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计划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被称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宝宝有如下表现: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1、遇到晕针等情况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2、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3、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一般来说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禁忌症,以上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一般来说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妈妈大可放心。
3-11岁新冠疫苗好不好
好。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儿童组3-11岁接种疫苗之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成年人是一样的,中和抗体阳转率高,免疫原性也好,且儿童青少年由于经常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比成年人对接种新冠疫苗的耐受性良好。
3-11岁新冠疫苗接种后无特殊不良反应,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总体安全性非常好,极个别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绝大多数为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反应。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大约1-2天后会自愈,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接种后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打新冠疫苗之前可以吃饭吗 打新冠疫苗之前多久不能喝酒
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接种新冠疫苗前后几天要禁酒。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如果末次饮酒量较大,同时自身酒精代谢速度较慢,则建议在饮酒后1周左右再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如果患者末次饮酒量较少,而且身体对酒精代谢速度较快,则建议间隔3天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注射。
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大量的饮酒会导致心跳加速、出汗、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存在相似性,所以一般建议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前后,身体不能处于醉酒状态。
儿童打新冠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 新冠疫苗可以和流感疫苗一起打吗
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在14天以上。
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以防出现副作用或加重不良反应,建议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应间隔14天以上,同时优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新冠疫苗儿童要打几针
需要接种2剂次,2剂次间隔建议≥3周,第2剂应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
注意: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应间隔14天以上,同时优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打新冠疫苗打哪个部位
新冠疫苗接种的部位是上臂的三角肌。
选择在上臂三角肌部位接种新冠疫苗是因为上臂的三角肌吸收药物较快,而且疫苗接种起来也比较简单、有效和方便,能满足疫苗接种的相关要求。
1.新冠疫苗接种以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属于正常的不良反应,接种其他疫苗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的处理。
2.接种新冠疫苗以后,要避免接种部位接触水,以免出现局部皮肤的感染。
3.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能接种后马上离开,要在接种单位观察三十分钟,注意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4.接种新冠疫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在饮食上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食物。
儿童新冠疫苗几岁才能打 新冠疫苗分成人和儿童吗
目前来说儿童注射的新冠疫苗和成年人注射的新冠疫苗是一样的。
成人和儿童青少年接种的都是灭活疫苗,它的计量和剂型都是一样的,此外儿童青少年接种疫苗的方式跟成人一样,也是两针,两针间隔21到30天,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疼痛、红肿,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表现,但是可控的、安全的。
另外很多儿童还有其他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同时接种的话,接种需要间隔14天以上,原则上接种应优先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受种者遇到了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应不考虑时间间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一、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在使人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在我国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大类:
1.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婴幼儿出生后必须要进行接种,接种计划内疫苗是免费的。计划内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共7种疫苗。
2.计划外疫苗是自费疫苗,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必须接种,可以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但是接种计划外疫苗时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计划外疫苗的接种要以不影响计划内疫苗的情况做为前提。计划外疫苗共有10种。
二、我国预防接种现状
截止2011年,我国12月龄内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接种率均在92%以上。自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麻疹、流脑、乙脑、甲肝等发病率到2010年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我国每年预防接种约10亿剂次,成为了世界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覆盖病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全球预防接种现状
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迄今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下降了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2003年就避免了200万因疫苗可预防疾病导致的死亡和60万乙肝相关死亡(肝硬化和肝癌)。
四、免疫规划程序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打新冠疫苗打哪个部位
新冠疫苗接种的部位是上臂的三角肌。
选择在上臂三角肌部位接种新冠疫苗是因为上臂的三角肌吸收药物较快,而且疫苗接种起来也比较简单、有效和方便,能满足疫苗接种的相关要求。
接种新冠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1.新冠疫苗接种以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属于正常的不良反应,接种其他疫苗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的处理。
2.接种新冠疫苗以后,要避免接种部位接触水,以免出现局部皮肤的感染。
3.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能接种后马上离开,要在接种单位观察三十分钟,注意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4.接种新冠疫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在饮食上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食物。
老公打新冠疫苗后能要孩子吗
能。
新冠疫苗对于人体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只是对于少部分人来说会出现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都很小,是可以接种的。
对于准备要孩子的人来说,也是可以打的,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备孕不是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禁忌,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或男性,不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接种新冠疫苗对于男性备孕没有时间要求。
打了其他疫苗多久才能打新冠疫苗
按照目前相关规定,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的接种要间隔14天,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后第二针还没有接种前,不建议接种其他疫苗。
1、新冠疫苗是一种新的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重叠或者偶合,目前暂时不建议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打。
2、新冠疫苗的接种扩大到更小的年龄范围,对于儿童来说有的疫苗必须要在一定年龄段接种,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不能错过时间,要优先接种。
3、但遇到发生意外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情况,或者外伤后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情况等,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预防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可以和新冠疫苗同时接种或者先后接种,忽略间隔时间。
接种疫苗的六大注意事项
1.接种时间(初次、复种)、接种方法、接种剂量等要严格掌握;
2.家长对孩子接种情况要十分清楚,避免漏种或不必要的重复接种;
3.身体不适时不可接种;
4.接种前后应避免使用免疫调节剂,如丙种球蛋白等;
5.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不可与热开水或热食物同时服用;
6.接种后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等。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有发热、皮疹等。某些疫苗局部反应较明显,如卡介苗接种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等,应防止感染。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将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近年来,市场上发现了一些假冒伪劣疫苗,如流感疫苗等。尽管执法部门依法进行了查处,但违法制售假劣疫苗行为时有发生。所以,购买和使用疫苗时,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受骗上当。疫苗打太多,造成免疫功能失调的例子不少,所以不要一味多打,要积极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而不要一味迷信疫苗。
脑炎疫苗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乙脑的预防接种疫苗最重要,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模式一样,包括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至体温正常,做好对大牲畜的管理,降低动物带毒率;切断传播途径等。但是其中以保护易感人群,即给适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注射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主动预防措施。目前,儿童乙脑疫苗接种被列入计划免疫程序中,以6个月至12个月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
以下几种情况的儿童不宜接种乙脑疫苗:
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等;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3、先天性免疫缺陷、近期正在进行免疫制剂治疗;4、庆大霉素过敏。
乙脑疫苗接种中的一些不良反应有,少数儿童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发热反应,一般不会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偶尔有散在的发疹出现,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