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血压为什么高
冬天血压为什么高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尤其冬季易使病情发展。这是因为: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冬天,机体需要通过收缩血管而保暖,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尤其是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和夜晚。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同时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
治疗血压高的民间小秘方
1、小苏打洗脚治血压高
血压经常处在高压160、低压90的位置,吃各类降压药多种,治疗效果不大。
后经一老者介绍一方法:用小苏打洗脚,把水浇开,放入二三勺苏打。
等水温能放下脚时开始洗,每次20-30分钟,我洗了三次很是见效,至今已有20年了,一直未犯。
2、香蕉皮煮水泡脚
20-30分钟,水凉再加热水,连续三天,血压降至正常。
3、鬼针草治疗血压高,疗效显著
具体方法
每日用干鬼针草30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后代茶一日内服完。
连续服用八九天见效或血压恢复正常,并且能长期保持血压稳定。
鬼针草的独特之处在于患血压高的病人服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人可使血压回升。
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确实是防治血压高,脑血栓和冠心病的特效药物。
科普
鬼针草,又名一把针、粘身草、刺针草、盲肠草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温,味苦,无毒。
现代药理证明,鬼针草含黄酮甙、皂甙、鞣质、多元酚、香豆素、苦味素、碘、胆碱、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对调节人体血压具有良好的功效。
4、山里红生地治血压高
一患者血压高两年之久,高压一百八十四、低压九十左右,无法工作。
后食用了一个偏方,谁知吃了一副就好了。
其方是:精选山里红三斤、生地一两、白糖适量。
山里红洗净去子放不锈钢锅内煮烂,放入白糖,煮熟凉後放冰箱储藏。
每天不计时食用,就像吃零食。轻者一副重者三副。
5、花生加醋治疗血压高
花生半碗(大碗,带红衣)加上好醋慢一碗.泡上7天,每天早晚各吃10粒。
等血压降下来后可改为几天服用一次.巩固疗效。
主治:清热活血,用治血压高,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高血压冬天吃什么好
冬天气温降低,高血压人群应该注意多吃一些热量高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鸭肉,鸡肉,鱼肉,乳制品以及豆类食品等。
高血压冬天吃什么好 高血压冬天喝牛奶的好处
牛奶含有高钙,高钾,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其中钙元素可以帮助促进肾脏排出水和钠,可以通知升压激素的分泌,还有调整紧张情绪和镇静的作用;此外牛奶中含血管加压素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产生血管加压素,降低血压。
高血压冬天可以游泳吗
冬泳时全身血管在冷刺激下急剧收缩,表皮血管中血液回流到内脏,血压会即刻上升,30分钟后收缩压恢复正常,舒张压仍持续在较高水平,高血压患者冬季游泳更易发生意外,所以高血压患者冬泳要慎重,除非是轻微高血压症状,否则最好不要盲目进行冬泳锻炼。
冬天高血压人吃什么好 高血压冬天吃鸭肉的好处
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脂肪含量适中,分布较均匀,且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这种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可以降低机体胆固醇,从而起到降血压,并减少患心脏病的概率。
冬天血压为什么高 联合用药
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产生协同作用。如果服用某降压药物已达最大剂量,应根据身体情况联合应用另一种降压药,而不应继续增加同种药物剂量。这样既可以达到满意的降压目的,又能降低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血压多少才正常
血压是人的一种体征。
人的血压是不断变化的,中国人的正常值范围为收缩压90--120,舒张压60--90,压差大于20。
长期血压在160/95以上并伴有心脑血管病变者,一般诊断为高血压病。短期性或单纯性血压增高,或血压虽低于160/95但高于140/90的,一般称之为"临界高血压"。
血压的测量,即依赖仪器也依靠经验。一般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十分准确的,上下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量出来的血压值都会有不同。所以,正常值是一个范围。
一次两次的血压测量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每年新兵体检,都会有一批人测血压太高而通不过,常叫他们休息半小时后再来测量,还是高的可以再过半小时再来测,很多人又正常了。如果还不正常,兵员多也可以说他血压高就涮了,兵员少会再叫他过一阵再来测。 这种情况又称之为白大褂综合症。
人的血压,一般在冬天血压较高,而夏天较低。很多人冬天测量,常在临界值,而夏天测量就很正常。
每天不同时间的血压也不同.一般下午晚上较高而早晨上午较低.
运动状态也会影响血压.运动初期血压较高而运动一段时间后血压较低.
测量的位置不同,血压值也不同,测的位置越高血压越低而位置越低血压越高.应测量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的血压.
情绪也会影响血压值.平静时较低而一激动就高. 劳累过度也会造成血压升高。
大出血,血容量太少,血压就低了,这时要补血,否则容易休克。
120/60,都在正常范围内,应该是正常的。如不放心,可常测测血压,到不同医院请不同医生多测测。
老人降血压的7大错误
老人降压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需要在这里纠正一下:
1、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血压超过上面提到的标准,就需要控制,否则容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死亡率高。
2、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监测血压;血压控制稳定者,每周监测两次;血压尚未控制稳定者,每天都要测量。
3、血压下降缓慢,频繁换药。高血压是慢性病,治疗时应缓慢降压,理论上1 3个月内血压控制满意即可。如果血压偶尔有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
4、有新的降压药上市,要去试试。药品的价格跟降压效果不成正比关系,而且每个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降压药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使用时间长了,换换别的药。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压又能控制满意,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没必要老换,否则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
6、睡前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该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在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在早上吃;如果是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降压药。一般人都是活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在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7、血压控制好了就停药。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不是感冒,吃几天药,细菌杀灭了、病毒控制了,症状好转了,就不用吃药了。血压控制好了,那是因为药物作用的结果,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依旧存在,所以一旦诊断,就需要长期服药
冬天高血压人吃什么好 高血压冬天吃鱼肉的好处
黄鱼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能够帮助清除人体因代谢而产生的自由基,降低动脉硬化的概率,有利于缓解高血压症状,而且黄鱼中的DHA和EPA可以减少血管阻塞,使血管正常扩张,从而改善高血压。
乌鱼含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使人体内帮助脂肪新陈代谢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降低令血管阻塞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避免脂肪堆积在血管壁上,进而控制血压。
鲫鱼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功能,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而所含的钙质能使血管正常扩张,可以改善高血压症状。
体检前刻意喝醋降血压可取吗
体检前保持正常生活节奏 避免“刻意而为”
体检时没什么大问题,却突发冠心病,有人就会说体检没用。其实,常规体检中针对心脏的检查,如心电图,并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等冠心病隐患。所以说,即使已经有冠心病,常规体检也未必能查得出。
“常规体检的作用是帮我们排查许多高危因素。”例如,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得冠心病的风险比较高。据临床资料统计,我国70%-80%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者患心脏病发病率要比血压正常者高出5倍。
但在体检时,有人对测血压随意,也有人刻意掩盖问题。黄教授说,这些都不可取。他建议,体检前不要刻意吃素、大量运动,甚至动用什么“偏方”,而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
做好“慢病管理”
别让血管长期受损
高血压和冠心病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血压高的时候就会突发冠心病,血压低的时候就没事了,这是个“慢性积累”过程。因为冠心病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会让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对管壁的冲击力加大,使血管受伤,加速动脉硬化。这就告诉我们,不要等到快体检才想起控制血压。“只有这5天血压正常了,另外360天血管还是在不断受损。”
现在大家都知道“慢病管理”,但真能做到位的不多。就说量血压,只是体检测一次当然不够。“自测血压”不仅能起到持续监测的作用,还能为医生提供判断依据。
网上有一个说法,就是在季节变换时,由于血压变动较大,一天可测四次血压,分别是晨起、上午、下午及睡前。“真的发现血压不稳定的问题,4次都未必够,甚至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