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1、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服药。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但是这种情况也要服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需服药。

2、正规用药。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对用药是比较随意的,想吃了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它心脑血管疾患。

3、需联合用药。不同的高血压病人,需要不同的用药策略。大约2/3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的病人需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病人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高血压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不要突然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服药之余不测血压

高血压用药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服药之余不测血压,不能及时了解病情严重情况,无法达到更好的维持巩固的效果。

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单一用药

高血压用药切忌单一用药,不过轻度高血压可以单一用药。但如果高血压问题严重的话,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提倡联合用药,也可以抵消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频繁换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看到没效果,马上换药,而且随意增加服药剂量,这是不明智的,因为降压药物均要在用药后的2周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乱用降压药

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服药类型不对路,则降压效果不明显。总之,用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

睡前用药

睡前用药是高血压用药禁忌之一,这有可能导致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比较危险。因此高血压用药一定要在临睡前2小时服药。

降血压药的一些常识

逐渐降压

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佳,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无益。

治疗因人而异

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而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进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因此药物的选择、用量、给药途径等都要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论。

随服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剂量

若加量后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则以2种或3种以上药物联合;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及联合用药,首先选择单味药从小剂量开始,随着使用时间加量,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来达到目标血压,用药期间忌突然撤掉某一种药物或骤停药物,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应坚持服药,最有效地控制血压。

注意随诊

高血压患者最好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以了解更多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积极主动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健康心理,接受早期、正规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而达到高血压的一级、二级预防。

高血压合理用药原则

1.高血压用药要在病情受到正确诊断和疾病得到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选药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药学知识,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通常选择2种以上合适的药物配合治疗。

2.高血压用药要根据药品的特点选药。每种药物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医生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虽然选择老药比较让人安心,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新药都有更好的疗效,因此医生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合理地搭配新老药物。

3.高血压用药要遵循搭配原则,使得药物的副作用能在搭配使用的过程中互相抵消,又或者是使得疗效叠加。有的时候某些药物搭配使用可以降低风险,增强疗效。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药物的性价比。

4.高血压用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所以医生应该为各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尽量使得治疗的效率得到最大化。

5.高血压用药要对其危害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医生开药的时候要避免对高危患者用药不足,防止对低危患者用药过量。

只要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就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危害。

老年高血压用药存在四个误区

1.任性用药

老年人对高血压症状认识不深,经常出现凭自我感觉服药的现象。比如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间断服药;或者不测血压直接盲目服药的。殊不知,这些服药方式都是任性的也是错误的。长期如此会使血压忽高忽低,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血压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甚至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此外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并且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2.心急降压

有的老年人血压升高了,心急着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使血压骤降。有时候降压过快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

高血压用药误区介绍

误区一:病轻者不用吃药

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防止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对于血压在150/90mmHg左右轻度的血压偏高患者可以先不吃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调控,如果观察3~6个月血压控制不好,就必须用药物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应该是安全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

误区二:血压高吃药 血压不高不用吃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作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有研究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没有任何办法和任何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需要终生用药物控制。

目标血压达到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切忌自觉症状良好后便突然停药。

误区三:超量服用见效快

老年人降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对较高的血压已经适应,突然降得过低反而会引起不适,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老年人用药一般主张用长效药,单一用药。如果单一用药血压控制不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伍,联合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低剂量降压药物,使之优势互补,增加降压效果。但切忌自作主张过量用药或把几种降压药一起使用,这样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过快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而可能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常识

服药之余不测血压

高血压用药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服药之余不测血压,不能及时了解病情严重情况,无法达到更好的维持巩固的效果。

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单一用药

高血压用药切忌单一用药,不过轻度高血压可以单一用药。但如果高血压问题严重的话,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提倡联合用药,也可以抵消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妊娠高血压用药要谨慎选择

妊娠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必须慎重选择。

甲基多巴是妊娠期常用的降压药物,也是惟一长期随访至儿童期,并证明是安全的药物。使用方法为每天口服3次,每次250毫克。

α、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啶不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已广泛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降低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不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一般主张小剂量(5毫克)间断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1~2分钟。酚妥拉明有血管扩张作用,可使60%以上高血压患者充分降低血压。

钙拮抗剂降压作用缓和,不降低心排出量。常用硝苯地平每天4~6次,每次10毫克。亦可使用尼卡地平。近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尼莫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不仅疗效明显,而且使用简便,更为安全。

以下药物应慎用:

1、β-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普萘洛尔适用于妊娠高血压并发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但近年来,由于临床发现该药与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率增加有关,故目前已不主张再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2、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较常用的为哌唑嗪,它既可降低心脏前负荷,又可降低阻力血管后负荷,但因临床应用积累较少,故应慎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因这类药对胎儿有损害,故应禁用于孕妇。新应用于临床的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群多普利,降压效果好,尚未见有对胎儿不利的报道,但能否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还需进一步探索。

利尿剂近年来,在妊娠期很少使用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物,主要原因在于利尿剂会减少母体血容量,常伴有不良围产儿结局,须予以重视。

总之,发生妊娠高血压后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给予指导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高血压用药最常见的五个错误

1、经常漏服药物

每天服用的药物没有按时服用或应该一天服用数次的药物没有按照规定的次数服用等。这种情况常见于记忆力不好的老年人,或者是比较粗心的中青年。

2、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一般包括有意增减剂量或无意中弄错剂量两种情况。但不管出于哪一种情况,这种做法都非常危险,尤其是有意增减剂量,会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3、擅自停药

患者出院后没按医嘱疗程用药,而是在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即停止继续药物治疗,从而导致疾病未彻底康复,甚至复发加重。要知道,无症状高血压更加可怕,往往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4、不按时间和方法服药

常见于高血压患者,如阿司匹林应该在早餐后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应该在睡前服用。而且不能用茶水、牛奶或饮料送服药片等。

5、用药不对症

高血压患者服什么药,怎么服,都要听从专业医生的知道。但有不少的患者,往往喜欢自行到药店选购药物,仅仅凭感觉用药,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不说,还很可能耽误病情。

高血压用药把握四个原则

用药原则一:

高血压者如果同时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者(≥140/90mmhg),或者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140/90mmhg者属于顽固高血压!2

用药原则二:

高血压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片,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用药原则三: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易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或者过猛。

用药原则四:

高血压者用药注意对于中等危险或者低危险度的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的患者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相关推荐

高血压的调理措施主要有哪些呢

高血压用药是十分讲究的,盲目的用药不仅会浪费钱财,最重要的是对恢复健康不但没有帮助还会有反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选择,合理用药。不要被现在漫天的宣传广告所蒙骗,像很多保健药物的广告都谎称自己的保健药物可以治疗高血压,并会举出所谓的“实例”来让人信服,认为这个保健药物就可以治疗高血压,盲目的选择,延误了治疗。保健药品对高血压的治疗有辅助的作用,但是绝对不能替代真正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这是大家要明白的,不能用保健药品代替降压药,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还有要说的一点就是高血压患者无论何何地都不能

高血压不能吃什么中药 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任何中药剂量都应适量,不能随心所欲的加大剂量,如和临床症状不符,也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中药,如滥用,会加重病人病情,使其血压升高,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温补类中药

高血压的基本病机是阴虚阳亢,用药应以育阴潜阳为主,鹿茸,海狗肾之类的温补药物,主要用于元阳虚弱的阳虚病症,如盲目用于高血压病人,一是更加劫伤肝肾阴液,而是可助阳化热,使上亢的肝阳更难以平复。引起头晕,头痛,血压猛升,甚至脑血管意外的现象。因此,高血压病人原则上不宜使用鹿茸之类药性较烈的温补壮阳药,包括含有鹿茸的中成药。

血脂高要怎么调理 血脂高血压高怎么调理

血脂高血压高的调理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饮食,以低脂、低钠饮食,以水果、蔬菜为主; 第二个减肥,适当的运动,减肥的运动会把血脂降下来,另外是通过血脂的调理,对血压的控制也有好处; 第三个情绪要保持平静、平稳,情绪的波动也会影响血压的波动; 第四个戒烟戒酒; 第五是药物方面,血脂高血压高的人群,除了要使用降脂药物,血压高必要要进行降压的处理,降压用药是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常见病的用药禁忌

1、高血压用药 不要任意加大剂量。在众多的降压药中,利血平的副作用较小,也不易引起低血压,所以配伍在多种复方降压片中。需更换药物,最好不要突然停药,尤其是普萘洛尔、美洛托尔等β受体阻断剂,更应缓慢停药,以免产生血压反跳。 2、冠心病用药 忌在站立含药。在心绞痛发作,应立即在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或数粒速效救心丸;在含药,应靠坐在宽大的椅子上,不应站立,以免发生晕厥;伴有低血压、心动过缓、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心功能不全、哮喘等的冠心病病人,忌用心得安。心动过速者忌用心宝;心动过缓者忌服活心丸;忌随意

原发性高血压能做的运动

高血压初期可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不宜登高、提取重物、跑步等。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料理。避免脑力过度兴奋,可组织病人听音乐、看画报、下棋、做体操等调节紧张情绪。对于易激动的病人,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头痛、头晕护理及进行病情解释,松弛因对疾病思考过多造成的压力,使头痛减轻;给以合适的治疗控制血压;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高血压用哪些药物

1. 利尿药 氢氯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2 .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其他药物: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 3. 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

灰圪针治疗高血压的好处

【处方用名】鬼针草、盲肠草(洗净,晒干,切碎用)。又名鬼圪针、灰圪针、鬼针草、金盏银盘草、三叶鬼针草,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 民间常用红茎鬼针草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平衡中药),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红茎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红茎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

有一种高血压需开刀

有的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降压药无效,后经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经过手术治疗而彻底痊愈。原来患者不是多数人得的那种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弄清,可由血管弹性变化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可由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所致,可查明其病因,故又称其为症状性高血压,如各种肾病、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等。而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高血压病人的 5%~10%。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如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发育异常、多发性

肺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有部分老人平血压并不高,或较正常值略高、略低,但遇上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或在呼吸道炎症感染,血压常攀升。医学上将此类型高血压称为“肺性高血压”。 肺性高血压,轻度升高者不必治疗,但严重者可能引起头晕、呕吐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抗感染、平喘、化痰。控制呼吸道感染后,多数人的血压会下降。 肺性高血压严重也需通过药物控制,但用药与通常意义上的高血压用药有所不同。一般用于降压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心得安、心得舒等,肺性高血压病人忌用。因为它会诱发支气管平滑肌严重痉挛,使支气管管腔明显狭窄,进而致气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