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浅谈神奇的针灸

浅谈神奇的针灸

针灸的起源有点玄

在衣不蔽体的原始社会,人们不断地与疾病进行斗争。当人们感到身体不适或有外伤时,用手或其它工具按压身体的某一部位时,疾病或许有所缓解。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用一种叫做“砭石”的石头按压效果较好,砭石也就成为最原始的针具,按压的部位也就逐渐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叫的“穴位”。后来人们又发现不同的穴位有其相似的功效,例如沿手臂内侧有十几个穴位都能治疗肺部的疾病,把这些穴位连成一条线,也就成为现在的“经络”。

针灸的起源说起来也许觉得很简单,实际上它是经过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演变与发展而形成的。

经络是什么

经络有点像现代医学的神经,错综复杂,但与神经完全是两码事。人体的经络包括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与中医学的五脏六腑相连,并以五脏六腑命名,环绕周身,首尾相连。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等。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上有很多穴位,其它经脉上没有穴位,但它们对人体气血正常运行、抵抗外邪均有重要的作用。

经络到底是什么? 即使用现代最先进的仪器也无法检测出来。但经络现象确实存在,在我国发现了很多例经络敏感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方面的研究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穴位知多少

很多非针灸人士经常发出“人体的穴位这么多,真的很难记”这种感叹。实际上人体只有361个经穴。所谓经穴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经脉上的穴位。经脉以外也还有很多穴位,即经外奇穴,这些穴位皆有特定的功效。现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又发现了耳穴、手穴、足穴、踝穴、鼻穴等,这些穴位对于治疗某些疾病亦有其特别的效果。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子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子宫穴的按摩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2、按摩子宫穴的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针刺子宫穴的方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孕妇禁针);可灸。(对受针者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艾灸子宫穴的方法】

子宫穴艾条灸5-15分钟,子宫穴艾炷灸3-5壮。

【子宫穴主治】

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子宫穴的配伍】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男性阳痿治疗的神奇针灸

1、对于肾气虚弱型的阳痿患者,那么在使用针灸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先取会阴、长强以及肾俞作为主穴进行下针,之后再配以三阴交、曲骨、然谷以及曲泉等穴位。但要注意的是在主穴下针的时候要让患者感觉局部有痛胀的感觉或者是已经放射到肛门部为佳,之后在三穴得气之后再补针。这种方法一般是隔日一次,其次为一个疗程。

2、对于命门火衰型的阳痿患者,在进行针灸的时候便应该先取长强、会阴以及命门做为主穴,之后取肾俞、关元以及太溪做为配穴。在进针主穴的时候主要是在得气后向右进行捻转,在进行大概三十秒之后再取针,之后配穴进针大概五分钟。

3、而对于肝气郁结型的阳痿患者,那么在进针针灸的时候就应该取太冲、会阴以及曲骨为主穴,中极、急脉以及太溪为配穴进针,这种方法一般还是隔夜进行一次比较好,一般十次可以作为一个疗程。

4、对于湿热下注型的阳痿患者,那么就应该先去肝俞、行间、曲泉以及会阴为主穴进行针灸,之后再取陵泉、膀胱以及水分为配穴。在进行针灸的时候要先进针主穴,之后再进针配穴,这样反复噶一般七次可以作为一个疗程使用。

针灸理疗助你减肥又降压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疾病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治疗全身疾病。其原理是通过神经调节生命中枢,进而调节各种器官的功能,达到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传统医学的进一步繁荣,阜城悄然兴起了一股针灸热,一些爱美的女性通过针灸疗法减肥,中老年人通过针灸调节身体机能,治疗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病。为此,笔者走访了上海瘦安针灸理疗减肥中心阜阳分部。该中心负责人陈主任介绍,近一年以来,在该中心做针灸理疗的已将近2000人。

正在做针灸的马女士告诉笔者,她在中心做针灸减肥2个月时间,共减掉了40多斤,为此,还给中心赠送了感谢锦旗。一位姓王的先生告诉笔者,他在该中心针灸治疗高血压,现在每周针灸1次,不服用降压药,血压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在谈到针灸疗法时,陈主任说,针灸疗法通过刺激自身免疫系统,调节机体平衡,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属于主动治疗,与西药的被动治疗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心在治疗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广针灸疗法,弘扬民族传统中医学,让中国传统医学瑰宝给更多人带来健康。

据悉,该中心愿意为体重300斤左右的肥胖患者免费针灸理疗。有意者请与该中心联系。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疾病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治疗全身疾病。其原理是通过神经调节生命中枢,进而调节各种器官的功能,达到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它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中医学的一朵奇葩。

子宫穴在哪块

1、子宫穴在哪块呢

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仰卧位,将耻骨联合上缘连与肚脐线5等分,在连线的上1/5与4/5的交点处,旁开4横指处。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2、按摩子宫穴有什么好处

2.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2.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2.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2.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针灸使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为避免晕针,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针灸,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人针灸时手法不宜过重。其次,妇女怀孕6个月以下者不宜针刺;小儿囟门未合者不宜针刺头顶部。最后,心肺区的穴位不能直刺过深,因能导致创伤性气胸。

再谈谈异常情况的处理,这些异常情况有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和气胸等,由于现在的针具大都是一次性的,因此滞针、弯针、断针的情况很少发生,危险性也小,因此我们这里重点谈一谈晕针和气胸。

首先谈谈晕针。患者如果在针灸时感觉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等,应立即起针,轻者躺下休息一会儿即可,重者可用指尖使劲掐患者的十宣(在手指尖)、人中、内关等,等情况缓和后,让病人安静休息一会就会好了。再谈谈气胸,如果在心肺部针刺时不小心刺伤了肺脏,空气会进入胸膜腔而发生气胸。表现为胸痛、呼吸憋闷、心慌,甚者呼吸困难、发绀、虚脱等。轻者休息几天自己就会好,重者赶紧去医院急救。

子宫穴在哪块

1、子宫穴在哪块呢

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仰卧位,将耻骨联合上缘连与肚脐线5等分,在连线的上1/5与4/5的交点处,旁开4横指处。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子宫穴在哪块

2、按摩子宫穴有什么好处

2.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2.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2.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2.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浅谈针灸瘦脸的常用方式

中医学以为,当人体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经络通畅,皮肤就会很好。所有的肌肤问题如斑点、痘痘、黑眼圈等都是由“气滞血瘀”造成的。当人体内部的平衡被打乱,经络受阻,体内毒素过重,就会引发皮肤问题,而针灸瘦脸就是你科学的选择。

在使用针灸帮你瘦脸的时候一定要到有经验的专业医院进行,由于针灸瘦脸的技术是比较高深的,所以没有长期的经验是很难正确对面部进行治疗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是关于接受治疗人的面部穴位和耳后的穴位进行刺激,终极达到满足的瘦脸效果效果。

刺激穴位可以使得大家的小肠性能得到有效的进步,使得身体吸取更好,这样就可以使得我们的摄入困难循环加速,帮助身体更快排出毒素。这个位置可以帮助大家消除肩膀位置的酸痛现象,使得大家的面部浮肿有效去除。一般在使用针灸瘦脸的时候须要天天进行一次,每一次的治疗在1个小时左右。

相关推荐

迎香穴针刺怎么操作

迎香的针刺方法取穴法:坐位,双眼平视,鼻唇沟内缘,鼻孔水平外侧0.5寸。进针方向:从前向后与面部成90°。进针深度:可达0.5-0.8寸,可刺入提上唇鼻翼肌,或针尖向四白穴透刺,深0.5-1寸,可达眶下孔处。留针20分钟;禁艾炷灸,艾条温和灸2-5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向鼻孔方向发胀。作用主治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手,足阳明经之会穴。穴在鼻旁5分处,刺之可通鼻窍,增进嗅觉功能,具有散风邪,清

环跳针刺痛是什么原因 针刺环跳的方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坐骨神经-股方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有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和臀下动,静脉。进针方向:从背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臀部度面成90°。进针深度:直刺,向外生殖器方向,深2-3.5寸,其局部有酸胀感或麻电感向下肢扩散;或向髋关节方向进针,深2-3寸,可使酸胀感扩散至髋关节腔。留针30分钟。施灸方法:艾炷灸5-10壮,或温和灸15-20分钟。

浅谈耳大神经损伤怎么办

它绕过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前方斜跨胸锁乳突肌表面,向下颌角方向走行,然后穿过颈深筋膜,沿颈外静脉后侧并与其平行上升,分成前、中、后三个终支,分布于腮腺、嚼肌下部、耳垂、耳廓后和乳突部的皮肤。耳大神经被损伤后,这些部位的皮肤即有麻木感。耳神经受损并没有特别的治疗,给予营养神经的治疗,必要时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治疗就行了,可是适当配合中医针灸、中药等进行辅助治疗。一般轻度受损的听力,经治疗后不会影响

针灸镇痛有奇效

经络表面有360个针刺点,又叫穴位,这些点可以平衡和储存流动的气。气指一种在经脉中运动的看不见的能量或者电磁能。针灸可以调整气的运行,通过经脉管理身体的各个系统,如神经、免疫、循环系、肌肉等等。针灸可以影响气在管道和器官中的运动,从而调节气、血、津液、神经、免疫、脏腑功能等等。近年来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协作,对针灸治病原理、经络实质、针刺手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证实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能增

面肌痉挛为什么不能针灸按摩

1.针灸不当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的针灸、电针以及按摩强刺激治疗,可能会加重面神经水肿,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因此,在周围性面瘫的早期治疗中,最好不要针灸,因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神经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虽然有的患者在发生面肌痉挛后使用针灸治疗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如果要用针灸治疗,针灸应浅刺,手法需轻柔,留针时间不宜过长,针数亦少。2.按摩手术法过重面瘫后面

间使在什么地方 间使的治疗用法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浅泻或水针。针刺方法:间使穴,直刺0.5—1寸,深刺可透支沟穴,局部酸胀,针感向指端放散。注意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干(尤其是作穴位注射时)。艾灸方法:间使穴,艾条灸5—10分钟,间使穴,艾炷灸3—5壮。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间使穴,每次5分钟,每日2次。

针灸和艾灸的区别

针灸和艾灸的区别针灸和艾灸都属于中医疗法,一提起这两种疗法,很多人认为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是,中医专家指出,针灸与艾灸疗法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但是两种疗法有很大差别,并不是同一种疗法。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其一、针灸与艾灸都是

面瘫的针灸方法

针灸治疗本病效果很好,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有观点认为本病在初始的急性期内不宜针灸,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关键在于取穴及手法。本病的针刺治疗应该分期进行,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取穴、针刺方法和手法等应有所不同,以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在初始发病的急性期,病邪表浅,面部取穴宜少浅刺,手法宜轻,应以颈项部和四肢穴位为主,如风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等。恢复期面部取穴则可适当增加,并使用透刺,如阳白、

针灸的作用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针灸是中医十分常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很神奇的,那么针灸是如何发挥出它的作用,让病人得到治疗的呢?很多人对针灸的作用感到好奇,下面,专家就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针灸有什么用。由于西医药在对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较大的缺点,那就是它通常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所以很多人更信赖中医的治疗,针灸也是常见方法之一,那么,针灸的作

针刺耳门穴怎么正确操作

耳门针刺方法取穴:坐位,耳屏上方,耳前切迹前0.5寸,在下颌支后缘垂线上,颞浅动脉后缘。简易取法:1.耳屏上切迹之前方与下颌髁状突稍上方之凹陷处,张口用手掐切时有一凹陷,闭口时关闭,该处即是本穴。2.耳前,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取穴。进针方向:从前外刺向后内,与矢状面成45°。针灸时间:针刺耳门一般取正坐或侧卧位,微张口,可斜刺,从浅向后内0.5-1寸;或向下透听宫,听会,进针1-1.5寸,以局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