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疹时容易进入哪些误区
治疗湿疹时容易进入哪些误区
在湿疹的初期,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激素类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均治标不治标,若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或服药后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但过一段时间后病情又开始复发,导致湿疹患者长时间反复用药出现药物的依赖性,即服药后病情缓解,但停药后病情又复发。长时间的服药激素类药物还可导致湿疹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心理压力增大,让湿疹患者的生活水平大大降低。
湿疹的治疗要尽可能寻找该病的发病原因,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过度或热水烫洗,搔抓摩擦,避免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并对患者详细交代防护要点,指导用药。
放弃治疗,很多多的老年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老年觉得年纪已大,湿疹又无法根治,还不时花的钱都打了水漂。还有的患者觉得湿疹就是单纯的一种皮肤病,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无需太过在意。但是,这种想法更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是导致一些其他的疾病。湿疹除了会到来皮肤上的损害,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脏器,导致患者终生的遗憾。
治疗湿疹时容易进入哪些误区?专家建议湿疹患者不要自行缩减药量,觉得自己的皮损在不断消退,病情好的差不多了,就想要减少药量,但是,往往这个时候是处在疾病治疗的关键时期,继续用药可以巩固治疗。相反,则很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反复。湿疹专家提醒大家,根据医嘱进行服药很有必要,患者一定不要随意的增减。
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使用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湿疹患者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骨结核治疗易进入的误区
骨结核治疗误区一:手术才能治疗:很多人认为,骨结核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只有通过手术清除病灶才可能治疗,而且治疗后就不会复发。然而手术过后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持续出现关节疼痛、下肢麻木、活动时痉挛等症状,也有的治疗后时间不长又复发,病情依旧,而且手术风险大,非常不利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康复。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骨结核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疗,这就要看患者的病情是否恶化到了非手术不可的地步。也并非所有的手术都无法治疗骨病,关键要看它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手术的。骨结核治疗误区二:认为骨与关节结核是小病: 骨结核长期不治,关节软骨退变继续加重,甚至完全退化,有脓肿形成,最终导致肝肾亏虚和残疾的发生。骨结核治疗误区三:骨结核常常反复:骨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局部体现,是一种慢性继发性疾病,难治易复发。手术则只是为了促进结核病灶的静止和愈合,却无法达到无菌状态,因此,“无法清除病灶”是骨结核手术效果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手术也是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辅助方式,也就是说,手术后仍要使用大量的抗结核药物。
在治疗荨麻疹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第一:抓挠止痒。许多荨麻疹患者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结果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过度搔抓可导致许多皮肤病加重,皮肤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搔抓。
第二:热水敷洗。许多荨麻疹患者用热水敷皮疹,虽然这样能解一时之痒,但过后会加剧瘙痒,热水烫洗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病情恶化。
第三:碱性洗液止痒。碱性洗涤用品容易导致皮肤更加干燥,使皲裂、瘙痒加重。在治疗荨麻疹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用肥皂洗澡可抑制皮脂分泌,使皮肤更干燥,从而加重瘙痒。
第四:错误饮食病情加剧。一些人可因食用各种刺激性食品,而诱发湿疹、皮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或使其加重。对过敏体质者来说,饮食宜清淡,补充多种维生素。
第五:盲目用药。因盲目用药药物而导致皮肤病加重等现象比比皆是。治疗皮肤病首先要明确诊断,针对病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因荨麻疹病情比较复杂,患者一定要及时和正确选择治疗方法,以免耽误治疗最佳时机。
夏季皮肤病用药谨慎防止三误区
误区一:瘙痒就用皮炎平
在夏季皮肤病的治疗方面,乱买膏药是患者最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李万荣说,很多患者在没有确定病因的时候就去药店自己买药,“现在很多药品说明书写得很笼统,常会误导市民”。
皮炎平主要成分是醋酸地塞米松、薄荷和樟脑,醋酸地塞米松是一种弱效激素,外用主要治疗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因含有薄荷和樟脑,外用时有一种清凉的感觉,对于虫咬皮炎等瘙痒严重的疾病效果不错。但不是所有瘙痒的疾病都是皮炎、湿疹,夏季好发的股癣常常有瘙痒难耐,此时用皮炎平就会使病情加重。
误区二:足部疾病就选达克宁
达克宁的主要成分是硝酸咪康唑,主要作用是治疗足癣、股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李万荣说,很多患者自行购买治疗足部瘙痒,但有人效果不佳,因为足部瘙痒不一定是足癣。
足癣是导致足部瘙痒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趾间、足底、侧缘等红斑、脱屑,甚至出现水疱,一般界限清楚,冬轻夏重。足部瘙痒还可能是湿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此时外用达克宁无效。
误区三:足癣不痒立即停药
夏季天气炎热,足癣进入发病高峰,很多患者使用外用药物三四天后,瘙痒症状一旦消失立即自行停药,但很快又会复发。反复数次后便认为足癣是不治之症。李万荣指出,其实这是用药不规范所致,瘙痒消失后还应该继续用药一至两周,以彻底杀灭真菌。患者还可以同时口服抗真菌药物,与外用药物合用,这样一两周就可以治愈。
治疗脚气过程中容易进入的误区
诊断不清,就行治疗
千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发生在足部的疾病都是“脚气”。其实发生在足部的疾病有多种多样,真菌感染引的“脚气”只是其中的1种。
“脚气”的诊断很简单,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从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八九不离十,但仍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湿疹、掌跖脓疱病等。
因此,医生往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真菌的显微镜下检查或培养,这样既可诊断“脚气”,也可排除其他疾病。
只有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治疗才是有意义的,否则,要么治疗无效,要么因治疗方向相反而引发“脚气”加重。
只顾止痒,不找病根
“脚气”发作时,患者往往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已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偏方”进行止痒处理。不可否认,有些药物或偏方确实可以临时止痒。可是,在一时的痛快背后,这些药物或偏方往往可加重“脚气”或引起更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症状缓解,不再用药
引起“脚气”的真菌相当顽固,抗真菌治疗一定要合理、足量。针对不同类型的“脚气”,治疗的时间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有一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症状完全缓解后,仍应坚持再涂药一周,以免“脚气”死灰复燃。
使用马齿苋治疗湿疹注意事项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在生活中,马齿苋不仅能够食用,而且还具有治疗湿疹的作用。湿疹作为一种顽固性的疾病,经常困扰着好多人,而马齿苋天性偏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凉血止血的作用,使用马齿苋在患有湿疹处外敷,可以起到消炎、减轻皮肤外表红肿和收缩小血管的作用,防止湿疹继续恶化,达到、消肿、控制继发传染和止痒的作用。如果患有湿疹,可以使用马齿苋。
马齿苋在治疗湿疹时,一般经常用到的方法是用马齿苋的汁进行外敷,而且,还有的人会食用马齿苋,这样也具有清热、养血的功效,但是马齿苋性寒,尽量不要过量食用,这样容易对肠胃造成伤害,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而且如果是孕妇得有湿疹的话,尽量不要使用马齿苋。另外如果患有湿疹,还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饮食习惯,这样对病情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治疗肾炎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误区一:很多人认为激素能够完全的治愈肾炎。患者一旦发病,在初期很多都会感觉浑身无力,尤其是在早上醒来之后会出现脸部浮肿的症状,或者是小便里面带有血液,在治疗的时候一般医生都会选择一些激素(环磷酰胺)等,虽然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期服用激素治疗会使患者出现很多的不适用症状。这是由于虽然激素治疗表面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尿,不过激素存在着很大的副作用,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肾炎,长期下去可能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因此激素能够完全的治愈肾炎是治疗的一大误区。
误区二:肾炎患者忽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配伍禁忌,一些药物之间会发生反应,不能够一起使用。而在现实中却有不少的医生将免疫力提升的药物和一些激素类药物(降低免疫力的环磷酰胺等)混合使用,这样下去不但会耽误疾病的治疗,损失资金,还有可能造成肾炎的反复发作,加重患者的病情。
误区三:透析效果更好。肾炎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出现尿毒症,不少的医生或者患者会认为西药的治疗太慢,而且效果并不好,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到了透析的身上。但是不同患者的症状差别很大,发病原因也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透析,也并不是每位肾炎患者都非进行透析不可。有的患者本来病情比较稳定,一旦进行透析之后,病情反复的发作,甚至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病情迅速的恶化,而这和透析有着紧密的联系。
误区四:移植换肾。现在不断的有报道称换肾的效果好,尤其是患上了尿毒症就非换肾不可,于是很多肾炎患者或者医生也认为换肾的相关比较理想。可是现实中,在肾源并不多的情况下其配型成功的概率也是相当之小,一旦移植失败,病人要承受着更大的痛苦,对于身心都是一种极大的摧残,甚至使病情恶化,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
艾灸治疗湿疹效果好吗
湿疹主要是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加之外感风邪相搏于皮肤所致,因此治疗湿疹时排出湿毒很关键,采用艾灸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皮损部位,在短时间内排出湿毒,缓解瘙痒,消退红疹,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