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葡萄的形态特征
水葡萄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m。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
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生长习性: 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台湾也有分布俗称风鼓.生长在潮湿林地.还有一种只在北部才有的品种称为白莲雾.
水田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匍匐或浮水生,多分枝,节上生不定根。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3-7(-9)枚,宽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顶端1片较大,长2-3厘米,宽1.5-2.5厘米,钝头或微凹,近全缘或呈浅波状,基部截平,小叶柄细而扁,侧生小叶与顶生的相似,基部不等称,叶柄基部成耳状,略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萼片长卵形,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边缘膜质,基部略呈囊状;花瓣白色,倒卵形或宽匙形,具脉纹,长3-4毫米,宽1-1.5毫米,顶端圆,基部渐狭成细爪。长角果圆柱形而扁,长15-20毫米,宽1.5-2毫米;果柄纤细,开展或微弯;花住短。种子每室2行,卵形,直径约1毫米,红褐色,表面具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
水蛇的形态特征
大多数种类躯体粗壮,体表有黑斑,或背部有条纹,鳞片呈脊棱形。半水栖,无毒,以咬杀方法捕食鱼和两生动物。美洲水蛇常见于水中或水域附近,卵胎生,可产30∼75条幼蛇。欧洲水蛇对水的依赖性较小,卵生。该属所有种类的性情皆暴躁,自卫时,除头部膨胀,冲咬对手外,还从肛门腺中释放出一种难闻的分泌物。北美落矶山以东有11种水蛇,代表种是北美游蛇(Natrix sipedon),分布很广,各亚种的俗称不一;体褐色而带斑纹或带状斑,约长90公分(35吋); 因外貌与有毒的水栖噬鱼蛇相似,故亦常称噬鱼蛇。普通欧洲水蛇(N. natrix,有时作Tropidonotus natrix; 即草蛇)分布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和北非至中亚一带;深绿色至黑色,通常背部有小黑斑点,身体两侧有短的线纹,头或颈两侧各有一白色、黄色或橘黄色斑点;有些水蛇的体长接近1.8公尺(6呎),但平均长度不到1公尺。欧洲至中亚一带的格花水蛇(N. tesselata)营水栖生活,以鱼为食。印度的龙骨背蛇(N. piscator),因背部鳞片有显著的棱嵴而得名。亚洲东部至日本一带的草地虎斑游蛇(N. tigrina)大多数为深绿色或蓝色。
水葡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0m。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
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
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生长习性: 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台湾也有分布俗称风鼓.生长在潮湿林地.还有一种只在北部才有的品种称为白莲雾.
水仙花的形态特征
水仙是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长30~80cm,宽1.5~4cm,全缘,面上有白粉。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达10支以上;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达10余朵;花白色,芳香;
水仙花瓣多为6片,酷似椭圆形,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
根:水仙为须根系,由茎盘上长出,乳白色,肉质,圆柱形,无侧根,质脆弱,易折断,断后不能再生,表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横断面长方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椭圆形。为外起源,老根具气道。
水仙的花期1~3月。
球茎
中国水仙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球茎外被黄褐色纸质薄膜,称球茎皮。内有肉质、白色、抱合状球茎片数层,各层间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与球茎盘相连。
叶
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苍绿,叶面具霜粉,先端钝,叶脉平行。成熟叶长30~50厘米,宽1~5厘米。基部为乳白色的鞘状鳞片,无叶柄。栽培的中国水仙,一般每株有叶5~9片,最多可达11片。
花
水仙的花序轴由叶丛抽出,绿色,圆筒形,中空;外表具明显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蜡粉;长20~45厘米,直径2~3毫米。伞形花序
水仙的小花呈扇形着生于花序轴顶端,外有膜质佛焰苞包裹,一般小花3~7朵(最多可达16朵);花被基部合生,筒状,裂片6枚,开放时平展如盘,白色;副冠杯形鹅黄或鲜黄色(称金盏银台。尚有金盏金台——花瓣副冠均为黄色;银盏银台——花瓣副冠均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柱头3裂,子房下位。
果实
水仙为小蒴果。蒴果由子房发育而成,熟后由背部开裂。中国水仙为三倍体,不结种实。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葡萄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卵圆形,显著3-5浅裂或中裂,长7-18厘米,宽6-16厘米,中裂片顶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缢缩,裂缺狭窄,间或宽阔,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圆形,两侧常靠合,边缘有22-27个锯齿,齿深而粗大,不整齐,齿端急尖,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突出;叶柄长4-9厘米,几无毛;托叶早落。
葡萄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10-2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几无毛或疏生蛛丝状绒毛;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2-3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6-1毫米,花药黄色,卵圆形,长0.4-0.8毫米,在雌花内显著短而败育或完全退化;花盘发达,5浅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扩大。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短近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种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宽沟状,向上达种子1/4处。花期4-5月,果期8-9月
水晶兰的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 ,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 。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
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
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
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葡萄柚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枝略披垂,无毛。通常高度为6-6.5米,最高可达13-15米。
叶
叶子狭长,叶形与质地与柚叶类似,但一般较小,翼叶也较狭且短,嫩叶的翼叶中脉被短细毛。为深绿色。
花
总状花序,花为四瓣白色,花萼无毛;花瓣比柚花的稍小,稀少或单花腋生。
果
果实为扁球形,直径10-15cm,皮为黄橙色,比柚小,果皮也较薄,果顶有或无环圈,瓢囊12-15瓣,果心充实,绵质,果肉淡黄白或粉红色,柔嫩,多汁,爽口,略有香气,味偏酸,个别品种兼有苦及麻舌味;种子少或无,多胚。果期10-11月。[1] 染色体数X=9, 2n=18,27,36。[1] 常数十个簇生成穗,形似葡萄,故名。果肉分瓣且酸,品种不同其颜色也有区别,包括白色、粉红和红色。从植物分类学上比较,葡萄柚与中国原产的柚十分相似。
红提葡萄的形态特征
1.植物学性状
红提葡萄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红色条纹,中下部为绿色;一年生枝浅褐色。梢尖3片幼叶微红色,叶背有稀疏绒毛;成龄叶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叶正背
两面均无绒毛,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纯,叶柄红色(或淡红色)。
2.果实性状
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850克,最大穗重可达2500克。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20克,最大可达30克,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皮中厚,果实呈深红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 味甜可口,风味纯正,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6.5%,刀切无汁,品质极上。果柄长,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着生极牢固,耐拉力极强,不脱粒;果实
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可贮藏到翌年3月份。
3.生物学特性
幼树生长旺盛,结果后趋于议案一般,幼树易贪青生长,枝条成熟较迟。枝条成熟后,节间短,芽眼突出,饱满,结果率为70%左右,结果系数1.3,有二次结果习性,果实生育期100天,从萌芽到果实完全成熟135天,成熟期稍早于龙眼葡萄。
葡萄柚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通常高度为6-6.5米,最高可达13-15米。叶子狭长,为深绿色,花为四瓣白色。果实为扁球形,直径10-15cm,皮为黄橙色,常数十个簇生成穗,形似葡萄,故名。果肉分瓣且酸,品种不同其颜色也有区别,包括白色、粉红和红色。从植物分类学上比较,葡萄柚与中国原产的柚十分相似。
小乔木。枝略披垂,无毛。叶形与质地与柚叶类似,但一般较小,翼叶也较狭且短,嫩叶的翼叶中脉被短细毛。总状花序,稀少或单花腋生;花萼无毛;花瓣比柚花的稍小。果扁圆至圆球形,比柚小,果皮也较薄,果顶有或无环圈,瓢囊12-15瓣,果心充实,绵质,果肉淡黄白或粉红色,柔嫩,多汁,爽口,略有香气,味偏酸,个别品种兼有苦及麻舌味;种子少或无,多胚。果期10-11月。染色体数X=9, 2n=18,27,36。
水芹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基生叶有柄,柄长达1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1-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边缘有牙齿或圆齿状锯齿;茎上部叶无柄,裂片和基生叶的裂片相似,较小。
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2-16厘米;无总苞;伞辐6-16,不等长,长1-3厘米,直立和展开;小总苞片2-8,线形,长约2-4毫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0余朵,花柄长2-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与花柱基相等;花瓣白色,倒卵形,长1毫米,宽0.7毫米,有一长而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两侧分开,长2毫米。
果
果实近于四角状椭圆形或筒状长圆形,长2.5-3毫米,宽2毫米,侧棱较背棱和中棱隆起,木栓质,分生果横剖面近于五边状的半圆形;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葡萄的形态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须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卵圆形,显著3-5浅裂或中裂,长7-18厘米,宽6-16厘米,中裂片顶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缢缩,裂缺狭窄,间或宽阔,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圆形,两侧常靠合,边缘有22-27个锯齿,齿深而粗大,不整齐,齿端急尖,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突出;叶柄长4-9厘米,几无毛;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10-2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几无毛或疏生蛛丝状绒毛;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2-3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6-1毫米,花药黄色,卵圆形,长0.4-0.8毫米,在雌花内显著短而败育或完全退化;花盘发达,5浅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扩大。
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短近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种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宽沟状,向上达种子1/4处。花期4-5月,果期8-9月。