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宝宝排便训练的区别
男女宝宝排便训练的区别
1、男孩的神经系统成熟较晚。女孩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能掌握膀胱控制力,而男孩则可能要到22个月大之后才有这个能力。
2、照顾宝宝的一般都是女性,所以男孩不像女孩那样经常接触同性成年人,从而缺乏学习的榜样。
3、对于湿的感觉,男孩的皮肤没有女孩敏感。但不要因为这些普通的数据而却步不前,每个宝宝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妈妈发现儿子表现出足够的能力,那么无论他年龄多大,妈宝宝也可以开始让他进行如厕训练。
婴儿拉不出大便怎么办
1.饮食
增加食物中的纤维,如蔬菜、水果、谷类。纤维素摄入量为5~10克/日(2岁以上)。吃麸皮面包,增加纤维素。不宜吃过多的食物,容易便秘,如牛奶、香蕉、去皮苹果等。多吃不致便秘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等。
2.多饮水
能促进宝宝胃肠蠕动,尽快排便。另外孩子在成长时期,多让孩子喝水也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
3.减轻压力
当宝宝不能排凳子时,不要责怪孩子。同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宝宝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4.训练大便
让孩子每天吃完饭后坐在马桶上(位置要舒服)至少10分钟(因为进食后反射性蠕动增加),并告诉孩子说不一定需要排便,只要有感觉就排便。
1.专属坐便器
家长们需要给宝宝准备坐便器。当发现宝宝有便意时,及时让宝宝坐在坐便器上,如果宝宝不配合,家长可以给宝宝讲故事、玩具、看书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顺利排便哦。
2.留意排便信号
宝宝有便意时,会表现出突然站着不动、表情很用力、小肚子用力鼓起、突然打冷颤等,所以爸爸妈妈们要留意宝宝发出来的这些信号。敏感捕捉到这些信号,那么对于宝宝排便训练的成功就不远了。
3.使用关键词
在宝宝排便时,可以固定一套关键词,比如尿尿、便便、臭臭,用词固定,容易让宝宝形成记忆模式。另外,等宝宝熟悉以后,这种关键词还可以改成事先询问,让宝宝逐渐明确并尝试给出反馈。
4.时间点
宝宝的小便训练相比大便更困难些,因此,早期掌握时间点是很关键的原则,对宝宝的小便训练可以稍微晚一些进行。另外,可以在第一天的上午,第二天的中午分别对宝宝的小便进行观察。
排便训练对宝宝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以耐心、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宝宝,不要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男宝宝多大开始如厕训练
男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好呢?其实大部分宝宝都是有迹可循的,你要对这些行为迹象多加留意,一般如果男宝宝能够稳坐,可以理解你说的话,并且控制大小便的括约肌发育成熟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了。
如厕训练必须根据宝宝身体基本功能的发展情况而定。在最初的时期,宝宝的排泄功能还不能够受大脑支配,因此,他不能用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排泄,甚至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排泄行为。随着宝宝的膀胱能够容纳更多的尿液以及大便次数的减少,宝宝对排便的控制能力便增强了。
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是这样的:夜间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最后是夜间能够控制小便。一般来说,女宝宝学会控制排泄要比男孩早。
尽管有些宝宝可能在20个月时就能在白天控制大小便了,但多数宝宝是在2-3岁之间学会控制大小便的。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宝宝使用马桶要视情况而定。
1、宝宝已能稳稳地坐着。
2、宝宝已略懂世事,并能理解大人的话语。
3、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括约肌已发育成熟。
通常大便的训练较容易,15-18个月的宝宝可以进行,小便的控制则较晚,在18-24个月时进行。
宝宝排便训练 最好是从几岁开始
宝宝一岁半以前 随天性
对于一岁半以前的宝宝们来说,他们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也比较有限,如果这个时候着急的就对宝宝进行排尿训练的话,那么就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从而对排尿产生反感。所以在这个阶段,妈妈们可以随着孩子的天性想尿就尿。
宝宝1岁半—3岁 进行行为指导
1岁半到3岁的宝宝,他们的肌肉和神经都有一定的发育,开始可以对控制尿液的“存”与“放”,也能够听懂大人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对宝宝进行排便训练了。
宝宝3岁以后 克服尿床
相对白天来说,夜晚由于宝宝处在熟睡的状态下,不愿意配合排便,因此容易尿床。所以在宝宝3岁之后,妈妈们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步的延长孩子的把尿时间,先是半个小时,再是一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的话可以慢慢的锻炼孩子膀胱的储尿能力,克服尿床。
帮助宝宝培养排便习惯 妈妈须知
首先,对于宝宝们来说,学会控制大小便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所以妈妈们需要用心的理解。其次,妈妈们需要知道,大小便训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妈妈们必须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最后,妈妈们应该在每一次宝宝排完大小便之后,都要给予精神鼓励,因此不仅可以对孩子的语言和心理的发育有促进的作用,而且还能让孩子体会排便的舒服和快感,这样也会对训练的效果更有帮助。
如何给宝宝把尿
1、掌握宝宝大小便的信号
学习辨认宝宝何时将要排便,就像学习辨认宝宝在饥饿时嚎啕大哭一样。细心的妈妈要不断地观察、学习、记录、总结,一定会找到宝宝大小便时发出的特有信号。一般而言,预示宝宝排便的信号多种多样,例如哼哼声、左右摆动、发抖、皱眉、哭闹、烦躁不安、放气、不专心吃奶等。
2、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宝宝从出生到五六个月,有一个对排便功能的学习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成人对宝宝的排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可以帮助宝宝慢慢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将宝宝抱成排便的姿势,并配合“嘘嘘”、“嗯嗯”的诱导声,宝宝就会排便了。不过即使如此,训练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对此,妈妈们不必着急,更不能强迫宝宝,应该明白此阶段训练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3、适时训练不容错过
宝宝出生1~2个月就可以开始进行大小便训练了。这个时期宝宝每天排尿次数多、间隔短,具体次数因人而异。一般宝宝会在刚睡醒、吃完奶或饮水后15分钟左右时,最有尿意。连续两次后,间隔会长一些。妈咪们了解了这些规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把尿了。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即可养成习惯,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把尿的便盆也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
4、训练物品的准备
便盆: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训练。
衣服:要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此类裤子能让宝宝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宝宝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训练。
怎么训练宝宝如厕方法
1、掌握宝宝大小便的信号
学习辨认宝宝何时将要排便,就像学习辨认宝宝在饥饿时嚎啕大哭一样。细心的妈妈要不断地观察、学习、记录、总结,一定会找到宝宝大小便时发出的特有信号。
预示宝宝排便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哼哼声、左右摆动、发抖、皱眉、哭闹、烦躁不安、放气、不专心吃奶等。
育儿专家提醒:
爸妈对宝宝发出的大小便信号没有及时响应,将会严重影响宝宝以后信号的发送,这对宝宝大小便训练非常不利。
2、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宝宝从出生到五六个月有一个对排便功能的学习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成人对宝宝的排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可以帮助宝宝慢慢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将宝宝抱成排便的姿势,并配合“嘘嘘”“嗯嗯”的诱导声,宝宝就会排便了。不过即使如此,训练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对此,妈妈们不必着急,更不能强迫宝宝,应该明白此阶段训练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温馨提示:
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可以从大便开始。因为大便次数少,时间相对固定,排便前信号比较明显,容易捕捉时机且成功几率高,也易增强妈妈对宝宝排便训练的信心。此外,大便“失控”后的“善后”工作也较难,训练好大便可以减轻妈妈的工作量。
3、适时训练不容错过
宝宝出生1-2个月就可以开始大小便训练,这个时期宝宝每天排尿次数多、间隔短,具体次数因人而异,一般宝宝会在刚睡醒、吃完奶或饮水之后15 分钟左右时,最有尿意。连续两次后,间隔会长一些,了解规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把尿。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即可养成习惯,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把尿的便盆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把尿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即可,如果宝宝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过一会儿再试,不要为了节省一块尿布,使宝宝长时间处于把尿姿势,这样会使宝宝的心里产生排斥和厌倦的情绪,结果就适得其反。
温馨提示:宝宝“入厕训练”赶早不如赶巧,掌握宝宝排便的规律和时间,是宝宝排便训练成功的关键。
4、训练物品的准备
便盆
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训练。
衣服
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能让宝宝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宝宝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训练。训练最好在夏季进行。因为这个季节宝宝穿的少,换洗方便,即使弄湿也好处理,也不必担心着凉。如果宝宝成长到训练最佳时机刚好进入凉爽季节,只要家里照顾的人手多,此时训练也未尝不可。
5、采用正确的把尿姿势
姿势一
妈妈抱起宝宝,解开尿布,让宝宝的头躺在胳肘窝里,前臂托住宝宝的身体,宝宝顺势一侧依附在妈妈的怀里,手掌五指分开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手轻轻抓住宝宝的双脚并提起分开。
适用:1-2个月的宝宝。此阶段宝宝身体较小,颈、腰还很软,关节也脆弱。本姿势可避免因用力过猛造成宝宝髋关节脱臼的危险。[nextpage]
姿势二
当宝宝出现情况时,妈妈及时抱起宝宝,解开尿布,让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双手握住宝宝的大腿并分开,同时辅以“嘘嘘”“嗯嗯”等用力的声音来作为排便的信号。
适用:满百天以后的宝宝。此阶段宝宝随着月龄的增加,已经具备一定的控制力。
6、良好的爸妈态度最重要
刚开始宝宝大小便训练,可能成功率较低。这与宝宝的成长发育有关。一般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次序为:夜间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 ——最后是夜间能够控制小便。大小便训练只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个宝宝发育程度都不同,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更不能因为宝宝出了“事故”呵斥或者责怪宝宝。在整个学习训练过程中,爸妈应该保持轻松、宽容、多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招引宝宝的反感。
温馨提示:
有的宝宝在妈妈抱着把尿时,就是不尿,还出现弓腰蹬腿的现象。等妈妈抱起后一会儿就尿了,这是宝宝对训练反感的信号,爸妈应提高警惕
7、从大小便了解宝宝健康
对于2-3个月的宝宝,由于喂养方式不同,宝宝大小便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进食、睡眠、大小便等各方面都已逐步形成规律。这时的宝宝每天大便3-4次,小便20次左右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大便次数一直较多,性状也不太好,便稀有时呈黄绿色甚至有奶瓣,但宝宝精神好,体重增长好,说明是生理性腹泻,等到4-5个月时,加辅食后,大便即可转为正常。大便次数较多,每次量少,含较多深绿色的粘液,亦称饥饿便,这与宝宝吃奶量不足有关,适当增加奶量即可纠正。大便次数多于平日,出现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小便尿量骤减,甚至6小时以上无尿的宝宝,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总之,大小便训练是宝宝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训练不得法,宝宝和爸妈都痛苦。每一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爸妈千万不要拿别人的宝宝花多久的训练时间和程度与自己的宝宝相比较,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以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采用无压力的训练方法,就可以逐渐帮助宝宝完成训练使其踏上成功之路。
犟尿的“战斗”
都都如今八个半月大,变化不小,包括性格脾气方面。性格脾气变化其中之一是犟尿。所谓犟尿,就是大人把尿时抗拒不尿。当把他两腿分开摆出尿尿架势时,都都会两腿并拢挺腰伸直;如强行再分开的话,就大声哭闹。看着他两眼泪两行很是心疼,只好作罢。
顺从都都的结果是把尿把不到,等他将裤子尿潮,裤子便换不歇。我们没有给都都用纸尿片的习惯,因为纸尿片捂住屁股不透气,只好多多洗衣服。问了下相仿的小朋友,几乎都或多或少有着犟尿的习惯。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了,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把尿。
犟尿的“战斗”一直在进行,在战斗中不断尝试。大致总结了三种对付宝宝犟尿的方法。
一、因势诱导法要领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实施把尿动作。在室外,就让都都看些花花绿绿的灯或者其他感兴趣的东西,然后摆出撒尿造型;在家里,是将他抱到马桶旁,直接尿进马桶,让他边尿边看。
二、立式洒尿法这个办法主要适用于室外活动时。大人辛苦点,由坐着把尿改为抱着宝宝站着把。立式好处在于不容易使宝宝察觉是在把尿。
三、喂水引导法好不容易做通工作进行把尿,宝宝却没有尿或不尿,急人呐!都都妈想出的办法叫做“将欲尿之,必先喂之”,就是在把尿的同时给宝宝喝水。这招在实战中还真挺管用的。
宝宝拉不出大便怎么办 如何训练宝宝排便
家长们需要给宝宝准备坐便器。当发现宝宝有便意时,及时让宝宝坐在坐便器上,如果宝宝不配合,家长可以给宝宝讲故事、玩具、看书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顺利排便哦。
宝宝有便意时,会表现出突然站着不动、表情很用力、小肚子用力鼓起、突然打冷颤等,所以爸爸妈妈们要留意宝宝发出来的这些信号。敏感捕捉到这些信号,那么对于宝宝排便训练的成功就不远了。
在宝宝排便时,可以固定一套关键词,比如尿尿、便便、臭臭,用词固定,容易让宝宝形成记忆模式。另外,等宝宝熟悉以后,这种关键词还可以改成事先询问,让宝宝逐渐明确并尝试给出反馈。
宝宝的小便训练相比大便更困难些,因此,早期掌握时间点是很关键的原则,对宝宝的小便训练可以稍微晚一些进行。另外,可以在第一天的上午,第二天的中午分别对宝宝的小便进行观察。
排便训练对宝宝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以耐心、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宝宝,不要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宝宝排便困难这就是便秘吗
宝宝排便困难 这就是便秘吗?
从医学上讲,排便困难是指宝宝需要用力或者哭闹至少10分钟才能排出便便,但排出的便便还是软便。便秘是指宝宝每周排便次数≤2次,而且大便又干又硬。大多数家长认为的宝宝便秘,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排便次数可能多到每天12次,也可能少到每周3~4次。正常情况下,宝宝排便的频率会随月龄的增长而减小。宝宝排便困难或便秘大多是功能性的,很少是器质性的。这种功能性的便秘在婴儿期比较常见,妈妈们不用过分担心。如果宝宝的体重、身高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 其他症状,那么通过正确的喂养和护理方法就能减少它的发生。
什么样的便秘需要看医生?
妈妈们要多留意宝宝排便的频率,大便的颜色、软硬度和量的多少,并且注意是否有便血的情况,还要观察宝宝是否有腹痛症状。如果宝宝每周排便≤2 次,而且伴有大便干结,或者需要用力/哭闹至少10分钟才能排出软便,或者出现体重增长不足、呕吐、大便带血等其他症状,那么就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应对排便困难/便秘:喂养和护理小妙招
1、坚持母乳喂养,合理安排妈妈的饮食,避免吃辛辣的食物。
2、适量增加宝宝的液体摄入,除了水之外,还可以是含山梨醇的果汁(如西梅汁、梨汁、苹果汁等),能增加大便次数及大便中的水分。
3、给宝宝合理地添加辅食,平衡营养,增加淀粉、全麦的摄入可以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
4、补充钙剂、铁剂可能会引起便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
5、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宝宝适当服用益生元或益生菌,以补充纤维素。
6、做好宝宝的臀部护理,减少红屁股与肛裂的发生,避免因肛门疼痛引起的便秘。
7、做好宝宝的行为调整,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最早可以从2~3月龄开始进行排便训练,先定时把便,等宝宝大一些后可以使用便器进行训练。
宝宝用品要分男女使用
1.纸尿裤
纸尿裤分男女宝宝能够更有效地针对男女宝宝不同的尿尿方式来护理宝宝。男女宝宝尿尿的位置不同,男宝宝的靠前,女宝宝的比较靠中间,男女宝宝纸尿裤巧妙地把瞬吸导流层设计在不同的位置,男宝宝的在前,女宝宝的在中间,所以男孩子纸尿裤前端的吸尿层比较厚,吸水性强,而女孩子纸尿裤则中间部分有更强的吸水性。
这样子的设计能让宝宝排泄的尿液一排出来就快速地被吸收,减少了尿液与皮肤接触的时间,从而减少尿液对皮肤的刺激,有助于宝宝小屁屁时刻保持干爽。
2.护臀膏
现在市面上一些护臀膏针对男女宝宝皮脂腺分泌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成分,男婴专用的护臀膏一般采用起舒缓调理作用的成分,而女婴专用的护臀膏则更重视滋养功效。
像上图所示的这款嗳呵婴儿护臀膏是分男婴专用和女婴专用的,男婴专用款是采用黄菊花提取物,而女婴专用款是采用金盏花花油提取物,它们都比较温和,能起到舒缓调理皮肤的作用,但金盏花花油比较滋润,更为适合女宝宝,护臀膏产品分男女,体现了其专一性。
3.坐便器
训练宝宝独立“方便”首先要为宝宝挑选一个合适的工具。男女宝宝因为身体结构的差异,“方便”方式大不同,所以在选儿童坐便器时也要注意男女有别,女宝宝只能选坐式,男宝宝则坐立皆可,但为了养成宝宝的性别观,训练他适应成人男厕,还是最好为宝宝准备立式小便池。
如何训练宝宝小便 便盆排尿训练
8个月后的宝宝可在成人的看护下,开始训练宝宝做便盆排尿,并用语言作为条件刺激,如”脱裤子,要尿尿了“,使之形成习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逐渐会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一般到了2岁以后,就会自己控制小便。如果训练得当,1岁左右即可表示要大小便。
女宝宝多大开始如厕训练
一般这个分水岭在2岁左右,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晚。其实大部分宝宝都是有迹可循的,你要对这些行为迹象多加留意,一般如果女宝宝能够稳坐,可以理解你说的话,并且控制大小便的括约肌发育成熟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了。
如厕训练必须根据宝宝身体基本功能的发展情况而定。在最初的时期,宝宝的排泄功能还不能够受大脑支配,因此,他不能用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排泄,甚至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排泄行为。随着宝宝的膀胱能够容纳更多的尿液以及大便次数的减少,宝宝对排便的控制能力便增强了。
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次序大致是这样的:夜间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最后是夜间能够控制小便。一般来说,女宝宝学会控制排泄要比男孩早。
尽管有些宝宝可能在20个月时就能在白天控制大小便了,但多数宝宝是在2-3岁之间学会控制大小便的。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宝宝使用马桶要视情况而定。
1、宝宝已能稳稳地坐着。
2、宝宝已略懂世事,并能理解大人的话语。
3、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括约肌已发育成熟。
通常大便的训练较容易,15-18个月的宝宝可以进行,小便的控制则较晚,在18-24个月时进行。
其实对于宝宝的如厕训练,家长们不要操之过急。在孩子准备好接受如厕训练之前,如果家长进行任何这方面的努力,都会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解决宝宝大便干燥6大窍门
学习辨认宝宝何时将要排便,就像学习辨认宝宝在饥饿时嚎啕大哭一样。细心的妈妈要不断地观察、学习、记录、总结,一定会找到宝宝大小便时发出的特有信号。预示宝宝排便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哼哼声、左右摆动、发抖、皱眉、哭闹、烦躁不安、放气、不专心吃奶等。育儿专家提醒,爸妈对宝宝发出的大小便信号没有及时响应,将会严重影响宝宝以后信号的发送,这对宝宝大小便训练非常不利。
1、 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宝宝从出生到五六个月有一个对排便功能的学习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成人对宝宝的排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可以帮助宝宝慢慢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将宝宝抱成排便的姿势,并配合“嘘嘘”“嗯嗯”的诱导声,宝宝就会排便了。不过即使如此,训练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对此,妈妈们不必着急,更不能强迫宝宝,应该明白此阶段训练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温馨提示:
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可以从大便开始。因为大便次数少,时间相对固定,排便前信号比较明显,容易捕捉时机且成功几率高,也易增强妈妈对宝宝排便训练的信心。此外,大便“失控”后的“善后”工作也较难,训练好大便可以减轻妈妈的工作量。
2、 适时训练不容错过
宝宝出生1-2个月就可以开始大小便训练,这个时期宝宝每天排尿次数多、间隔短,具体次数因人而异,一般宝宝会在刚睡醒、吃完奶或饮水之后15分钟左右时,最有尿意。连续两次后,间隔会长一些,了解规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把尿。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即可养成习惯,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把尿的便盆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把尿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即可,如果宝宝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过一会儿再试,不要为了节省一块尿布,使宝宝长时间处于把尿姿势,这样会使宝宝的心里产生排斥和厌倦的情绪,结果就适得其反。
温馨提示:
宝宝“入厕训练”赶早不如赶巧,掌握宝宝排便的规律和时间,是宝宝排便训练成功的关键。
3、训练物品的准备
便盆: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训练。
衣服: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能让宝宝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宝宝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训练。训练最好在夏季进行。因为这个季节宝宝穿的少,换洗方便,即使弄湿也好处理,也不必担心着凉。如果宝宝成长到训练最佳时机刚好进入凉爽季节,只要家里照顾的人手多,此时训练也未尝不可。
4、 采用正确的把尿姿势
姿势一:妈妈抱起宝宝,解开尿布,让宝宝的头躺在胳肘窝里,前臂托住宝宝的身体,宝宝顺势一侧依附在妈妈的怀里,手掌五指分开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手轻轻抓住宝宝的双脚并提起分开。
适用:1-2个月的宝宝。此阶段宝宝身体较小,颈、腰还很软,关节也脆弱。本姿势可避免因用力过猛造成宝宝髋关节脱臼的危险。
姿势二:当宝宝出现情况时,妈妈及时抱起宝宝,解开尿布,让宝宝躺在妈妈的怀里,双手握住宝宝的大腿并分开,同时辅以“嘘嘘”“嗯嗯”等用力的声音来作为排便的信号。
适用:满百天以后的宝宝。此阶段宝宝随着月龄的增加,已经具备一定的控制力。
5、 良好的爸妈态度最重要
刚开始宝宝大小便训练,可能成功率较低。这与宝宝的成长发育有关。一般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次序为:夜间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最后是夜间能够控制小便。大小便训练只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个宝宝发育程度都不同,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更不能因为宝宝出了“事故”呵斥或者责怪宝宝。在整个学习训练过程中,爸妈应该保持轻松、宽容、多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招引宝宝的反感。
温馨提示:
有的宝宝在妈妈抱着把尿时,就是不尿,还出现弓腰蹬腿的现象。等妈妈抱起后一会儿就尿了,这是宝宝对训练反感的信号,爸妈应提高警惕!
6、 从大小便了解宝宝健康
对于2-3个月的宝宝,由于喂养方式不同,宝宝大小便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进食、睡眠、大小便等各方面都已逐步形成规律。这时的宝宝每天大便3-4 次,小便20次左右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大便次数一直较多,性状也不太好,便稀有时呈黄绿色甚至有奶瓣,但宝宝精神好,体重增长好,说明是生理性腹泻,等到4-5个月时,加辅食后,大便即可转为正常。大便次数较多,每次量少,含较多深绿色的粘液,亦称饥饿便,这与宝宝吃奶量不足有关,适当增加奶量即可纠正。大便次数多于平日,出现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小便尿量骤减,甚至6小时以上无尿的宝宝,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宝宝如厕训练男女有别
如厕训练 男女有别
●家长跟孩子讲好每次被老师带入厕所都一定要上。和班上的老师沟通好,在上午两节课休息时和下午加餐前后这两个时段要“狠抓”,确保每个宝宝都入厕,每位幼儿都小便。
●家长将男宝宝的裤子前面全部开洞,而且建议这个洞开大一点,尽量往下开一点,这样方便幼儿在小便时更快的掏出“小鸡鸡”,也不至于有的小朋友因为来不及掏出“小鸡鸡”而尿裤子了。
●女宝宝的家长把幼儿里面穿的棉裤、毛线裤全部拆成开裆,小便时只需拉外面的一条裤子即可。
●如果尿床了,老师和家长要多跟孩子谈心,告诉他尿床没事的,裤子尿湿了,老师帮你换,不要担心。中午,老师巡视的时候隔一个小时就提醒他上厕所。
●家长要积极和老师沟通,问一问在提醒孩子上厕所这一方面幼儿园的规定和老师一般的习惯是什么,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跟园方提出来。如果孩子暂时不能适应,就主动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多加注意,慢慢帮孩子改正。
男宝宝
1、座便器容易训练
男宝宝在才开始摆脱尿布的时候可以先用塑料瓶给宝宝做排便训练,当他稍大一些的时候,也要选择一款合适宝宝的座便器。因为宝宝在大便过程往往伴随着撒尿,有的男宝宝就会站起来,所以对这种情况而言,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宝宝使用座便器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2、先坐便,再站着“嘘嘘”
由于大小便经常一起排出来,所以一开始应该先让宝宝在大小便的时候都坐下,这样他就能明白两者都应该在便盆里完成。用这种方式,他就不会由于小便时可以到处溅的乐趣而分散注意力了,并能学会在你需要他注意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掌握基本程序。
3、如厕游戏轻松完成
男宝宝最好由爸爸来言传身教。鉴于男宝宝的淘气个性,爸爸应给予准确的示范,教他如何“瞄准”便盆,也可以在便盆中放一张有颜色的纸,让他瞄准纸片撒尿。对于男宝宝来说,有时小便就像在玩“消防员”游戏,同时也增加了他上厕所的积极性,更快地摆脱尿布。
女宝宝
1、“彩色玩具”座便器
对于女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个类似于玩具的、配置鲜艳色彩或声音的便盆,让对色彩情有独钟的女宝宝对这个“彩色玩具”不抗拒。
2、女宝宝的模仿训练
女宝宝的训练主要由妈妈来完成,她们更喜欢使用便盆,特别是有可爱动物形状的便盆。妈妈在训练女宝宝小便的同时要教给她正确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在大便后,一定要从前往后擦,以防尿路感染。
3、不穿太复杂的衣服
训练女宝宝大小便的一个重要事项是,千万不要给她穿太复杂的衣裤,让她难脱难解。宝宝通常会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时候才告诉妈妈,本来就比较紧张,很难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裤子怎么解也解不开等不必要的挫折,那么,尿裤子肯定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了。
男宝宝的如厕训练小技巧
1、让宝宝学会如厕时坐和站
由于小宝宝的大小便通常都是一起排的,所以,在训练男宝宝如厕时,家长们无需把大小便给分开,倒是可以先训练宝宝坐和站,最开始可以让宝宝大小便都在便盆里完成,渐渐地,再训练宝宝站着小便,当然也要在便盆里完成,以免造成宝宝到处随地小便的坏毛病。在宝宝熟练了“坐”之后,再教会它“站”,进而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2、让男宝宝模仿粑粑
男宝宝的如厕训练似乎更复杂一些,模仿很重要,这项训练工作还是要交由爸爸来完成。爸爸们可以言传身教,让男宝宝学会正确地上厕所。尤其是在训练小便上,爸爸们可以先给宝宝做示范,让宝宝有所熟悉,然后让宝宝模仿爸爸的动作完成。久而久之,孩子就逐渐学会自己入厕了。
家长们要注意,无论是训练男宝宝如厕,还是女宝宝如厕,都要有足够的耐心,两三岁的宝宝确实对各种动作和方法都不熟悉,而训练宝宝自己熟练地上厕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慢慢地练习和培养,如果宝宝不配合,家长们也可以慢慢引导,千万别指责孩子,应多鼓励,循序渐进地来完成。
3岁宝宝便秘怎么办
正常儿童应每天排大便1-2次。一般认为,每3-7天排便1次,大便硬结而量多,呈栗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并引起痛苦,可视为便秘。目前认为,日常饮食中缺少纤维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治疗关键在于清除粪块、重建良好的肠道排便习惯、以及鼓励患儿乐于排便。采取通便剂、排便训练和饮食调整方法治疗。
对于宝宝现在便秘:
1、给宝宝多喝水的同时,饮食中应加入一些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菠菜、韭菜、木耳、海带、苹果、橙子等等。同时给宝宝做腹部按摩,促进宝宝的胃肠蠕动。
2、训练宝宝的排便习惯,每天让宝宝定时排便,即使她有时不排也要每天坚持。可以在早饭后或晚饭后安排宝宝排便。
3、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如带她到户外散步玩耍,跑跑跳跳等等,以促进肠道的蠕动。
4、可以给宝宝适当喝酸奶,酸奶可以调理宝宝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