老人常年喝茶的确有好处,比如软化血管、清火、抗菌、降压等等。但要注意不要过浓,不喝隔夜茶;再者如果有胃肠病变,尽量不要喝茶,因为茶叶含有鞣质有刺激胃的弊端。
老人拉肚子能不能喝茶是要依茶而定的,一般的茶如老人爱喝的毛尖最好不要喝,因为一般茶都有去油腻清肠胃的功能,对健康的人来说是有好处的,但如果老人处于拉肚子的时期,喝这种茶反而会加剧病情,如果非要喝茶的话,可以选择绿茶来喝。
冬天老年喝茶要少,假如一定要喝,适当喝点红茶。红枣、生姜等温性食物可起到增加热量的作用,在喝花茶或绿茶时,最好加一两颗红枣、一两片生姜进去,有抵消其寒凉之性的功效。
喝茶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但是老年人喝茶是需要注意的,并不是任何茶都能喝的,如果自身有些疾病,也是不适宜喝茶的,所以老年朋友们在喝茶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
老年人高血压能喝茶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喝茶可以减少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的机会。每天喝绿茶或乌龙茶120毫升以上,持续超过1年,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就比不喝茶的人减少四成以上。
研究发现,喝茶的干扰因素多偏向负面,比如让人少吃蔬果、比较肥胖、盐分摄取较多,相对的高血压危险性比较高;但是实际做出的分析发现,即使有较高的负面干扰因素,喝茶还是比不喝茶的高血压危险性要低。
综上说述,对老人高血压能喝茶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喝茶至少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但是也不能过量的饮用。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把握个度,为了您的健康,可以适当的喝喝茶,茶叶、花茶都有一定的功效。
高血压老人喝茶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喝茶要讲究。高血压患者应适当喝茶,避免喝浓茶。因为浓茶中的咖啡碱兴奋中枢神经,使人兴奋失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不利于休息,对高血压病人不利。
2、高血压患者适合喝绿茶和乌龙茶。最近研究发现,喝茶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生的机会。每天喝绿茶或乌龙茶120毫升以上,持续超过1年,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就比不喝茶的人减少四成以上。
了解了老人高血压能喝茶吗,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人高血压喝茶的相关内容。
3、量多不饮。大量液体进入血管,本身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再加上茶中的咖啡碱、茶碱都是兴奋剂,会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老人心脏功能较差,特别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多,会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另外,大量饮用浓茶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胃不好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4、睡前不饮。茶有提神兴奋、利尿作用。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所以晚间不要喝茶,以免兴奋失眠、多尿,影响睡眠质量。睡前2小时内就不宜再饮茶,口渴的话改为饮白开水。
5、服药不饮。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老年朋友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以及和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不宜用茶水送药,以免影响药效。而中药人参、党参、元胡、曼陀罗、川牛膝、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
6、隔夜不饮。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保健成分减弱,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汤还会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变质,喝了对身体有害无益。因此切不可喝隔夜茶。
老人喝什么茶好
一、降脂茶
材料:新鲜山楂3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山楂洗净,去核捣烂,与茯苓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约10分钟,去渣取汁。
2、再用此汁冲泡槐花,最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这款茶饮酸甜可口,具有开胃助消化、降低胆固醇、舒张血管、预防中风的作用。
二、降压茶
材料:松萝3克(切碎),菊花10克,绿茶3克。
做法:将三种材料一同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闷10~15分钟即可。
功效:不少老年人有高血压的烦恼,这款茶饮味道甘凉微苦,气味清香,长期饮用可以散热降压、清肝明目。
三、清咽茶
材料:干柿饼10~15克,罗汉果1个,胖大海1枚。
做法:将柿饼隔水蒸15分钟后切片,罗汉果洗净捣烂,与胖大海、柿饼一同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即可。
功效:很多老年人都有咳喘的毛病,因此喝些清咽茶是很有必要的。这款茶饮清润爽口,清咽止痛、止咳消肿的效果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