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需慎打破伤风抗毒素
儿童需慎打破伤风抗毒素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因此外伤发生率相当高,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就诊时家长常要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即tat。
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
tat虽然有预防破伤风发生的作用,但它是一种异种蛋白的抗毒素血清,反复注射后会刺激人体对其产生相应抗体,不仅可使药效下降,还易使患儿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会得血清病。
事实上,只要注射过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俗称“白、百、破”)三联疫苗的6岁以内儿童,其体内已有足够抵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存在,外伤后不需再注射tat。
鞭炮炸伤手怎么处理 创面大、伤口深、金属伤处理
如果被鞭炮炸伤后有大面积的创伤或者金属伤,建议到急诊室或外科去清创、换药。
建议所有伤口较深或金属伤患者,打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稍贵),最好在 24 小时内打,延误打的效果不如早期打。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且就诊医院缺少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可以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疫苗多少钱
破伤风疫苗一般都是10元以内,但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就需要80-100元。防范用破伤风抗毒素1500u一支在五元以内,注射一支1500u破伤风抗毒素包注射费通常10元以内,但是进囗的疫苗可能会更贵。
通常再贵都不会超过10元,假如皮试是阳性,说明你对破伤风抗毒素(即破伤风针)过敏,那么就得做脱敏注射。如今对于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的人,推荐使用的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这是直接从人血清中提取的,可以直接注射,就是价格贵了一些,大概要80-100元左右。
打破伤风针注意事项
小伤口不会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属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合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易生长繁殖。破伤风杆菌多生长在泥土及铁锈中,所以在伤口较深沾染泥土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如果只是蹭破表皮而已,伤口不深,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用些消毒药水如红药水外擦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创面已干燥,没有渗出液,可不必再擦拭。
因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先作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5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肤试验。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人人体伤口并在伤口内繁殖和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临床上以患者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续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主,中医亦名“破伤风”
3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 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
破伤风防治的四大误区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很多医院在接诊到受伤的患者后,甚至只是一些轻微的擦伤,无论患者以前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二:疫苗只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有效
很多医务人员会告知接种疫苗的患者,必须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无效。专家表示,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三: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
有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患者,临床医生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四: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被动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便开始下降,身体也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有哪些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破伤风抗毒素(TAT)属于一种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破伤风病人体液中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使机体产生被动免疫,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或起到预防疾病的功能。TAT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体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必须作过敏实验。
曾用过TAT但超过1周者如需再用,应重新做过敏试验。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 1500单位/支 1、配置:取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使得每毫升实验液含破伤风抗毒素150IU。 2、取上液0.05ml在前掌侧皮内注射。观察30分钟看结果。
结果判断:阴性: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
阳性:注射部位出现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Y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发应相似。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方法:
TAT实验阴性者,可将所需剂量一次性注射完毕。 TAT试验阳性者通常采用小剂量多次脱敏注射疗法。
第一次:取原液0.1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即可20分钟后注射第二次;
第二次:取原液0.2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三次; 第三次:取原液0.3ml稀释至1ML肌肉注射,如无反应则可注射第四次 第四次:取所有余液稀释至1ML肌肉注射。
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门诊病人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脱敏注射原理: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没有可以替代的药物,机制是小剂量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同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经过多次小剂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不知道大家读完上文后有没有对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大家以后再发现自己伤口破了,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治疗,一定要记得打破伤风,以防感染。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打之前一定要做一下皮肤测试,以免过敏。
打破伤风多少钱
破伤风抗毒素针“只要三块钱一支,加上皮试和肌肉注射费一般在十元以下 如果是”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那只能换用”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了,湖南地区好像要220元左右 连打四针的那是”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然后又没有”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采用的脱敏疗法,风险大,但是价格也不要100元一针
破伤风针有两种,一种是破伤风抗毒素,这种比较便宜,两块多一支,但是需要做皮试,如果皮试不过敏的话可以打这一种。另一种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不需要做皮试,但是比较贵,200多一支,如果前一种过敏的话就需要打这一种。
破伤风是破了都需要打吗
警惕破伤风杆菌的致命危害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就是破伤风杆菌,这是一种厌氧细菌,(这个和是不是得破伤风有关)。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受伤器具)、组织低氧(伤口 深浅)及主动免疫情况关系很大。孩子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特别窄而深容易形成这种缺氧的环境,就容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
小编在急诊临床碰到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建筑工地上叔叔被扎了,还有种地的农民伯伯胳膊受伤后继续干活,接触到了土壤中的破伤风杆菌。大部分患者就诊的原因是以头痛、腰背痛、张口困难、抽搐等,常常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急腹症、颈椎病、神经炎等,有的患者甚至没有明确受伤病史。
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打破伤风
打破伤风针其实是指打破伤风的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商品名蓉生逸普),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过敏反应),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先作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5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一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作皮肤试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相对而言过敏反应少,但一般医院存货更少。这只是一种外援性抗体,维持时间为2~3周。其对已出现破伤风或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使用,但是对破伤风的预防作用是有限的。
以下的这四个误区需要知晓
误区一 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在多数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只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应该尽量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效果差。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临床医生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四—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孩子时期如何警惕和防范破伤风
通常情况下,在儿童期按期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直接预防破伤风感染,其保护率为95%,孩子外伤后不需再注 射破伤风或破免针。一般新生儿出生3个月、4个月、5 个月都要连续接种三针的百白破疫苗,然后等到18个月后, 再接种一针加强型百白破疫苗,6周岁时如接种白破疫苗, 体内的破伤风抗体一般能持续到1 6周岁。但遗憾的是,2 周岁以后,孩子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少,到6周岁后,家长 接种疫苗的意识更淡,不少家长还会遗漏接种。
特别提醒,有可疑伤口要及时充分冲洗,可疑症状及时至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