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毒症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

尿毒症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

尿毒症血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内生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尿毒症血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

血肌酐偏高提示肾功能已出现损伤;血肌酐偏高超过177umol/lL(超过正常值)时为肾功能不全,此时,血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肌酐的正常值为40-120umol/l.血肌酐过高,检查血肌酐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过高或低就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尿毒症血肌酐偏高可以治愈吗?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一旦出现持续血肌酐过高,常提示预后严重.

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

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升高.

尿毒症肌酐的影响

第一许多尿毒症患者对基本本身认识不够,认为治疗后或用药后,马上就能不在进行透析。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人工肾)。在透析膜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利用透析治疗尿毒症,可以快速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高代谢紊乱状态、减轻尿毒症患者伴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状,降低死亡风险。

第二盲目期望一次性治愈或把尿毒症完全治愈。尿毒症难治,这个众所周知,从慢性肾病发展成尿毒症也是个漫长的过程,长期迁延不愈饱受病痛折磨,期待一次治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认识清楚治疗的现状,希望通过单纯的一次性治疗达到尿毒症痊愈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第三进行治疗后为什么肌酐等指标不下来,尿毒症患者因为长期以来肾脏功能的衰竭,无法清除体内以肌酐为主的毒素,长久以往,在体内聚集,不是说一经治疗就能降下来的,尿毒症患者肾功能还处于不健全的状态,即是说肌酐一时清除了,还会再次滋生,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第四,盲目的相信新疗法,特色治疗医院等等,由于治疗上的漫长过程,很多患者看到有新的方法和有医院在特色宣传是很动心,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但往往结果不尽人意。所以选择医院一定要谨慎,不可盲目轻信,到权威正规医院做系统治疗

肌酐比正常值高一点点 肌酐高于正常值常可能是什么疾病

1.肌酐偏高可能会出现钠、钾代谢失调,引起高、低钠血症和高、低钾血症。

2.肌酐偏高可能会引起肾病,如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衰竭等

3.肌酐偏高可能出现血液性疾病,如肾性贫血。

4.肌酐偏高可能出现代谢性中毒,如呼吸困难、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等。

剧烈运动后肌酐该怎么办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专家指出,血肌酐高的原因是受损肾脏不能排尿,而实质血肌酐高的原因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肾脏固有细胞受损,发生纤维化。

血肌酐偏高如何治疗?由于血肌酐产生的原因可知,此时的治疗要积极的阻断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修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恢复肾小球的正常滤过功能。

当运动过量之后,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会出现肌酐升高。 可见剧烈运动与肌酐是有关系的。此外,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导致肌酐升高。

为了避免发生肌酐升高现象,在运动中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在运动之后马上补充水分,尤其是过度疲劳的情况下不宜参加运动,或者肾脏功能不全的朋友也要少参加剧烈运动,减少肌酐升高现象,也可以有效的远离疾病困扰。

尿毒症患者该做什么检查

一、肾功能检查

对于尿毒症患者一般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及尿浓缩稀释试验均衰退,纯水清除率检查不正常。核素肾图,肾扫描及闪烁照相亦有助于了解肾功能。对于尿毒症的诊断标准还有很多,比如肾穿刺活检,有助于发病因素诊断。诊断依照慢性肾脏病史,有关系临床实践表现及尿、血生化诊断,可确诊。

二、血液检查

1、血尿素氮(BUN), 血肌酐(Scr)检查:尿毒症期,这两项的指标分别是BUN 》21.42毫摩尔/升,Scr 》442微摩尔/升。尿毒症终末期,血肌酐高于707微摩尔/升,尿素氮大于28.6毫摩尔/升。

2、血红蛋白(haemoglobin)检查:诊断尿毒症可通过哪些项目呢?成人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应大于110克/升,尿毒症期血红蛋白一般在80克/升以下,终末期可降至20-30克/升,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

3、动脉血液气体、酸碱检查:尿毒症期尤其是中晚期PH值会有所下降,SB、AB及BE均出现降低,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PaCO2)呈代偿性降低。

三、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结果因基础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有蛋白尿、各型血尿,也可能无明显改变。尿量、尿比重测定:少尿期尿毒症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280~300毫升当量/千克。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升。

肌酐偏高的原因?

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偏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

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u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u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肌酐高的原因:

1、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2、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3、原有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原有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1克甚至1.5克),可以缓慢进展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酐升高。

以上几点是血肌酐高的原因,血肌酐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常规检查,最终得到确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饮食注意:

控制盐的摄入量,分别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

要严格戒烟戒酒。

治疗:主要是选择中药治疗比较好。

肌酐偏低是为什么

肌酐是肾功能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无论肌酐偏低或是偏高,患者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那么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呢?医院专家介绍,在肾功能检查中尿素氮与肌酐结果偏低于正常值时,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出现,肌酐低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由医院的肾病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肌酐低是怎么回事?医院专家介绍,肌酐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贫血、肌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

如肌酐测定值比肌酐正常值稍偏低,可再复查一次。肌酐低是怎么回事?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认识的误区。

因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应加以纠正。如平时素食或较瘦小肌肉体积小,血肌酐可偏低,需要加强营养。肌酐低是怎么回事?肌酐偏低的原因,肌酐偏低是什么意思?无论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

血肌酐与尿肌酐的区别

肾内科门诊常用的检查抽血表现为血肌酐,尿检为尿肌酐。

血肌酐意义比较大。参考范围为小于110umol/l左右是正常的。而尿肌酐意义不大,一般没有正常范围。临床上测定尿肌酐一般是和尿蛋白一起检查,我们测尿蛋白/肌酐比是有临床意义的。

肌酐分为两类,血清肌酐和尿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

什么是血肌酐?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血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j、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什么是尿肌酐?

尿肌酐检查可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其增高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尿肌酐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血肌酐超过707umol/L为尿毒症,此时血肌酐积蓄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夜间不能平躺的症状,此时最明智的选择及时适当的采取透析,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然后在及时的选择适当的肾脏治疗方法,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最终拉长透析间隔。

血肌酐正常值是人为的界定值,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一种可能是肾功能损伤,肾脏出现了问题,但是单纯的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所以当血肌酐上升时,一定要相关性的做其他关于肾脏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或者是延误病情。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等。

肌酐高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肌酐高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经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慢地形成肌酐,再开释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为什么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紧密,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过肾小球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取,逐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所以,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根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根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根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偏高或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根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肌酐为什么会偏高,肌酐偏高有什么危害?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因此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藏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凡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治疗尿毒症要注意四大误区

1、认为换肾是治疗尿毒症最好的解决办法

很多尿毒症患者一旦患上此病,治疗时很容易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按照我国的法律,等待尸体肾的机会,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患者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还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议换肾的,如一些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有肾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议做肾移植。

2、尿毒症一次治愈或尿毒症完全治愈

慢性肾病发展至尿毒症时期,往往经历了多年或数十年的病程。尿毒症患者长期受到病痛折磨,想要急切医治好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病变了这么多年的肾脏,通过单纯口服某种药物、或是经过某种疗法住院短短十几天,就想要达到尿毒症一次性治愈、尿毒症完全治愈的效果,这是不现实的。另外,慢性肾病有一大特点--病情容易反复。当肾病患者发生感冒、感染、劳累等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肾病病情反复,这包括尿蛋白+反复、身体浮肿反复、血肌酐指标反复等多方面。所以,尿毒症患者通过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想要用极短的时间达到“完全治愈”也是不现实的。

3、透析是无法摆脱的

尿毒症一直以来,都是很难攻克的疾病,西医方面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其实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尿毒症的发病机理,也是不同的。想要摆脱透析,只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除诱因才可以。

4、指标降低就证明肾病好转

对于各种早期肾病,如果单纯的重视尿蛋白、白细胞、潜血、脓球的控制治疗,单纯的把指标降下来,而不对肾脏病变的原因进行治疗,最终会出现肾脏功能下降,血液中大量毒素蓄积,血肌酐、尿素氮不断升高。传统的治疗办法认为:只要使血肌酐、尿素氮化验指标下降了,肾病就得到控制了。于是给患者口服爱西特、尿毒清、金水宝、淀粉、肾衰宁等肠道排毒药物,用来降低肌酐、尿素氮。却忽视了,对已经严重病变的肾脏本身,的功能就行修复,这样在服用这些,降低指标药物的同时,肾脏也会受到大量药物的侵害,肾脏功能迅速恶化,从而失去了非常宝贵的治疗时机。患者逐渐出现严重的贫血、频繁呕吐等尿毒症症状,不得不走上,长期血液透析或换肾的道路。

肌酐偏高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呢

一、钠代谢失调:肌酐高还会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二、钾代谢失调:肌酐高常伴随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三、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四、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

五、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症状。

六、代谢性酸中毒:肌酐高的患者可有呼吸深大而长、食欲缺乏、腹痛和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头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

七、血液系统病变,如肾性贫血等等。

血肌酐高代表肾小球过滤率和肾脏排毒功能下降,此时,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开始损伤,进入肾功能不全的阶段。而随着血肌酐指标持续不断的升高,病人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将越来越严重,正常人的肌酐在40~120之间。如果肌酐高于这个范围,那么患者就进入了肾脏的病变过程,肌酐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巨大的损害,而且还会发展成尿毒症。

通过以上对于肌酐偏高对身体的影响危害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的介绍。对于平时有出现肌酐偏高的人在对于一些注意事项是会有一定的了解了。但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上也应该要多注意,不可摄入过多的含盐高的食物,这样食物会很难随尿排出体内。

肌酐偏高怎么治疗

一次肌酐偏高不能确诊肾功能不全。如果肌酐多次检查都超标,考虑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常规治疗如排毒:开同、尿毒清、爱西特、碳片等等,降压药,纠正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如果患者还有尿量残存肾功能还比较多,可以配合系统中医治疗,来保护残存肾功能。单纯的对症治疗及透析(尿毒症的话需要透析)是保护不了残存的肾功能的。

肌酐是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一过性肌酐升高和饮食运动等有关系。病理血肌酐升高是因为肾脏的功能细胞减少,滤过功能受损,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导致。病情建议:建议您提供更详细的检查结果,肾功能不全阶段分为四期,每一期的治疗和预后都是不同的,针对性的给您指导一下治疗

肾囊肿会出现长大的情况吗

肾囊肿大家都知道这个病,这种疾病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些患者在检查后确诊是肾囊肿。这也让患者都比较的担心,很多患者都会存在一个疑问肾囊肿会长大吗?对于这样的疑问

专家介绍说,只要发现肾囊肿的话,就说明肾脏存在损害的现象,非常小的肾囊肿是没有办法采取治疗措施的,只有大的肾囊肿才能进行治疗的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第一,婴幼儿时期 如果这个时期出现了肾囊肿的话,这个时期的婴幼儿的肾脏的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即便肾脏有囊泡,囊泡也是短暂性的存在的,一般在很短性的时间里就能被吸收,因此肾囊肿长大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第二,青少年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肾脏器官已经发育成熟了,肾脏的修复和肾脏调节能力就不如婴幼儿时期,这个时期一定要抓住的最佳时间来控制和治疗,如果没有好的控制和治疗的话,肾囊肿病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甚至还会诱发肾脏疾病。

第三,中老年阶段 这个阶段时期的老年人易患尿毒症,如果尿毒症经常采用透析来治疗的话是很容易发生获得性肾囊肿的,肾囊肿会影响肌酐偏高,肾脏萎缩,即便控制治疗也是属于治标不治本的,肾囊肿一旦变大,还会压迫神经系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很大。

引起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

血肌酐升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相信这是很多肌酐高的患者最关心的。北京国丹肾病研究院袁伟毅袁主任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血肌酐的高低是反应了肾脏功能的健康与否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如果出现肌酐升高说明肾脏受到了损害,主要是患者肾脏的排毒功能大大降低,因为患者的肾脏功能细胞由于受到了各种致病因素的持续不断的打击和迫害,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受到迫害甚 至是全部坏死,相对应的功能也就随即消逝掉了。由于肾脏有很强的储备能力,所以在一个人及时失 去了一个肾脏的情况下,剩下的另一个肾脏也能完成人体的正常的排毒功能,并且血肌酐的功能等的各种化学指标也会是正常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肌酐升高呢?肌酐升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功能不全的人就叫正常人更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肺炎、肠道炎、尿路感染等。当患者受到这些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之后,其体内的肌酐会迅速上升。2、高血压患者,由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较容易出现肌酐偏高的现象。3、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会引起内分泌的影响,也可能引起一定范围的血肌酐升高。4、尿常规异常,长期出现血尿、蛋白尿的人,不在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的表现下现肌酐升高的现象 。推荐阅读:出现血肌酐高是怎么回事?5、肾病的患者误食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6、体内失去大量的水分,有发热、大量的出汗、喝水较少、多尿的时期会导致血液浓缩,肾脏部位 血流量减少,会出现肌酐升高。以上就是北京国丹肾病研究院袁主任的介绍,相信看到这里,您已经对肌酐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 解。北京国丹肾病研究院建议患者在发现病害后要及时就诊,以便于及时的治疗,从而使得病情 得到有效将及时的控制。在此,北京国丹肾病研究院预祝每一位患者早日康复!01.刚刚确诊 还未治疗02.想先试试 保守治疗03.中医疗法 反复发作04.保守治疗 效果欠佳05.术后复发 不知所措06.了解一下 康肾VHP肌酐值高的原因有什么——很多人都想知道肌酐值高的原因有什么,但是却不知道肌酐值偏高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肌酐值偏高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所以今天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请了北京国丹肾病研究院的袁主任来为大家解答。肌酐偏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很多人问肌酐偏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肌酐是检查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了肌酐偏高对人体有哪些影响,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治疗肾功能不全。

相关推荐

肌酐偏高的原因

1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2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3原有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原有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

肾脏衰竭和尿毒症的区别是什么

尿毒症和肾衰竭的区别在于病情的发展程度不同,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病情发展的最终阶段。肾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我们肾排除体内毒素速度下降,造成体内毒素蓄积,引起体内的各种分泌紊乱而出现的各种症状,这些体内毒素主要有肌酐,尿素氮,尿酸,其中以血中肌酐为主,根据血肌酐的数值,可将肾衰在临床上分为四期,1.代偿期:肌酐133-177单位2.失代偿期:肌酐186-442单位3.衰竭期肌酐451-707单位4.尿毒症期:肌酐大于707单位。你说的尿毒症就是在肾衰的病程中,肌酐的数值大于707了,这种情况下,中药治

肌酐偏高吃什么药

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那么血肌酐高吃什么药物和食物呢?下面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肌酐高吃什么药物,降低肌酐的药物主要有爱西特,此药物可以迅速降低肌酐数值,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

尿毒症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透析

一般来说,如果尿毒症患者血浆肌酐值达到 707umol/L以上,尿毒氮达到30mmol/L以上,或内生肌酐清除率

尿毒症的诊断标准

泌尿系统的疾病当属尿毒症比较难治疗,但是诊断的标准却很容易,很多患者对尿毒症的诊断标准还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耽误了治疗不说,还可能危及生命。由于对尿毒症的不了解导致很多患者的病情恶化后在发现。尿毒症主要是检查肾功能的好坏,主要一个诊断标准就是:血肌酐。 血肌酐: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

如何知道自己患上了尿毒症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结果因基础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有蛋白尿、各型血尿,也可能无明显改变。 2、尿量、尿比重测定:少尿期尿毒症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280~300毫升当量/千克。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升。 尿毒症期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固定值在1.010-1.012之间夜间尿量一般多于日间尿量。不过,尿比重受影响因素多,导致精确度差,其测定值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判断是否为尿毒症的决定性数据。 二、血液检查1、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

肌酐正常值是多少

专家介绍说,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u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u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那么血肌酐正常值是多少呢?男性:44-133umol/L,女性:70-108umol/L,小儿:25~69umol/L。而肾病患者的肌酐值偏高,所以当出现肌酐偏高时,要查明是不是肾脏出问题了。 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

什么是尿肌酐偏高

血肌酐过高,说明肾功能下降了。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加重肾衰的进程,这些因素通过正确、及时的处理,可以得到纠正,使肾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我们将这些因素称之为可逆因素。临床上常见的可逆因素有: (1)感染: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最常见。 (2)泌尿道梗阻:以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为最常见。 (3)血压增高:这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症状,但持续过高的血压会影响肾功能。降压治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肾功能。 (4)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式类抗生素、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等。 (5)细胞外液丢失:如恶心呕吐

肌酐偏高怎么治

首先针对于缺血、缺氧,进行抓源头、扩血管的治疗,增加局部新陈代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畅通;另外,针对肾脏所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应用“灭活、逆转、凋亡、降解”四大措施。最终,通过激活受损肾脏固有细胞的代谢功能,促使受损固有细胞表型逆转。并促进ECM的降解,减少ECM对肾脏组织的破坏,恢复受损肾功能,从而降低肌酐值。 目前治疗肌酐偏高最好的疗法就是“德国血液光氧活肾疗法”。这种疗法的主要优势表现在: 、过程舒适:患者普遍认为治疗过程非常舒适,感觉像光氧分子在给肾细胞做按摩,舒舒麻麻的,患者排队积极等候治疗 2、德

肌酐偏低怎么治疗

肌酐患者要检查肾脏受损程度,单纯的血肌酐指标并不能代表,要看肾小球率过率,尿量,肾脏纤维化检查结果等。待各种结果回报出来,再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师给出治疗肾脏的最佳方案,并可应用临时可以缓解体内增高的药物进行控制,以避免体内血肌酐水平过高而导致毒素侵害体内的其它器官脏器。这样多手同步进行,才是控制可治疗血肌酐高的的根本有效途径。 肌酐偏高不能一味去看血肌酐值的高低而是应该从肌酐高的源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的角度解决血肌酐升高这一现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疗肌酐高的目的。 而西医只能对病情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