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佝偻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佝偻病能治愈吗

佝偻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佝偻病能治愈吗

如果是单纯由于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导致的佝偻病,一旦婴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户外活动,同时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是可以治疗佝偻病的。

但如果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骨骼病变,甚至是有遗传性的疾病,导致维生素D吸收障碍,这个时候佝偻病治疗,困难是比较大的,一般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遗症。

还有像明显的肾功能障碍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导致维生素D的生成障碍的话,佝偻病也是比较严重的。

所以佝偻病治疗要根据小孩的情况来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明确病因进行治疗,才能保证治愈。

佝偻病都会有哪些症状 佝偻病如何预防

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婴幼儿体质,并积极预防慢性病。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添辅食,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磷较丰富的食物。每天服用400国际单位或10毫克维生素D进行预防。

佝偻症和佝偻病的区别

佝偻病和佝偻症没的区别,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佝偻病能治好吗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患上佝偻病后,都很心疼。的确,看到孩子受到病痛的折磨没有人会忍心的。所以大家想知道佝偻病能不能治好。其实遵守医生的建议,并且配合治疗的话,是能够治好佝偻病的,来看看下面这些治疗办法。

1.维生素D应用

(1)口服法:活动早期,婴幼儿每天给维生素D 62.5~125μg(0.25万~0.5万U),成人每天给125~250μg(0.5万~1万U)。活动极期,婴幼儿每天给维生素D 125~250μg(0.5万~1万U),成人每天服维生素D 250~500μg(1万~2万U),治疗量持续用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婴幼儿每天10~20μg(400~800U),成人25μg(1000U)。为防止同时摄入大量维生素A,宜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2片或胆维丁乳剂)。

(2)肌内注射:凡有吸收不良、或婴幼儿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考虑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支)作为突击疗法。活动早期或轻度患儿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1次。中度至重度者,可肌注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2~3次,每次间隔1~2个月。上述剂量完成后1个月,仍以预防量口服维持至2岁。成人在活动极期也可肌注维生素D3 1.5万μg(60万U);根据病情用1~2次,每次间隔1个月。以后继用预防量。治疗3个月后疗效不显著,应查明原因,除外抗维生素D佝偻病。

2.钙剂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膳食钙的参考摄入量为:0~6个月300mg,7个月~1岁400mg,1~3岁600mg,4~10岁800mg,青少年为1000mg。孕妇和乳母,绝经期妇女和老年人则需要1000~1200mg,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在膳食中注意补充小鱼、小虾、豆制品、海藻和绿叶蔬菜。在补充维生素D 时应适量给予钙剂。应选用含元素钙高、胃肠道刺激性小的钙剂。

佝偻病可以治愈吗 佝偻病要注意什么

1.忌过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因其可导致中毒。

2.切忌太阳暴晒,以防紫外线引起皮炎。

3.忌吃糖过多,否则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造成小儿体内钙的缺乏。

4.若伴有慢性腹泻等肠道疾患,会影响维生素D和磷、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5.不宜疏忽应及时治疗。

6.若小儿出现多汗、烦躁,枕部一圈脱发等症状,常为本病早期,不宜疏略不治。

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是哪些

佝偻病是一种比较难彻底治疗的疾病,各位朋友在治疗佝偻病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各位佝偻病患者的家属,一定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及时开解患者。佝偻病患者是有许多事要多加注意的,现在一起来了解下佝偻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佝偻病的保健需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2、多晒太阳是佝偻病的保健中很重要的措施,应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尽量暴露皮肤并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佝偻病患儿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一小时以上。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补充富含维生素D,利于吸收的体恒健钙之缘片,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求。这也是对于佝偻病的保健措施。

4、佝偻病的治疗上可采用维生素D疗法。佝偻病患儿应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日光和新鲜空气,必要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不要久坐、久站或多走,更不要勉强学站、学走。

这四个方面是佝偻病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各位朋友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少食多餐,不能挑食,还有在作息规律上一定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是保证早日治愈佝偻病的前提。

佝偻病是什么病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

1、哭闹、多汗、夜惊、食欲减退、头部和后枕部脱发。

2、3个月以下婴儿颅骨软化、前囟大;一岁以上幼儿出现方颅、牙齿长出迟缓。

3、两侧肋骨和软骨交界处呈节状突起,类似一串珠子;胸骨呈明显突出,形成鸡胸;腹部膨隆如蛙腹,脊柱后凸形成龟背。

4、病儿行走、站立都比正常小儿要晚,站立行走时可见两腿呈“X”型或“O”型。

5、病儿易患感冒,严重者还伴有贫血、生长迟缓,有的病儿肝脾肿大。

儿童晚上睡觉磨牙是是什么原因 佝偻病

体内钙质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佝偻病患者会有磨牙的症状,还有夜惊、多汗等症状,佝偻病是儿童常发疾病,家长需要注意一下。

建议: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看是不是佝偻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佝偻病能治好吗

一般来说,婴幼儿之所以会患上佝偻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因此若孩子患上了佝偻病,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食补、药补三个途径来补充维生素D。

途径一、晒太阳

大家都知道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若孩子患了佝偻病,首先要给孩子多晒太阳。据研究,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使将婴儿全身紧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晒太阳1小时,也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晒太阳应打开窗户或到院子里去,冬天要让儿童多晒太阳;此外,母亲怀孕期及哺乳期多晒太阳,对保障婴幼儿维生素D的供给和防治佝偻病也大有好处。

途径二、食补

患上佝偻病的孩子,父母可在其饮食中适当添加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含有维生素D3,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2,D2和D3 统称为维生素D。食物中除了海鱼、肝脏外,乳类、蛋黄、肉类含量很少,蔬菜类中含量微乎其微。

途径三、药补

治疗佝偻病也需要配合药物的治疗,目前在佝偻病的治疗上选用维生素D类的片剂、胶丸、针剂、乳剂等,另外维生素D3要比维生素D2吸收快、作用效果好。

佝偻病能治好吗 什么是佝偻病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肌肉松弛、多汗、易惊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它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是因为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日光照射不足而引起的体内钙磷代谢异常的代谢性疾病。

相关推荐

佝偻病是一种什么疾病 佝偻病治好吗

佝偻病小孩子如果多在户外活动,接受足够的日光照射,并且补充了足够的生理性剂量的维生素D是可以治疗好的。 建议小孩生后两周左右,补充维生素D四百个单位,来帮助预防、治疗佝偻病。 但如果已经到了佝偻病后期,患儿出现了明显的骨骼发育畸形,这时候就可就需要进行矫正治疗。

佝偻病遗传吗 佝偻病的病因

佝偻病的病因很多,最根本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D的缺乏而导致的佝偻病。概括的说主要是因为摄入不足,消耗过多。或者围生期(母孕期)维生素不足,还日照不足,或者小孩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多,另外可些疾病,胃肠道、肝胆疾病影响它的吸收导致的。

关于佝偻病哪些错误认识

佝偻病是在孩子幼年时期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其实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的,但是目前却家长朋友们都觉得佝偻病其实就是因为缺钙了,因此就会给孩子补钙,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把佝偻病称为“缺钙”。一些家长认为补钙就是预防佝偻病,这种认识虽然较过去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部分小儿是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而之,也就是说,V-D不足,摄钙不足

烦燥是佝偻病的表现吗

烦燥是佝偻病的表现吗?小儿佝偻病症状,所以要及时知道小儿佝偻病症状,才更及时的发现病情。骨科医院给我们一个比较细致的阐述,药物治疗很重要,医患携手,共同对付疾病,尽早让机体恢复健康。给自己一个健康生活。 小儿佝偻病症状: 1、烦燥不安:易兴奋、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正常小儿的活泼性。这种小儿佝偻病症状是比较常见的。 2、方颅:额骨、顶骨向双侧对称性隆起,头颅似方形或鞍形;这也是小儿佝偻病症状之一。 3、患儿夜惊:常于睡眠中惊跳或轻微刺激即惊醒并常常哭闹。这些也属于小儿佝偻病症状。 4、多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临床表现 1.初期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此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2.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患儿以骨骼改变和运动机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的患儿头颅常呈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严重者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子,称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或下陷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翻起为“肋缘外翻”

关于佝偻病哪些认识误区

预防佝偻病是在小儿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小儿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佝偻病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对佝偻病的认识误区还存在于,很多人认为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专家表示,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形,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佝偻病是不是只影响小儿骨骼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前期骨骼发育异常不是那么明显,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像容易哭闹,容易出汗,然后可会出现频繁的摇头现象,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佝偻病的特异性症状。 一般这时候骨骼的发育是没明显异常的,骨骼X线是正常的,主要看孩子的维生素水平,血清二十五羟维生素D是下降的,还血钙血磷都是属于下降的水平,所以前期症状那么典型,建议定期去儿保科进行体检,评估发育情况,必要时候行微量元素,还维生素D水平的检查。

什么是佝偻病前期症状 佝偻病如何确诊

佝偻病确诊的话是必须依据维生素D的水平,临床表现,还血生化的一些指标,以及骨骼X线的表现来确诊。一般的话维生素D水平比平时明显地降低的,体内的25-羟基维生素D3的水平是最可靠的一个诊断标准。但是很多单位不够检测,所以的单位就是可以检测血生化和骨的X片。

维生素D缺乏病

疾病名:维生素D缺乏病 别名: 佝偻病,骨软化,骨软化病,骨软化症,骨质软化,软骨病,驼背,英吉利病 部位: 四肢, 颈部, 胸部, 腰部, 其他 科室: 营养科, 泌尿外科, 骨科 相关症状佝偻病, 骨质疏松, 肾性骨质软化 检查: 药剂治疗: 简介:维生素D缺乏病(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日晒少(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使维生素D前体转变为效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奶、蛋、肝、鱼等食物)、吸收障碍(小肠疾病)及需要量增加(小儿、孕妇、乳母)等因素,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

小儿佝偻病症状

一、显性症状 (1)惊厥 惊厥通常是婴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显性的症状,它的特点是小儿佝偻病患儿不但没发热,而且也没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突发性的惊厥现象。 大多数患者多次惊厥,屡发屡停,每天发作的次数1~20次不等,每次时间为数秒至半小时左右。不发作的时候,病儿神情几乎正常。惊厥的时候大都知觉全失,手足发生节律性抽动,面部肌肉亦起痉挛,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幼小婴儿时只见面肌抽动为本症的最初症状。痉挛多见于左右两侧,偶或偏重于一侧。血钙低的程度与临床表现并不一致。 (2)手足搐搦 手足搐搦为此病特殊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